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墜落事故安全專項方案
一、工程概況特點
本項目位于本項目位于龍潭新區環球商業中心南面,龐凌河(龍潭河)西面,與濕地公園隔河相望,毗鄰靖西縣第三中學、婦幼保健院、光榮院、民政局等。其中地塊一8#樓為18+1層(建筑主屋面標高58.3米),建筑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9#樓為18+1層(建筑主屋面58.3米),建筑結構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商住樓為4.5層(建筑主屋面20.8米)結構類型為框架結構。設大底盤1層地下室。本工程地上總建筑面積40357.82平方米,其中8#樓建筑面積8582.83平方米,9#樓建筑面積20997.19平方米,商住樓建筑面積10777.80平方米。施工場地平坦,供水、電到位,道路暢通,施工用水、電已接通,場地條件較好,已具備施工條件。
本工程高處作業的項目有:外腳手架高處作業,卸料平臺、臨邊防護高處作業,洞口防護、登高高處作業,模板支撐、懸空高處作業等。
二、工程高處墜落預防實施項目責任人
?本工程高處墜落預防實施總負責人:項目經理
1.?外腳手架高處作業----------------------項目工長
2.?卸料平臺、臨邊防護高處作業-------項目技術負責人
3.?洞口防護、登高高處作業--------項目質安員
4.?模板支撐、懸空高處作業--------------項目總工長
三、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方案
1.?腳手架:
1.?1外架在雨天和霜天進行高處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均應及時清除。
1.2本建筑物按規范設置避雷設施。遇有氣象部門頒布的六級以上強風、濃霧等惡劣氣候,不得進行外架露天攀登與懸空高處作業。暴風雪及臺風暴雨后,應對高處作業處的外架安全設施逐一加以檢查,發現外架有松動、變形、損壞或脫落等現象,應立即修理完善。
1.3外架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應派人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1.4外架腳手板須滿鋪,鋪平鋪穩,不得有探頭板,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和連墻件。
2.卸料平臺、臨邊:
2.1對臨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定:
2.1.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篷與挑檐邊,無外腳手架的屋面與樓層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
2.1.2分層施工的樓梯口和梯段邊,必須安裝臨時的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
2.1.3井架與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必須設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應裝設安全防護棚。
2.1.4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
2.2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2.2.1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
2.2.2、防護欄必須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網封閉,且在欄桿下邊設置嚴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mm的擋腳板。
2.2.3、接料平臺兩側的欄桿,必須自上而下加掛安全網。
2.2.4、當臨邊的外側面臨街道時,除防護欄桿外,敞口立面必須采取滿掛安全網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閉處理。
3.洞口防護、登高作業
3.1進行洞口作業以及在因本工程和工序需要而產生的,使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或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洞口進行高處作業時,按下列規定設置防護設施:
3.1.1板與墻的洞口,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防護欄桿、安全網或其他防墜落的防護設施。
3.1.2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3.2洞口根據具體情況采取設防護欄桿、加蓋件、張掛安全網與裝柵門等措施時,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3.2.1邊長在1500mm以上的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桿,洞口下掛設安全平網。
3.2.2位于車輛行駛道旁的洞口、深溝與管道坑、槽,所加蓋板應能承受不小于額定卡車后輪有效承載力2倍的荷載。
3.2.3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低于800mm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如側邊落差大于2m時,應加設1.2m高的臨時護欄。
3.2.4對鄰近的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性的其他豎向的孔、洞口,均應予以蓋設或加以防護,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3登高作業
3.3.1梯腳底部應堅實,不得墊高使用。梯子的上端應有固定措施。立梯不得有缺檔。
?3.3.2梯子如需接長使用,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1處。
?3.3.3固定式直爬梯應用金屬材料制成。梯寬不應大于500mm,支撐應采用不小于70×6的角鋼,埋設與焊接均必須牢固。梯子頂端的踏棍應與攀登的頂面齊平,并加設1~1.5m高的扶手。
?3.3.4使用直爬梯進行攀登作業時,攀登高度超過8m,必須設置梯間平臺。
?3.3.5作業人員應從規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陽臺之間等非規定通道進行攀登。
?3.3.6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4.模板支撐、懸空高處作業
?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處,并必須視具體情況,配置防護欄網、欄桿或其他安全設施。
4.1模板支撐和拆卸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4.1.1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裝、拆模板。
4.1.2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模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在安裝后將洞蓋住。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臨邊或洞口,應及進行防護。
4.1.3拆模高處作業,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
4.2鋼筋綁扎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4.2.1綁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
4.2.2綁扎圈梁、挑梁、挑檐、外墻和邊柱等鋼筋時,應搭設操作臺架和張掛安全網。
4.2.3懸空大梁鋼筋的綁扎,必須在滿鋪腳手板的支架或操作平臺上操作。
4.3混凝土澆筑時的懸空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4.3.1澆筑離地2m以上框架、過梁、雨篷和小平臺時,應設操作平臺,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件上操作。
4.3.2特殊情況下如無可靠的安全設施,必須系好安全帶并扣好保險鉤,并架設安全網。
4.4懸空進行門窗作業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4.4.1安裝門、窗,油漆及安裝玻璃時,嚴禁操作人員站在樘子、陽臺欄板上操作。門、窗臨時固定,封填材料未達到強度,以及電焊時,嚴禁手拉門、窗進行攀登。
4.4.2在高處外墻安裝窗,無外腳手架時,應張掛安全網。無安全網時,操作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其保險鉤應掛在操作人員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4.4.3進行各項窗口作業時,操作人員的重心應位于室內,不得在窗臺上站立,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進行操作。
4.4.4支模、粉刷、砌墻等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層作業的位置,必須處于依上層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符合以上條件時,應設置安全防護層。防護層為搭設頂部能防止穿透的雙層護棚。
四、高處作業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
(一)、建筑施工進行高處作業之前,應進行安全防護設施的逐項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驗收也可分層進行或分階段進行。
(二)、安全防護設施,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驗收,并組織有關人員參加。
(三)、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應具備下列資料:
1、施工組織方案及有關驗算數據。
2、安全防護設施驗收記錄。
3、安全防護設施變更記錄及簽證。
(四)、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所有臨邊洞口等各類技術措施的設置狀況。
2、技術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規格和材質。
3、技術措施的節點構造及其與建筑物的固定情況。
4、扣件和連接件的緊固程度。
5、安全防護設施的用品及設備的性能與質量是否合格的驗證。
(五)、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應按類別逐項查驗,并作出驗收記錄。凡不符合規定者,必須修整合格后再行查驗,施工工期內還應定期進行抽查。
五、高處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1.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并在施工前接受相關安全技術交底。
2.所有特種高處作業人員必須要持證上崗,上崗前必須接受崗前技術交底,辦理簽字手續。
六、高處作業安全預防管理
1.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并按規定正確佩戴安全防護用品。
2.防護用品、安全措施用品必須經過技術驗收方可投入使用。
3.各類腳手架、模板支撐、卸料平臺、臨邊防護、垂直運輸機械,均應在使用前經專業人員(按公司技術管理規定)進行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4.全防護應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并在適宜的地方設置安全標志、標識(含色標),夜間應設低壓紅色警示。
5.各類高處作業的安全設施和人員按公司規定進行檢查,檢查人的行為、物的安全狀態,發現存在隱患的地方應立即整改,對違章損壞安全設施和違章的人員進行教育,同時按規定進行處罰。
6.項目以及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的失職行為,應同績效考核、工資評定、獎金發放掛鉤。
7.預防工作的細點(針對以下情況列出對策)
7.1人的不安全因素。
a.人的思想波動:節假日前后、探親假前后、新婚前后,家庭發生重大變化和不幸的時候,自己遇到極為高興的時候。
對策:要同作業人員情感交流,相互溝通,時刻了解其思想動態,做好思想工作,如工作未果,應安排非高處作業或休息。
b.人的思想不適:從業時間不長,對安全知識缺乏,思想不重視,什么都敢干,什么都不怕的思想。別人講不行,自己偏要冒險的充當英雄思想;不是不懂就是圖方便的懶漢思想。
7.2人為的不安全行為:
a.帶病上崗、酒后作業、高處嬉鬧。
b.上班前對作業區不自檢其安全狀況,盲目作業,發現問題不及時匯報。放棄在不安全的環境中拒絕作業的權利。
c.不走安全通道,跨越禁區,攀爬而上。
d.無綁扎鋼筋架、支模操作架、修補架、強行作業。
e.高處作業、私移燈具照明。
f.高處作業,使用不安全的電動工具。
g.高處作業,無證指揮吊物落位。
h.站立外架上,傳遞材料和物件。
i.單人使用無拉結的人字梯,超過規定斜度的一字梯。
j.站立在陽臺欄桿、窗臺、建筑物外挑處等不安全的地方作業。
k.從臨邊向下作業。
L.圖方便拆除安全防護設施。
m.高處作業,不配戴安全帶、安全帽、不穿防滑鞋。
n.違章在有限載區內超載作業。
o.高處空中作業,不按專項安全設計的程序工作。
p.超高支模、拆模,不按專項安全設計的程序工作。
q.拆除作業,無證、無方案野蠻作業。
r.在大風、大雨、大霧、大雪、高塵、陰天惡劣天氣違章指揮作業。
s.不經培訓、不交底、無方案、無防護措施,違章指揮作業。t.指揮無作業證的從業人員從事登高作業、違章指揮。
u.室內照明不足違章指揮作業。
對策:加強安全法治化教育,加強安全體系的有效性,加強安全管理紀律,加強安全業績與考評、工資、績效等掛職鉤。
7.3物的不安全因素:
a.安全設計未按規范、標準、專項設計方案落實。
b.安全設施未能保持與施工進度相適宜的要求。
c.物的位置、數量未按規定要求擺放或超過規定的標準。
對策:強化專項設計,嚴格按方案實施,即時巡檢糾正違章行為。
7.4環境的不安全因素:
--對大風、大雨、冰漿、大霧、高塵無相關作業規定,無應變措施。
對策:制定作業規定
--六級以上大風,禁止吊裝作業,停止使用高塔。四級以上大風,禁止高層臨邊作業和中、高層斜坡面作業。
--大暴雨:禁止臨邊露天作業。
--冰凍:應清除后方能進行作業。
--以上惡劣天氣如突然發生,應按應急預案處置。
--從業人員在高處作業的應迅速撤離臨邊、高處作業場地。
篇2:防治高處墜落安全技術專項方案
項目部防治高處墜落安全技術專項方案
根據建設部建委(2003)82號文件規定,為預防施工現場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特制訂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安全技術專項方案如下:
一、強化落實對高處作業人員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及體檢工作。
1、對所有高處作業人員在作業前應做好專項高處作業安全知識教育,提高作業人員自我保護意識。
2、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3、作業前應進行專門的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4、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設備的應進行相關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5、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嚴禁患有高血壓、恐高癥的人高空作業,嚴禁酒后上高作業。
二、提供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規范各類安全警示標志、防護設施。
1、加強對安全帽、安全帶、安全往的檢查驗收,嚴防假、冒、偽、劣產品進入施工現場,督促作業人員按規定正確佩戴和使用。
2、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發揮其警示、警告作用。
3、施工作業人員不得隨意拆除各類安全警示標志、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防護裝置,對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責任。
三、完善洞口、臨邊防護
1、預留洞口防護
(1)邊長或直徑在20-50cm的洞口,可利用鋼筋砼板內鋼筋或固定蓋板防護,做到定型化、工具化。
(2)50-150cm的洞口,可用鋼筋砼板內鋼筋貫穿洞口構成防護網,網格大于20cm的,要外加密。
(3)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應設防護欄桿,洞口下張小眼安全網.
(4)預制構件的洞口(包括缺件臨時形成的洞口)參照上述規定防護或搭設腳手架,滿鋪竹笆,固定防護。
(5)垃圾井道、煙道、管籠井應隨樓層施工進度及時安裝防護,每隔二層或不大于10米張掛安全網,門口處設防護欄桿,消除洞口隱患。
2、樓梯口防護
(1)應隨著施工進度及時做好樓梯口、樓梯邊的臨時護欄。
(2)頂層樓梯平臺應隨施工進度及時設置臨時護欄或正式欄桿。
3、臨邊防護
(1)對樓層臨邊、陽臺臨邊、屋面臨邊應隨施工進度及時安裝臨時防護欄桿,高度不低于1.2米,設二道橫桿,長度大于2米時,應設置立柱,立柱可利用結構物或在板內預埋鐵件焊接。
(2)張掛好安全網。
4、電梯井口防護
(1)電梯井門口用圓鋼制作防護門,門高1.8米,寬度根據電梯井門大小而定,門上部左右角用螺栓固定。
(2)電梯井內每隔二層或不大于10米張設安全平網,生根牢固,在電梯井壁四周打入八只φ12膨脹螺栓與5×5×50角連接或用φ48×3.5鋼管扣件連接牢固。
(3)搭、拆時應有專人負責監控記錄。
四、腳手架工程(落地、懸挑、升降)
1、腳手架搭、拆應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簽字手續。
2、搭、拆作業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簽字手續,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并經過體檢合格。
3、高處臨邊搭、拆時應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并佩戴正確。
4、做好施工層及以下四步一隔,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
5、按規范做好拉結(水平不大于3.6米,垂直不大于3.6米,采取梅花形拉結),防止腳手架倒塌。
6、腳手架應設專用通道,嚴禁作業人員攀爬架體。
7、升降腳手架應設置安全可靠的防傾覆、防墜落裝置,升降時腳手架上不準有其它施工人員,每升降一次后應進行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
8、拆除腳手架前應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在確定無危險因素的情況下,方可開始拆除作業,如有拉結已被拆除的,應先加固,以確保拆除作業安全順利進行。
9、拆除應按自上而下順利,一步一清,不得采用踏步式拆除,不得上下同時作業。
10、在搭、拆腳手架時,如已拆開扣件,均不得中途停止,對留存的腳手架的斷面必須做好封頭,防止人員墜落。
11、遇有惡劣氣候影響施工安全時(如風力大于6級、大雨、雪、霧天氣)不得進行高處腳手架搭、拆作業。
12、搭、拆時應設置警戒區,有專人負責監控記錄。
五、人貨電梯的安、拆及使用
1、人貨電梯的安、拆應有施工方案,安、拆單位應符合資質要求,安、拆前履行交底簽字手續。
2、安、拆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并經過體檢合格。
3、安、拆作業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懸空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
4、安裝后應由專門檢測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5、樓層卸料平臺應鋪設牢固,二側防護應嚴密。
6、樓層層頭門向內開啟,有駕駛員負責關閉,嚴禁樓層作業人員違規開啟層頭門。
7、防墜裝置靈敏有效,通訊裝置正常。
8、駕駛員應持證上崗,嚴禁超載,吊籠未停穩不準開啟籠門。
9、安、拆時應設立警戒區,有專人負責監控記錄。
六、塔吊的安、拆及使用
1、塔吊的安、拆應有施工方案,安、拆單位應符合資質要求,安、拆前履行交底簽字手續。
2、安、拆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并經過體檢合格。
3、安、拆作業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懸空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
4、安裝后應由專門檢測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5、內爬扶梯應設安全圈,與樓層連接通道二側防護應牢固嚴密。
6、三限位、五保險應靈敏有效。
7、駕駛員掛鉤指揮應持證上崗。
8、吊裝區域應設警告標志,吊臂半徑范圍內臨設應搭設防墜棚。
9、安、拆時應設立警戒區,有專人負責監控記錄。
七、各類固定、移動式操作平臺及卸料平臺
1、固定式、移動式操作平臺及卸料平臺應由項目工程師按現行的相應規范進行設計、計算及繪制圖紙。
2、應對制作、搭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3、操作平臺可采用φ48*5mm鋼管、扣件連接,平臺擱柵間距不應大于40cm,臺面應滿鋪5cm厚木板或竹笆。
4、有登高扶梯。臺面四周有1.2米高圍護,在0
.6米、1.2米處設欄桿二道。
5、固定、移動式操作平臺高度達到2米的,底邊長度不小于1.5米;平臺高度達到3米的,底邊長度不小于2米;平臺高度達到4米的,底邊長度不小于2.5米;平臺高度達到5米的,底邊長度不小于2.8米。底邊以正方形為宜,平臺高度不宜大于5米,作業臺面不宜大于10平方米,立柱上部宜向內傾斜15度左右。
6、移動平臺主輪宜用手推車車輪,用轉輪的不小于φ30cm為宜。
7、卸料平臺不得與腳手架連結,應獨立與建筑物拉結牢固。
8、卸料平臺制作(搭設)完畢后,必須經過驗收合格掛牌后方可使用。驗收牌上應注明容許荷載值,嚴禁超載。
9、移動平臺移動時,平臺上面不得乘人,嚴禁人在平臺上攀拉平臺移動,以免造成平臺傾覆。
10、操作平臺在移動后,作業前應用木楔將輪子固定。
八、模板工程
1、模板支拆應有施工方案,并履行交底簽字手續。
2、支、拆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3、支、拆人員應正確戴好安全帽。
4、臨邊無防護設施情況下支、拆模板應系好安全帶。
5、搭設排架不得與腳手架連接,不得隨意拆除腳手架拉結,梁底橫楞不得伸出腳手架外立桿,以妨礙張掛安全網。
6、隨著拆模進度及時做好洞口的封蓋工作。封蓋應按照工具化,定性化要求,封蓋牢固。
7、模板支、拆時應設立警戒區,有專人負責監控記錄。
九、鋼筋工程
1、鋼筋綁扎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2、作業人員應正確戴好安全帽。
3、臨邊無防護設施情況下綁扎鋼筋,應系好安全帶。
4、現場綁扎懸空大梁鋼筋時,必須搭設腳手架,綁扎3米以上柱頭鋼筋時不準站在綱箍上綁扎,必須搭設操作架,綁扎3米以下柱筋可用馬凳。
十、砼澆搗工程
1、砼澆搗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2、作業人員應正確戴好安全帽。
3、離地面2米以上澆搗過梁、雨蓬、小平臺等,不準站在搭頭上操作,如無可靠防護設施時,必須系好安全帶。
4、泵車送料時,平臺上不準過量堆放,嚴防平臺超載而倒塌傷人。
5、井架吊籃起吊或放下時,必須關好井架層頭安全門,頭、手不準伸入井架內,待吊籃停穩后,方可進入吊籃卸料。
十一、裝飾工程
1、裝飾工程作業前應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2、外腳手架轉入裝飾階段后應重新進行檢修、驗收。
3、室內滿堂腳手架應編制搭、拆方案,搭、拆前應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4、作業層應滿鋪竹笆,滿鋪竹笆有困難而使用木跳板的,跳板不得有探頭板,跳板頭與橫鋼管應有鉛絲綁扎,并每軸設一條生命線,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
十二、基坑工程
1、基坑四周應設圍護欄桿,高度1.2米。
2、基坑上下通道應設專用扶梯,二側設防護欄桿。
篇3:高層建筑預防高處墜落專項應急方案
1、工程建設概況:
1.1、該工程為市場運作方式建設住房,擬建于中心大院內。
1.2、由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筑面積11730.49平方米。該樓為地上十二層、地下一層的框剪結構,地下層層高3.6m,一層層高2.65m,二--十二層層高2.8m。
1.3、建筑物長度為48米,寬度為24米,總高度為34.85米。
2、外防護搭設要求
2.1、本工程外腳手架采用落地式扣件雙排鋼管腳手架,鋼管規格為Φ48×3.5,腳手板為竹腳手板,腳手架隨工程進度搭設且保持比工作面高出1.5m以上。鋼管外腳手架搭設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建筑施工高處作業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為標準。為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發生,保證施工安全,高處作業施工符合等規范、建設部《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自治區建設廳《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檢查要點》、桂林市建設與規劃委員會[2005]20號文件《關于開展2005年桂林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重點專項整治的通知》及桂林市建設與規劃委員會[2006]36號文件《關于開展2006年桂林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重點專項整治的通知》的規定。
3、具體要求
3.1.架子操作工必須持有效的上崗證上崗。
3.2.本規定適用于腳手架上作業、各類登高作業、外用電梯安裝作業及洞口臨邊作業等可能發生高處墜落的施工作業。
3.3.項目經理對本施工項目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應根據建筑工程具體特點制定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
3.4.項目部應做好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及相關的安全預防工作。
(1)所有高處作業人員應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的教育;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應依據有關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簽字交底。
(2)高處作業人員每年體檢一次,合格后方可上崗。有癲癇、貧血、高血壓、心臟病、精神病等不適宜高處作業病癥的工人不得進行高處作業,原則上年齡超過50周歲的,不得安排高空作業。項目部應為作業人員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帶等必備的安全防護用具,并書面告知教會作業人員定正確的佩戴和使用方法。臨空作業必須佩帶安全帶。
3.5.腳手架封閉。橫向水平桿距離建筑物外邊緣﹤100mm,在橫向水平桿上層層鋪設水平腳手板(寬度>250mm),腳手板距離建筑物外邊緣﹤100mm,將腳手架與建筑物之間的空隙封閉起來,腳手板必須綁扎,不能松動。首層(第一步架高)和施工作業層必須滿鋪腳手板,每6步架(或高度≤10m)滿鋪一層腳手板,并且要設置18cm高的擋腳板,每隔一步架設置一道安全平網。
3.6、上下通道,上人通道使用鋼管搭設,坡度應控制在1:3,兩側設防欄桿,滿鋪安全網,通道內鋪踢腳板、踏腳板。
3.7、臨邊防護欄桿要求設置三度水平桿,即:扶手桿(高度1.0-1.2m),攔腰桿(高度0.5-0.6m),踢腳板(高度0.2m),踢腳板要求綁扎。建筑物臨邊防護必須嚴密,牢固可靠、有效,不得采用封門、封樓梯等方式代替臨邊防護。
3.8、加強腳手架使用階段的檢查、保修及維護,特別是大風大雨過后,著重檢查地基、底座、立桿垂直度、扣件螺栓、安全立網、平網等;施工階段不準在架子上堆放過多材料,不準工人在同一處作業,不準拆剪刀撐和連墻桿,使用時要經常清除網內雜物,如架子變形、傾斜、下沉、要及進整改并加固。同時腳手搭設架材料必須定期檢查,對鋼管、扣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對銹跡嚴重的必須報廢,確保架體安全穩固。
3.9.項目部應按類別,有針對性地將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懸掛于施工現場各相應部位。
3.10.高處作業前,應由項目分管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對“三寶”“四口”“五臨邊”防護設施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不得未經許可擅自拆除或變動安全防護設施。(“三寶”: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四口”: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五臨邊”: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上下通道斜道兩側邊;卸料平臺的外側邊)
3.11.如遇高溫天氣(氣溫超過370C)時不宜進行高處作業。
3.12.卸料平臺應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方案,嚴禁在外架設置卸料溜槽。項目分管負責人審批簽字并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與施工腳手架連接。作業平臺上嚴禁超載。
3.13.項目部進行屋面卷材防水層施工時,屋面周圍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屋面上的孔洞應加蓋封嚴,短邊尺寸大于1.5m時,孔洞周邊也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防護欄桿,底部加設安全平網。在坡度較大的屋面作業時,應采取專門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