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全廠電纜埋管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單

全廠電纜埋管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單

2024-07-13 閱讀 9442

文件編號:工程名稱華鎣山電廠工程施工負責人交底項目全廠電纜管配置及敷設施工交底人交底日期2004.12.5預定完成日期2005.7.20技術交底:1.1.嚴格按照西南電力設計院設計的《汽機房電纜敷設》、《鍋爐房電纜敷設》等施工圖進行施工。2.2.嚴格依據《全廠電纜管配置及敷設作業指導書》進行施工作業。3.3.驗收標準為國家經貿委公布的《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中第5部分。4.4.施工規范依據建設部出版的GB50168-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埋管施工及驗收規范》。5.5.施工記錄要求按照《全廠電纜管配置及敷設作業指導書》中的施工記錄表進行施工記錄。6.6.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按《電氣專業工程質量驗收界定表》中相關內容執行。安全交底:1.1.施工安全規程為國家經貿委出版的《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一部分:火力發電廠)》中第29章。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不得挪作他用。2.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帶應掛在上方的牢固可靠處。3.施工中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必需交叉時,應事組織交叉作業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圍及安全注意事項,各工序應密切配合,施工場地盡量錯開,以減少干擾,無法錯開的垂直交叉作業,層間必須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4.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衣袖、褲腳扎緊,穿軟底鞋,嚴禁隨意拋擲施工用料及物品。5.梯子應擱置穩固,與地面的夾角以后60度為宜,梯腳有可靠的防滑措施,在松軟的地面上使用時,有防陷、防傾措施。6.使用電焊機、切割機等電動工具前,應驗明其電壓等級。7.使用切割機等旋轉工具時,必須戴防護眼鏡。8.使用電動工具應防止觸電傷人。9.使用電動工具應考慮其產生的噪音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

10.在焊接鍍鋅材料時,應防止其產生的氧化鋅有害氣體吸入人體,對人產生的傷害。11.作業場地應保持整潔,施工材料不得亂放,廢料應及時清除,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注:1、表格內所有項目據實填寫,無法填寫的項目請注釋原由;2、交底會簽欄須注明參加人員的部門、職務、姓名;3、因故未及時參加人員應對其重新交底,并另補填《施工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篇2:開挖溝槽(PVCU管)埋管作業指導書

開挖溝槽埋管(PVC-U管)作業指導書

1.開挖溝槽

1.1槽底寬度應為管外徑+0.4m。

1.2溝槽開挖時,應嚴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超挖或擾動基面。挖掘機挖至距基底20cm時,采用人工繼續開挖直至標高。

1.3槽底不得受水浸泡。

1.4、開挖溝槽質量標準:

1.4.1槽底松散土、淤泥、大塊石等雜物必須清除,保持槽底不浸水。

1.4.2溝槽允許偏差見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

1槽底高程-30mm兩井之間3用水準儀測量

2槽底中線/每側寬度不小于規定兩井之間6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計3點

3溝槽邊坡不陡于規定兩井之間6用坡度尺檢驗,每側計3點

2.管道基礎

2.1管道基礎選用的材料及厚度應符合設計的本工程施工圖設計要求。

2.2基礎應夯實緊密、表面平整。管道基礎在接口部位,應預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接口完成后,隨即用相同材料填實。

2.3管道基礎質量標準

2.3.1管道基礎不得鋪筑在淤泥或松填土上。

2.3.2管道基礎應表面平整,兩井之間應順直。

2.3.3管道基礎允許偏差見表:

順序項目允許偏差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

1基礎中線/每側寬度+10mm/0mm10m2掛中心線用尺量,每側計1點

2基礎厚度+10mm/0mm10m2用尺量,每側計1點

3基礎高程+10mm/-20mm10m2用水準儀測量,每側計1點

3.管道鋪設

3.1鋪管

3.1.1待用的管節應按產品標準進行逐節質量檢驗,不符合標準者不得使用,并應做好記號,另行處理。

3.1.2管節現場搬運一般可用人工搬運,搬運時必須輕抬輕放。嚴禁管材在地面上拖拉。

3.1.3下管可由人工進行,由地面人員將管材傳遞給溝槽底施工人員。對大開挖溝槽,也可用非金屬繩索系住管身兩端,保持管身平衡勻速溜放,使管材平穩地放在溝槽內,嚴禁將管材至槽邊翻滾入槽內。起重機下管時,應用非金屬繩索扣系住,嚴禁串心吊裝。

3.1.4管材宜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裝,安裝一般由下游往上游進行。

3.1.5管材可按需要長度,用手鋸截斷,斷口應修邊。

3.2橡膠圈接口

3.2.1橡膠圈的位置應放置在管道插口第二至第三根筋之間的槽內。

3.2.2接口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并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涂上潤滑劑,然后將承插口端的中心軸線對齊。

3.2.3接口方法:一人用棉紗繩吊住B管的插口,另一人用長撬棒斜插入基礎,并抵住管端端部中心位置的橫檔板,然后用力將B管插口緩緩插入A管的承口至預定位置。

3.2.4管道接口后,應復核管道的高程和直線使之符合設計要求。

3.2.5鋪管和接口質量標準

3.2.5.1管道應順直,管底坡度應符合設計,不得有倒落水。管道鋪設線允許偏差見表: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

1中心線20mm

2管底標高+20mm-10mm

3承口插口間外表隙量<9mm

3.2.5.2接口橡膠圈到位有兩種檢驗方法:

一是在插口端一定位置(一般長約23cm)劃出標志線,安裝時檢查該標志線是否到位。

二是聽聲音,一般到位時,插口與承口接觸會發出撞擊的聲音。

三磅水檢驗質量標準

壓力管道必須根據設計水壓力要求作磅水檢驗。磅水檢驗采用抽查方法進行。

管道磅水允許滲水量如下表:

管徑(mm)允許滲水量磅筒磅水(cm/10m.分鐘)

∮3001.5

∮4002.2

3.3管道與閥井的連接

3.3.1管道與閥井的連接采用短管,閥井短管外露部分宜小于600mm。

4.溝槽復土

4.1溝槽復土應在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溝槽復土應及時,防止管道暴露時間過長造成損失。

4.2溝槽復土應該遵循以下規定:

4.2.1管頂30cm范圍內,必須用人工回填,嚴禁機械推土回填。

4.2.2回填先從管底與基礎結合部位開始,沿管胸腔兩側同時對稱分層回填并夯實,每層回填高度不超過20cm,直至管頂以上30cm。回填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4.2.3若采用推土機或碾壓機械碾壓,管頂以上的復土厚度不應小于70cm.

4.3溝槽復土密實度標準:

4.3.1溝槽回填粗砂干重量見表:

順序項目干重度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

1胸腔部分≥16KN/m3兩井每層一組(3點)用∮16鋼筋0.7m/高處自落檢測

2管頂以上(500mm)≥16KN/m3兩井每層一組(3點)

用∮16鋼筋0.7m/高處自落檢測

4.3.2溝槽回填土密實度:

4.3.2.1胸腔回填土壓實度在道面下:98%

在端安全道土面區:95%

在其它土面區:95%

4.3.2.2溝(管)頂以上的回填土,在緊靠溝(管)頂上面50cm深度內,為了不使壓實機械損壞溝(管),可分為薄層用人工夯實到規定密實度。

5.管材

5.1一般規定

5.1.1管材、橡膠圈等材料,應符合現行產品標準,具有質量檢驗部門的產品合格證和產品性能說明書,并應表明生產廠家、規格和生產日期。

5.1.2承插接口密封用橡膠圈,必須與管材規格配合。

5.2管材質量

5.2.1管材要求外觀顏色一致,內壁光滑平整。管身不得有裂縫,筋的連接缺損不得超過2條,管口不得與破損、裂口、變型的缺陷。

5.2.2管材的端面應平整,與管中心軸線垂直,軸線不得有明顯的彎曲出現。管材插口外徑、承口內徑的尺寸及園度必須

符合產品標準的規定。

5.2.3管材內壓強度及剛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5.2.4管道接口用橡膠圈性能、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橡膠圈外觀應光滑平整,不得有氣孔、裂縫、卷皺、破損、重皮和接縫現象。

6.裝卸、運輸和堆放

6.1管材、管件在裝卸、運輸和堆放時應避免撞擊,嚴禁拋投。

6.2管材成批運輸時,承口、插口應分層交錯排列,并應捆扎穩固。

6.3管材堆放應遮陽,承口與插口應間隔齊排列,兩端用木楔塊塞穩妥。

6.4橡膠圈在保存及運輸中,不得受到損傷。

篇3:開槽承插管企口管埋管作業指導書

開槽埋管(承插管、企口管)作業指導書2

1特點

1.1管道接口防滲漏性能好

鋼筋混凝土承插管其接口的水密機理主要依靠接口之間的“O”型橡膠圈的彈性壓縮,鋼筋混凝土企口管的接口之間的止水材料是采用了目前世界上較先進的拉密爾橡膠止水圈(見圖),具有良好的防滲漏性能。

1.2施工工藝簡單

由于鋼筋混凝土承插管及企口配用橡膠圈的接口形式均為柔性接口形式,允許在接口部位可發生微量的轉角或微量的水平位移,能適應基底有不均勻沉降、接口之間有少量的變形的管道。對槽底土基較好、基本無擾動軟化,且易排除積水的地方,可采用礫石砂基礎;對槽底土基較差、不易排除積水,且易擾動軟化的地方,則采用C20混凝土基礎。管道鋪設完畢后,即可進行黃砂回填。

1.3施工速度快

由于施工工藝的簡化及以柔性接口替代剛性接口,從而在管道施工中減少了基礎及管端接口水泥砂漿的操作、養護等時間。

2適用范圍

2.1本工法適用于市政工程及其他上木工程中,各種類型開槽埋管的下水道施工。

2.2有快速施工要求的各種類型開槽埋管的下水道施工。

2.3適用于軟土地區的下水道工程。

3施工工藝

4施工要求

4.1溝槽開挖

溝槽開挖有直槽支撐開挖和放坡開挖兩種,直槽開挖支撐分為橫列板支撐和鋼板樁支撐兩種,由于鋼筋混凝土承插管子長為2.0m,鋼筋混凝土企口管子長為2.0m,因此在橫檔支撐時,應注意水平距離,確保吊管排管所需的距離。

4.2溝槽排水

在溝槽開挖前,應根據土質情況選擇井點降水,溝槽開挖后在槽底內設置明溝排水,確保溝槽內不積水。

4.3管道基礎

根據槽底土基的情況,按設計要求可采用礫石砂或C20混凝土作為管道基礎。礫石砂基礎寬度以溝槽開挖寬度進行攤鋪,并適量灑水振平,混凝土基礎的厚度及寬度均按設計要求施工,混凝土用平板式振搗器振實及抹平。

4.4管道鋪設

4.4.l鋪管前應復核樣板高程,測定管節中心線,管優位置,放設墊板標高。

4.4.2排管順序應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游方向.插口向下游方向,答井與管道接口處采用半節短管,帶承口的應排在窖井的進水入向,帶插口的應排在客井的出水力方向。

4.4.3管子在鋪設前,先將管節的承口內表和插口的外表用鋼絲刷把油污雜物清除干凈,按管徑規格選用相應的橡膠密封圈,并套入插口槽內,要求做到四周均勻、平順、無扭曲,在橡膠圈表面和前節管子的內表涂抹“851”防水涂料,以防滲水。

4.4.4企口管在管節的承口內端面,預先用氯丁膠水粘貼墊塊。(作為控制管節間接縫寬度用)。

4.4.5下管時,吊點應設在管子的重心處,用攔腰起吊的方式起吊,或采用專用吊具。禁止采取鋼索穿管吊管的方法,在吊運管時,要防止管節接口受損。

4.4.6鋪管時,將管節平穩吊下,平移到排管的接口處,調整管節的標高和軸線,然后用緊管設備將管子的插口慢慢插人承口,在承插管子的過程中,管節仍需懸吊著,以降低緊管時的拉力,管節拉緊后,調整管子的軸線和標高,然后用管枕擊實。管節插入時,應注意橡膠圈不出現扭曲、脫槽等現象。

4.5管道塢膀

4.5.l管道塢膀材料選用粗黃砂滿溝槽進行回填,回填高度與管子中心齊平,塢膀時,應在管道兩側同時均勻下料回填,每層回填厚度約在250mm左右,并逐層灑水搗實,嚴禁單側塢膀以防管子移動。

4.5.2對有磅水檢驗要求的管道,塢膀分兩次進行,即近管子中間部位先塢膀,管子接口左右各留約0.5m,待磅水完成后,再按設計要求完成全部的塢膀工作,對無磅水要求的管道,可在管道鋪設完成后一次完成塢膀工作。

4.6溝槽回填土

溝槽塢膀完成后,即可進行溝槽回填土,覆土時,溝槽內不得積水,嚴禁帶水覆土。

5質量標準

5.l管道基礎

5.1.1管道基礎須表面平整,每兩座青井間軸線須順直。

5.l.2允許偏差見表。

5.2管道鋪設

5.2.1管道順直,管枕墊穩,管底坡度不允許倒落水。

5.2.2允許偏差見表。

6機具設備

挖土、溝槽支撐、排水、基礎施工、覆土等工序所需的機具設備應根據不同管徑,不同的溝槽類型及不同的土質情況進行選擇。

7施工安全

7.1挖土機,機具設備要求專人指揮,機具工作半徑內,不能站人。施工操作人員應戴安全帽。

7.2溝槽支撐,當采用橫列板支撐時,挖土深度至1.2m,必須撐頭擋板。以后每次撐板高度為0.6~0.8m,拆板回填土時,應逐層拆板,逐層還土,每層拆板不得超過0.6m,當采用鋼板樁撐時,挖土深度至2.0m時,應支撐頭道支撐,以后每隔2.0m左右撐一道。

7.3吊管時,吊索吊點應置于管節的重心處,攔腰起吊,并要保持管身的水平。溝槽內的操作人員在下管時,不能站在吊車的工作半徑內,并要有專人指揮。在下管的管內,嚴禁放置物件。

7.4根據用途選擇鋼絲繩的安全系數。

8勞動組織

8.1本工法中除管道鋪設外,其他施工工序的勞動力組合與一般下水道施工工序勞動組織相同。

8.2管道鋪設人員安排見表。

9經濟效益

9.1施工速度快,以?1650-40m排管工序為例,采用本工法只需一天即可回砂填土。而對一般鋼筋混凝土管,需經排管、打內外砂漿或鋼筋混凝土腰箍、塢膀的立模、澆搗混凝土至養護期等工序,至少在7天后才能回填土。

9.2管道使用質量好,由于采用了柔性接口,在以后的使用中,如遇土基微量不均勻沉降,也不影響管道的正常使用。

9.3由于減少了施工工序,從而勞動力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