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工程質量預控檢測程序
裝飾工程質量預控及檢測程序
(一)質量預控
1、質量預控及檢測是ISO9000標準核心部分,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項目部從領取施工圖紙之日起,經圖紙會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分部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單位工程質量評定施工驗收,直至竣工后保修服務,每個環節都由專人負責,專人檢查,專人評定,層層把關嚴格執行,同時認真接受業主和業主委派的監理單位及政府質量監督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經過內外的共同作用,互相合作實現工程質量一次性達到投標質量等級要求。
2、進行質量控制教育。圍繞總體目標和分項目標,在項目和施工隊伍全體員工進行普遍質量意識教育、質量管理制度教育、質量標準教育;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意識。
3、狠抓準備工作質量。施工準備是抓好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為此,在每項工作開始時,要求項目部和施工隊認真抓好思想準備、技術準備、物資準備、設備準備、組織準備和現場準備,準備工作做好了,質量控制工作才能順利展開,
4、針對各分項工程控制重點及質量目標,采取對策,實施質量預控。針對事先要進行的施工重點控制項目,分析可能或易于出現的質量問題,從而提出應變對策,制定質量預防措施。
5、工程質量預控法: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把質量管理從事后檢驗轉變為事先控制工序及因素,把管結果變為管因素,把質量事故消滅在萌牙狀態。
(二)質量檢查驗收程序:
1、質量檢查驗收程序圖
2、施工檢驗作業管理流程
篇2:安全事故有效預控管理辦法
一是嚴格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法》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等;收集、整理、歸檔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公司安全培訓體制和法律知識援助平臺,依法制定和完善各項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把應急救援與日常管理齊抓共管。只有我們制定出嚴謹的各項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和有效控制事故發生的安全保障體系,才能使我們的安全事故控制在安全狀態下,公司的各項工作才能安全、穩步運行。
二是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切實整改治理隱患,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發生。安全隱患就是可能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健康受損及環境破壞的根源和狀態的事故,與安全狀態不符合的項目。排除安全隱患需要分析事故的特性,事故的七種特性為:1、因果性—事故是一系列原因作用的結果。2、偶然性—相同條件下,事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相同事故的后果有巨大的差異。3、必然性—只要存在著發生的條件,事故終究要發生。4、規律性—事故是一種客觀現象,其內部各因素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5、潛在性—事故發生的條件往往隱藏在許多表面現象之下。6、再現性—同樣的事故可以不斷反復發生。7、預測性—對未來的某段時間里、某個范圍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已能有法預測。
三是加強安全知識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作業人員安全操作技能,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事故的間接原因有:管理的缺陷、技術的不完善、教育不到位、身體不健康、精神不集中等。
人的不安全行為:高處作業往地面任意扔物件;違反起重“十不吊”;開動無卷揚限位器的起重設備工作;貨梯載人運行;非崗位人員任意在危險、要害、動力站房區域內逗留;焊接未經完全清洗和充分通風的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封閉容器和管道;禁火區抽煙或動火;使用未經審批的臨時電源線或使用時不掛臨時線牌;檢修高壓線路或電器,不停電、不驗電、不跨接地線;使用非安全電壓燈具作業;帶負荷運行時斷開回路配電閘刀或總開關;潮濕地面、容器內或金屬構架內使用非雙重絕緣的電動工具工作;容器內作業時不使用通風設備;設備傳動部分防護罩(欄)缺損或未關好就開車操作;檢修帶電設備時在配電開關處不斷電或不掛警示牌;進入機械設備內檢修運轉部件不設人監護或未采取重復斷開動力源措施;任意開動非本工種設備;特種作業非持證者獨立進行操作;超限(如載荷、速度、壓力、溫度、期限等)使用設備;非特種作業者從事特種作業;設備上有安全裝置,而開車操作時不用;開動被查封設備;危險作業無人監護或未經安技部門審批;任意拆除設備上的安全、照明、信號、防火、防爆裝置和警示標志、顯示儀器;物件堆放超高、不穩妥就結束工作;開動情況不明的電源或動力源開關、閘、閥;其它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長發者不戴工作帽進入生產區域;高處作業或在有高處作業、有機械化運輸設備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進入現場穿高跟鞋的;高處作業不穿防滑鞋的;電氣作業不穿絕緣鞋的;帶電作業(檢修)不帶絕緣手套的;旋轉機床切削時戴手套操作的;高處作業不使用安全帶的;操作旋轉設備或進行檢修試車時散開衣襟、戴圍巾、頭巾或穿裙子、系領帶操作的。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溫作業場所穿化纖料服裝操作的;其它違反防護用品使用規定的。
物的不安全狀態:廠址——從廠址的工程地質、地形、自然災害、周圍環境、氣象條件、資源交通、搶險救災支持條件等方面進行分析;廠區平面布局總圖——功能分區(生產、管理、輔助生產、生活區)布置;高溫、有害物質、噪聲、輻射、易燃、易爆、危險品設施布置;工藝流程布置、建筑物、構筑物布置;風向、安全距離、衛生防護距離等;廠區平面布局:運輸線路及碼頭——廠區道路、廠區鐵路、危險品裝卸區、廠區碼頭等。建(構)筑物——結構、防火、防爆、朝向、采光、運輸、操作、安全、運輸等通道、開門,生產衛生設施等;生產工藝過程——物料(毒性、腐蝕性、燃爆性、有害性)溫度、壓力、速度、純度、作業及控制條件,事故及失控狀態;機械設備:運動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條件、檢修作業、誤運轉和誤操作;電氣設備:斷電、觸電、火災、爆炸、誤運轉和誤操作,靜電、雷電;化工設備、裝置:高溫、低溫、腐蝕、高壓、振動、關鍵部位的備用設備、控制、操作、檢修和故障、失誤時的緊急異常情況;危險性較大設備、高處作業設備;特殊單體設備、裝置:鍋爐房、乙炔站、氧氣站、石油庫、危險品庫等;粉塵、毒物、噪聲、振動、強光、輻射、高溫、低溫、等有害作業部位;儀器、儀表、工具、工位器具、工卡量具等;管理設施、事故應急搶救設施、和輔助生產、生活衛生設施等;進入管轄范圍的其它設備、設施、物資等。
四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減輕不可抗拒事故或突發事故的損失。安全應急救援保障體系即:一案三制一保障,并完善五項基本內容。一案三制一保障即每一項應急救援預案必須有組織機制、運作機制、法制基礎(制度基礎)和保障系統。釋義為安全生產組織機制需要建立完整的應急救援管理機構和應急救援的指揮中心,應急救援管理機構由各級功能部門和專業的救援隊伍組成。組織機制建好后,完善運作機制,出現險情時,救援要以屬地為主統一指揮,分級響應。依照各項法律為基礎,制定出應急救援的救援措施和技術標準。集中救援的人力資源、物資裝備和救援經費,全力以赴保障救援體系順利進行。建立了完整的應急救援體系后,還得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五項基本內容:應急診斷方案、應急處置方案、應急操作方案、應急裝備方案、應急組織指揮方案。
篇3:危險點分析預控管理辦法
1范圍
本規定明確了大唐樺南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作業危險點分析總則、要點和執行規則。
本規定適用于大唐樺南風力發電有限公司作業危險點分析及預控工作管理。
2引用文件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大唐集團制〔2003〕25號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危險點分析與控制工作管理辦法大唐集團制〔2008〕18號
3總則
3.1危險點分析預控,是對有可能發生事故的危險點進行提前預測和預控,根據作業內容、工作方法、機械設備、環境、人員素質等情況,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產生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再依據有關安全法規,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從而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
3.2任何生產工作都存在著不同程度危及人身及設備安全的因素,凡參與各類檢修作業、運行操作的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作業前危險點分析的規定,掌握作業和操作過程中的危險點及控制措施。
3.3外來人員參與現場工作時,各風場必須事先做好危險點分析與交代工作,并要求在控制措施的簽字欄簽字。
4危險點分析的要點
4.1分析作業人員的精神狀態,結合設備運行情況,針對作業項目的結構特點,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的危害。
4.2針對施工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4.3針對工作環境存在的有毒、有害、輻射、缺氧、高溫、高壓或易燃、易爆等危險因素,可能對工作人員的安全健康造成的危害。
4.4針對施工現場作業條件,特別是交叉作業,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的危險。
4.5結合作業特點,如:高空、容器內、帶電、射線等,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不安全因素。
4.6針對材料、設備運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人身及設備危險因素。
4.7針對操作程序、工藝流程的顛倒,操作方法的失誤等,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的危害。
4.8結合作業人員生理、心理素質差,身體狀況不良,思想情緒波動,精力不集中,技術水平能力不足等,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的危害或設備異常。
4.9根據雨、雪、風、霧等天氣情況變化,周圍作業之間的相互干擾及突發的物體墜落、沖撞等作業環境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的影響和危害。
4.10針對其它可能給作業人員帶來危害、異常的不安全因素。
5危險點分析的執行
5.1在作業(操作)相應的工作票(操作票)填寫完成后,工作負責人(監護人)組織相應的工作組成員(操作人員)在班組結合工作內容進行此項工作的危險點的初步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和控制措施填寫在相應的工作票(操作票)硬頁的后面或附頁上。
5.2在工作票簽發(操作票批準)、許可過程中,相應人員對危險點分析的開展情況負責。
5.3在作業(操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操作監護人)組織工作組成員,結合現場實際狀況,進行現場危險點再分析工作,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經考問確認全員掌握后,工作組成員應親自在安全交底欄內簽字。
5.4變電所設備停電檢修作業,必須在作業現場使用專用的看板進行危險點分析,標明停電設備、作業范圍、鄰近帶電設備的部位及地線位置。
5.5在作業(操作)過程中因作業環境、使用工器具發生變化等原因而出現新的危險因素,應立即停止作業(操作),進行危險點的補充分析并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全員掌握后再繼續進行工作。
6附則
6.1本規定由大唐樺南風力發電有限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解釋
6.2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