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溝開挖:安全交底
1、挖溝時施工人員之間應保持3-5m的距離。在有地下光、電纜和管路的地方挖溝、坑時,應了解地下設施的用途、埋設位置,并與有關部門聯系,做好防護后再施工。2、當挖溝、坑影響行人妨礙交通或站內作業時,應在施工地點3—5m處加設防護,并應當天回填夯實。如需過夜時,應采取防止人員墜落的安全措施。在有倒塌危險的房屋、圍墻附近開挖時應對其臨時加固。3、嚴禁在影響路基穩定的范圍內挖溝、坑,在鐵路沿線或穿越鐵路挖溝、坑時,擺放的料具和挖出的土石嚴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并應采取防止塌落的措施。4、電纜、光纜敷設需通過鐵路、公路、繁忙車道宜采用頂管方法。必須開挖時宜夜間施工,并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5、挖溝、坑的棄土應距溝、坑邊0.4m以外。堆土高度不應高于1.5m。6、在土質松軟地帶挖溝、坑時應按斜坡形開挖,坡度的大小應根據土壤的性質、濕度及坑深確定,宜符合表2.12.7的規定。表2.12.7溝、坑的坡度土壤性質坡度砂土、淤泥1:0.75砂質黏土1:0.5黏土及黃土1:0.3堅土1:0.15
篇2:電纜溝開挖安全措施要求
1、施工現場必須設專人監護,明確監護人和被監護的工作;
2、工作區域設置圍欄、防止行人通過或逗留設置道路行駛警示牌,防止交通傷害的發生;
3、工作人員必須穿工作服、戴安全帽;
4、主要危險點:①地下設施、管線外破;②塌方;③防發電機、地下電纜外破觸電。
5、主要安全措施:①施工前,應與地下管線、電纜等地下設施主管單位溝通,根據作業區域地下設施埋設走向圖,掌握其分布情況,確定開挖位置。特別是涉及天然氣(煤氣、自來水、地埋電線電纜)管道等地下設施時,應請其主管單位現場指揮、協調。②要及時清理坑口土石塊,土質松軟處,應加設擋板、撐木等,防止塌方。圩區、水田等地段應采取相應防塌措施。③發電機安裝漏電保護器,使用前放置平穩,防止發電機漏電漏油。電纜溝開挖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注意原地下帶電舊電纜,防止外破觸電。
篇3:開挖電纜溝作業指導書
1.適用范圍適用于寧啟鐵路海安至南通段復線電氣化改造信號工程開挖電纜溝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3.技術要求3.1平行于軌道的電纜溝距最近鋼軌軌底邊緣的距離為:①線路外側不得小于2m;當路肩寬度不夠時,在保證軌底邊緣與電纜溝的斜面距離不得小于2m時,可減至不小于1.7m;②在線路間時,不得小于1.6m;當線間距為4.5m時,不得小于1.5m。3.2平行于公路的直埋電纜溝距公路面、排水溝邊沿不得小于1m。3.3電纜徑路的選擇應符合設計及定測要求。3.4電纜溝的深度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序號電纜溝位置埋深(m)1區間1.2站內0.72石質0.53水田1.44穿越公路(距路面基底)1.25穿越溝、渠1.26市區人行道1.04.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為:施工準備→徑路調查→電纜溝開挖→自檢驗收4.2工藝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準備5.1.1根據設計圖紙對電纜徑路復測的臺賬進行仔細核對。了解徑路沿線土質、地下設施、交通運輸等情況。5.1.2與業主、車務、電務、工務、供電等運營管理部門簽訂安全配合協議。5.1.3做好帶班人員、防護員和施工人員上道前的安全教育。5.2徑路調查對照設計圖紙,用白灰或竹簽對電纜徑路進行定位,再進行復測,確保徑路滿足施工規范及設計要求。5.3電纜溝開挖5.3.1施工人員在挖溝時盡量不超出畫線的范圍。如果超出了探測范圍,那么探測和畫線工作就變的毫無意義。如果因施工需要必須超出畫線范圍時,也要經過探測后再施工。5.3.2開挖電纜溝要求溝直且溝底平,同時要深度符合電纜的埋設深度;①電纜溝深度距地面不能小于800mm;(此為路基)②石質地段電纜溝深度不能小于500mm;③在農田及有農作物地段電纜溝深度不能小于1400mm;④箱盒設備處的儲備電纜埋設深度受條件限制不能與引入溝同深時,可以適當減少電纜的埋設深度,但也不能小于200mm,同時在箱盒設備處設置圍樁進行防護;⑤在鐵路邊開挖電纜溝及開挖過道時,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污染道床。防護材料如彩條布或塑料布等。5.3.3開挖電纜溝時應注意盡量縮短電纜溝敞口時間,盡量不要敞口過夜。已經挖好的電纜溝敞口過夜時,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及時通知車務人員注意,同時設專人防護。在線路附近施工時,設專人防護,列車接近時通知施工人員注意避讓。兩人前后同時開挖電纜溝時,兩人間的施工距離一般不小于5米,防止碰傷事故的發生。5.3.4電纜過道的施工一般采用頂管的施工方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開挖和掏挖的方法。電纜過道時,要避開鋼軌接縫處。施工時必須設專人防護,不允許中途停止施工使過道敞口過夜。5.3.5按不同地段埋深要求,對電纜溝進行開挖。注意:確保煤氣管道、輸油管道、電力電纜、通信信號光電纜等地下既有管線的安全。5.3.6確保鐵路沿線工務設施、車輛設施、信號設施等的安全。5.3.7特殊地段須當天開挖當天回填并夯實(包括:防洪堤壩、鐵路路肩、站場以及有滑坡、塌方地段)。5.3.8對施工中可能威脅到人身安全的開挖地段應設專人防護。5.3.9及時做好沿線受損農作物的青苗賠償。6.勞動組織6.1勞動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試驗段確定的施工方案、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每個作業工地人員配備表負責人1人技術員1人專兼職安全員3人質檢員1人工班長1人信號工5~8人勞務工30~50人其中負責人、工班長、技術員、專兼職安全員、質檢員、信號工必須由施工企業正式職工擔任,并可根據工程情況適當配備若干勞務工人。7.工器具配置配備地下管線探測儀1臺、鐵鍬若干把、應急包(信號工工具1套、電纜接續材料1套)1套、彩條布若干米、編織袋若干袋。8.質量控制及檢驗8.1質量控制及質量檢驗8.1.1電纜溝徑路的選擇應防護設計及定測要求。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觀察檢查。8.1.2平行于軌道的電纜溝距最近鋼軌軌底邊緣的距離為:①線路外側不得小于2m;當路肩寬度不夠時,在保證軌底邊緣與電纜溝的斜面距離不得小于2m時,可減至不小于1.7m;②在線路間時,不得小于1.6m;當線間距為4.5m時,不得小于1.5m。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8.1.3平行于公路的直埋電纜溝距公路面、排水溝邊沿不得小于1m。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觀察、測量檢查。8.1.4電纜溝開挖好后,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溝底平整。檢驗數量:全檢。檢驗方法:測量檢查。9.安全及環保要求9.1安全要求9.1.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9.1.2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穿防護服(工作服),佩帶安全帽,并系好帽帶。9.1.3施工時在車站行車室設置駐站安全聯絡員,配備必要的通訊工具,與現場安全防護員及時通報行車信息。設專人負責登記要點和銷記。9.1.4機具、挖出的道碴泥土擺放不得侵限,以確保鐵路行車安全。9.1.5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9.2環保要求9.2.1電纜溝開挖前,為防止污染道床,先鋪好彩條布。9.2.2電纜溝開挖后多余的泥土運到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的地點棄置。按環保部門要求集中處理生活中的污水。9.2.3保護當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