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地產窗積比墻積比計算規則
中海地產窗積比、墻積比計算規則
看點
門窗:窗戶寬度以平面窗戶剖斷線的玻璃外側斷線為準
大墻面積:S=外墻長度×層高
大墻節點面積:S=凸窗側板寬×2
建筑物外門窗的大小,一方面與節能減排關系緊密,另一方面與建造成本的控制影響巨大。過度開窗既降低住宅的物理舒適程度,又增加了住戶長期的日常能耗支出,同時也大幅度的提高外門窗材料、墻體保溫及結構剛度等方面的投入。
在前期規劃及戶型和立面設計工作中,對方案的墻積比和窗積比兩個指標的把控,最終可達到優化設計、建筑節能和成本控制的目的。
窗積比=標準層外墻窗開窗面積/標準層平面建筑面積
墻積比=標準層外墻面積/標準層平面建筑面積
該指標以根據各地建筑面積測繪標準計算所得的標準層平面建筑面積為準。若奇偶層平面不一,請分別計算奇數層和偶數層的窗積比和墻積比,并注明奇偶平面屬性。
一、門窗計算細則
外墻開窗面積主要指在外維護結構上以窗的設計形式開口的面積,主要使用凸窗、平推(開)窗、玻璃幕墻等外窗形式,室外陽臺和入戶花園等玻璃門也應計入外墻開窗面積內。如有入戶花園,則入戶門應計入外墻開窗面積。
合約以及工程人員常按照施工圖或實際發生情況進行計算外墻開窗面積;在規劃方案設計階段或戶型立面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可在平面大致確定而窗高未能確定的情況下,按照以下各類開窗高度標準估算開窗面積:
平開窗――1.5m
凸窗――1.95m
落地凸窗――2.1m
陽臺大面積落地推拉門窗――2.4m
入戶門――2.1m
一般的,單扇窗戶面積=窗戶寬度×窗戶高度。若無特殊情況,窗戶寬度以平面窗戶剖斷線的玻璃外側斷線為準。
二、大墻面積計算細則
外墻面積計算包括大墻面積和大墻節點面積計算兩個部分。大墻面積通常指的是從平面上或從立面上觀察到的連續的實體外墻面,此為最直接,也最不易被忽略的外墻面積。
外墻節點面積則包括了窗上窗下墻、凸窗側面及上下挑板、陽臺的表面、空調挑板、結構梁等,分戶墻也計入外墻節點面積內。
大墻面積計算公式為S=外墻長度×層高。
三、大墻節點面積計算細則
(一)凸窗節點外墻面面積計算細則
凸窗的外墻面面積主要由凸窗側板、凸窗上下板以及窗洞側這三個部分組成。其計算細則分別如下:
1.凸窗側板
一般情況下,非落地凸窗按1.95m,落地凸窗高度統一按2.1m估算。圖二所示落地凸窗左側側板面積計算為:S=0.6×2.1=1.26m2;
凸窗側板計算公式為:S(落地)=凸窗側板寬×2.1;S(非落地)=凸窗側板寬×1.95
為簡化計算,統一凸窗側板計算公式為:S=凸窗側板寬×2
2.凸窗上下板
凸窗上下板單塊板面積計算公式為:S=凸窗側板寬×凸窗寬
上下兩塊凸窗板面積合計:S=0.6×2.2×2=2.64m2
3.窗洞側
“窗洞側”主要指凸窗板端頭面,以及凸窗內側玻璃退后的一部分面積。一般情況下,凸窗板端頭厚度統一為100(即0.1m)估算,玻璃退距0.05m。
一般情況下,凸窗窗洞側面積計算公式為:S=0.15×凸窗窗洞周長
凸窗窗洞側面積計算為:S=(0.1+0.05)×(2.2+2.1)×2=1.29m2
(二)陽臺節點外墻面面積計算細則
陽臺的外墻面面積主要由陽臺柱、陽臺地面、陽臺側梁、陽臺板,以及陽臺頂棚等組成。設備平臺和空調板,其面積計算按陽臺細則計算。計算細則如下:
1.陽臺柱
一般情況下,層高可取2800(2.8m),單個陽臺柱外表面面積計算為:S=(0.3+0.2+0.1+0.3+0.2+0.5)×2.8=4.48m2。
陽臺柱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陽臺柱周長×層高。
2.陽臺
除了陽臺柱,陽臺節點的外墻面積計算一般還包括了陽臺板(圖中陽臺設計使用的是陽臺欄桿而不是陽臺板),陽臺地面、測梁、下層陽臺頂棚(圖中以紅線示意),以及陽臺的兩個端頭側面(圖中以綠色示意)。
一般情況下,陽臺側梁高可取650(即0.65m),梁厚200(即0.2m),陽臺板高1050(即1.05米),厚100(即0.1m)。
陽臺外墻面面積計算公式為:S=陽臺面+陽臺側面+陽臺板
陽臺計算因為沒有陽臺板這一項,其計算為:
(0.5+0.2+0.65+0.2+0.05+陽臺進深×2)×陽臺面寬+(0.1×陽臺進深+0.2×0.65)×2
即,S=(1.6+陽臺進深×2)×陽臺面寬+0.2×陽臺進深+0.26
如果陽臺進深為s,陽臺面寬為k,上述計算簡化:為S=1.6k+2sk+0.2s+0.26
一般情況下,無陽臺板的陽臺節點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無陽臺板=1.6k+2sk+0.2s+0.26
一般情況下,有陽臺板的陽臺節點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有陽臺板=1.6k+2sk+0.2s+1.05k+0.26
=2.65k+2sk+0.2s+0.26
3.空調板
一般情況下,空調板進深可取500(即0.5m),梁厚100(即0.1m),梁高300(即0.3m)。空調板外墻面計算為:S=(0.5+0.2+0.1+0.3+0.6)×空調板面寬。即,S=1.7×空調板面寬
4.設備平臺
一般情況下,設備平臺進深可取500(即0.5m),梁厚100(即0.1m),梁高300(即0.3m)。設備平臺外墻面積計算為:S=(0.5+0.1+0.1+0.3+0.1+0.1+0.5)×設備平臺面寬。即,S=1.7×設備平臺面寬。
(三)平開窗及推拉玻璃門等其他形式外墻開窗節點外墻面面積計算細則
平開窗及推拉玻璃門等其他形式外墻開窗節點外墻面積主要由窗上窗下墻以及窗洞側面積組成。
1.窗上窗下墻
窗上窗下墻面積計算公式為:S=(層高-窗洞高度)×外窗面寬
窗上窗下墻面積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其計算公式為S=(a+b)×c
一般情況下,層高可按2.8米估算。
2.窗洞
側
該窗洞側計算規則同凸窗窗洞側計算規則。
(四)分戶墻節點外墻面積計算細則
分戶墻長度按圖中所示紅線計算。一般情況下,分戶墻計算公式為S=(分戶墻長度×2+0.2)×層高。
(五)空調位節點外墻面積計算細則
空調位按照凹槽外邊緣計入外墻面積。空調位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空調位進深×2+空調位面寬)×層高。
一般情況下,空調位進深可取0.6m,空調位面寬可取1.2m,圖十一空調位外墻面積為S=(0.6×2+1.2)×2.8=6.72m2。
篇2:中海地產窗積比墻積比計算規則
中海地產窗積比、墻積比計算規則
看點
門窗:窗戶寬度以平面窗戶剖斷線的玻璃外側斷線為準
大墻面積:S=外墻長度×層高
大墻節點面積:S=凸窗側板寬×2
建筑物外門窗的大小,一方面與節能減排關系緊密,另一方面與建造成本的控制影響巨大。過度開窗既降低住宅的物理舒適程度,又增加了住戶長期的日常能耗支出,同時也大幅度的提高外門窗材料、墻體保溫及結構剛度等方面的投入。
在前期規劃及戶型和立面設計工作中,對方案的墻積比和窗積比兩個指標的把控,最終可達到優化設計、建筑節能和成本控制的目的。
窗積比=標準層外墻窗開窗面積/標準層平面建筑面積
墻積比=標準層外墻面積/標準層平面建筑面積
該指標以根據各地建筑面積測繪標準計算所得的標準層平面建筑面積為準。若奇偶層平面不一,請分別計算奇數層和偶數層的窗積比和墻積比,并注明奇偶平面屬性。
一、門窗計算細則
外墻開窗面積主要指在外維護結構上以窗的設計形式開口的面積,主要使用凸窗、平推(開)窗、玻璃幕墻等外窗形式,室外陽臺和入戶花園等玻璃門也應計入外墻開窗面積內。如有入戶花園,則入戶門應計入外墻開窗面積。
合約以及工程人員常按照施工圖或實際發生情況進行計算外墻開窗面積;在規劃方案設計階段或戶型立面設計階段,設計人員可在平面大致確定而窗高未能確定的情況下,按照以下各類開窗高度標準估算開窗面積:
平開窗――1.5m
凸窗――1.95m
落地凸窗――2.1m
陽臺大面積落地推拉門窗――2.4m
入戶門――2.1m
一般的,單扇窗戶面積=窗戶寬度×窗戶高度。若無特殊情況,窗戶寬度以平面窗戶剖斷線的玻璃外側斷線為準。
二、大墻面積計算細則
外墻面積計算包括大墻面積和大墻節點面積計算兩個部分。大墻面積通常指的是從平面上或從立面上觀察到的連續的實體外墻面,此為最直接,也最不易被忽略的外墻面積。
外墻節點面積則包括了窗上窗下墻、凸窗側面及上下挑板、陽臺的表面、空調挑板、結構梁等,分戶墻也計入外墻節點面積內。
大墻面積計算公式為S=外墻長度×層高。
三、大墻節點面積計算細則
(一)凸窗節點外墻面面積計算細則
凸窗的外墻面面積主要由凸窗側板、凸窗上下板以及窗洞側這三個部分組成。其計算細則分別如下:
1.凸窗側板
一般情況下,非落地凸窗按1.95m,落地凸窗高度統一按2.1m估算。圖二所示落地凸窗左側側板面積計算為:S=0.6×2.1=1.26m2;
凸窗側板計算公式為:S(落地)=凸窗側板寬×2.1;S(非落地)=凸窗側板寬×1.95
為簡化計算,統一凸窗側板計算公式為:S=凸窗側板寬×2
2.凸窗上下板
凸窗上下板單塊板面積計算公式為:S=凸窗側板寬×凸窗寬
上下兩塊凸窗板面積合計:S=0.6×2.2×2=2.64m2
3.窗洞側
“窗洞側”主要指凸窗板端頭面,以及凸窗內側玻璃退后的一部分面積。一般情況下,凸窗板端頭厚度統一為100(即0.1m)估算,玻璃退距0.05m。
一般情況下,凸窗窗洞側面積計算公式為:S=0.15×凸窗窗洞周長
凸窗窗洞側面積計算為:S=(0.1+0.05)×(2.2+2.1)×2=1.29m2
(二)陽臺節點外墻面面積計算細則
陽臺的外墻面面積主要由陽臺柱、陽臺地面、陽臺側梁、陽臺板,以及陽臺頂棚等組成。設備平臺和空調板,其面積計算按陽臺細則計算。計算細則如下:
1.陽臺柱
一般情況下,層高可取2800(2.8m),單個陽臺柱外表面面積計算為:S=(0.3+0.2+0.1+0.3+0.2+0.5)×2.8=4.48m2。
陽臺柱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陽臺柱周長×層高。
2.陽臺
除了陽臺柱,陽臺節點的外墻面積計算一般還包括了陽臺板(圖中陽臺設計使用的是陽臺欄桿而不是陽臺板),陽臺地面、測梁、下層陽臺頂棚(圖中以紅線示意),以及陽臺的兩個端頭側面(圖中以綠色示意)。
一般情況下,陽臺側梁高可取650(即0.65m),梁厚200(即0.2m),陽臺板高1050(即1.05米),厚100(即0.1m)。
陽臺外墻面面積計算公式為:S=陽臺面+陽臺側面+陽臺板
陽臺計算因為沒有陽臺板這一項,其計算為:
(0.5+0.2+0.65+0.2+0.05+陽臺進深×2)×陽臺面寬+(0.1×陽臺進深+0.2×0.65)×2
即,S=(1.6+陽臺進深×2)×陽臺面寬+0.2×陽臺進深+0.26
如果陽臺進深為s,陽臺面寬為k,上述計算簡化:為S=1.6k+2sk+0.2s+0.26
一般情況下,無陽臺板的陽臺節點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無陽臺板=1.6k+2sk+0.2s+0.26
一般情況下,有陽臺板的陽臺節點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有陽臺板=1.6k+2sk+0.2s+1.05k+0.26
=2.65k+2sk+0.2s+0.26
3.空調板
一般情況下,空調板進深可取500(即0.5m),梁厚100(即0.1m),梁高300(即0.3m)。空調板外墻面計算為:S=(0.5+0.2+0.1+0.3+0.6)×空調板面寬。即,S=1.7×空調板面寬
4.設備平臺
一般情況下,設備平臺進深可取500(即0.5m),梁厚100(即0.1m),梁高300(即0.3m)。設備平臺外墻面積計算為:S=(0.5+0.1+0.1+0.3+0.1+0.1+0.5)×設備平臺面寬。即,S=1.7×設備平臺面寬。
(三)平開窗及推拉玻璃門等其他形式外墻開窗節點外墻面面積計算細則
平開窗及推拉玻璃門等其他形式外墻開窗節點外墻面積主要由窗上窗下墻以及窗洞側面積組成。
1.窗上窗下墻
窗上窗下墻面積計算公式為:S=(層高-窗洞高度)×外窗面寬
窗上窗下墻面積為圖中陰影部分面積,其計算公式為S=(a+b)×c
一般情況下,層高可按2.8米估算。
2.窗洞
側
該窗洞側計算規則同凸窗窗洞側計算規則。
(四)分戶墻節點外墻面積計算細則
分戶墻長度按圖中所示紅線計算。一般情況下,分戶墻計算公式為S=(分戶墻長度×2+0.2)×層高。
(五)空調位節點外墻面積計算細則
空調位按照凹槽外邊緣計入外墻面積。空調位外墻面計算公式為:S=(空調位進深×2+空調位面寬)×層高。
一般情況下,空調位進深可取0.6m,空調位面寬可取1.2m,圖十一空調位外墻面積為S=(0.6×2+1.2)×2.8=6.72m2。
篇3:計算機機房消防管理規定
計算機機房消防管理規定
計算機機房是重點防火單位。為預防火災發生,確保機器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預防火災,保證機房安全是全體機房工作人員的共同職責。
第二條機房消防工作由各行安全保衛部門和運行管理部門負責人總體負責,具體工作由機房安全員負責。
第三條全體機房人員必須定期接受有關消防知識的培訓和消防訓練,熟練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四條機房消防設備的配備、維護、更換、檢測由各行安全保衛部門負責,并具體負責有關使用人員的培訓、訓練、監督、檢查工作。
第五條機房安全員必須熟悉機房消防網控的布局,消防報警系統等設施的性能,并定期進行檢測,確保消防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第六條機房內嚴禁吸煙,禁止一切明火作業。
第七條機房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不準堆放設備包裝物品及其他雜物。
第八條嚴禁在機房內使用充電機電熱器具等大功率電器設備和修理與工作無關的電器產品。
第九條機房內配置的自動滅火系統或滅火器要根據指標要求按時更新,放置符合消防有關要求、位置明顯、操作方便,不得隨意移動或做他用。
第十條機房內不得亂拉臨時電源,增加負載,各種電源及配線未經主管人員同意不得私自更改。
第十一條機房內的各種設備必須按其具體技術規定和操作步驟使用。
第十二條機房安全員有權對違反本制度的行為提出警告或制止。
以上各條款,凡進入機房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對因不執行本規定而造成損失者,要承擔相應的行政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