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改造裝飾通風空調系統施工方法

改造裝飾通風空調系統施工方法

2024-07-13 閱讀 8556

改造裝飾通風空調系統施工方法

A.風管制作:風管采用鍍鋅鋼板咬口制作,做法參照GB50243-20**選取,防火閥必須單獨配置支吊架,氣流方向必須與閥體上標志的箭頭相一致,風管支吊架做法祥見圖標T616,并在支吊架與風管間鑲以軟木墊。測量孔位置及做法見國標T615,風管支吊架跨距最大不應超過3M。

B.空調水系統:水管管徑

管道支吊架的最大跨距不應超過下表給出的數值:

公稱直徑(mm)-5070--400500-600

支架間最大間距(M)保溫管1.5222.5344.556788.59

不保溫管2.533.544.566.579.59.5111213

1)管道活動支吊架的具體形式和具體位置,由安裝單位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做法參見國標95R402。

2)管道的支吊架必須設置于保溫層的外部,在穿過支吊架托架處與水管間鑲以硬木管瓦。

C.試壓與沖洗

管道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水壓試驗與灌水試驗,具體要求如下:

系統名稱工作壓力MPA試驗壓力MPA備注

在10分鐘內壓降不超過0.02MPA且不滲不漏為合格

空調供回水系統0.60.9

排水管凝結水管0.00灌水試驗不滲不漏排水通暢

1)經試驗合格后,應對系統進行反復沖洗,直至排出水中不夾帶沙鐵屑等,雜質,且水色不混濁方為合格。在進行沖洗之前,應先除去過濾器的濾網。沖洗結束后再行裝上。管道系統沖洗時,水流不得經過任何設備。

D.油漆:

①.非鍍鋅鋼板,非鍍鋅鋼管保溫前,必須清除外表污油銹,刷紅丹漆二道;

②.鍍鋅鋼板,鍍鋅鋼管之脫鋅焊縫處必須清除外表污油銹,刷紅丹漆二道;

③.不保溫的管道,支吊架及設備,在表面除銹后,刷紅丹漆二道。再刷色漆二道。

E.保溫:

保溫對象保溫材料保溫層厚度

室內空調供回水管

DN15-DN80難燃型橡塑海綿管殼(B1級)20

DN100-DN350難燃型橡塑海綿管殼(B1級)25

室外空調供回水管難燃型橡塑海綿管殼(B1級)32

冷凝水管難燃型橡塑海綿管殼(B1級)10

空調新風管難燃型橡塑海綿管殼(B1級)20

F.通風:

各地面房間通過送新風及機械排風實行通風換氣。

G.消聲與隔振:

①.風機盤管,新風機組等設備應采用減振吊架和20MM-50MM厚的橡膠減振墊隔振,新風機組進出風管接頭處均設置150MM長的防火帆布軟接頭。

②.風機盤管進出水管處設置耐壓軟管,風機盤管與空調機冷凝水管出口處設水封。

H.其他:

①.風管長邊≥600MM的直角彎頭,應裝導流片。

②.水管路系統中的最高處應配置DN15ZP-II型自動排氣閥,系統最低處,應配置DN25泄水管,并配置相同管徑的閘閥,冷凝水干管坡度0.005冷凝水支管坡度為0.01,坡向有利于排水。

③.管道穿墻處保溫層不間斷,且設置套管,套管比穿管保溫層大一號。

④.未盡說明處,按國家有關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

篇2:中央空調通風空調系統測定調整

中央空調通風與空調系統的測定與調整

1.測定與調整的目的:在設計準確、在設備動轉正常的情況下,只有通過系統的測定與調整,才能使各空調房間獲得預定溫度的溫度,并獲得預定的溫度,并使其實現經濟運行。

2.測定與調整的主要內容:①各系統總風量、風壓的測定;②各系統風口風量的測定與平衡;③空調水系統的壓力、溫度、流量的測定調整;④室內空氣溫度、相對溫度的測定與調整;⑤要求高的還應進行噪聲、空氣含塵度、室內氣流組織的測定;⑥防排煙系統還應進行連鎖測定

3.測定和調整的主要步驟:在空調系統全面安裝結束且經檢查符合要求及設備單機試動轉合格后即可開始測定和調整工作。①測試儀表的準備與校和;②開啟空調設備及風管系統的閥門、風口等;③風機進出口風量風壓測定;④總支管風量風壓測定;⑤風口、風速、風量、溫度測定;⑥系統風量的調整;⑦空調水系統壓力、溫度的測定;室內溫度、相對溫度的測定;⑧要求高的還應進行噪聲、空氣含塵度、室內氣流組織的測定;⑨防排煙系統連鎖的測定調試。

4.空調系統測后的調整:①系統的風量的調整,系統風量的平衡與調整空調房間向內能否獲得預定的氣象條件及空調系統能否實現經濟運行,系統總風量的過大過小都要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系統風量的平衡調節可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動壓等比分配法"從系統最不利的環路開始,逐步調向風機,直到符合設計要求。②其它參數的調整可通過調整空調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及常用調整方法進行。

篇3:通風空調系統離心通風機安裝要求

通風空調系統離心通風機安裝要求

1、機殼和軸承箱拆開并將轉子卸下清洗,但電動機直聯傳動的風機不拆卸清洗;

2、軸承的冷卻水管路暢通并對整個系統進行試壓;試驗壓力如設備技術文件無規定時,一般不低于0.4MPa;

3、清洗和檢查調節機構,其轉動靈活。

4、整體機組的安裝,直接安置在基礎上用成對斜墊鐵找平。

5、現場組裝的機組,底座上的切削加工面妥善保護,沒有銹蝕或損傷,底座放置在基礎上,用成對斜墊鐵找平。

6、風機底座有直接安裝在基礎上和安裝在減震裝置上兩種。減震器有JG型剪切減震器、Z型圓錐型減震器及TJ1型彈簧減震器等。

⑴減震器安裝時,除要求地面平整外,注意各組減震器承受荷載的壓縮量應均勻,不得偏心;安裝后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損壞。安裝時按設計要求選擇和布置;如安裝后各減震器仍有壓縮量或受力不均勻,根據實際情況移動到適當的位置。

⑵通風機如直接安裝在基礎上,其基礎各部位尺寸符合設計要求,預留孔灌漿前清除雜物,將通風機用成對斜墊鐵找平,最后用細石混凝土灌漿。灌孔混凝土的標號比基礎高一級,并搗固密實,地腳螺栓不準歪斜。

⑶通風機地腳螺栓帶有墊圈和防松螺母,防止運行時的振動將螺母振脫。輸送產生凝結水的潮濕空氣通風機,機殼底部安裝一個直徑為

12-20mm的放水閥或水封管。通風機的葉輪旋轉后,每次都不停留在原來位置上,并不得碰殼。安裝后的允許偏差如表8-4-2所列。

風機安裝允許偏差(mm)表8-4-2

中心線的平面

位移

標高

皮帶輪輪寬中心平面位移傳動軸水平度聯軸器同心度

縱向

橫向

徑向位移

軸向傾斜

10±1010.2/10000.3/10000.050.2/1000

注:傳動軸水平度,縱向水平度用水平儀在主軸上測定,橫向水平度用水平儀在軸承座的水平中分面上測定。

7、電動機水平安裝在滑座上或固定在基礎上。電動機的找正找平以裝好的通風機為準。當用三角皮帶傳動時,電動機可在滑軌上進行調整,滑軌的位置應保證通風機和電動機的兩軸中心線互相平行,并水平地固定在基礎上。滑軌的方向不能裝反。

用三角皮帶傳動的通風機和電動機兩軸的中心線間距和皮帶的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安裝皮帶時,使電動機軸和通風機軸的中心線平行,皮帶的拉緊適當,以用手敲打已裝好的皮帶中間,稍有彈跳為準。

8、軸瓦研刮前先將轉子軸心線與機殼軸心線校正,同時調整葉輪與進氣口間的間隙和主軸與機殼后側板軸孔間的間隙,使其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9、軸和軸瓦組裝時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檢查。軸承蓋與軸瓦間保持0.03-0.07mm的距離(測量軸瓦的外徑和軸承座的內徑)。

10、機殼組裝時,應以轉子軸心線為基準找正機殼的位置,并將葉輪進氣口與機殼進氣口間的軸向和徑向間隙調整至設備技術文件規定的范圍內,同時檢查地腳螺栓是否緊固。其間隙值如設備技術文件無規定時,一般軸向間隙應為葉輪外徑的1/100,徑向間隙應均勻分布,其數值應為葉輪外徑的1.5/1000~3/1000(外徑小者取大值)。調整時力求間隙值小一些,以提高風機效率。

11、離心通風機找正時,風機軸與電動機軸的不同軸度:徑向位移不超過0.05mm;傾斜不超過0.2/1000。

12、動軸承裝配的風機,兩軸承架上軸承孔的不同軸度,待轉子裝好后,以轉動靈活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