首頁 > 職責大全 > 辦公樓室內墻體工程施工方法

辦公樓室內墻體工程施工方法

2024-07-13 閱讀 9204

辦公樓室內墻體工程施工方法

I.輕鋼龍骨石膏板隔斷墻

室內的隔斷墻,采用輕鋼龍骨石膏板來制作。隔斷墻采用輕鋼龍骨C75、系列,輕鋼龍骨由沿頂沿地龍骨、豎向龍骨、加強龍骨和橫撐龍骨以及配件所組成。輕鋼龍骨墻體是裝配式作業,其施工操作工序有:彈線、固定沿地、沿頂和沿墻龍骨,龍骨架裝配及校正、鋪貼石膏板、飾面處理等。其施工的基本條件同木質墻體。

1、操作程序

墻位放線→將管線糾正到墻內→墻墊施工→安裝沿地、沿頂龍骨→安裝豎龍骨→固定各種洞口及門→安裝通貫橫撐龍骨→安裝墻的一面石膏板→水暖、電氣等鉆孔下管線→驗收墻內各種管線→(隔聲墻填塞填充材料)→安裝墻的另一面石膏板→接縫處理、連結固定、設備電氣→踢腳板安裝。

2、固定沿地沿頂位置線

(1)用砂輪片割機切裁龍骨,對龍骨原規格還不夠高度的豎向龍骨,應用鉚接法或焊接法把龍骨加長。

(2)沿地沿頂龍骨固定前,先按固定點的間隔在隔斷墻中心線上打孔。通常固定點間隔在500mm至1000mm左右,并且固定點要與豎向龍骨位置錯開。固定的方法通常為膨脹螺栓和木楔鐵釘。如果頂面地面有預埋件,可直接與其固定。在有些樓板面上,常采取在地面做出一條混凝土地垅,并在地垅內預埋連接件的方法。地垅的寬度等于隔斷墻厚度,高度通常為100mm左右。

3、輕鋼龍骨的連接

(1)輕鋼龍骨的分格形式:

輕鋼龍骨架隔斷墻的骨架分格,可按施工圖進行。如果施工圖中沒有標明骨架的分格尺寸,則需根據石膏板或其它板材的尺寸,進行骨架分格設置,或者按輕鋼龍骨通用圖集(中國建筑標準設計所編制,代號86YJ01)進行施工。

輕鋼龍骨隔斷墻的骨架分格形式,是按豎向龍骨的間隔來分格,而通常不需橫向加強龍骨。只有在門框、窗框處,用沿地龍骨作為橫撐支桿來組成框格,或隔斷墻高度大于3.5m時,可在豎向龍骨之間加專用橫向加強龍骨條。

(2)三種連接方式:

輕鋼龍骨的連接方式主要有配件組合連接、自攻螺釘連接和焊接三種。

(3)裝配連接的施工方法:

在沿地沿頂龍骨槽之間裝入豎向龍骨,并校正其垂直度后,將豎向龍骨與沿地沿頂固定起來。固定方法可用點焊將兩者焊牢,或者用連接件與自攻螺釘固定。如不用連接件,而直接在兩龍骨側面用拉鉚釘固定。

4、固定板材

輕鋼龍骨隔墻的飾面基層板通常使用石膏板,固定石膏板用平頭自攻螺釘,其規格通常為M4×25、或M5~25兩種,螺釘的間距為200mm左右。固定石膏板應將板豎向放置,當兩塊板在一條豎向龍骨上對縫時,其對縫應在龍骨中間,對縫的縫隙不得大于3mm。

固定時,先將整張板材鋪在龍骨上,對正縫位后,用φ3.2或φ4.2的麻花鉆頭,將板材與輕鋼龍骨一并鉆孔,再用M4或M5的自攻螺釘進行固定,固定后的螺釘頭要沉入板材平面2~3mm。板材應盡量整張地使用,不夠整張位置時可以切割,切割石膏板可用墻紙刀、鉤刀,小鋼鋸條進行。

5、門窗位置的結構處理

輕鋼龍骨隔斷門窗框的結構,是隔斷墻施工的要點之一。門窗框的寬度,應是龍骨寬加兩個面板的厚度。門窗框架的組合結構可以輕鋼龍骨為主體,并與封面厚夾板和木線條、金屬線條組合而成,也可以木方框為主體的組合。

門框結構:

輕鋼龍骨隔墻的門框結構,主要是以本框方架為主體,但門框的木方框架必須與輕鋼龍骨門洞兩側的豎向龍骨相連接。連接方法是用M6~M10的長螺栓。在木框與石膏板的對接縫處必須用厚木夾板封邊,封邊板也應與豎向龍骨連接。門框的木方框架應在地腳處固定。其方法可以是將木方框架地腳埋入地面,或者用鐵腳固定,而鐵腳則通過木楔鐵釘與地面固定。

II.墻面磚

1、施工準備

(1)作業條件:預留孔洞及排水管等應處理完畢,門窗框扇要固定好,并用1

篇2:教學樓墻體砌筑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墻體砌筑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空心磚、燒結普通磚要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單。規格尺寸、二次試驗、容量、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由出廠合格證與實驗單。

(3)砂子:采用中砂經過5mm篩孔篩過,含泥量不大于5%。

(4)生石灰:熟化時間不少于7d。

(5)粉煤灰:試驗標準不低于Ⅲ級。

(6)拉結筋、預埋件,木磚已備齊。

(7)室內回填土已經完成地溝蓋已安裝好,防潮層已抹完。基礎隱蔽檢查業已完成。

(8)_基礎上已找好墻的軸線,彈出砌體邊線,畫出門窗口位置,抄平立皮數桿,間距15~20m。

(9)曲線墻:找出樁軸線砌體的外線位置,做曲線模板,在墻上畫弧線。

2、流水段劃分,工藝流程

(1)以軸線1-M以北為Ⅰ區。以軸線1-5東西分成兩個流水段。以軸線1-M以南為Ⅱ區。以軸線2-8東西分成三個流水段。四層以上分兩段流水段。

圖6-2流水段劃分示意圖

(2)工藝流程:作業準備→磚澆水→拌制砂漿→砌磚墻→驗評

3、施工方法

(1)空心磚、燒結普通磚、砌筑前一天澆水潤濕,浸水深度1.5cm為宜,常溫下不得干磚上墻。

(2)組砌方法:采用一順一丁,"三一"砌磚法操作。

(3)直墻:一磚墻掛外線,一磚半以上的墻雙面掛線。

(4)曲線墻:按柱軸線墻外皮點用曲線模板控制墻體位置。拉水平短線控制標高進行砌筑,用厚度桿控制墻厚,每半步加吊一次垂直,量一下弧線,檢查墻面垂直與曲線尺寸??招拇u墻的灰縫控制在1.5cm。燒結普通磚墻的灰縫控制在1cm。砌筑時,隨時打掃墻面,清除落地灰。

(5)留槎:外墻轉角要同時砌筑,內外墻交接處必須留斜槎,長度大于墻高的2/3,分段位置應在伸縮縫或窗洞口處。隔墻與墻不能同時砌筑時,留陽槎,設拉結筋2φ@500,外伸長1000mm??招拇u墻,門窗洞口兩側,柱兩側,用實心磚砌筑,每邊不少于240mm。

(6)空心磚墻在地面或樓板上,先砌實心磚三皮,再砌空心磚??招拇u砌至梁底或板底,用實心磚斜砌,擠緊,并用砂漿填實。

(7)木磚預留:木磚小頭在外,大頭在里,洞口高1.2m,每邊放兩塊,洞口高1.2~2m,每邊放3塊,洞口高2~3m,每邊放4塊。過梁、圈梁預留位置必須準確。

(8)構造柱:按圖紙設計位置,砌馬牙槎,向兩邊橫向突出60mm每層馬牙高度240mm,并埋設拉結筋2φ6@480伸進墻面1000mm。

4、質量要求:組砌合理,灰漿飽滿,墻面平整順直。

篇3:墻體工程砌筑施工方法措施

墻體工程砌筑施工方法

1、墻的砌筑:

填充墻砌筑前,應先把地面清理干凈,放好砌墻軸線,按軸線先進行排磚,達不到整塊的磚時,用預先制好的砌塊進行砌筑,砌筑時要注意砂漿的密實度,頭縫灰的飽滿度,以防止外墻滲漏,砌筑時KM1磚的含水量應參照標準磚。

墻的抗震要求:當墻高小于4米時,墻與柱、砼墻連接時,必須沿墻高設置拉結筋2ф6@600,當墻的高大于4米時,墻頂與梁底澆筑120的細石混凝土,或在墻高的中間設置水平圈梁,當墻長度大于5米時,在跨中增加構造柱或墻頂與框架梁底拉結。

墻應與梁柱緊密結合,用標準紅磚砌筑,砌筑水平梁下斜磚時應等下面灰縫穩定后,一般要等5天后才能砌筑。

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磚砌體的余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確有困難時,除轉角處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砌成陰陽槎,并按規定設拉結鋼筋。

根據抗震要求,如墻長度大于5米要求設置構造柱作加強抗震時,砌筑與構造柱之間連接的墻體應留馬牙槎,從構造柱腳開始,應先退后進、上下順直,每一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300cm,并按規設拉結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