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路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公路土石方爆破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2024-07-13 閱讀 9130

(1).應做好全面安排,做好前期準備,正確選用施工方法,編制實施細則。

(2).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機具和新的施工方法時,嚴格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3).各種機械的操作人員及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必須經勞動部門專業培訓和考試并取得合格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4).施工現場設立安全標志。危險地區必須懸掛"危險"或者"禁止通行""嚴禁煙火"等標志,夜間設紅燈示警。

(5).在施工便道間的交叉口、與公路的交叉口,應設立標志。

(6).所有道路的便橋,在橋頭樹立標志,注明載重能力和限制速度。

(7).施工用電的線路及設備,嚴格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安裝設置,并符合當地供電部門的規定。

(8).嚴禁將電線路搭靠或固定在機械、欄桿、鋼筋、管子、扒釘等金屬件上。電線路的架設高度,與建筑物的距離以及和公路等平行或交叉時,必須符合現行的《電力設計規范》中的規定。

(9).路塹開挖時,經常注意坡面的穩定。每天開工前、收工前將對坡面、坡頂附近進行檢查,如發現有裂縫和坍方的跡象或有危石、危土時,立即處理,凡不能處理且對施工安全有威脅時,暫時停止施工,并報告上級處理。

(10).在高于3m的坡面上作業,必須拴安全繩;嚴禁在同一安全樁上拴幾根安全繩和在一根安全繩上拴幾個人。在路塹內作業,必須戴安全帽。

(11).開挖作業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重疊作業。

(12).路塹開挖放炮后,在清理過程中,如發現有瞎炮、殘藥、雷管等應及時報告,由爆破人員處理。

(13).邊坡開挖中如遇地下水出露,將采取臨時排水措施后方可繼續開挖。

(14).棄土應保證路塹邊坡和棄土堆的自身穩定,其位置與高度,根據地形并考慮對附近建筑物以及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安全影響,在采取措施后方開始棄土。

(15).嚴禁有間發性癲癇、高血壓、心臟病和惡性貧血患者擔任撬石和高邊坡作業。

(16).路堤自下而上分層填筑,土石方運、卸與填筑壓實的工作面錯開進行。砌筑邊坡與填心大致保持在同一高度,以防石頭翻滾。

(17).機械填筑路堤時,為保證機械運行的安全,場地必須平整,并在填土邊緣設置安全標桿。

篇2:土石方爆破作業規定

一、爆破材料存放與保管的規定

1.爆破材料必須放置在專用倉庫內,附近易燃物應清除。庫內禁止吸煙、用電爐。庫內電器設備應防止發生火花。庫房應通風良好,能防漏、防潮。

2.爆破材料的庫房距住人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炸藥為2t時,不少于300m;炸藥為16t時,不少于450m;炸藥為32t時,不少于500m。

3.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庫存放,并相隔一定距離。

4.庫房應有警戒和專人看守,并應有消防和防雷擊的設施。嚴禁在庫房內制作起爆藥包、切割導火索及將導火索與雷管連接。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內。

5.爆破器材必須專人管理,使用時必須建立嚴格的領用、退庫登記制度,嚴禁將爆破器材送人、轉讓或在非工程中使用。

二、爆破材料的裝卸和運輸的規定

1.必須指派熟悉爆破材料性能的技工負責組織裝卸和押運,且應辦理爆破材料運輸證。

2.裝有爆破材料的車船應??吭诰嘟ㄖ锘蚓用顸c200m以外的地方,并應設崗看守。

3.炸藥和雷管不得同車、同船或同一人運輸。運輸中應裝在專用箱(袋)內。人力運輸時,每人只準背運一箱,人員之間距離應大于15m。

4.雷管、黑火藥、膠質炸藥應特別注意防震,不得用拖車、自卸車運輸。雷管不得用自行車或二輪摩托車運送。

5.裝載爆破材料的汽車,不得裝有汽車的備用燃料。

6.往工地運送爆破材料不得委托他人代送,也不準將爆破材料轉交他人。

三、打孔的規定

1.人工打孔時,打錘人不得戴手套并應站在扶釬人的側面。嚴禁對面打錘。

2.用鑿巖機或風鉆打孔時,操作人員應戴口罩和風鏡。使用鑿巖機或風鉆前應熟悉使用說明書并執行有關操作的規定。

3.使用鑿巖機或風動工具打孔時,操作者使用前應對機器進行檢查,不合格的機器不得使用。鑿巖機啟動后,應先空轉1min,再開始鉆孔。隨時觀察機器運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先停機再檢查原因。鉆孔過程中如發現卡鉆等現象,停機后,再用扳手邊轉邊向外拔。操作時應配有助手兼監護。

4.在同一地點一次起爆的炮眼,應全部打完炮眼后再裝藥。

四、炮孔裝藥操作的規定

1.裝藥應由專業的爆破工負責。裝藥前應對爆破材料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再使用。已經變質失效的爆破材料嚴禁使用。對于長期存放的電雷管,在使用前應逐只進行電阻測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測定電流不得超過50mA;雷管應放遮蔽處或埋入土中5~10cm;在地面測定時安全距離不小于30m。

2.向炮孔內裝炸藥和雷管,應輕填輕送,不得猛力沖壓或擠壓。炮眼或藥壺裝藥搗實及堵塞,必須用木制、竹制或塑料炮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搗送炸藥。

3.炮孔裝藥后需用泥土填塞孔口,填塞深度為:

(1)孔深0.4~0.6m時為0.3m。

(2)孔深0.6~2.0m時為孔深的1/2以上。

(3)孔深2.0以上時,不得少于1.0m。

4.填塞炮孔不得使用石子或易燃材料,必須注意保護導火索或電雷管腳線。

五、起爆前準備工作的規定

1.爆破施工之前,必須對爆破點周圍環境進行調查。危險警戒線的范圍應根據爆破方法和炮口方向按表10-2-1確定。2.導火索使用前須做燃速試驗,并根據地形確定其長度,但最短不得小于0.5m。同一坑內多炮,其導火索長度不得相同,以便識別瞎炮。電雷管的接線長度不得小于安全距離,并應在接線前短接。

3.在強電場內嚴禁使用電雷管。引爆用的干電池應裝在有開關的盒內。起爆器須在充電完畢后方可起爆,并由起爆人員攜帶及保管。

4.切割導爆索、導火索應用鋒利小刀,嚴禁用剪刀或鋼絲鉗剪夾。嚴禁切割接上雷管的導爆索。

5.導火索與火雷管的連接應用膠布黏牢,嚴禁用牙咬或敲擊。

6.點炮前須將現場所有剩余爆破器材運出危險區;除操作和監護人員外,其余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區隱蔽;嚴禁在懸崖下及大石后面隱蔽。點炮后,點炮人和監護人應立即撤到安全區。

7.在居民區、電力線、通信線、公路、鐵路及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附近進行爆破時,只允許用松動爆破法,并在炮眼上方加以覆蓋。在施工前應同其居民或運行單位聯系,在危險區內設置警戒標志,交通路口設專人看守。起爆前響哨警告,待危險區內無人時方可起爆。

六、點火放炮的規定

1.火雷管的裝藥與點火、電雷管的接線與引爆必須同一人擔任。

2.相鄰基坑不得同時點炮。使用火雷管時,在同一基坑內不得同時點燃四個以上炮眼的雷管。

3.在基坑內點火時,坑深超過1.5m,上下應使用梯子;嚴禁用腳踩已點燃的導火索;坑上應設監護人。

4.引爆電雷管應使用絕緣良好的導線,電雷管接線前,其腳線必須短接。

5.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應仔細傾聽,數清響聲,判斷有無盲炮。

七、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檢查處理的規定

1.無盲炮時,從最后一炮的響聲算起經5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

2.有盲炮或數不清時,用火雷管起爆的,必須經20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檢查;對電雷管必須先斷電源并短路,待5min后檢查。

3.處理盲炮時,嚴禁從炮孔內掏取炸藥和雷管,應重新打孔爆破將啞炮帶響。重新打的炮孔應與原孔平行,且新孔距盲孔不得小于0.3m(淺孔時),距藥壺邊緣不得小于0.5m(深孔時)。

篇3:土石方爆破作業規定

一、爆破材料存放與保管的規定

1.爆破材料必須放置在專用倉庫內,附近易燃物應清除。庫內禁止吸煙、用電爐。庫內電器設備應防止發生火花。庫房應通風良好,能防漏、防潮。

2.爆破材料的庫房距住人建筑物的安全距離為:炸藥為2t時,不少于300m;炸藥為16t時,不少于450m;炸藥為32t時,不少于500m。

3.炸藥與雷管必須分庫存放,并相隔一定距離。

4.庫房應有警戒和專人看守,并應有消防和防雷擊的設施。嚴禁在庫房內制作起爆藥包、切割導火索及將導火索與雷管連接。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內。

5.爆破器材必須專人管理,使用時必須建立嚴格的領用、退庫登記制度,嚴禁將爆破器材送人、轉讓或在非工程中使用。

二、爆破材料的裝卸和運輸的規定

1.必須指派熟悉爆破材料性能的技工負責組織裝卸和押運,且應辦理爆破材料運輸證。

2.裝有爆破材料的車船應??吭诰嘟ㄖ锘蚓用顸c200m以外的地方,并應設崗看守。

3.炸藥和雷管不得同車、同船或同一人運輸。運輸中應裝在專用箱(袋)內。人力運輸時,每人只準背運一箱,人員之間距離應大于15m。

4.雷管、黑火藥、膠質炸藥應特別注意防震,不得用拖車、自卸車運輸。雷管不得用自行車或二輪摩托車運送。

5.裝載爆破材料的汽車,不得裝有汽車的備用燃料。

6.往工地運送爆破材料不得委托他人代送,也不準將爆破材料轉交他人。

三、打孔的規定

1.人工打孔時,打錘人不得戴手套并應站在扶釬人的側面。嚴禁對面打錘。

2.用鑿巖機或風鉆打孔時,操作人員應戴口罩和風鏡。使用鑿巖機或風鉆前應熟悉使用說明書并執行有關操作的規定。

3.使用鑿巖機或風動工具打孔時,操作者使用前應對機器進行檢查,不合格的機器不得使用。鑿巖機啟動后,應先空轉1min,再開始鉆孔。隨時觀察機器運轉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先停機再檢查原因。鉆孔過程中如發現卡鉆等現象,停機后,再用扳手邊轉邊向外拔。操作時應配有助手兼監護。

4.在同一地點一次起爆的炮眼,應全部打完炮眼后再裝藥。

四、炮孔裝藥操作的規定

1.裝藥應由專業的爆破工負責。裝藥前應對爆破材料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再使用。已經變質失效的爆破材料嚴禁使用。對于長期存放的電雷管,在使用前應逐只進行電阻測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測定電流不得超過50mA;雷管應放遮蔽處或埋入土中5~10cm;在地面測定時安全距離不小于30m。

2.向炮孔內裝炸藥和雷管,應輕填輕送,不得猛力沖壓或擠壓。炮眼或藥壺裝藥搗實及堵塞,必須用木制、竹制或塑料炮棍,嚴禁使用金屬工具搗送炸藥。

3.炮孔裝藥后需用泥土填塞孔口,填塞深度為:

(1)孔深0.4~0.6m時為0.3m。

(2)孔深0.6~2.0m時為孔深的1/2以上。

(3)孔深2.0以上時,不得少于1.0m。

4.填塞炮孔不得使用石子或易燃材料,必須注意保護導火索或電雷管腳線。

五、起爆前準備工作的規定

1.爆破施工之前,必須對爆破點周圍環境進行調查。危險警戒線的范圍應根據爆破方法和炮口方向按表10-2-1確定。

2.導火索使用前須做燃速試驗,并根據地形確定其長度,但最短不得小于0.5m。同一坑內多炮,其導火索長度不得相同,以便識別瞎炮。電雷管的接線長度不得小于安全距離,并應在接線前短接。

3.在強電場內嚴禁使用電雷管。引爆用的干電池應裝在有開關的盒內。起爆器須在充電完畢后方可起爆,并由起爆人員攜帶及保管。

4.切割導爆索、導火索應用鋒利小刀,嚴禁用剪刀或鋼絲鉗剪夾。嚴禁切割接上雷管的導爆索。

5.導火索與火雷管的連接應用膠布黏牢,嚴禁用牙咬或敲擊。

6.點炮前須將現場所有剩余爆破器材運出危險區;除操作和監護人員外,其余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安全區隱蔽;嚴禁在懸崖下及大石后面隱蔽。點炮后,點炮人和監護人應立即撤到安全區。

7.在居民區、電力線、通信線、公路、鐵路及其他建筑物或構筑物附近進行爆破時,只允許用松動爆破法,并在炮眼上方加以覆蓋。在施工前應同其居民或運行單位聯系,在危險區內設置警戒標志,交通路口設專人看守。起爆前響哨警告,待危險區內無人時方可起爆。

六、點火放炮的規定

1.火雷管的裝藥與點火、電雷管的接線與引爆必須同一人擔任。

2.相鄰基坑不得同時點炮。使用火雷管時,在同一基坑內不得同時點燃四個以上炮眼的雷管。

3.在基坑內點火時,坑深超過1.5m,上下應使用梯子;嚴禁用腳踩已點燃的導火索;坑上應設監護人。

4.引爆電雷管應使用絕緣良好的導線,電雷管接線前,其腳線必須短接。

5.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應仔細傾聽,數清響聲,判斷有無盲炮。

七、點火放炮(或引爆)后檢查處理的規定

1.無盲炮時,從最后一炮的響聲算起經5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

2.有盲炮或數不清時,用火雷管起爆的,必須經20min后方可進入爆破區檢查;對電雷管必須先斷電源并短路,待5min后檢查。

3.處理盲炮時,嚴禁從炮孔內掏取炸藥和雷管,應重新打孔爆破將啞炮帶響。重新打的炮孔應與原孔平行,且新孔距盲孔不得小于0.3m(淺孔時),距藥壺邊緣不得小于0.5m(深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