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綜合接地:安全技術交底

綜合接地: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8956

交底內容:

一、接地安全交底

1、在土壤電阻率大于1000Ω•m地區,當達到上述接地電阻值有困難時,工作接地電阻值可提高到30Ω,但應設置操作和維修電氣裝置絕緣臺,并必須使操作人員不致偶然觸及外物。

2、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處作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處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電動機械的重復接地應符合第八章的規定。

保護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不大于10Ω。

3、每一接地裝置的接地線應采用兩根以上導體,在不同點與接地裝置做電氣連接。

不得用鋁導體做接地體或地下接地線。垂直接地體宜采用角鋼、鋼管或圓鋼,不宜采用螺紋鋼材。

4、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應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線橡皮電纜內。其截面不得小于1.5mm2,其芯線顏色為綠/黃雙色。5、I類手持式用電設備的插銷上應具備專用的保護接零(接地)觸頭。所用插頭應能避免將導電觸頭誤作接地觸頭使用。

5、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作保護零外,必須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處設備漏電保護裝置。

二、防雷安全

1、作防雷接地的電氣設備,必須同時作重復接地。同一臺電氣設備的重復接地與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個接地體,接地電阻應符合重復接地電阻值的要求。

2、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和避雷裝置可利用自然接地體接地,但應保證電氣連接并校驗自然接地體的熱穩定。

3、在只允許做保護接地的系統中,因條件限制接地有困難時,應設置操作和維修電氣裝置的絕緣臺,并必須使操作人員不致偶然觸及外物。

4、一次側由50V以上的接零保護系統供電,二次側為50V及50V以下電壓的降壓變壓器,如采用雙重絕緣或有接地金屬屏蔽層的變壓器,此時二次側不得接地。8、保護零線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

5、接地裝置的設置應考慮土壤干燥或凍結等季節變化的影響,接地電阻值在四季中均應符合要求,但防雷裝置的沖擊接地電阻值只考慮在雷雨季節中土壤干燥狀態的影響。

6、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作它用。重復接地線應與保護零線相連接。

7、保護零線的截面,應不小于工作零線的截面,同時必須滿足機械強度要求。保護零線架空敷設的間距大于12m時,保護零線必須選擇不小10mm2的絕緣銅線或不小于16mm2的絕緣鋁線。

8、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保護零線應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絕緣多股銅線。保護零線的統一標志為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綠/黃雙色線作負荷線。

三、焊接安全

1、必須持有相關的焊工證才能作業。

2、啟動前,應先接通控制線路的轉向開產和焊接電流的小開關,調整好極數,再接通水源、氣源,最后接通電源。

3、焊機通電后,應檢查電氣設備、操作機構、冷卻系統、氣路系統及機體外殼有無漏電現象。電極觸頭應保持光潔。有漏電時,應立即更換。4、作業時,氣路、水冷系統應暢通。氣體應保持干燥。排水溫度不得超過40℃,排水量可根據氣溫調節。

4、嚴禁在引燃電路中加大熔斷器。當負載過小使引燃管內電弧不能發生時,不得閉合控制箱的引燃電路。

5、電焊機,應設有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并應裝設相應的消防器材。

6、當清除焊縫焊渣時,應戴防護眼鏡,頭部應避開敲擊焊渣飛濺方向。

7、雨天不得在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作業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應穿絕緣鞋。

四、用電安全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2、在拉設臨時電源時,電線均應架空,過道處須用鋼管保護,不得亂拖亂拉,電線被車輾物壓。3、電箱內電氣設備應完整無缺,設有專用漏電保護開關,必須按城鄉建設部標準一只漏電開關控制一只插座。

3、所有移動電具,都應在漏電開關保護之中,電線無破損,插頭插座應完整,嚴禁不用插頭而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4、管道燒焊接時,要持特種操作證工作,開具動火證,有監護人員和配備滅火器材。

5、現場所用各種電線絕緣不準有老化、破皮、漏電等現象。4、焊接操作及配合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并必須采取防止觸電、高空墜落、瓦斯中毒和火災等事故的安全措施。

五、季節安全施工

1、暴雨季節

做好的雨季信息收集工作,質量檢查部門在雨季施工前要對避雷裝置作一次全面檢查,確保防雷。對機電設備的電氣開關,設置防雨、防潮設施。

對于露天保溫風管要加蓋帆布,對敷設電纜及導線兩端用絕緣防水膠布纏繞密封,防止進水影響其絕緣性,對儀表要用塑料袋履蓋并扎緊下部。

暴雨前后,要檢查工地臨時設施、腳手架、機電設備、臨時線路,發現傾斜、變形、下沉、漏雨、漏電等現象,立即進行修理加固,有嚴重危險的,立即排除。

2、高溫季節

夏季調整作業和休息時間。從事高溫工作的場所,加強通風和降溫措施。露天作業人員應適時調整作息時間,盡量在早晚溫度較低時施工。

在現場高溫期需有合理安排,夏季高溫情況下對工人的防暑降溫要采取必要有效措施,如準備“風油精”等防中暑藥品。

篇2:防雷及接地體安裝技術交底記錄

防雷及接地體安裝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小區二期**樓分部工程:電氣安裝工程

分項工程名稱:防雷及接地體安裝

交底內容

一、材料要求:

1、鍍鋅材料有扁鋼、角鋼、圓鋼、鋼管、鉛絲、螺栓、墊圈、彈簧墊圈、U型螺栓、元寶、支架等。

2、焊條、氧氣、乙炔、瀝青油。混凝土支座等。

二、主要機具:

1、常用電工工具、手錘、鋼鋸、鋸條、壓力案子、鐵鍬、鐵鎬、大錘、夯、桶。

2、線墜、卷尺、大繩、粉線袋、絞磨(或倒鏈)、緊線器、電錘、沖擊鉆、電焊機、氣焊機等。

三、作業條件:

1、接地體作業條件:

(1)、按設計位置清理好場地。

底板鋼筋與柱內筋與柱內筋連接處已綁扎完。

2、防雷引下線暗敷設作業架

(1)建筑物有腳手架或爬梯,達到能上人操作的條件。

(2)利用主筋作引下線時,鋼筋綁扎完畢。

3、避雷帶壓頂鋼筋下在綁扎時,配合此項工作。

四、操作工藝:

1、接地體安裝工藝

按設計圖紙尺寸位置要求,標好位置,將底板鋼筋搭接焊好,再將用于引下線的柱子筋的底部與底板主筋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將主筋焊好連接板,清除藥皮,并將防雷引下線主筋用色漆做好標記,以便于引出和檢查,應及時請質檢部門進行隱檢,同時做好隱檢記錄。

2、防雷引下線暗敷設:

(1)按設計要求找出全部引下線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標記,距室外地坪1.8米處焊好測試點,隨鋼筋逐層串聯焊接至頂層,焊接出一定長度的引下線,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做完后請有關人員進行隱檢做好隱檢記錄。

(2)土建裝修完畢后,將引下線在地面上下面2米的段套上保護管,并用卡子將其固定牢固,刷上紅白相間的油漆。

3、避雷帶安裝

(1)利用壓頂鋼筋與預先準備好的約定俗成20cm的連接鋼筋焊接成一體,并與柱筋中引下線焊成一個整體。

(2)壓頂內各點引出鋼筋頭,焊完后,用圓(或扁鋼)敷設在四周,壓頂內焊接好各點,并與周圍各引下線連接后成環形。

五、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1)材料的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接至電氣設備、器具和可拆卸的其它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接零)的分支線,必須直接與接地干線相連,嚴禁串聯連接。

2、基本項目:

(1)避雷帶及其支持件安裝位置正確,固定牢靠,防腐良好,避雷帶規格尺寸和彎曲半徑正確,避雷帶及支持的制作符合設計要求。避雷帶支持間距均勻。

(2)接地(接零)線敷設:

①平直、牢固、固定點間距均勻,跨越建筑物變形縫有補償裝置,穿墻有保護管,油漆防腐完整。

②焊接連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③防雷接地引下線的保護管固定牢靠。斷線卡子設置便于檢測,接觸面鍍鋅或鍍錫完整,螺栓等緊固件齊全,防腐均勻,無污染建筑物。

(3)接地體安裝:

位置正確,連接牢固,接地體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施工規范規定。隱蔽工程記錄齊全、準確。

3、允許偏差項目:

(1)搭接長度:扁鋼≥2b;圓鋼≥6D;圓鋼和扁鋼≥6D(注b為扁鋼寬度;D為圓鋼直徑)

(2)扁鋼搭接焊接的邊數:3邊。

六、成品保護:

1、接地體:

不得隨意移動已經綁好的結構鋼筋。

2、支架

(1)剔洞時,不應損壞建筑物的結構

(2)支架穩住后,不得碰撞松動。

3、防雷引下線敷設

(1)安裝保護管時,注意保護好土建結構及裝修面。

(2)拆架子時不要磕碰引下線。

4、避雷帶

預甩扁鐵或圓鋼不得超過30cm。

七、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接地體

利用職權基礎、梁柱鋼筋搭接面積不夠,應嚴格按質量要求去做。

2、支架安裝

(1)支架松動,混凝土支座不穩固,將支架松動的原因找出來,然后固定牢靠,混凝土支座放平穩。

(2)支架間距(或預埋鐵件)間距不均勻,直線段不直,超出允許偏差重新修改好間距,將直線段校正平直,不得超出允許偏差。

(3)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氣孔等缺陷現象。重新補焊,不允許出現上述缺陷。

(4)焊接處藥皮處理不干凈,漏刷防銹漆。應將焊接處藥皮處理干凈,補刷防銹漆。

3、防雷引下線暗敷設

(1)主筋錯位,應及時糾正。

(2)引下線不垂直,超出允許偏差,引下線應橫平豎直,超差應及時性糾正。

4、避雷帶

(1)焊接面不夠,焊口有夾渣,咬肉、裂紋等,應按有關要求處理。

(2)壓頂內的接頭筋未焊,應補焊。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人:

篇3:防雷電氣接地施工技術交底

防雷電氣接地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一、工程形式概述

⒈本工程為高層住宅樓,地下2層,地上24層,高度77.2M。

⒉本工程設計防雷等級為二級,屋頂采用Φ10鍍鋅園鋼做避雷帶,利用柱內主筋作引下線,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

⒊本工程30M以上每三層作一次均壓環,均壓環利用圈梁主筋,30M以上的金屬門窗及屋頂金屬突出物做可靠接地。

⒋電氣接地與防雷接共用接地電阻不大于1Ω。

⒌設備層、首層、頂層設置總等電位做法。

⒍在地坪+500MM樓四角及中間設2處防雷測試點。

二、施工前準備及材料準備

⒈鍍鋅材料:扁鋼、園鋼、避雷網卡、螺絲、平墊圈、彈墊,以上材料鍍鋅層必須無剝落、光滑、無銹蝕,非鍍鋅件不得使用在此項工程中。

⒉防銹漆、防腐漆使用要正確,不得隨意涂抹只能在焊接處刷用。

三、主要機具

⒈常用的電工手動工具:手錘、鋼鋸、電焊機、手動葫蘆、盒尺、小線、電錘、煨彎器、緊線機。以上機具要安全可靠,測量度保持精確,保證使用動能。

四、作業條件

⒈接地體敷設,在土建底板筋綁扎完畢,引上線柱筋綁扎完畢。

⒉引上線利用工程柱內主筋,主筋采用電渣弧焊引上。

⒊均壓環敷設,在頂板圈梁綁扎完畢,合模以前。

⒋總等電位敷設,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畢,合模前。

⒌重復接地板在柱筋與墻筋綁扎完后。

⒎屋頂避雷網安裝在土建女兒墻及屋面做好,不再大面積施工后。

五、工藝流程

接地體焊接→引上線主筋定位→引上線與接地體焊接及測試點安裝→引上線焊接→等電位焊接→均壓環焊接→金屬窗戶焊接→避雷網安裝。

六、施工說明及操作工藝

⒈本工程利用基礎底板筋作自然接地體與防雷引上線11處連接分別為J―1、J―5、J―8、

J―12、F―12、F―1、D―1、D―12、A―1、A―6、A―12軸共11處引上。在頂層由

D―1軸處引至E―4軸并由該軸引上,由A―6軸引至C―6軸并引上由D―9引至E―9軸并引上由J―8軸引至G―6軸并引上,該部分引上為頂層水箱間引出女兒墻,防雷引上線暗敷設將來頂層防雷網與該處引上線連接后就不在做明網與下層連接。

⒉室內等電位作法:各種進樓的金屬管道在水暖及其它專業予留套管右側由防雷接地引至并做一根4*40扁鋼,扁鋼一端開ф10孔待用,一端與引來的防雷接地焊接形成總等電位,在地下一層管道豎井,強弱電豎井各做一圈,首層、頂層4*40扁鋼

予留出扁鐵與金屬管道做電氣連接,采用軟銅絲編織帶連接。

⒊地板筋焊接成網狀形,橫筋與豎筋連接,然后在引上點處與引上線主筋連接,伸縮處理可在屋頂連接。

⒋測試點在室外地坪500MM由引上線引一根4×40扁鋼至測試點箱,測試點箱做成160×250×160,外做防雨措施如墊一塊橡膠板。

⒌在10層頂板圈梁利用主筋與引下線可靠連接成等電位形成每三層做一圈均壓環,外圍金屬門窗大于3M的做三處預埋Φ10園鋼或25×3扁鋼(2M內做2處,每1M做1處)與金屬門窗可靠連接防止雷擊。

⒍屋頂避雷網引上線此至屋頂端后利用Φ12鍍鋅園鋼引出預留300―500MM備用于避雷網焊接(具體作法見避雷網技術交底)。

七、質量標準

⒈材料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⒉各接地點的分支線必須與接地直接連接,嚴禁串聯。

⒊焊接的焊縫平整、飽滿、無明顯氣孔、咬肉等缺陷,螺栓連接緊密、牢固、有防松措施。

⒋引上線數量、位置必須準確,不得遺漏。

⒌搭接長度符合要求:扁鋼≥2D,園鋼與扁鋼≥6D。

⒍扁鋼搭接焊三個棱邊,園鋼雙面施焊。

⒎埋設在土內扁鋼在焊接處應做防腐處理。

⒏引上線每層鋼筋上必須有明顯標記,不得混亂。

八、成品保護

⒈不得隨意焊接或隨意切割土建鋼筋。

⒉引上線做標記時不得涂漆太多污染鋼筋。

⒊認真防護防雷引上線,被別工種隨意切割破壞。

九、注意質量問題

⒈引下線位置不準確,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

⒉焊接面不夠,藥渣處理不干凈,焊接工藝質量應專業焊工操作。

⒊利用主筋截面達不到要求,應及時更正,采用變通措施。

⒋搭接面積不夠,土內埋設防腐做不到位,嚴格按規范要求做。

⒌漏焊或遺忘各種接地引線,應及時補救。

⒍各種暗敷設接地線應有各種驗收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