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教學樓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

某教學樓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

2024-07-11 閱讀 4279

教學樓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措施

根據建設部《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的文件,針對本工程特點,制定下列措施:

(一)、管理制度:

嚴格按照本設計的第二條進行建立和實施。

(二),對高處作業的管理

1、高處作業人員應經過體檢,合格后接受高處作業安全知識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作業人員應佩帶安全帽和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并要正確使用。

3、特種高處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上崗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高處作業前,由安全員組織安全管理小組,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

5、安全防護設施應用鋼管、扣件、安全網、竹架板、木板搭設,防護欄桿以黃黑相間的條紋標志,需拆除和變動時,應經安全員審批簽字,并組織驗收合格后才可實施。

(三),對機械設備的管理

1、龍門架、由公司設備站編制安拆施工方案,由管理站負責人審批簽字,并負責安裝和拆卸。

2、使用前應與我項目部,對龍門架進行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使用。

3、龍門架應有完好的停層裝置,使用對講機和提示燈。

4、上料口設聯鎖安全門,同時采用斷線保護裝置,通道口走道板應滿鋪扎牢,設1.2m防護欄桿和0.2m擋腳板,并用密目網封閉兩側。

5、樓層采用架板滿鋪,防止人員和物料墜落。

6、吊盤上下行程內應無障礙物,防止偏重,龍門架吊盤嚴禁載人上下和超載。

(四)、對腳手架的管理

1、腳手架應編制施工方案,并審批簽字合格方可作業。

2、嚴格按腳手架施工方案進行實施。

3、硬性水平防護帶與建筑物間的空隙應封嚴,防止人員、物料墜落。

4、作業人員上下設專用通道,不得攀爬架體。

5、搭拆架子時,設專人對腳手架作業區域進行監護。

(五)、對外墻吊籃的管理

1、嚴格按照本設計中,裝飾工程施工措施關于吊籃安全措施的規定進行管理和施工。

2、每臺班作業前均應仔細檢查吊籃的安全情況,確定安全后才可上籃施工。

(六)、對操作平臺、卸料平臺的管理

1、對作業平臺、卸料平臺編制施工方案,經安全員驗收簽字后方可作業。

2、架體應保持穩固,不得與施工架子連通,并嚴禁超載。

3、移動式操作平臺立桿滿鋪,并設防護欄桿、擋腳板,立桿底部和平臺立面應分別設置掃地桿、剪刀撐或斜撐。

(七)、對模板工程的管理

1、模板工程應編制施工方案,經公司總工審批簽字后,項目安全員組織安全小組人員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作業。

2、模板工程施工時,應保證作業人員有可靠的立足點,作業面按方案要求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3、模板及支撐體系的施工荷載,應均勻分布,不得超過設計計算要求。

篇2:高處墜落管理制度范本

1、為了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制定出適合本管段工程項目施工特點的安全技術措施,同時建立健全安全保證體系及制定責任制。項目部安全質量監察部門對各隊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各隊從事高處作業人員要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貧血、弱視、癲癇等以及其它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3、高處作業面上的材料應堆放平穩,工具應隨時放入工具袋內,傳遞物要安全可靠,嚴禁拋擲。

4、氣候惡劣(六級及其以上強風、大雨、雷電、大雪、濃霧等)及夜間無足夠照明時,嚴禁進行高處作業。

5、在高處作業時,必須設置牢固完備的安全防護設施,操作人員使用的安全帶(或安全繩)的尾繩長度不宜超過2米。

6、高處作業使用的各種機電設備和索道、纜風繩、地籠等設施,應按有關規定并應指定專人負責,定期和在大風、大雨、大雪、雷擊后進行檢查維修。

7、高處作業用的梯子應堅固完整,梯階間距以30cm為宜,單面梯與地面夾角以60~70度為宜。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穿平底鞋,嚴禁穿硬底、帶釘和易滑的鞋。

8、高處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在上下兩層中間設置密鋪棚板或其他隔離設施。

篇3: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管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管2)、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施工現場發生的高處墜落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組織各車間班組按高處墜落事故"應急相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持。

2.2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2.3應急物資的準備:簡單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砂布。

2.4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3.防墜落措施

3.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裝人員必須系安全帶,交底時按方案要求結合施工現場作業條件和隊伍情況做詳細交底,并確定指揮人員,在施工時按作業環境做好防滑、防墜落事故發生。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記,整改檢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機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

二、應急響應

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由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專員組織搶救傷員,并負責打事故搶救電話"120",由車間主管保護好現場防止事態擴大。其他小組人員協助安全正副主管或行政主管做好現場搶救工作,班組長協助送外搶救工作,如有輕傷或休克人員,現場由安全專員組織臨時搶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最大努力搶救傷員,將傷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度,損失降到最小。

2.事故后處理工作

2.1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2.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各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2.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2.4向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2.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三、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的,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