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修裝飾公司品質管理部職能

裝修裝飾公司品質管理部職能

2024-07-13 閱讀 5308

裝修裝飾公司品質管理部職能

品質管理部(設計管理、品質管理兩塊)

(一)部門主要職能

1、負責組織精裝修項目設計的各類評審;施工過程中現場巡查、指導,解決施工過程中的重大技術、質量問題,提供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保證項目的精裝修產品品質;

2、負責公司技術研發的規劃與實施,負責公司施工技術標準、工藝工法、細部構造節點的編制審核工作,實現項目施工技術標準化,提升公司技術管理水平,提高公司在裝飾裝修行業內的技術、品質地位;

3、牽頭組織編制公司標準化管理體系文件,負責標準化管理體系的策劃、建立、實施和培訓,指導檢查標準化管理體系在整個公司的運行等;

4、負責整合國內外優秀精裝修設計資源,對優秀產品進行學習、提煉并借鑒加予推廣應用,轉化為公司精裝修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5、負責精裝修設計資源(室內設計單位管理)整合工作;

6、負責對公司精裝修項目的設計效果進行評定;

7、負責裝飾裝修項目分部分項的質量評定和單位工程竣工質量評定的工作。

8、制訂部門管理細則并實施。

(二)部門管理內容

1、負責裝飾裝修設計單位的考察與選擇工作。

2、審核設計合同并按設計合同要求做好設計管理工作。

3、控制設計投資成本,按目標成本做好管控。

4、嚴格審核圖紙流程,把好審圖關。

5、負責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品質巡查工作,并對設計效果的把控負責。

6、負責項目分部分項工程、單位工程的質量評定工作。

7、制訂公司技術標準、工藝工法規范標準的工作。

8、做好施工中材料定樣、圖紙設計變更、深化的工作。

9、建立施工樣板引入制度并指導實施。

10、負責項目施工技術、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篇2:裝配車間品質管理制度

一、目的:確保產品質量

二、各組具體操作標準

1、烤漆組:

(1)能烤漆產品必須有烤漆位,半成品必須是合格產品。包括該產品的功能性和外觀。如:光面是否有刮手、污漬、刮傷、變色、斷裂等缺損。

(2)按訂單要求收貨,生產時必須戴手套,按首件作業??酒峋鶆?不能有雜質、氣泡、漏油、溢漆。同款貨物不能有烤漆色差。(指同操作但不到位和錯油造成的)。

(3)能配對產品必須配對,有電鍍色差時,按包裝比例分開烤,效果比例必須按訂單要求生產。

(4)產品烤干后,品檢要保質、保量,按訂單要求流入下工序。(產品整體效果要光澤平滑、高低弧度有至,不能因烤漆流油而造成功能性減退;主要是連接點與彈簧彈性的影響。)

2、點鉆組:

(1)驗收流入本車間產品是否合格,從數量、鍍色、功能、實物與圖紙是否復合等多方面,對前工序起監督作用。

(2)簽收后流程卡流入配鉆房,按訂單要求領取所需材料。其中配鉆前的詳細資料要與實物復合,所用材料要合訂單要求。如;用768白鉆,異形用臺灣壓克力,假珍珠用單孔等;要注意產品成本。

(3)點鉆時,膠水要適度,基本為鉆位的2/3,不能有溢膠現象。水鉆不能有破、歪、翹、掉等現象。各種材料規格、顏色必須正確,整體效果必須美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花朵的花心用AB,并且必須比花辨水鉆規格約大,注意對稱配對,粘主配件必須合臺、牢固。

(4)生產過程中,組長與品檢員做好首件確認與巡檢工作。品檢后,按訂單要求,點好數量流入下道工序。

3、鍍后調整組(串珠組):

(1)鍍后調整是把鍍后合金產品與該產品的所有料件組合成制品的過程。同前工序一樣根據訂單要求收貨。

(2)調整組需要提前備料,要注意以下幾點符合訂單要求:a繩長b、繩子規格c、電鍍材料不能有色差(客戶要求除外)d、顏色比例

(3)多股臘繩產品必須做出弧度(20股以上),這種產品上開關時要注意方向,開合口要向拋物線內側。

(4)生產壓克力產品時,要注意彈簧彈性、色差等。絲布圈必須根據市場季節,訂單要求配料。

(5)品檢出貨。

4、電檢:

(1)首先看清流程卡的要求和圖片跟實物是否相符。

(2)胸針:首先分辨它的電鍍顏色是否和流程卡上的要求一樣,然后再看清它的功能性是否強,胸針是否鍍燒,針不能超過免子頭。

(3)光面的貨物:吊墜光面不能有麻點、眇眼、水跡印;檢貨時要輕拿輕放,擺整齊用氣泡紙蓋好,上面不能有灰塵。發夾功能性要好、要有彈性、焊接是否錫點太多、配件是否焊正等。

(4)項鏈:首先要看它的長度即:鏈條+龍蝦扣+延長鏈為48cm;然后看一下接法是否有誤、是否少配件、龍蝦扣的功能性一定要好。套鏈:項鏈和耳針一定要配套。

(5)手鏈:首先要根據圖紙及電腦資料來看一下它的連接是否有誤,然后看一下是否少配件、電鍍效果等。而且要看一下龍蝦扣的功能性是否好、長度是否是18cm。

(6)如有鍍槍黑和金的尾數一定要帶色板,一定要跟大貨的顏色一樣。

5、包裝組:

(1)包裝組是產品成商品的最后一個制程。收貨時必須驗收一切產品的合格情況:長度、功能、實用、美觀等與訂單是否復合。要對前面所有工序產生的次品都0要有發現的能力。

(2)包裝過程中,要用適當的卡片、OPP袋。(客人有要求時除外)色彩比例按訂單要求;發現同款貨有色差時,分打包裝。其它貼產品編號、中國制造等按訂單要求。

(3)品檢登記流入成品倉。

6、成品倉:

這里直接面對客戶;主要注意:數量、單價、貨號、條碼等的正確性。業務員驗收核對準確無誤后,再封箱打包出貨。

以上各組生產時重點是:

(1)復合訂單要求

(2)保護產品即必需戴手套

(3)各組產前首件與巡檢工作必須到位。

篇3:品質管理概述

品質管理的概述

品質管理是QualityControl,以兩個縮寫字頭,稱為QC。

人的所屬部門可能各不相同,大家可能認為所為品質管理就是判定產品的好與壞,是檢查的工作,這樣想的人可能很多。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品質管理并不是那樣,而是全體員工的工作,所有一切工作的質量的提高。

企業只有得到買方的同意,才能獲得一定的利益。為此不能欠缺,必不可少的生產、銷售的技術,確保產品質量的技術等,正確地講"經濟地制造出適合于顧客要求品質的產品的手段體系"。所以如前所述,追求所有一切工作的效率提高和具有效果的工作的改進方法,因此解決工作中發生的各種各樣問題,常常探索更有效的新方法是必要的。這樣的活動稱為"問題解決",作為解決的手法、各種技法正在開發之中。這種技法以及品質管理觀點的初步將在此講座中學習、并且將"關于制造的品質管理"作為重點敘述。事務工作如前所述也有很多共同點。

{品質管理的發展}

***不讓不良品出廠***→***依靠檢查的品質保證***

***不制造出不良品***→***依靠工程管理的品質保證***

***不企畫不良品***→***依靠源流管理的品質保證***

接著我們一步一步地學習。

1、什么是品質

既簡單又非常難的問題,大概能夠回答的人沒有。翻閱的參考書中這樣寫著:"為了判斷其制品或部品是否達到其使用目的與顧客的約定的評價對象和固有的性質"。對于五金部品來講,就是孔徑、彎曲的高度等。

2、品質優良

作成所謂品質的概念(項目)并進行評價,那么一定將其作為評價的基準。一般情況下將其稱為規格。如果滿足規格,則評價為"品質優良",最低限內滿足要求,也為良師益友了,并不是期望最高等級。

3、品質是公司的綜合力

作出良好的品質僅僅依靠制造能力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這里講到品質是公司的綜合能力。例如,依靠杜撰的營業情報與顧客要求的日程有偏差,就無法作出正確的生產計劃。所以造成勉強地生產的情況,不熟練的人的集體要做出良好的品質等,是夢中夢。還有,技術方面,如不準備適合的冶具,檢查冶具等,良好的品質是荒謬虛無的,不良品只會象山一樣堆積起來。所以需要包括人事在內的所有公司員工都要向著良好的目標邁進,這就是公司的綜合能力。

4、所謂品質的偏差

既然是制作產品,即使是相同的機械的方法制作,進行精密測定的情況下,也不會完全相同,會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和差異用語言描述即稱為偏差。

5、所謂公差

暫且不談名稱的由來,在制造產品的同時一定是需要稱為公差的規格。例如,將普通的復印紙3cm的幅寬裁剪,那么我們考慮一下,3cm是3.00000…cm,而不是2.99或3.10。所就需要所謂公差--允許的幅度。

而且在當今世界上,并不是單純地一件部品與另一部品組合生產的時代,現今追求的是部品之間的互性。否則,就談不上指生產,我們的文化生活就不能成立。也正如此,設計者根據經驗等在圖紙上標注各種各樣的公差,但我們無視公差,認為"只要裝進去就沒有問題,只要能夠動作就沒有問題",任意地去解釋公差并不是好事,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公差的那么簡單的。

6、什么是標準化4M

請考慮一下生產是如何進行的

《五金、注塑部品的生產》《裝配品生產情況》

A.有機器A.有機器型、無機器型

B.有材料B.有部品和材料

C.有模具C.有冶具和檢具

D.有人D.人的工作增多

這A、B、C、D用機構、材料、方法、人替換其英語分別為Machine、Material、Method、Man,取其各自英文字頭稱為4M,在全世界的產業界中,都深刻地認識到4M是生產出安定品質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無論哪家公司都對其管理方法抱以重大的關心,并正在進一步探索之中。

為了能夠便大家認識到這一點,作一個實驗來看一下。

剛才所說到的,將普通的復印紙以3cm的幅寬進行裁剪。那么將相鄰兩人之間的幅寬3cm會存在差異這個差是由于人的差異的同時,也有相鄰兩人的方法的差異。但是如果用直尺和刀來裁剪的話,是怎樣的呢這里我們假設材料"紙"為一定的情況,當然如果是厚紙,情況就會變化。規定"機械"即為刀,"方法"即利用直尺,那么人的差異是否會減少了呢

這樣的規定就稱為"標準化",同時要想制造出良品,就必須真正地將管理作為"變動要素"的人、機械、方法、材料"。這種管理即為"工程管理",將在后面講述。

7、什么是抽樣檢查

大家在我們的一般生活中也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抽樣檢查在使用。

例如,在買花生的時候,你會吃一兩個,剝開看看,這就是典型的抽樣檢查,象這樣的事情,可能誰都經歷過,這種想法被導入產業界是在大戰中的美國軍隊。在前線的士兵需要武器,但在當時的軍需產業中,部品是經過一個個全數檢查之后送到組裝工場的,組裝后的槍是否可以發射子彈,是否向瞄準的目標前進等,須經過全數檢查后方可出荷。而且接受的軍隊應相當嚴格,亦經過全數檢查,但是并不能滿足前線所需的數量。這樣一來,就想到抽樣檢查。

*子彈射中地點與目標有稍稍的差異的,在一定的數量中有一些,難道不可以嗎

*在1Km能夠射倒敵人是理想的,800米時射倒的,在一定的數量中有一些,難道不可以嗎

*于是考慮決定把那樣的武器送往前線。

*槍亂發是不可以的。對于這樣重要部分的品質要求嚴格確認。對于那些不重要部分的品質,決定來抽檢來降低檢查時間和檢查費用。

*大家都認為好公司的部品和好裝配線的制品,也可以降低檢查時間。把這些部品制品盡早送往前線,對于這樣的軍隊考慮方法,軍需產業界也會給與協助,根據統計的理論值發表了"MIL-STD-105"這種抽樣規格,現在被不斷改進,同時被許多公司所采用。可是抽檢畢竟是抽檢,不能保證其LOT100%是良品,而其中肯定會有不良品存在,在這5年10年當中,對于品質的觀念有所進步,但是肯定有不良品存在的這種觀念又出現問題。

那么就是我們每個消費者大抵只買一個部品。

可是如果買的那一個性能不良的話,對于那個人來講就是100%的不良,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而對于其生產廠商來講也許是1000pcs里面就這么一個不良品。

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的人購買到這樣的不良品的話,就會說這個公司的品質不好。從而使公司產生經營危機?,F今,因此而產生經營危機的公司就有很多。所以,越來越多的經營者認為靠抽檢來保證

品質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雖然因商品的不同,特殊性亦有很大差異。而根本上是時代在變化,那么就需要跟上時代的變化,可是現實又不能改變作為保證方法的抽樣檢查方式,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建立不生產出不良的體系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這也就引出了工程管理。

8、什么叫標準化和標準資料

公司內所有的公司資料都叫標準資料,可是一般情況下是指和生產有關的資料。受注公司在生產一種制品或部品時,成本的問題另談,開始必須做的是客戶的要求是什么這個要求即是"圖紙"、"仕樣書"、接下來是為了滿足這個要求,該公司在滿足什么樣的規格時可以出荷,即是"檢查基準書"。然后是為了滿足規格要求按照什么順序生產、在哪工位評價品質、是否需要評價治具。其他的就是探索不生產不良的體系,決定順序的資料、即"QC工程表"。把此工程表作為基礎、其作業用圖解釋、用文字說明。消除4M中人的差異,使其按一定的"標準化"去作業,即是"作業指導書"??墒俏艺J為我們公司對作業指導書重要性的認識很淡薄。

例如,請考慮語言傳導游戲。并且請體驗一下,你的語言傳到最后的人,傳達到什么程度出現不良,一開會經常有人說"因作業者變了"這樣的話,正因為作業者經常變換,才需要完善此資料,根據此資料,對作業者進行指導,對其作業是很有必要的。雖然是同一個人教,但教的方法會越來越簡單,這點雖然是同一個人教,但教的方法會越來越簡單,這點雖然能夠理解,可是我們這個手工作業多的公司正確作業能教到什么程度,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拉長最重要的工作。甩以,作業指導書的充實有必要更加認真地執行。

其他的不良履歷、作業條件的記錄等也是標準資料。

9、班長的工作

班長的重要任務是時常對自己管理的生產線帶有問題意識和改善欲望,確實地把握自生產線的狀況、改善其問題點。如果為了改善其問題,而自己能力有限的話,有必要把此問題要確實地向上司報告,尋找指示,最優先考慮用這種方法管理此生產線。具體的記錄記述其方法的一個例子,作為基本的想法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如果正確作業的話,就不會出現不良品,作為班長,如果不這樣想的就不具備作班長的資格。

(1)經常巡視生產線,監視作業者是否正確作業。

(2)如果發現錯誤作業的話,在立即糾正的同時,對生產出的制品進行確認,并把此事實正確的向上司報告。

(3)在發現有異常情況,自己又無力解決的情況,按上述方法處理。

(4)如作業者發現和通常情況的話,讓其養成必須報告的習慣。

(5)必須給品質確認工位的作業者不良集計表,讓其記入每天的不良數。

(6)把此DATA每日統計的收集起來考慮實施改善對策。

*作這其方法,班長要親自確認其不良數,對引起不良的作業者進行再教育。

*同時要正確聽取作業者的意見,如果需要治具的話,向上司報告,依賴作成。

(7)要意識到新人和代理作業者對于作業一無所知。

(8)所以對其作業指示在明確傳達想讓他作什么的同時,以標準資料為基礎進行指導。

(9)指導后對其作業結果班長親自確認,判定良否,如果其結果不好的話進行再指導導,反復如此10、作業者的工作

作業者就是按照以"作業指導書"為代表的標準資料中所寫內容作業,記錄數據,按照上司指示,將工作一絲不茍地完成,僅此一點。在此之中,想特別記載的是,色、音、感、觸等和平常不同的區分和向上司的報告,人的五感是很敏感的,和平常的品質不同的是一定會知道的。所以如果發現而迅速正確地報告,能夠得到正確處理的活不良品就不會流入后工程。

11、品質是在工程中制造出來

什么是工程管理

首先,應該理解的是品質是在工程中制造出來,大家都能夠理解QC抽檢是很多問題發現不了的。如果沒有理解此問題是不能夠理解工程管理的。生產產品就會有品質上的目標,是很自然的事,實現其目標是制造方面的工作。所以品質的好壞是受制造工程的影響,那么其影響程度越小越好。這樣的考慮方法就是工程管理,構成其主干的是4M的管理。作為其管理方法,分為對品質有影響的因素的管理和制品的、品質特性的的管理(結果的管理)。在制造工程方面這類管理活動中心:"工程管理"。

此工程管理確實能夠做到什么程度是使不良的損耗減少,生產效率提高到什么程度的關鍵,同時就有品質是在工程中制造出來的這樣的語言。

在工程管理當中,一般說的QC工程圖,經常被有效的利用。其中須記載的內容有在制造各工程中,作為品質特性要確認些什么,作為影響品質的因素要確認些什么等項目。

因此,QC工程圖中記錄的內容,在制造各工程中,什么對品質有影響,有必要在工程解析中事先明確出來。在過去的類似制品當中學到的經驗的積累也是很重要的。在這高度的知識當中,對各工位的作業人員來說,要明確規定想讓其做什么內容的工作??墒窃谟邢薜慕馕鲈O備中,我想還有很多問題是得不到分析解決的,這就只能用技術員的高等的應用能力來解決。

12、QC七種應用手段

在品質改善活動的基礎上,DATA的整理及其活用是很重要。其DATA的數值向我表明什么,我們不會視而不見吧!我們很有必要看一下DATA的情況,其方法就叫做"七種應用手法",具體如下:

(1)帕累托圖重點指向的把握

(2)檢查記錄表點檢和記錄

(3)直方圖分布情況的把握

(4)分布圖關聯數值的把握

(5)管理圖工程的管理

(6)曲線圖DATA的視覺化(目視管理)

(7)特性要因圖原因的追查

關于每種的書法等的詳細內容,將在下次中級學習中學習。

13、直方圖的書法、看法

上面的七道具各有各的優點,我認為根據使用的目的最好分別使用??墒钦{查品質狀態,有必要調查其波動性,那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樣的DATA有幾個按這樣的方法去整理,這個方法就叫做直方圖。其看法如下:

(1)中心的位置

(2)波動狀態

(3)分布的形狀

(4)超差值有無

(5)不良的推測

作出直方圖最少要30PCS以上的DATA,如果數量少的話,即使作此直方圖也沒有意義。因為此值方圖的形狀實在有很大的變化,作為此直方圖,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平均值和標準偏差。此偏差和平均值的得出和其利用的方法將在中級中講解。它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14、供應商質量管理十大原則

傳統的來料質量管理主要是針

對IQC內部管理,對外則作為一種被動式的關系.因伴隨追求質量的提升及雙贏的局面,IQC來料質量管理將轉變為供應商的源頭質量管理。企業不是被動的與供應商打交道,而且要主動的引導,改變,管理,維護它們之間的質量休系。

*采購商對重要的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

*采購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品進行質量檢測或現場檢查。

*采購商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分散采購風險。

*采購商制定各采購件的驗收標準、與供應商的驗收交接規程。

*對選定的供應商,公司與之簦訂長期供應合作協議,在該協議中具體規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雙方互惠條件。

*采購商可在供應商處設立SJQE.SJQE通過扮演客戶的角色,從而達到推動供應商的質量。

*采購商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供應商進行等級評比,制定和落實執行獎懲措施.

*每年對供應商予以重新評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從候選隊伍中再行補充合格供應商。

*采購商對重點材料的供應商上游廠商進行質量監控管理。

*管控供應商材料的制程參數變更或設計變更時均需采購商的確認批準。

15、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

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并追蹤處理效果;

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標識,并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