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檢修作業安全檢查要點范例
檢修現場的安全檢查要點
一、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必須重視檢修現場的安全檢查,加強監督職責,使之明確任務,落實措施,堅決制止“三違”現象。
二、施工現場的道路、交通要保持暢通,及時清理路障,確保行車的轉彎半徑。施工現場的溝、坑、樓面的預留口等必須設置圍欄、蓋板和危險標志。
三、進入檢修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戴安全帽。嚴禁赤膊、穿拖鞋、穿高跟鞋、穿裙子等違章行為。
四、嚴格檢查高處作業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腳手架是否牢固,登高作業人員佩帶安全帽、安全帶是否正確;及時制止上下亂拋工具、零件等違章現象。
五、嚴格檢查各類安全作業票證執行情況,及時糾正違章作業。
六、檢查電焊作業電焊機一次、二次電氣線路絕緣是否良好。一次電源線應設置在人不易接觸的一側,長度不應超過3米,如電源線較長,應架空離地面2.5米,不準隨地亂拉,并做到一個刀閘供一臺電焊機使用。氧氣鋼瓶與乙炔鋼瓶應離動火點10米以上,氧氣鋼瓶與乙炔鋼瓶間的距離5米以上,嚴禁一只乙炔鋼瓶同時多人共用。動火周圍10米內應無可燃易爆品。
七、對起重機械(卷揚機、鋼絲索、吊鉤、滑輪、葫蘆、千斤頂等),應有專人負責檢驗,符合《起重機械安全規程》及《起重機械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標準。判廢的機具不得在起重班存放。
八、檢查運轉設備的檢修現場,該設備的電源是否可靠切斷,是否掛警示標志。
九、在開車、停車及檢修過程中,嚴防可燃易爆介質與空氣混合的一切環節;嚴防意外能量激發而造成著火、爆炸事故的一切因素。
十、對中、小修及邊生產、邊檢修的現場,應加強監督力度,堅持安全制度,杜絕冒險蠻干。
檢修后的安全檢查要點
一、檢修結束后,各級項目負責人認真查點檢修項目、檢測項目、探傷項目是否遺漏,歸納檢修記錄檔案。
二、設備、容器、管道內應不遺留工具、材料,無堵塞物品。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按盲板圖抽取盲板。
三、一切安全設施應恢復正常狀態。
四、檢修現場、屋頂、地面清理干凈,腳手架、臨時電線等全面清理,達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五、按規定方案進行試壓、試漏、試安全閥、試儀表和聯鎖裝置。按步驟進行單體試車和聯動試車。
六、按規定進行全面檢修質量驗收。
篇2: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要點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明確設備檢修活動中相關各方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各項安全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要點。
第二條本要點適用于公司設備檢修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條職責劃分
1、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職責
負責按照公司安全生產要求,對檢修安全進行檢查和監督。
2、設備處職責
負責按照檢修安全管理要求,對檢修安全進行檢查和監督。
3、檢修中心職責
(1)、接受點檢方組織的項目現場安全交底(技術交底見設備檢修管理辦法),認真填寫《安全確認票》(見附件二)、《檢修工程安全聯絡票》(見附件三)。
(2)、組織職工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糾正違章行為,考核違章員工。
4、生產廠職責
(1)、成立檢修期間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安全管理網絡;明確檢修施工各相關單位的安全管理責任。
(2)、負責審核施工方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開展安全檢查,制止違章行為。
(4)、負責危險源點的管理,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第二章流程
第四條設備檢修安全管理流程見附件一。
第三章操作要點
第五條檢修項目確定后,點檢員根據檢修項目填寫《檢修工程安全聯絡票》(見附件三)后交施工班組,施工班組按照《檢修工程安全聯絡票》的要求辦理各種安全作業手續和準備工作;檢修前半小時,點檢人員組織生產方、檢修方三方進行現場安全確認,并填寫《安全確認票》(見附件二)。
第六條沒有進行安全交底檢修方有權拒絕進入工地,誤工責任由點檢方負責;沒有履行安全作業手續和準備工作的,誤工責任由檢修方負責。
第七條對現場交叉作業、起重機械、設備電源、煤氣等危險源點要有明確的交接。
第八條對于夜間發生緊急檢修項目,生產方調度既是搶修組織者又是安全責任人,生產方調度代替點檢人員會同崗位人員、檢修人員三方口頭安全確認后,檢修人員方可進入檢修現場。
第九條生產方、檢修方均應嚴格遵守“三牌(檢修牌、操作牌、停送電牌)、兩票(安全確認票、檢修工程安全聯絡票)”安全管理制度。檢修方在分解檢修任務時,必須明確安全監護人,檢修任務與安全工作同時安排。
第十條檢修前和檢修實施過程中,生產操作人員必須確保設備處于停止和安全鎖定狀態,并對此負有責任。
第十一條在禁火區域或設備上動用明火作業,施工單位必須辦理動火證,動火證辦理按照《動火管理辦法》執行。
第十二條多工種、多層次交叉作業時,要建立聯系制度、實施可靠的防護措施,并由專人統一指揮進行工作。
第十三條因檢修需要而臨時拆下的安全防護裝置,檢修完畢后,檢修方必須按規定恢復,安裝的臨時線路,用完后及時拆除。
第十四條對易燃易爆的設備及壓力容器進行檢修,必須遵守相應的安全規定。
第十五條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向下拋擲物件。
第十六條禁止檢修中懸掛和起吊沒有系牢的物件。
第十七條電焊線,氧氣、乙炔氣帶跨越路面、道口時,必須用絕緣物蓋好或有其它防護措施方能進行工作。
第十八條氣焊的風帶,鋼絲繩,電焊機的進線,電焊線不準混絞在一起。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放置在離明火10米以上安全地點,兩者間距在5米以外(如不能保證安全距離,中間必須有安全隔離保護措施)
第十九條檢修完畢后,檢修方必須進行現場清掃、整理,崗位、點檢、檢修三方試車,并對檢修后安全事項確認后,簽署竣工證;安全確認票留存點檢作業區。
第四章附則
略
篇3:檢修作業安全檢查要點規范
檢修現場的安全檢查要點
一、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必須重視檢修現場的安全檢查,加強監督職責,使之明確任務,落實措施,堅決制止“三違”現象。
二、施工現場的道路、交通要保持暢通,及時清理路障,確保行車的轉彎半徑。施工現場的溝、坑、樓面的預留口等必須設置圍欄、蓋板和危險標志。
三、進入檢修現場的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戴安全帽。嚴禁赤膊、穿拖鞋、穿高跟鞋、穿裙子等違章行為。
四、嚴格檢查高處作業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腳手架是否牢固,登高作業人員佩帶安全帽、安全帶是否正確;及時制止上下亂拋工具、零件等違章現象。
五、嚴格檢查各類安全作業票證執行情況,及時糾正違章作業。
六、檢查電焊作業電焊機一次、二次電氣線路絕緣是否良好。一次電源線應設置在人不易接觸的一側,長度不應超過3米,如電源線較長,應架空離地面2.5米,不準隨地亂拉,并做到一個刀閘供一臺電焊機使用。氧氣鋼瓶與乙炔鋼瓶應離動火點10米以上,氧氣鋼瓶與乙炔鋼瓶間的距離5米以上,嚴禁一只乙炔鋼瓶同時多人共用。動火周圍10米內應無可燃易爆品。
七、對起重機械(卷揚機、鋼絲索、吊鉤、滑輪、葫蘆、千斤頂等),應有專人負責檢驗,符合《起重機械安全規程》及《起重機械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標準。判廢的機具不得在起重班存放。
八、檢查運轉設備的檢修現場,該設備的電源是否可靠切斷,是否掛警示標志。
九、在開車、停車及檢修過程中,嚴防可燃易爆介質與空氣混合的一切環節;嚴防意外能量激發而造成著火、爆炸事故的一切因素。
十、對中、小修及邊生產、邊檢修的現場,應加強監督力度,堅持安全制度,杜絕冒險蠻干。
檢修后的安全檢查要點
一、檢修結束后,各級項目負責人認真查點檢修項目、檢測項目、探傷項目是否遺漏,歸納檢修記錄檔案。
二、設備、容器、管道內應不遺留工具、材料,無堵塞物品。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按盲板圖抽取盲板。
三、一切安全設施應恢復正常狀態。
四、檢修現場、屋頂、地面清理干凈,腳手架、臨時電線等全面清理,達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五、按規定方案進行試壓、試漏、試安全閥、試儀表和聯鎖裝置。按步驟進行單體試車和聯動試車。
六、按規定進行全面檢修質量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