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土石方爆破工程安全專項方案

土石方爆破工程安全專項方案

2024-07-13 閱讀 3276

第一章?編制說明

一、編制依據

1、Y205穿石至新居公路改造工程、Y203紅湖廠至水塘公路改造工程、*018高峰至元河公路改造工程、*414鳳凰至挖煤沖公路改造工程、*414鳳凰至挖煤沖公路改造工程、*433高峰火車站至鼠場公路改造工程、*433高峰火車站至鼠場(車頭至白云段)公路改造工程、*433高峰火車站至鼠場(車頭至白云段)公路改造工程、Y207白云村至上安村公路改造工程、*178安順至風雷廠(竹林至風雷廠段)公路改造工程、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至跳蹬場公路改造工程、*417肖家至轎子山(雷屯至九溪段)公路改造工程、安順市西秀區關帝廟至舊州公路改造工程、安順市西秀區蔡官至新場公路改造工程、安順市西秀區黃臘至龍青公路改造工程、龍青至草果洞(華美廠至老塘河)公路改造工程、烏速至河清公路改造工程、安順至風雷廠(開發區段)公路改造工程的設計文件、補遺文件、項目部爆炸物品使用管理辦法。

2、本項目部管理及技術人員進場后,對本標段工程實地踏勘調查并審核閱讀設計圖紙后所了解掌握的有關情況。

3、國家、交通部現行的設計、施工規范和工程質量檢驗標準等。

4、我單位多年從事高速公路施工積累的技術水平、施工管理經驗,及企業定額。

5、現有的的資金狀況、所擁有的機械設備、技術裝備能力。

二、編制目的

1、認真貫徹執行各項技術標準、安全操作技術規程。執行業主對本工程建設的各項要求,采取現代化管理手段和施工項目管理模式,優化資源配置,實行動態管理,以適應施工組織安排的要求。

2、對現場安全管理堅持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嚴密監控。

3、有效的控制我標段的工程進度、工程安全,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使本項目的施工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達到任務清晰、程序合理。

第三章?土石方爆破安全防護措施

1、土石方爆破作業,以及爆破器材的管理等工作按《爆破安全規程》(GB6722-86)執行。

2、選擇炮位時,炮眼口要避開正對的電線、路口和構造物。

3、鑿打炮眼時,坡面上的浮巖危石應予清理。鑿眼所用工具和機械要詳細檢查,確認完好。嚴禁在殘眼上打孔。

4、用人力沖擊法打松軟巖眼時,應清理現場的障礙物。

5、人工打眼時,使錘人應站立在掌釬人側面,嚴禁對面使錘。

6、機械擴眼,宜采用濕式鑿巖或帶有捕塵器的鑿眼機。鑿巖機支架要支穩,嚴禁用胸部和肩頭緊頂把手。風動鑿巖機的管道要順直,接頭要緊密,氣壓不應過高。電動鑿巖機的電纜線宜懸空掛設,工作時應注意觀察電流值是否正常。

7、空壓機必須在無荷載狀態下起動。開啟送氣閥前,應將輸氣管道聯接好,不得扭曲。在征得鑿眼機操作人員同意后方可送氣,出氣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貯氣瓶內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值,安全閥應靈敏有效。運轉中應注意檢查是否有異常情況,不得擅離崗位。

8、爆破器材應嚴格管理,剩余的爆破材料必須當日退庫,嚴禁私自收藏,亂丟亂放。發現爆破器材丟失被盜要立即報告。

9、作業人員在保管、加工、運輸爆破器材過程中,嚴禁穿著化纖衣服。

10、爆破器材應由專人領取,炸藥與雷管嚴禁由一人同時搬運。電雷管嚴禁與帶電物品一起攜帶運送,并不得隨地存放或帶入宿舍。

11、制作起爆藥包(柱),要在專設的加工房或爆破現場的專用棚內進行。棚內不準有電氣、金屬設備,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12、導火索要用快刀切齊,輕輕插入雷管,不得猛插、旋轉或摩擦。管口要用安全鉸鉗夾緊,嚴禁用牙咬。紙殼雷管應用膠布包扎嚴密。

13、超過5m的深孔不得使用導火索起爆。

14、裝炮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裝藥前應對炮眼進行驗收和清理;對剛打成的炮眼應待其冷卻后裝藥,濕炮眼應擦干后才能裝藥;

(2)嚴禁煙火和明火照明;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

(3)應用木質炮棍裝藥,嚴禁使用金屬器皿裝藥;深孔裝藥出現堵塞時,在未裝入雷管、起爆藥柱前,裝好的爆藥包(柱)嚴禁投擲或沖擊;

(4)不得采用無填塞爆破,也不得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不得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也不得在深孔裝入起爆藥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填塞炮眼時不得破壞起爆線路。

(5)已裝藥的炮孔必須當班爆破,裝填的炮孔數量應以一次爆破的作業量為限。

15、爆破工作必須有專人指揮。確定的危險區邊界應有明顯的標志,警戒區四周必須派設警戒人員。警戒范圍:小藥量爆破應距離放炮地點200m以外。

16、導火索起爆時,有計劃地選好撤離路線和躲避地點。

17、爆破時,應點清爆炸數與裝炮數量是否相符。確認炮響完并過20min后,方準爆破人員進入爆破作業點。

18、電力起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在同一爆破網路上必須使用同廠、同型號的電雷管,其電阻值差不得超過規定值(應控制在±0.2Ω以內);

(2)爆破網路主線應絕緣良好,并設中間開關,與其它電源線路應分開敷設;

(3)必須嚴格檢查主線、區域線、端線、電源開關和插座等的斷通與絕緣情況,在聯入網絡前各自的兩端應短路;

(4)爆破網路的聯接必須在全部炮孔裝填完畢,無關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后進行;聯接應由工作面向起爆站依次進行,兩線的接點應錯開10cm,接點必須牢固,絕緣良好;

(5)用動力電源起爆時,起爆開關必須放在上鎖的專用起爆箱內,起爆開關箱和起爆器的鑰匙在整個爆破作業時間里,必須由爆破工作的負責人嚴加保管,不得交給他人;

(6)裝好炸藥包后,必須撤除工作面的一切電源;雷雨季節應采用非電起爆法。

(7)石方地段爆破后,必須確認已經解除警戒,作業面上的懸巖危石也經檢查處理后,清理石方人員方準進入現場。

第四章?安全保證體系

一、施工安全方針

嚴格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認真執行勞動部《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建設部《建筑安全生產監督規定》和《關于施工管理若干規定》,從分部經理到工人,做到人人從思想上重視安全生產,杜絕包括人身傷害、機械破損、火警災害等一切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施工人員以及公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加強施工安全防護,保護設施財產的安全。

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管理機構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及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堅持生產必須服從安全的原則,分部經理對安全生產負第一責任,當生產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優先讓位于安全,在保證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進行施工,切實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

建立安全生產監督檢查體系,堅持經常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普通檢查與重點檢查相結合的安全檢查制度,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并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1)分部特成立施工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的通知。成員如下:

組?長:吳天才

副組長:薛立?張明輝?劉登元

成?員:趙燦?任彬彬?梁和平?馬猛雷?劉紅軍?

⑵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框圖(見下圖)

第五章?挖方路基土石方爆破安全施工方案

一、基本規定

1、鉆孔與檢查

嚴格按照爆破操作規程布孔、鉆孔,裝藥前必須檢查孔位、深度、傾角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炮孔有無堵塞、孔壁是否有掉塊以及孔內有無積水。如發現孔位和深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及時處理,進行補孔或擴孔,嚴禁少打眼,多裝藥。

2、裝藥、堵塞

嚴格按爆破操作規程裝藥、堵塞炮孔。裝藥過程如發現堵塞時停止裝藥并及時處理。在裝入雷管或起爆藥柱等敏感的爆破器材以前,可用木制長桿處理,嚴禁用鉆具處理被藥堵塞的炮孔,堵塞應達到設計要求的長度,嚴禁不堵塞而進行爆破,禁止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堵塞炮孔,在有水炮孔堵塞時,防止堵塞懸空。

3.裝運作業

本段石方爆破為道路路塹開挖,開挖的石方部分被重新利用,石方裝、運充分利用機械施工,并提高機械化施工程度。適合作填料的石方,運距在100m以內的,選用裝載機、推土機直接運填;運距在100m以上時,采用裝載機和挖掘機裝石,自卸汽車運輸至填筑路段。

4.注意事項

凡是不能用施工機械或人工直接開挖的石方,需采用爆破作業時,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爆破證書的專業人員施爆,靠近邊坡的部分必須按設計坡比爆破,禁止使用大爆破損壞邊坡,邊坡須逐級防護以保持邊坡平順美觀。

二、爆破前施工準備

1、現場調查

首先對我管區的大土石方需要爆破的地段,進行全面調查,查清爆破所處的位置、地形,有無障礙物等。如空中有纜線,應查明其平面位置和高度;還應調查地下有無管線,如果有管線,應查明其平面位置和埋設深度;同時應調查開挖邊界線外的建筑物結構類型、完好程度、距開挖界距離,然后再制定爆破方案,確保空中纜線、地下管線和施工區邊界處建筑物的安全。

2、爆破方案的確定

⑴公路工程石方開挖,充分考慮邊坡穩定,不同的地質,采用不同的爆破方法。開挖風化較嚴重、節理發育或巖層產狀對邊坡穩定不利的石方,宜用小型排炮微差爆破,小型排炮藥室距設計邊坡線的水平距離,大于炮孔間距的1/2,根據設備配置以及現場地形地貌,并綜合考慮工期,我部爆破主要采用露天深孔爆破方案。電動風槍配合潛孔鉆從山頂開始分層松動爆破

⑵當巖層走向與路線走向基本一致,傾角大于15°且傾向公路或者開挖邊界線外有建筑物,施爆可能對建筑物地基造成影響時,在開挖層邊界,沿設計坡面打預裂孔,特別是靠順層邊坡的一列炮孔,宜采用減弱松動爆破。

3、大土石方爆破施工程序

施工爆區管線調查→炮位設計與設計審批→配備專業施爆人員→用機械或人工清除施工爆區覆蓋層和強風化巖石→鉆孔→爆破器材檢查與試驗→炮孔檢查與廢碴清除→裝藥并安裝引爆器材→布置安全崗和施爆區安全員→炮孔堵塞→撤離施爆區和飛石、強地震波影響區內的人、畜→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測定爆破效果(包括飛石、地震波對施爆區內外構造成的損傷及造成的損失)。

4、施工人員

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由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爆破證書的專業人員施爆。

5、爆破器材的存儲

⑴根據炸藥庫修建的有關規定。具有良好的防盜、防火、防爆炸性能。

⑵爆炸物品分類專庫存放,同一庫內嚴禁存放性質相抵觸的爆炸物品。爆炸物品堆碼墊高200-300毫米,庫內通風良好,不超過設計容量或露天存放。

⑶庫內儲存的爆炸物品設置了明顯的標牌,且沒有靠墻堆碼,垛間留有通道,垛高沒有超過1.8米。

⑷各種炸藥、導火索和導爆管堆放在墊木上,其總高度不小于1.6m,與墻的距離不小于0.2m。

⑸堆垛之間留有檢查、清點爆破器材的通道,通道寬度不小于0.6m。

⑹雷管箱擺放在木架上切無疊放,其總高度不超過1.6m,與墻的距離不小于0.2m。

⑺庫房有良好的通風、防潮、防小動物進入和防止陽光直射措施。

⑻爆破器材按出廠時間和有效期的先后順序存放。

⑼爆炸物品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建立嚴格的出入庫審批、檢查、登記制度,收存發放按規定進行登記簽字,庫房管理要做到帳目清楚,手續齊備,帳物相符。

6、爆破設計

爆破前應做好爆破設計,繪制炮眼布置圖。爆破設計應根據爆破方量、土石方性質等因素確定,并應注意以下幾點:

(1)炮位設計

充分考慮巖石的產狀、類別、節理發育程度、溶蝕情況等,炮孔藥室宜避開溶洞和大的裂隙。

炮眼間距參照下式計算:

a=b×W,

a,炮眼間距(m);W,最小抵抗線;b,系數,采用火雷管起爆為1.2~2.0,采用電雷管起爆為0.8~2.3。

我部采用W=0.8,b=2.3,則a=1.8m,炮眼梅花形布置,炮排距為0.86*1.8=1.6m。

(3)裝藥量

根據炮眼深度,單孔裝藥量為(0.046/2)2×π×1.5×102.5=2.55kg,

依照現場工作面,每次計劃布18個炮眼,約35m2面積,共用炸藥量?2.55×18=45.9kg。

(4)炮眼深度

根據現場地質情況,炮眼深度均為3m。

(5)爆破安全距離的確定

爆破施工中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爆炸引起的飛石導致的安全事故,確定爆破的安全距離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公路施工中,絕大部分是露天爆破,如果處理不當,會有些巖塊飛散很遠,對人員、牲畜、機具、建筑物和構筑物造成危害。飛石安全距離計算

露天深孔爆破個別飛石的計算公式為:

?Rf=(40/2.54)×D式中:D---炮孔直徑,cm;Rf---為個別飛石最小距離,m。安全保護區低于爆破點的位置,應增加距離,反之應減少。注意:無論計算結果如何,該距離均不得小于國家安全規程規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離。

Rf=(40/2.54)×D=15.75×4.6

=72.5m<200m,爆破安全最小距離為200m。

三﹑鉆眼

1、根據設計炮眼布置使用潛孔鉆機械打眼,對邊角部分及發現有空洞和裂隙的位置采用風槍鉆眼。

2、空壓機必須在無荷載狀態下起動。開啟送氣閥前,應將輸氣管道聯接好,不得扭曲。在征得司鉆人員同意后方可送氣,出氣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貯氣瓶內壓力不得超過規定值,安全閥應靈敏有效。

3、炮眼深度:3m。

四﹑裝藥與連線

炸藥用2#巖石銷銨炸藥和巖石乳化炸藥,潛孔鉆炮眼采用8#電雷管起爆,風槍炮眼采用8#火雷管起爆。

1、炸藥的搬運

⑴作業人員在保管、加工、運輸爆破器材過程中,不允許穿著化纖衣服和使用手機。

⑵爆破器材應按規定要求進行檢驗,對失效及不符合技術條件要求的不得使用。

⑶爆破器材應由專人領取,炸藥與雷管不允許一人同時搬運。電雷管嚴禁與帶電物品一起攜帶運送。爆破器材運送,避開人員密集地段,并直接送往工地,中途不得停留,并不得隨地存放或帶入宿舍。

2、裝藥

⑴裝藥前應對炮眼進行驗收和清理;對剛打成的炮眼應待其冷卻后裝藥,濕炮眼應擦干后才能裝藥;

⑵裝藥時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禁止夜間裝藥起爆;

⑶應用木質炮棍裝藥,嚴禁使用金屬器皿裝藥;深孔裝藥出現堵塞時,在未裝入雷管、起爆藥柱前,可采用銅和木制長桿處理;

⑷不能采用無填塞爆破(擴壺除外),也不得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采用炮泥填塞。不得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也不得在裝入起爆器材后直接用木楔填塞;填塞炮眼時不得破壞起爆線路。填塞時,應有專人負責檢查填塞質量。填塞完畢,應進行驗收。

⑸已裝藥的炮孔必須當班爆破,裝填的炮孔數量應以一次爆破的作業量為限。

3、連線

⑴采用起爆器同時或分批起爆,由專業的接線人員用絕緣良好電線

把該次需起爆的雷管線串連起來。

⑵接線時注意把兩個主線頭遠離電源擰在一起。起爆前應仔細檢查主線、區域線、端線、連接情況。

(3)導火索起爆采用一次點火法點火,其長度應保證點完導火索后人員能撤至安全地點,但不得短于1.2m。不得在同次爆破中使用不同燃速的導火索。

露天爆破,一人連續點火的導火索根數控制在10根內,不能用明火點燃,更不能腳踩和擠壓已點燃的導火索。

導火索數量在10根以上時,應二人同時點炮,每人點炮數應大致相等。必須先點燃信號管,信號響后無論導火索點完與否,人員必須立即撤離。

信號管的長度不得超過該次被點導火索中最短導火索長度的1/3。

五、警戒

爆破前應規定醒目、清晰的爆破信號,并發布通告;爆破時及時疏危險區內的人員、牲畜、設備及車輛等。對附近的建筑物應采取保護、加固措施,并在危險區周圍設置警戒。

六﹑起爆

爆破前,應安排專人清點爆破數量與實際裝炮數量是否相符。當爆破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實就緒無誤后,由現場指揮員發布起爆準備命令,爆破工在接到起爆命令后立即合閘起爆。起爆后應迅速拉閘斷電。起爆后15min,由指定爆破作業人員進入爆破區內進行安全檢查,確認無拒爆現象和其他異常情況后,方能解除警戒。

七﹑盲炮處理

盲炮包括瞎炮和殘炮,發現盲炮和懷疑有盲炮,應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禁止掏出或拉出起爆藥包,嚴禁打殘眼。盲炮處理,應由原施工人員參加處理。處理主要有下列方法:

1、經檢查確認炮孔的起爆線路完好和漏接、漏點造成的拒爆,可重新進行起爆。

2、打平行眼裝藥起爆。對于淺眼爆破,平行眼距盲炮炮孔不得小于0.6m外另行打眼爆破(當炮眼不深時,也可用裸露藥包爆破),深孔爆破平行眼距盲炮孔不得小于10倍炮孔直徑。

3、用木制、竹制或其他不發火的材料制成的工具,輕輕地將炮孔內大部分填塞物掏出,用聚能藥包誘爆。

4、若所用炸藥為非抗水硝銨類炸藥,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內灌水,使炸藥失效。

5、對于大爆破,應找出線頭接上電源重新起爆或者沿導洞小心掏取堵塞物,取出起爆體,用水灌浸藥室,使炸藥失效,然后清除。

八﹑飛石安全防護技術

露天深孔爆破的飛石主要產生于孔口和前排。造成孔口飛石有兩個原因:一是堵塞不嚴,產生沖炮并帶出孔口松動石塊;二是裝藥過多,堵塞長度不夠,使孔口石塊飛出。造成前排飛石的原因主要是前排臨空面不平,最小抵抗線差異太大,或結構面切割,甚至裂縫與炮孔貫通。對于孔口飛石,防護措施可在孔口加壓砂包,就能夠既消除沖炮隱患,又能限制孔口松動石塊的飛出,同時又能有效降低大塊率,因此,在孔口加壓砂包是防止飛石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有效辦法。對前排飛石的防護,一方面可采用多排微差爆破,減少前排出現次數。另一方面,可根據前排抵抗線和結構面變化情況,在抵抗線太薄的位置堵塞巖粉作間隔裝藥。如果使用銨油炸藥,必須防止過量的炸藥流入前排裂縫,否則必將造成大量飛石,發生重大事故。一旦發現炮孔與貫通裂縫或空洞相連,應將該段炮孔堵塞,分段裝藥。如果發現有過量銨油流入裂縫中,必須注水溶解,然后再回填石沫堵塞裂縫貫通段。個別飛石的飛散距離與爆破方法、爆破參數特別是最小抵抗線的大小、堵塞長度和堵塞質量、孔間或排間毫秒延期時間、地形地質構造(如節理、裂縫和軟夾層等等)以及氣象條件有關。

九、爆破后處理

石方地段爆破后,必須確認已經解除警戒,作業面上的懸巖危石也經檢查處理后,清理石方人員方準進入現場。

撬動巖石必須由上而下逐層撬(打)落,嚴禁上下雙重作業,不得將下面撬空使其上部自然坍落。撬棍的高度不宜超過人的肩膀,不得將棍端緊抵腹部,也不得把撬棍放在肩上施力。

十、爆破安全員操作規程

1、從事爆破作業的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取得爆破作業證,做到持證上崗,嚴禁無證從事爆破作業。

2、爆破員作業前穿戴好防護用品,作業前嚴禁喝酒及攜帶煙火,作業時必須按爆破設計規定要求進行。

3、爆破員領用的電雷管等起爆器材在使用前必須經過檢查,用于同一工作面必須是同廠、同批號的合格產品。

4、爆破員在加工起爆藥包時,必須在爆破作業面附近的安全地方進行,嚴禁在帶電設備的地點加工,每次起爆藥包的加工數量,不應超過本次爆破所需的數量。

5、加工起爆藥包時,用木質錐子扎孔,不許用雷管硬扎,并必須把雷管全部買入藥卷中,不許外漏,插入后應使起爆藥包成為一整體,防止分開。

6、爆破員必須使用專用放炮器放炮,嚴禁采用其他電源。使用前須經爆破專用儀表逐個檢查電雷管的電阻值,康銅橋絲雷管的電阻值差不超過0.3歐姆,鎳鉻橋絲雷管的電阻值差不超過0.8歐姆。檢查合格的雷管腳線在使用前須短路聯接。

7、爆破員對炮孔的裝藥量,必須嚴格遵守設計規定或日常經驗參數。

8、爆破員在放炮前必須設置警戒,同時放炮前要發出放炮信號,嚴格按信號要求進行起爆。

9、爆破員在最后一炮起爆后,待通風吹散炮煙后才能進入工作地點進行安全檢查,經確認安全后,方準解除警戒。

?十一、安全員安全操作規程

1、必須嚴格遵守爆炸物品管理各種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必須對本單位使用爆炸物品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無法解決的,要及時報告單位領導和安保部門。

3、與爆破員密切配合,檢查各班組使用火工材料的情況,不許與爆破員等人合伙私存或倒賣火工材料。監督爆破人員將當班用剩的火工材料在下班時,立即退庫。

4、爆破前應認真做好警戒工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爆破區域。

5、爆破結束后,認真檢查爆破情況,經確認安全后,方可拆除警戒。

6、有權制止反爆炸物品管理規定的行為,并及時向安保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

?十二、爆炸物保管員安全操作規程

1、熟悉掌握所保管的易爆物品的性質。

2、嚴格按照爆破物品的有關規定在劃定的區域內按品種的要求對方,庫房的最大儲存量不得超過核定許可儲量。

3、嚴格按爆破物品的規定進行發放,認真執行規章制度,監理臺賬,做到帳物相符。

4、保持庫內清潔,嚴禁堆放雜物。

5、爆破器材輕拿輕放,分別發放,特別是雷管要做好防靜電保護,要按出廠的先后順序進行發放。

6、爆破器材的對方必須劃分定置限高堆放。

7、新入庫的爆破材料要逐件進行檢查,按規定做好性能檢查、變質和性能不詳的爆破器材不能入庫。

8、經常檢查庫內的通風、防潮、防火、防盜措施。室內溫度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過70%。

9、對失效。過期有質量問題的爆炸物品,應另行堆放,做好記錄,妥善保管。

10、庫房嚴禁煙火,嚴禁明火照明,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區。

11、嚴禁穿釘子鞋和易產生靜電服裝的人員進入庫房和發放間。需進入庫和發放間的人員必須佩戴好防靜電裝備。

12、嚴格執行爆破物品管理和消防、防盜安全管理規定。

篇2:土石方爆破作業規定

一、爆破材料存放與保管的規定

1.爆破材料必須放置在專用倉庫內,附近易燃物應清除。庫內禁止吸煙、用電爐。庫內電器設備應防止發生火花。庫房應通風良好,能防漏、防潮。

2.爆破材料的庫房距住人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炸藥為2t時,不少于300m;炸藥為16t時,不少于450m;炸藥為32t時,不少于500m。

3.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庫存放,并相隔一定距離。

4.庫房應有警戒和專人看守,并應有消防和防雷擊的設施。嚴禁在庫房內制作起爆藥包、切割導火索及將導火索與雷管連接。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內。

5.爆破器材必須專人管理,使用時必須建立嚴格的領用、退庫登記制度,嚴禁將爆破器材送人、轉讓或在非工程中使用。

二、爆破材料的裝卸和運輸的規定

1.必須指派熟悉爆破材料性能的技工負責組織裝卸和押運,且應辦理爆破材料運輸證。

2.裝有爆破材料的車船應停靠在距建筑物或居民點200m以外的地方,并應設崗看守。

3.炸藥和雷管不得同車、同船或同一人運輸。運輸中應裝在專用箱(袋)內。人力運輸時,每人只準背運一箱,人員之間距離應大于15m。

4.雷管、黑火藥、膠質炸藥應特別注意防震,不得用拖車、自卸車運輸。雷管不得用自行車或二輪摩托車運送。

5.裝載爆破材料的汽車,不得裝有汽車的備用燃料。

6.往工地運送爆破材料不得委托他人代送,也不準將爆破材料轉交他人。

三、打孔的規定

1.人工打孔時,打錘人不得戴手套并應站在扶釬人的側面。嚴禁對面打錘。

2.用鑿巖機或風鉆打孔時,操作人員應戴口罩和風鏡。使用鑿巖機或風鉆前應熟悉使用說明書并執行有關操作的規定。

3.使用鑿巖機或風動工具打孔時,操作者使用前應對機器進行檢查,不合格的機器不得使用。鑿巖機啟動后,應先空轉1min,再開始鉆孔。隨時觀察機器運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先停機再檢查原因。鉆孔過程中如發現卡鉆等現象,停機后,再用扳手邊轉邊向外拔。操作時應配有助手兼監護。

4.在同一地點一次起爆的炮眼,應全部打完炮眼后再裝藥。

四、炮孔裝藥操作的規定

1.裝藥應由專業的爆破工負責。裝藥前應對爆破材料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再使用。已經變質失效的爆破材料嚴禁使用。對于長期存放的電雷管,在使用前應逐只進行電阻測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測定電流不得超過50mA;雷管應放遮蔽處或埋入土中5~10cm;在地面測定時安全距離不小于30m。

2.向炮孔內裝炸藥和雷管,應輕填輕送,不得猛力沖壓或擠壓。炮眼或藥壺裝藥搗實及堵塞,必須用木制、竹制或塑料炮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搗送炸藥。

3.炮孔裝藥后需用泥土填塞孔口,填塞深度為:

(1)孔深0.4~0.6m時為0.3m。

(2)孔深0.6~2.0m時為孔深的1/2以上。

(3)孔深2.0以上時,不得少于1.0m。

4.填塞炮孔不得使用石子或易燃材料,必須注意保護導火索或電雷管腳線。

五、起爆前準備工作的規定

1.爆破施工之前,必須對爆破點周圍環境進行調查。危險警戒線的范圍應根據爆破方法和炮口方向按表10-2-1確定。2.導火索使用前須做燃速試驗,并根據地形確定其長度,但最短不得小于0.5m。同一坑內多炮,其導火索長度不得相同,以便識別瞎炮。電雷管的接線長度不得小于安全距離,并應在接線前短接。

3.在強電場內嚴禁使用電雷管。引爆用的干電池應裝在有開關的盒內。起爆器須在充電完畢后方可起爆,并由起爆人員攜帶及保管。

4.切割導爆索、導火索應用鋒利小刀,嚴禁用剪刀或鋼絲鉗剪夾。嚴禁切割接上雷管的導爆索。

5.導火索與火雷管的連接應用膠布黏牢,嚴禁用牙咬或敲擊。

6.點炮前須將現場所有剩余爆破器材運出危險區;除操作和監護人員外,其余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區隱蔽;嚴禁在懸崖下及大石后面隱蔽。點炮后,點炮人和監護人應立即撤到安全區。

7.在居民區、電力線、通信線、公路、鐵路及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附近進行爆破時,只允許用松動爆破法,并在炮眼上方加以覆蓋。在施工前應同其居民或運行單位聯系,在危險區內設置警戒標志,交通路口設專人看守。起爆前響哨警告,待危險區內無人時方可起爆。

六、點火放炮的規定

1.火雷管的裝藥與點火、電雷管的接線與引爆必須同一人擔任。

2.相鄰基坑不得同時點炮。使用火雷管時,在同一基坑內不得同時點燃四個以上炮眼的雷管。

3.在基坑內點火時,坑深超過1.5m,上下應使用梯子;嚴禁用腳踩已點燃的導火索;坑上應設監護人。

4.引爆電雷管應使用絕緣良好的導線,電雷管接線前,其腳線必須短接。

5.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應仔細傾聽,數清響聲,判斷有無盲炮。

七、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檢查處理的規定

1.無盲炮時,從最后一炮的響聲算起經5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

2.有盲炮或數不清時,用火雷管起爆的,必須經20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檢查;對電雷管必須先斷電源并短路,待5min后檢查。

3.處理盲炮時,嚴禁從炮孔內掏取炸藥和雷管,應重新打孔爆破將啞炮帶響。重新打的炮孔應與原孔平行,且新孔距盲孔不得小于0.3m(淺孔時),距藥壺邊緣不得小于0.5m(深孔時)。

篇3:土石方爆破作業規定

一、爆破材料存放與保管的規定

1.爆破材料必須放置在專用倉庫內,附近易燃物應清除。庫內禁止吸煙、用電爐。庫內電器設備應防止發生火花。庫房應通風良好,能防漏、防潮。

2.爆破材料的庫房距住人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炸藥為2t時,不少于300m;炸藥為16t時,不少于450m;炸藥為32t時,不少于500m。

3.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庫存放,并相隔一定距離。

4.庫房應有警戒和專人看守,并應有消防和防雷擊的設施。嚴禁在庫房內制作起爆藥包、切割導火索及將導火索與雷管連接。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內。

5.爆破器材必須專人管理,使用時必須建立嚴格的領用、退庫登記制度,嚴禁將爆破器材送人、轉讓或在非工程中使用。

二、爆破材料的裝卸和運輸的規定

1.必須指派熟悉爆破材料性能的技工負責組織裝卸和押運,且應辦理爆破材料運輸證。

2.裝有爆破材料的車船應停靠在距建筑物或居民點200m以外的地方,并應設崗看守。

3.炸藥和雷管不得同車、同船或同一人運輸。運輸中應裝在專用箱(袋)內。人力運輸時,每人只準背運一箱,人員之間距離應大于15m。

4.雷管、黑火藥、膠質炸藥應特別注意防震,不得用拖車、自卸車運輸。雷管不得用自行車或二輪摩托車運送。

5.裝載爆破材料的汽車,不得裝有汽車的備用燃料。

6.往工地運送爆破材料不得委托他人代送,也不準將爆破材料轉交他人。

三、打孔的規定

1.人工打孔時,打錘人不得戴手套并應站在扶釬人的側面。嚴禁對面打錘。

2.用鑿巖機或風鉆打孔時,操作人員應戴口罩和風鏡。使用鑿巖機或風鉆前應熟悉使用說明書并執行有關操作的規定。

3.使用鑿巖機或風動工具打孔時,操作者使用前應對機器進行檢查,不合格的機器不得使用。鑿巖機啟動后,應先空轉1min,再開始鉆孔。隨時觀察機器運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先停機再檢查原因。鉆孔過程中如發現卡鉆等現象,停機后,再用扳手邊轉邊向外拔。操作時應配有助手兼監護。

4.在同一地點一次起爆的炮眼,應全部打完炮眼后再裝藥。

四、炮孔裝藥操作的規定

1.裝藥應由專業的爆破工負責。裝藥前應對爆破材料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再使用。已經變質失效的爆破材料嚴禁使用。對于長期存放的電雷管,在使用前應逐只進行電阻測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測定電流不得超過50mA;雷管應放遮蔽處或埋入土中5~10cm;在地面測定時安全距離不小于30m。

2.向炮孔內裝炸藥和雷管,應輕填輕送,不得猛力沖壓或擠壓。炮眼或藥壺裝藥搗實及堵塞,必須用木制、竹制或塑料炮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搗送炸藥。

3.炮孔裝藥后需用泥土填塞孔口,填塞深度為:

(1)孔深0.4~0.6m時為0.3m。

(2)孔深0.6~2.0m時為孔深的1/2以上。

(3)孔深2.0以上時,不得少于1.0m。

4.填塞炮孔不得使用石子或易燃材料,必須注意保護導火索或電雷管腳線。

五、起爆前準備工作的規定

1.爆破施工之前,必須對爆破點周圍環境進行調查。危險警戒線的范圍應根據爆破方法和炮口方向按表10-2-1確定。

2.導火索使用前須做燃速試驗,并根據地形確定其長度,但最短不得小于0.5m。同一坑內多炮,其導火索長度不得相同,以便識別瞎炮。電雷管的接線長度不得小于安全距離,并應在接線前短接。

3.在強電場內嚴禁使用電雷管。引爆用的干電池應裝在有開關的盒內。起爆器須在充電完畢后方可起爆,并由起爆人員攜帶及保管。

4.切割導爆索、導火索應用鋒利小刀,嚴禁用剪刀或鋼絲鉗剪夾。嚴禁切割接上雷管的導爆索。

5.導火索與火雷管的連接應用膠布黏牢,嚴禁用牙咬或敲擊。

6.點炮前須將現場所有剩余爆破器材運出危險區;除操作和監護人員外,其余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區隱蔽;嚴禁在懸崖下及大石后面隱蔽。點炮后,點炮人和監護人應立即撤到安全區。

7.在居民區、電力線、通信線、公路、鐵路及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附近進行爆破時,只允許用松動爆破法,并在炮眼上方加以覆蓋。在施工前應同其居民或運行單位聯系,在危險區內設置警戒標志,交通路口設專人看守。起爆前響哨警告,待危險區內無人時方可起爆。

六、點火放炮的規定

1.火雷管的裝藥與點火、電雷管的接線與引爆必須同一人擔任。

2.相鄰基坑不得同時點炮。使用火雷管時,在同一基坑內不得同時點燃四個以上炮眼的雷管。

3.在基坑內點火時,坑深超過1.5m,上下應使用梯子;嚴禁用腳踩已點燃的導火索;坑上應設監護人。

4.引爆電雷管應使用絕緣良好的導線,電雷管接線前,其腳線必須短接。

5.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應仔細傾聽,數清響聲,判斷有無盲炮。

七、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檢查處理的規定

1.無盲炮時,從最后一炮的響聲算起經5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

2.有盲炮或數不清時,用火雷管起爆的,必須經20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檢查;對電雷管必須先斷電源并短路,待5min后檢查。

3.處理盲炮時,嚴禁從炮孔內掏取炸藥和雷管,應重新打孔爆破將啞炮帶響。重新打的炮孔應與原孔平行,且新孔距盲孔不得小于0.3m(淺孔時),距藥壺邊緣不得小于0.5m(深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