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焊氣割工:安全技術交底

氣焊氣割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4 閱讀 4378

l、氣焊(割)工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有勞動部門核發的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獨立操作。實習生必須在師傅監護下操作。

2、應懂得氣焊(割)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具備有在危險情況下采取緊急措施的基本知識。

3、工作前穿戴好防護用品,檢查氣壓表、減壓器、回火防止器、焊割炬和皮管是否完好。

4、不準在帶電設備、有壓力(液體或氣體)和裝貯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上焊割;不準在儲有易腐易爆物品的室內進行焊割;如有油類及可凝物應先清洗干凈后再焊割,并嚴格按“十不燒”規定執行。

5、乙炔和氧氣皮管接頭處要嚴密,不得漏氣。檢查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6、乙炔、氧氣瓶及皮管不得接觸油類、熾熱金屬、高溫管道。

7、由于焊嘴抗熱或堵塞而發生回火或鳴爆時,應先關閉焊炬上的乙炔閥再關閉氧氣閥,稍停后,再開氧氣吹掉管內煙灰恢復正常后再使用。若焊炬過熱,在確認已熄滅后可放在水中冷卻;嚴禁將未熄火的焊炬放入水中;割炬回火首先要關閉切割氣閥。

8、不準在水泥地面上焊割,必要時須在工作物下墊鐵板以防水泥地炸裂傷人。

9、氧氣瓶、乙炔瓶中的氧氣、乙炔氣不允許全部用完,氧氣應留有不少于l~15kg/cm2余氣,乙炔氣應留0.5~1kg/cm2余氣。

10、夏季在存放、使用氧氣瓶時,應防止烈日直曬及受其它高溫影響,以免氣體膨脹爆炸。

11、冬季氧氣瓶及乙炔瓶凍結時,應用熱水解凍,嚴禁用火烘烤。

12、在裝減壓器或開閉氣瓶閥門時,身體和頭部應側在氣瓶一旁,不可對著出氣口。

13、氣焊(割)高空操作,在地面必須做好安全措施。操作腳手架必須牢固。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帶;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爬梯、登高。

14、工作完畢后應關閉各閥門并檢查和清理工作現場,把焊具、皮管收好放到規定位置上。

篇2:氣割工操作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氣割工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名稱

單位工程名稱

施工部位

施工內容:三層柱鋼筋焊接

安全技術交底內容

1、氣割工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作業證過期未年審的不準施焊作業;

2、施焊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3、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火器材;

4、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5、乙炔氣瓶必須裝減壓閥和防回火裝置,乙炔氣瓶與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m嚴禁平放,嚴禁曝曬,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m。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6、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7、氣瓶的購、運、儲存和領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部門;

8、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9、嚴禁在帶壓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帶電的設備必須先切斷電源;

10、焊接貯存過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氣孔打開;

11、焊點下方未設接火斗時不準施焊作業。

12、四級大風及以上不準高處施焊作業。

13、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14、作業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并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

施工現場針對性安全交底

1、施焊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

2、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并在施焊部位配備滅火器材

3、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施焊。

4、乙炔氣瓶必須裝減壓閥和防回火裝置,乙炔氣瓶與氧氣瓶之間距離不得小于5m嚴禁平放,嚴禁曝曬,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m。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5、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6、氣瓶的購、運、儲存和領用必須嚴格執行公安部門的有關部門

7、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8、作業結束后,應將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檢查作業地點,確認無著火危險,方可離開。

交底人簽名接受交底

負責人簽名交底

時間年月日

作業人員簽名(蓋章)

收貨部制度

篇3:手工氣焊氣割工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規定:

嚴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規程和有關氧氣瓶、乙炔瓶、橡膠軟管的安全使用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工作前或停止工作時間較長再工作,必須檢查所有設備,氧氣、乙炔瓶及橡膠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牢靠,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乙炔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3)檢查設備、附件及管道的漏氣,只準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4)氧氣瓶、乙炔氣瓶相隔不得小于5米;距離明火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于5米,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5)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6)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可用熱水和蒸氣加熱解凍。

7)焊接場地應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或乙炔瓶上。

8)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收拾現場,把氣瓶放在指定地點。

壓力表、減壓氣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檢驗和試器。

2、橡膠軟管:

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0個大氣壓;乙炔軟管試驗壓力為5個大氣壓,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及沾上油脂的膠管不準使用。

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準使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接頭處必須用專用卡子或退或的金屬絲卡緊扎牢。

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綠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乙炔軟管使用時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的火焰熄

滅,然后停止供氣,可用彎折前面一段軟管的辦法將火熄滅。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

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或電線上,或把重的或熱的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有護套或蓋板。

3、氧氣瓶、乙炔瓶:

每個氣瓶必須裝設一個防震橡膠圈,氧氣瓶應與其它易燃氣瓶、油脂和其它易燃物品分開入庫保存,嚴禁露天暴曬;也不準同車應運

輸。運送時需罩上安全帽,禁止用自行車或吊車運氣瓶。

氧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閥門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生事故。

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的氧氣瓶、乙炔瓶。

氧氣瓶中氧氣不允許全部用完,至少應留0.5kg/cm2的剩余壓力,并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開啟氧氣、乙炔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但應觀察壓力表是否靈活。

4、焊炬(割炬)的使用:

通透焊咀應用銅絲或竹扦,禁止用錘形鐵絲。

使用時應檢查焊炬或割炬的焊射吸能力,辦法是:先接上氧氣管,打開乙炔閥門和氧氣閥,(此時乙炔管與焊炬應脫開)用手指輕輕觸焊炬上乙炔進氣口處,如有吸力,說明射吸能力良好,接上乙炔氣管時,應先檢查乙炔氣流正常,然后接上。

根據工作厚度,選擇適當的焊炬、割炬和焊咀、割咀,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較厚的金屬,誤用小割咀切割厚金屬。

4)短時間休息,必須把焊炬(或割炬)的閥門閉緊,不準將焊炬放在地上,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閥,除去減壓器的壓力放出管中余氣,然后收拾軟管和工具。

5)當焊炬(或割炬)由于強熱而發出“劈啪”的炸鳴聲時,必須立即關閉供氣閥門,并將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冷卻,注意最好不關氧氣閥。

6)焊炬(或割炬)點燃操作規程:

點火前,急速開啟焊炬(或割炬)閥門,用氧氣吸風,以檢查噴咀的出口,但不要對準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進行。

對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點火時,應先微微開啟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閥,然后送到燈芯或火柴上點燃,再調節兩個把手閥門來控制火焰。

7)熄火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和預熱氧氣閥,當回火發生后,膠管噴火,應迅速關閉焊炬上的氧氣閥和乙炔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然后采取滅火措施。

8)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來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