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型機械設備安全檢查方案模板

大型機械設備安全檢查方案模板

2024-07-14 閱讀 1023

根據局文件中交一公局安委函[2010]11號文件要求,承秦一標項目為了更好的落實對大型機械設備的檢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組長:彭成炎(項目經理)

副組長:李照明(主管副經理)

黃志豪(總工程師)

成員:張亞平劉超謝賢亭王海濤呂景文

李玉泉李雪濤溫冬巍邱瑞任松林

李效軍朱健張海龍及各工區負責人

二、檢查目的

通過大型機械設備的安全檢查,進一步推動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加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力度,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管理,提高機械操作人員安全意識,預防和減少特種設備事故,促進承秦項目特種設備繼續保持安全運行,提供良好的安全施工環境。

三、主要檢查內容

加強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措施

1、構建安全管理體系

建立安全管理體系時,應充分體現“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以及“管生產必須管安全,準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一套安全體系,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網絡,縱到底,橫到邊,層層落實,不留死角在整個網絡中應包括第一責任人、主管負責人、日常安全業務管理責任人、安全管理員、操作人員,所有成員要各負其責,措施得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須使安全管理體系和管理活動正常運轉.約束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使安全管理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遵照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基本方糾,依照《勞動法》《安全生產法》以及行業、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應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目標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全管理制度應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目標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訓。

2、培養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

操作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愛崗,具有較強的安全意

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心理穩定,身體素質好。在復雜的環境下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應變性。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崗前安全教育培訓,做到不經培訓不上崗,操作不熟練不上崗,不了解崗位可能發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崗要在取得考核證后方可上崗操作,實行定人、定機、定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員勞動防護工作,安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簽訂安全責任合同,并且與經濟掛鉤,使操作人員具有安全風險意識。有的放矢,避免事故發生。

3、搞好機械自身安全

首先,要制定操作人員崗位責任制,采用定期、不定期對機械進行檢查審驗,發現隱患,及時整改=操作人員在操作機械過程中應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工作前檢查、工作中檢查和工作后檢查。工作前檢查是預防,工作中檢查是發現,工作后檢奄足處理。其次.要保證機械各部位運轉正常,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敬的設備不得使用.嚴禁拆除機械設備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如力矩限制器、緊急停機開關等安全裝置,嚴禁拆除監測、指示、儀表、報警及警示裝置機械周圍可設立醒目的安全標志牌,用以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及發生意外時如何采取緊急措施。要根據設備技術狀況制定設備報廢計劃,適時報廢使用周期終止的設備,嚴禁使用淘汰及報廢設備。

4、加強機械使用環境的保護

機械停放場地應符合安全要求。機械停放位置要合理,以適應機械運動所需的空間,周圍環境不應對機械運動構成危險。場地應平坦、堅實,使機械能進能出,便于在緊急情況下疏散夜間應有充足的照明.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并在周圍及機械出入IZl設立警示標志,冬季要做好防凍,夏季要做好防雷電、防水,一年四季做好防火、防盜工作。

篇2:機械設備檢查規定

為了確保現場機械設備在施工中正常運轉,搞好機械設備的平時維修、保養和合理使用,提高機械設備完好、使用率,杜絕重大機械事故,避免一般機械事故,延長機械使用壽命,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特作下列檢查規定:

1.設備檢查方法:

項目部機管員每月定期對本項目部的機械設備進行一次檢查,并將檢查資料整理歸檔后備查。

2.設備檢查內容:

(1)各類機械設備安全裝置是否齊全,限位開關是否可靠有效,設備接地線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2)塔吊軌道接地線、路軌頂端止檔裝置是否齊全可靠。

(3)設備鋼絲繩、吊索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各類設備制動裝置性能是否靈敏可靠。

(6)機械設備重要部位螺釘緊固,各類減速箱和滑輪等需要潤滑部位的潤滑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7)現場設備用電裝置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8)操作人員是否持證上崗。

(9)機械設備的清潔工作是否做好。

3.對查處的問題有關項目部應立即改正,并做好相應記錄,整改情況及時反饋給公司設備科。

篇3:機械設備檢查工作制度

1機械設備檢查制度

1.1機械設備檢查是促進機械管理,提高機械完好率、利用率,確保安全生產,改進服務態度的有效措施。

1.2機械檢查的主要內容:檢查機械技術狀況、附件、備品工具、資料、記錄、保養、操作、消耗、質量等情況,并對機械使用人員進行技術考核。

1.2.1檢查機械使用單位對于機械管理工作的認識,是否重視機械管理工作,并納入議事日程;

1.2.2檢查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貫徹執行情況;

1.2.3檢查管理機構和機務人員配備情況;

1.2.4檢查技術培訓及各級機務人員素質情況;

1.2.5檢查機械技術狀況及完好率、利用率情況;

1.2.6檢查機械使用、維修、保養、管理情況;

1.2.7檢查機械使用維修的運行效果。

1.3機械檢查的組織實施

1.3.1?每季度綜合管理部組織由各機械使用單位參加的機械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書面形式通報有關部門,定人定質限期解決。

1.3.2?機械設備使用單位凡不按規定要求組織機械檢查或檢查不細,存在問題未解決,發生機械事故的,對有關人員按失職追究責任。

2起重機械專項檢查

2.1起重機械使用單位應按制度經常檢查起重機械的技術性能和安全狀況,包括年度檢查、季度檢查、月度檢查、每周檢查和每日檢查。

2.2每年對在用的起重機械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其中載荷試驗可以結合吊運相當于額定起重量的重物進行,并按額定速度進行起升、回轉、變幅、行走等機構安全性能檢查。

2.3每季度進行的檢查至少應包括下列項目:

2.3.1安全裝置、制動器、離合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2.3.2吊鉤有無損傷;

2.3.3鋼絲繩、滑輪組、索具等有無損傷;

2.3.4配電線路、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控制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2.3.5液壓保護裝置、管道連接是否正常;

2.3.6頂升機構,主要受力部件有無異常和損傷;

2.3.7軌道的安全狀況;道軌的接地情況是否符合技術要求

2.3.8?鋼結構、傳動機構的檢查;

2.3.9?行走電纜的絕緣及損壞情況;

2.3.10大型起重機械的防風、防傾覆措施的落實情況;

2.3.11起重機械的安裝、拆除、維修資料是否齊全、規范。

2.4每月(包含停用一個月以上的起重機械在重新使用前)至少應檢查下列項目:

2.4.1安全裝置、制動器、離合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2.4.2吊鉤有無損傷;

2.4.3鋼絲繩、滑輪組、索具等有無損傷;

2.4.4配電線路、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控制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2.4.5液壓保護裝置、管道連接是否正常;

2.4.6頂升機構,主要受力部件有無異常和損傷。

2.5每周檢查項目

2.5.1各類極限位置限制器、制動器、離合器、控制器以及電梯門聯鎖開關,緊急報警裝置等;

2.5.2鋼絲繩、滑輪組、索具等有無損傷;

2.5.3配電線路、集電裝置、配電盤、開關、控制器等有無異常情況;

2.5.4液壓保護裝置、管道連接是否正常;頂升機構,主要受力部件有無異常和損傷。

2.6每日作業前應檢查的項目

2.6.1各類極限位置限制器、制動器、離合器、控制器以及電梯門聯鎖開關,緊急報警裝置等;

2.6.2軌道的安全狀況;

2.6.3鋼絲繩、吊索、吊具的安全狀況。

經檢查發現起重機械有異常情況或損傷時,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病作業。

2.7起重機械在必須的情況下向當地市級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起重機械的安全技術檢驗,更換安全準用證。

2.8新購、大修、技術改造的大型起重機械,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由專業檢驗部門自檢合格后,按規定進行調試與技術試驗,未經調試與技術試驗或試驗不合格的不準投入使用。

2.9?新購機械設備的調試與技術試驗由中心綜合管理部組織;

2.10?驗合格后,填寫技術試驗報告。交付使用單位前,安裝方和使用方簽署交接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