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邊坡石方開挖施工安全專項方案
一、編制依據為規范高邊坡安全施工,切實保障施工人員及設備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和《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術規范》的規定,結合本工程特點,制定高偏偏工程安全專項施方案。工程施工前,技術人員向施工隊,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雙方簽字,并有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監督。二、工程概況本工程為神木石壑則至神木北出口快速通道拓寬道路工程。其中K0+000-K0+260段為高邊坡石方開挖工程??偸酵诜搅繛?7146m3,山體高差約25米。起點交叉石方挖方量為61439m3,山體高差約20米。三、高邊坡安全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此路段為府谷至神木進入神木城區的重要路段,因此沒辦法道路封閉施工。K0+000-K0+260段、起點交叉路段為城區范圍,居民住宅密集,進出人員較多不便使用爆破方案施工,只能采用液壓油炮機配合機械施工方案開挖。面對以上多方面問題我公司多位資深有經驗施工人員共同研究探討,決定此路段半幅全段加固鋼管圍欄外圍防護網,圍欄最低高度不小于六米以防山體開挖碎石外滾存在安全隱患。由于車流量較多此路段只留單道單向行駛,另一行駛道改向山體對面加油站方向行駛。1.1鋼護欄編制依據要求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3)《鋼管腳手架扣件標準》(GB15831)4)《建筑結構靜力計算手冊》5)《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6)《碳素結構鋼》(GB/T700)1.2具體圍護方案防護搭設材料搭設腳手架的主要材料采用:Φ48×3.25鋼管、扣件的材質應符合國標《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規定、工字鋼Ⅰ60號熱軋工字鋼、鋼絲繩網為R*-050(普通常用型菱形網)、與山體連接件為Φ48×3.25鋼管、與工字鋼連接錨桿為φ28鋼筋錨入山體長度為3米、與連接件連接錨桿為φ22鋼筋錨入山體長為2米.1.2.防護搭設施工方法第一層硬質防護采用落地式外架從神楊路路面開始搭設占用公路通行路面6米,預留通行路寬5米,搭設高度6m;立桿縱距La=1.50m,立桿橫距Lb=1.2m,步距h=1.80m.橫桿間距為1.5米.與山體連接件間距為3*3米。與連接件焊接錨桿間距同連接件。2、高邊坡施工一般規定1)施工生產區域,半幅圍欄施工,半幅通車,主要進出口應設有明顯的施工警示標志和安全文明生產規定、禁令。與生產無關人員,設備不得進入生產區域。2)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服從領導和安全檢查人員的指揮。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按照要求正確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嚴禁穿打釘易滑倒的鞋進入施工現場。4)在道路兩側設專業安全指揮人員,入遇較大的落石,指揮禁止車輛及人員通過。3、高邊坡開挖施工方案為保護神府高速隧道安全和神楊路的行程安全,借鑒類似工程的施工經驗,最終確定采用液壓巖石破碎錘及挖掘機配合進行開挖施工。石方開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層開挖的方式進行施工。施工中首先將巖層采用液壓巖石破碎錘分層破碎,挖掘機配合清除巖塊,按照設計邊坡坡度、臺階及路基標高進行破碎,破碎將至設計坡面時,停止破碎,采用挖機進行修坡面。四、開挖投入的機械、人員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液壓巖石破碎錘HM960臺62挖掘機小松360臺13挖掘機卡特330臺14自卸車20t輛10現場生產人員配備序號名稱人數備注1技術人員42安全員23作業隊長24機械操作手185技術工106普工20五、主要施工方法1.測量放線利用在施工現場設置測量控制網,采用GPS進行測量施工控制,根據設計坡比精確放樣出路基邊坡開挖輪廓,用白石灰畫出輪廓線。邊坡控制放樣精度不大于±2cm,經監理人員確認后進行下一步破碎工作。2.開挖施工(1)根據測量精確放樣出的路基邊坡開挖輪廓線,采用挖機進行清除表土,將所要破碎的石方露出,由于開挖破碎的方式為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因此首先根據實際地形修出第一級施工平臺,已方便破碎錘及挖機擺放。(2)現場安排施工人員根據實際地形采用紅油漆進行畫圈布點,布點間距為30cm,破碎錘根據布置好的紅油漆點進行鉆孔破碎,液壓巖石破碎錘破碎施工時,將液壓巖石破碎錘的釬桿壓在巖石上,并保持一定壓力后開動破碎錘,利用破碎錘的沖擊力,將巖石破碎。(3)破碎錘破碎巖體時必須嚴格按照坡比進行破碎,不允許出現虧坡或坡比過大的情況出現,第一級施工平臺上的巖層破到位并采用挖機將坡面修正平整后,然后進行下一施工平臺巖體的破碎施工。(4)破碎錘破碎時挖機配合,清除破碎巖體,并將已破碎的巖體裝車,運輸車輛采用自卸車,運至指定地點,直至該段路基坡面成型并且路基標高達到設計要求。六、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注意事項1.1操作前檢查螺栓和連接頭是否松動,以及液壓管路是否有泄漏現象。1.2不得在液壓缸的活塞桿全伸或全縮狀況下操作破碎器1.3當液壓軟管出現激烈振動時應停止破碎器的操作,并檢查蓄能器的壓力。1.4防止挖掘機的動臂與破碎器的鉆頭之間出現干涉現象。1.5液壓破碎器工作時的最佳液壓油溫度為50-60度,最高不得超過80度。若超過80度,需停止作業,待溫度降低后再進行作業。1.6使用時液壓破碎錘及纖桿應垂直于工作面,以不產生徑向力為原則。被破碎對象已出現破裂或開始產生裂紋時應立即停止破碎器的沖擊,以免出現有害的“空打”。1.7液壓巖石破碎錘施工時,現場人員遠離施工機械,防止開挖施工時飛濺的石渣傷人。1.8邊坡松動巖石必須及時清除,以防滾落發生危險。1.9靠近高壓線時,需時刻注意破碎錘錘頭及挖掘機動臂與高壓線的安全距離。1.10液壓巖石破碎錘及挖掘機必須定期進行維護檢修,防止因機械損耗而照成安全事故。七、安全主管安全生產工作崗位責任1、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對本項目部安全生產進行宏觀管理,負責對內對外的協調工作。2、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誰主管生產,誰負責安全”的原則,督促、指導項目部文明施工安全達標。3、協助項目部經理定期組織本項目部的安全工作例會。督促、檢查會議執行情況,督促、指導、檢查項目部的安全生產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的隱患。4、協助項目部經理組織對工傷事故的調查及善后處理工作,并進行工傷事故統計、分析和報告。5、監督、指導項目部執行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生產管理等各項具體保障措施。6、監督、指導項目部執行安全生產指標考核制度和安全生產獎懲制度。7、協助做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總結交流推廣先進經驗,宣傳貫徹執行安全法規、條例、標準、規定。8、督促檢查和掌握安全生產情況,制止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遇有嚴生險情,有權停止施工(生產),并報告項目部經理處理。八、安全應急預案為了保證該工程能保質保量如期完成,真正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做到“關愛生命,關注安全”、“警鐘長鳴,萬無一失”,現就幾類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預案向各部門、班組發布。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立即報告施工負責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盡快報告項目經理部,項目部接到報告后,首先搶救傷員,防止事故蔓延擴大。應急小組人員手機要求全天24小時開通、座機電話日夜有人值班。
2、接到報警后,有必要時應及時與醫院或公安部門取得聯系,進行最快最有效的救援。項目部在進行上述工作的同時及時報告監理和指揮部,有必要時及時報告勞動部門。報告的同時,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做好記錄(拍照),不得借口恢復生產破壞現場。3、應急控制中心設在該工程項目經理部:3.1、節假日安排應急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并配備值班車輛待命。
3.2、經理部配備應急藥品:碘酊、紫藥水、云南白藥、藥棉、繃帶、膠布、蛇藥及部分常用藥物(板蘭根、金銀花、風油精、清涼油),藥品存放辦公室。
篇2:某路基土石方開挖安全規定
1、施工之前先清除邊坡上方3至5米內的樹木、雜草、浮石,修好施工便道,打通機械進場道路;高邊坡危險地段要設防護欄,清除地表浮石。
2、操作人員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人工與機械不準同時上下作業,人機配合施工應交錯進行。
3、自上而下進行施工,禁止挖“神仙土”、撬“神仙石”。施工按設計邊坡一次性做到合乎標準。
4、高陡邊坡地段施工,施工人員要戴好安全帽,使用安全繩,嚴禁上下雙重作業。
5、坡面上操作人員要及時清除松動的土石,坡下棄土及滾石范圍內的道路應設警示標志,作業時禁止通行。
6、施工中山體發現滑動、崩塌跡象危及安全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和機具。
7、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警告標志,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楚的位置指揮。
8、機械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使車輪壓在堅實的地面上。
9、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交替作業,機上機下人員要密切協作,當必須在機械作業范圍內同時進行輔助工作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
篇3:土石方施工開挖安全規定
1、施工之前先清除邊坡上方3至5米內的樹木、雜草、浮石,修好施工便道,打通機械進場道路;高邊坡危險地段要設防護欄,清除地表浮石。
操作人員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人工與機械不準同時上下作業,人機配合施工應交錯進行。
3、自上而下進行施工,禁止挖“神仙土”撬“神仙石”。施工按設計邊坡一次做合標準。
4、高陡邊坡地段施工,施工人員要戴好安全帽,使用安全繩,嚴禁上下雙重作業。
5、坡面上操作人員要及時清除松動的土石,坡下棄土及滾石范圍內的道路應設警告標志,作業時禁止通行。
6、施工中山體發現滑動、崩坍跡象危及安全時,應暫停施工,撤出人員機具。
7、機械在危險地段作業時,必須設警告標志,設專人站在操作人員能看清楚的位置指揮。
8、機械在邊坡邊溝作業時,應與邊緣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使車輪壓在堅實的地面上。
9、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輔助工作,應與機械交替作業,機上機下人員密切協作,當必須在機械作業范圍內同時進行輔助工作時,應停止機械運轉后,輔助人員方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