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井電纜隧道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工程名稱鄭州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4工區城南車輛段電纜井及電纜隧道分部分項工程名稱土方開挖交底內容:
電纜井及電纜隧道土方開挖安全交底1、挖溝時施工人員與機械之間應保持3-5m的距離。在有地下光、電纜和管路的地方挖溝、坑時,應了解地下設施的用途、埋設位置,并與有關部門聯系,做好防護后再施工。2、應在施工地點2m處加設防護,防止人員墜落。3、嚴禁在影響其它構筑物范圍內挖溝,若距離過近必須采取防止塌落的措施。4、夜間施工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攔。5、挖溝、坑的棄土應距溝、坑邊0.4m以外。堆土高度不應高于1.5m。6、在土質松軟地帶挖溝、坑時應按斜坡形開挖,坡度的大小應根據土壤的性質、濕度及坑深確定。機械施工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場地內。機械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7、雨期施工,運輸機械和行駛道路應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證行車安全。8、運輸道路應經常灑水濕潤,以防揚塵。9、在距基坑上部邊緣不少于5.0米范圍不準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嚴禁重型車輛通行。若坑上部邊緣5.0m外堆置建筑材料,堆置高度不超過1.2米。車輛必須遠離圍護結構邊行走。10、多臺挖掘機在同一作業面作業時,挖掘機間距應大于10m。
交底內容:
電纜井及電纜隧道土方開挖接受人簽字:交底日期年月日
篇2:強弱電纜井道安全管理規定
1、開啟電纜井井蓋、及電纜隧道孔蓋時應使用專用工具,以免滑脫后傷人或掉落井內損傷運行電纜,開啟后的井蓋應與孔口保持安全距離,不得豎立。禁止只打開一只井蓋(單孔井除外)。
2、開啟后的電纜井應按照有關部門要求,落實防護欄、錐筒、警示牌、警示燈等安全措施,專職安全員現場監護。
3、進入電纜井作業前,必須先用鼓風機進行通風,經10至15分鐘的通風后,確認(可用氣體檢測議檢測)有無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氣體,并做好記錄后,方可進入電纜井內作業。如遇地下煤氣管道距離較近或交叉情況下,在電纜井內作業時間超過1個小時的,中途應進行一次檢測,看有無煤氣泄露。
4、作業人員進入電纜井前,應戴好安全帽,不準將易燃、易爆品帶入電纜井;上、下電纜井必須使用梯子,嚴禁蹬踩電纜或支架、托板,嚴禁從電纜井口跳下。
5、井內有積水時,不準進入井內作業。應用水泵先排除積水,排水時人員不得進入電纜井用器具往井外外掏水。排除積水、清除雜物后,方可進入電纜井內作業。
6、在對井道進行整修、粉刷和沖洗作業時,必須對電纜線路進行保護,摘掛帶電電纜時,應制定安全措施,報項目經理批準。發現電纜有受潮、臟污、局部缺陷及缺陷的性質等情況,應及時向上級管理部門報告處理。
7、在電纜井內作業,嚴禁采取拋擲方式遞送材料、工具。井內作業嚴禁吸煙。作業時如覺頭暈、呼吸困難等情況應立即離開電纜井,再行通風等處理。在電纜井壁上鑿掏管口、進線口,須戴防護眼睛。
8、井內作業時,孔內孔外人員應互相照應,專職安全員應隨時關注井下人員的情況,不得隨意離開。作業過程中,供井內人員上下的梯子嚴禁擅自搬離。
9、電纜井內作業時,嚴禁使用噴燈。電焊作業時,應提前辦理動火作業票,并有效落實消防措施。電纜井、隧道內作業時,通風設備應保持常開,以保證空氣流通。發現電纜井氣體中毒現象者,不得盲目下井施救,應立即報警,等候救援。
10、作業完畢后,應檢查井內有無遺留工具、材料及雜物,然后蓋好電纜井蓋,最后撤除安全防護措施。
篇3:電纜井作業指導書范本
1適用范圍本節適用于35kV及以下配網工程電纜溝、管工程配套的電纜工井、檢查井、過渡井的施工。2編寫依據表2編寫依據序號引用資料名稱?1GB50204—2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GB50210—2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3GB50203—20**《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4Q/CSG11105—2008《南方電網工程施工工藝控制規范》5《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基建工程質量控制作業標準(WHS)》3作業流程圖4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4.1電纜井作業前,施工項目部根據該項目作業任務、施工條件,參照《電網建設施工安全基準風險指南》(下簡稱《指南》)開展針對性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形成該任務的風險分析表。4.2按《指南》中與電纜井作業相關聯的《電網建設安全施工作業票》(編碼:DLTJ-03-01/01),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差異化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現場技術員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安全員審核,施工負責人簽發。4.3施工負責人核對風險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會上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業人員負責將安全措施落實到各作業任務和步驟中。4.4安全施工作業票由施工負責人現場持有,工作內容、地點不變時可連續使用10天,超過10天須重新辦理作業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項目部保存備查。表4.1作業任務安全基準風險指南序號危害名稱風險種類風險等級風險控制措施1施工區域安全圍蔽措施不足摔絆扭傷墜落打擊低風險施工區域必須做好安全圍蔽及警示標志措施,晚上設置夜間警示燈,防止外人誤入工作區域2作業人員前后間距不足碰撞打擊低風險確保作業人員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m3挖掘機械回轉半徑范圍內站人碰撞中等風險施工區域必須做好警示標識,挖掘機械工作期間禁止人員進入4在基坑內排水時,抽水設備漏電或電源線損壞觸電高風險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的電源箱,使用合格電源線,操作人員穿膠鞋5土方(泥漿)運輸車輛撒漏工作環境污染低風險工地現場必須設置洗車槽,做好有效的防撒漏、防揚塵措施,未經清洗干凈的車輛不得離開工地6土方(泥漿)運輸車輛超載、超速等違章駕駛交通意外特高的風險設專人監管,確保工地裝載土方(泥漿)不得超載、超速等違章駕駛7挖掘機操作手無證上崗碰撞打擊低風險挖掘機操作手必須持證上崗8混凝土澆筑時,平板振動器或電源線漏電觸電高風險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的電源箱,使用合格電源線,操作人員穿戴膠鞋、膠手套及防護眼鏡9手推車運送混凝土、砂漿時撒把碰撞低風險禁止手推車運送混凝土、砂漿時撒把10混凝土攪拌時,攪拌機料斗的鋼絲繩斷股碰撞打擊低風險發現鋼絲繩斷股,必須更換11混凝土攪拌時,料斗提升后下方站人碰撞打擊低風險混凝土攪拌時,料斗提升后,下方不準站人12電纜井砌筑時,斗車運送毛石、磚塊裝載過滿碰撞低風險1.搬運磚石料的工器具要牢固;2.搬運磚石料要量力而行,往溝槽里下料時要采用滑道,且下面不準有人13電纜井砌筑時,整理磚、毛石操作不當碰撞打擊低風險不準向有人的方向打磚、毛石14混凝土澆筑時,振動捧或電源線漏電觸電高風險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的電源箱,使用合格電源線,操作人員穿戴膠鞋、膠手套及防護眼鏡15拆模時,將帶釘模板隨意亂放刺傷低風險拆模時,不得亂扔亂放,做到工完料清16混凝土養護不足、強度不夠坍塌低風險混凝土養護時間應不小于7天,有添加劑時應不小于14天17砂漿攪拌機或電源線漏電觸電高風險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的電源箱,使用合格電源線,操作人員穿戴膠鞋、膠手套及防護眼鏡18搬運鋪設混凝土預制蓋板操作不當碰撞中等風險1.搬運預制蓋板的工器具要穩固可靠,同時做好前后扶穩的配合;2.搬運預制蓋板要量力而行,不許從高處翻下;3.作業人員要相互配合默契19電纜坑蓋板擺放不穩打擊低風險保護蓋板放擺放應整齊、合理、安全20打夯機或電源線漏電觸電高風險嚴格執行一機一閘一漏電的電源箱,使用合格電源線,操作人員穿戴膠鞋、膠手套5作業準備5.1作業前施工條件表5.1作業前施工條件序號項目內容確認人說明1任務單根據工程項目實際設置內容(包含本項工作)馮滿天審批2相關證照根據需要辦理涉及進入工作場所的手續、證件馮滿天審批3工程合同或協議合同及安全協議馮滿天審批4圖紙設計圖紙馮滿天有效5施工方案施工措施、安全技術交底(項目部級)李金亮合格5.2人員、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表5.2人員、主要工器具及儀器儀表配置序號項目內容說明1人員配置施工員、施工作業人員等技術崗位必須持有與作業工種相應、有效的上崗證2施工內容相對應的設備、材料鋼筋、水泥、磚、砂、石、石粉、HDPE管等(1)鋼筋、水泥、磚應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砂、石、石粉的質量應符合現行標準要求。(2)水質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的規定。定向鉆鋪管使用管3施工內容相對應的器具、機械及工器具儀表施工所需的工器具、機械、儀器等根據現場情況使用的工器具、機械符合相關要求。儀器、儀表使用前必須經有資質的單位檢驗合格且在檢測有效期內才能使用4完成開工程序工作負責人向項目負責人報開工,并由項目負責人完成向監理單位開工報審手續施工準備完成后可報開工,當施工準備不足時,上報該項目負責人協調解決6作業方法表6作業方法序號項目內容說明1作業前工作(1)現場施工負責人向進入施工范圍內所有人員詳細交待本次施工作業內容、進度要求、特殊項目施工要求、作業標準、安全注意事項、危險點及控制措施、危害環境的相應預防控制措施、人員分工,并簽署(班組級)安全技術交底。(2)現場施工負責人負責辦理相關的工作許可手續,開工前做好現場施工防護圍蔽警示措施;夜間施工的須有足夠的照明。(3)現場施工負責人組織檢查所有工作人員是否正確使用勞保用品及著裝,并帶領施工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按安規規定佩戴統一的安全帽,統一佩戴有個人照片的作業證(或胸卡證),穿著統一的工作服2開始主要作業現場施工負責人發出許可開工命令3土方開挖開挖應嚴格按挖溝斷面分級開挖,溝體開挖應連續進行,挖出土方應及時外運,不得隨意堆放。施工過程中嚴禁超挖,如發生超挖,應用石屑回填壓實至設計標高。人工修整溝體基溝,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把溝底夯實、找平現場施工負責人正確、安全地組織作業,現場施工質安員負責現場作業全過程的安全、質量監控4人工平整溝底挖土完成后對基層土進行夯實處理5澆搗混凝土墊層、底板(1)墊層混凝土厚度、強度等應符合設計要求。(2)澆搗混凝土墊層,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鋼筋綁扎,鋼筋工程經檢驗合格后澆搗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澆筑的混凝土板基礎要平直,澆灌過程中用平板振動器振搗。(3)混凝土澆筑方法:混凝土自由下落度應不大于2m,且下灰不得集中于一點,盡量勻鋪。混凝土試壓件送有資質的檢驗部門試驗并出具合格證6砌磚(1)磚砌筑前須復測,確定方向后進行砌筑,宜采用灰砂磚,用水泥砂漿砌筑,灰砂磚砌筑前24h要淋透水。砌筑砂漿要充分攪拌均勻,確保砂漿質量,磚砌體要橫平豎直,灰縫飽滿均勻。(2)砌筑宜采用擠漿法,或者采用“三一砌磚法”,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并隨手將擠出的砂漿刮去。操作時砌塊要找平、跟線,并經常進行自檢,如發現有偏差,應隨時糾正,嚴禁事后采用撞磚糾正。砌墻應隨砌隨將溢出磚墻面的砂漿刮除7圈梁混凝土澆筑(1)圈粱鋼筋綁扎:按圖紙要求進行井口圈粱的鋼筋綁扎,并預留豎向連接筋,沿井口圈梁每米內外各設一根,令圈粱與初襯連成一體,保證結構穩定。圈梁鋼筋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2)圈梁模板安裝:1)圈梁模板要用托架穩固、模板要平直、支撐合理、穩固、并考慮拆卸方便,壓腳及支撐多采用松木枋、板材。2)為保證所施工的工井圈梁順直,圈梁內側模板可采用槽鋼做內模。模板安裝過程中,施工員、質檢員要對模板的各個部位詳細檢查,保證截面尺寸及位置準確。(3)混凝土澆筑:圈粱混凝土澆筑時用振搗8拆模養護(1)拆模:非承重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且其拆模時構件不缺棱掉角,方可拆除模板;承重構件的防水混凝土拆模時間以設計、規范要求及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為依據確定。(2)養護:常溫澆水養護,指定專人經常灑水養護,保持濕潤狀態,混凝土養護時間應符合規范要求9電纜井壁抹灰(1)抹灰工程施工的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當必須在低于5℃的氣溫下施工時,應有保證工程質量的有效措施。(2)抹灰的表面平整度應符合設計要求10鋪設預制蓋板(1)電纜槽盒、蓋板:預制構件不得有露筋、蜂窩、麻面、裂縫、破損等現象,外露面光潔、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2)蓋板就位時,應調整構件位置,使其縫寬均勻、板面高低平整,正反面位置正確11電纜井回填在井室外四周由槽底到地面范圍,宜采用砂、石粉等填料進行回填,嚴格控制施工工藝,確保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7質量控制措施及檢驗標準7.1質量控制措施7.1.1現場負責人應根據現場情況安排技術人員負責質量監控。7.1.2作業人員必須熟悉工程作業流程和質量檢驗標準;技術崗位人員必須持有與作業相應、有效的上崗證。7.1.3現場負責人在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時必須詳細介紹本作業質量控制要點、常見的質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7.1.4作業現場必須有經審核批準的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作業人員必須按圖施工。7.1.5施工質量檢驗一般按以下方式進行。質量檢驗一般采用三級檢驗制,施工隊(組)對所施工的分項工程應進行100%的質量自檢;項目部對所負責施工的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組織質量檢查,復檢比例不宜低于50%;公司對單位工程組織檢查,抽檢比例不宜低于20%。7.1.6隱蔽工程施工完成以及全部工序作業完成(轉序)時,必須提前24小時通知監理現場驗收。7.1.7混凝土澆筑施工,應提前24小時通知監理進行現場旁站。7.2質量控制點表7.2電纜井工程質量控制點表單控制點控制方式WHS電纜線路土建工程●7.3檢驗標準質量檢驗按《10kV~500kV輸變電及配電工程質量驗收與評定標準第8冊:配網工程》中的Q/CSG表8-7.21要求執行。●附件1安全施工作業票編碼:DLTJ-03-01/01工作時間工作地點技術員現場安全員現場施工負責人安全風險分析及控制措施序號危害名稱風險種類風險等級風險控制措施1施工區域安全圍蔽措施不足摔絆、扭傷、墜落、打擊□低風險現場作業應嚴格執行相關安全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并重點關注但不限于以下措施:□施工區域必須做好安全圍蔽及警示標志措施,晚上設置夜間警示燈,防止外人誤入工作區域。□工地現場必須設置洗車槽,未經清洗干凈車輛不得離開工地。□設專人監管,確保工地裝載土方(泥漿)車輛不得超載、超速等違章駕駛。□禁止手推車運送混凝土、砂漿時撒把。□發現鋼絲繩斷股,必須更換。□混凝土攪拌時,料斗提升后,下方不準站人。□往溝槽里下料時要采用滑道,且下面不準有人。□不準向有人的方向打磚、毛石。□嚴格執行使用“一機一閘一漏電”的電源箱,使用合格電源線,設備外殼直接接地。□拆模時,不得亂扔亂放,做到工完料清。□混凝土養護時間應不小于7天,有添加劑時應不小于14天。□搬運預制蓋板的工器具要穩固可靠,同時做好前后扶穩的配合。□搬運預制蓋板要量力而行,不許從高處翻下。□作業人員要相互配合,蓋板放擺放應整齊、合理、安全。□做好井內白蟻的預防工作2挖掘機械回轉半徑范圍內站人碰撞□中等風險3設備漏電或電源線損壞觸電□高風險4土方(泥漿)運輸車輛撒漏工作環境污染□低風險5土方(泥漿)運輸車輛超載、超速等違章駕駛交通意外□特高的風險6手推車運送混凝土、砂漿時撒把碰撞□低風險7混凝土攪拌時,攪拌機料斗的鋼絲繩斷股碰撞、打擊□低風險8混凝土攪拌時,料斗提升后下方站人碰撞、打擊□低風險9電纜井砌筑時,斗車運送毛石、磚塊裝載過滿碰撞□低風險10電纜井砌筑時,整理磚、毛石操作不當碰撞、打擊□低風險11拆模時,將帶釘模板隨意亂放刺傷□低風險12混凝土養護不足、強度不夠坍塌□低風險13搬運鋪設混凝土預制蓋板操作不當碰撞□中等風險14電纜坑蓋板擺放不穩打擊□低風險安全補充事項/平面布置圖現場接受交底人員簽名備注說明:(一)本票由現場技術員填寫,現場安全員審核,現場負責人簽發生效。現場負責人開工前核對風險控制措施并宣讀。(二)工作內容、地點、安全措施不變時本票最長可使用十天,否則應重新辦票,用后上交備查;當人員發生變更時,應在備注欄記錄變更情況。對新增人員進行交底,并簽名確認。(三)應根據現場條件、范圍和環境,補充安全事項或平面布置圖。(四)當風險等級與基準風險等級不一致時,項目部應組織相關人員重新進行風險評估并制定措施。(五)基準風險等級與風險控制措施在開工前現場打“√”。(六)簽名不齊全(含代簽名的)均作廢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