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宿舍樓地面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宿舍樓地面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本工程樓地面為防滑磚。
1防滑瓷磚
1.1工藝流程
清理基層→現場放線→彈線→做灰餅→地面鋪砂漿→試鋪→澆漿鋪貼→勾縫養護。
1.2施工工藝
1)施工時一般應在墻面抹灰完后進行。
2)鋪設前應對塊材進行試拼,先對色、編號,以便于對號入座。
3)在素混凝土找平層上,找水平灰餅,彈線找方找中,施工前一天澆水濕潤基層。
4)彈線后先鋪若干條干線作為基準,起標筋作用。
5)鋪點前先對拋光磚澆水濕潤,陰干后備用,先做試鋪,在找平層上均勻刷一道素水泥漿,隨刷隨鋪用20mm~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磚灰作粘結層。拋光磚安放后,用橡皮錘敲擊,既要達到鋪設高度,又要使砂漿粘結層平整密實,待水泥砂漿灰沉降均勻后,從新取起拋光磚,空灰處補上干灰壓實,再均勻澆一道1:10素水泥漿,鋪上拋光磚,用橡皮錘敲平,控制好拋光磚之間縫隙為1mm,且縫隙平直不彎曲,拋光磚表面平整度在0.2mm以內。
6)鋪設干硬后,再用篩過的細砂掃縫密實,面層用干布擦干凈。
7)拋光磚鋪設24小時后,應澆水養護1~2次,養護期為7天。
8)板塊樓地面面層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1的規定。
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表面平整度
1用2m靠尺楔形塞尺檢查格縫平直
2拉5m長線,不足5m拉通線尺檢查接縫高低差
0.5用鋼直尺和楔形塞尺檢查踢腳線上門平直1拉5m長線,不足5m拉通線尺檢查板塊間隙寬度
1尺量檢查
1.3通病防治
1)板塊與基層空鼓:主要由于基層清理不干凈,沒有足夠水分濕潤,結合層砂漿過薄(砂漿虛鋪一般不宜少于25~30mm,塊料座實后不宜少于20mm厚);結合層砂漿不飽滿以及水灰比過大等。
2)墻邊出現大小頭(老鼠尾):由于開間間隔尺寸不方正(不過曲);鋪貼時沒有掌握板縫,以及先料尺寸控制不夠嚴格。
3)相臨兩板高低不平(剪口大):由于板塊本身不平,鋪貼時操作不當,鋪貼后過早上人將板塊踩踏等,(有時還出現板塊松動等現象),一般鋪貼后兩天內嚴禁上人踩踏。
篇2:水泥樓地面馬路面施工技術措施
水泥樓、地面及馬路面的施工技術措施
工業建筑結構復雜,樓地面面積大,為了防止結構變形引起的裂縫。首先對結構分界面施工縫進行留設,要求找直、找順;并應先進行適當分格、找好規矩,彈準線,做標筋。
馬路面的伸縮縫應嚴格按圖紙,規范事先留好,脹縫可在澆后用砼切割機切割出;井壁外側、管子底下等填土密實。
基層處理:墊層上的一切浮塵、油漬、雜質等必須仔細清除,否則易形成一層隔離層,使面層結合不牢。表面過于光滑的基層應進行鑿毛并用清水沖洗干凈,沖洗后的基層最好不要再上人。
面層水泥砂漿的配合比應不小于1:2,水泥砂漿必須拌合均勻,顏色一致。
水泥砂漿地面壓光要求三遍成活,每遍抹壓的時間要掌握得當,壓光過早或過遲都會造成地面起砂、起皮等缺陷。
水泥砂漿面層抹壓后,常溫下應保持濕潤養護,養護要適時,如澆水過早易起皮,過晚則易產生裂縫或起砂,一般夏季24h后養護,春秋季48h后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篇3:木地板地面施工技術交底
木地板地面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一、施工準備
(一)作業條件
1、加工定貨材料已進場,并經檢驗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2、木地板不宜在潮濕的室內施工,防止地面潮濕導致地板變形。
3、彈好+0.5m水平控制線。
(二)材料準備
企口板、毛地板、木格柵和墊木等。
(三)施工機具
小電鋸、手提鉆、手鋸、錘子、沖子、改錐、鉗子、撬棍、方尺、鋼尺、割角尺、墨斗等。
二、質量要求
質量要求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的規定。
表3-8
項
序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主控項目
1
材料質量
第72.7條
2
木格柵安裝
牢固平直
3
面層鋪設
第7.2.9條
一般
項目
1
面層質量
第7.2.10條
2
成層縫隙
第7.2.5條
第7.2.11條
3
拼花地板
第7.2.12條
4
踢腳線
第7.2.13條
5
面層允許偏差
板面縫隙寬度
拼花地板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