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發票管理規定辦法
營改增后如何規范發票管理
一是準確劃分用票納稅人類型。
按照稅收征管法、發票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將納稅人劃分為自開票納稅人和代開票納稅人,劃分的標準是納稅人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
辦理了稅務登記或按稅收征管法有辦證義務的納稅人,為自開票納稅人,有用票需求的,應自己開具發票,不得找稅務機關或其他納稅人代開。
沒有辦理稅務登記義務的納稅人,為代開票納稅人,包括偶爾發生應稅行為的非企業性單位和廣大自然納稅人,他們有用票需求的,應找稅務機關代開或稅務機關委托的其他合法單位代開,不得找其他自開票納稅人開具。
以此劃分開票納稅人類型,堅持權利義務對等原則,劃清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權利義務,有利于保證雙方權利義務的實現,各做各的事,不相互越位,不越俎代庖。
二是因地制宜滿足納稅人需求。
營改增后,原增值稅納稅人和試點增值稅納稅人都用增值稅發票,納稅人數量多,需求各異,必須結合各類納稅人的實際,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滿足他們的用票需求。
首先,對起征點以上和起征點以下納稅人要區分對待,起征點以上納稅人開票原則上進入增值稅防偽稅控升級版,使用新系統開具發票,稅控器具費用從應納稅款中抵扣;起征點以下納稅人,根據納稅人意愿,可選擇使用增值稅防偽稅控升級版、UK數字證書、原有地稅稅控器具、定額發票等方式開票。
其次,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根據其業務需求,區別開票。
一般納稅人使用防偽稅控系統升級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不得利用其他器具開票;小規模納稅人,由納稅人用稅控器具開具普通發票,需要開具專用發票的,由稅務機關代開。
再次,對行業特點不同的納稅人允許使用不同的稅控器具開具發票。
針對飲食、二手房交易、停車管理服務、出租車、過橋過路通行服務等特殊行業,允許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使用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升級版、卷筒、計價器出票、手撕定額等形式開票;最后,對沒有辦理稅務登記義務的納稅人由稅務機關或稅務機關委托的合法代開機構進行代開。
他們有用票需求的,持合法證明,隨到隨開,當即繳納稅款或免稅。
三是規范新老納稅人用票標準。
推行營改增后,原增值稅納稅人和試點增值稅納稅人都是增值稅納稅人,在發票使用方面應享受一樣權利,履行一樣義務,統一用票標準。
按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銷售不動產和個人出租不動產相關規定,自然人可以申請地稅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而原增值稅自然人是不可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
如此一來,這似乎對原增值稅自然納稅人形成一種稅收歧視。
在給予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開票優惠的同時,也要對原增值稅納稅人自然納稅人銷售其他可以抵扣的貨物,需要代開專用發票也明確應該允許,以便他們享受同樣的優惠。
另外,對原增值稅不足起征點小規模納稅人偶爾需要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問題,也應比照自然人允許代開。
四是服務兜底,千方百計解決納稅人困難。
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要樹立依法使用發票是納稅人的一項權利更是一項權益的觀念,不僅要
給予,更必須加以保障。
無論是自開票納稅人還是代開票納稅人,無論在任何時點,遇到用票困難,只要需求合法,在通過其他途徑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稅務機關最后都應無條件解決,不能因為納稅人用不上發票而導致其他權益喪失。
篇2:營改增發票管理規定辦法
營改增后如何規范發票管理
一是準確劃分用票納稅人類型。
按照稅收征管法、發票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將納稅人劃分為自開票納稅人和代開票納稅人,劃分的標準是納稅人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
辦理了稅務登記或按稅收征管法有辦證義務的納稅人,為自開票納稅人,有用票需求的,應自己開具發票,不得找稅務機關或其他納稅人代開。
沒有辦理稅務登記義務的納稅人,為代開票納稅人,包括偶爾發生應稅行為的非企業性單位和廣大自然納稅人,他們有用票需求的,應找稅務機關代開或稅務機關委托的其他合法單位代開,不得找其他自開票納稅人開具。
以此劃分開票納稅人類型,堅持權利義務對等原則,劃清了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權利義務,有利于保證雙方權利義務的實現,各做各的事,不相互越位,不越俎代庖。
二是因地制宜滿足納稅人需求。
營改增后,原增值稅納稅人和試點增值稅納稅人都用增值稅發票,納稅人數量多,需求各異,必須結合各類納稅人的實際,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滿足他們的用票需求。
首先,對起征點以上和起征點以下納稅人要區分對待,起征點以上納稅人開票原則上進入增值稅防偽稅控升級版,使用新系統開具發票,稅控器具費用從應納稅款中抵扣;起征點以下納稅人,根據納稅人意愿,可選擇使用增值稅防偽稅控升級版、UK數字證書、原有地稅稅控器具、定額發票等方式開票。
其次,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根據其業務需求,區別開票。
一般納稅人使用防偽稅控系統升級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不得利用其他器具開票;小規模納稅人,由納稅人用稅控器具開具普通發票,需要開具專用發票的,由稅務機關代開。
再次,對行業特點不同的納稅人允許使用不同的稅控器具開具發票。
針對飲食、二手房交易、停車管理服務、出租車、過橋過路通行服務等特殊行業,允許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使用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升級版、卷筒、計價器出票、手撕定額等形式開票;最后,對沒有辦理稅務登記義務的納稅人由稅務機關或稅務機關委托的合法代開機構進行代開。
他們有用票需求的,持合法證明,隨到隨開,當即繳納稅款或免稅。
三是規范新老納稅人用票標準。
推行營改增后,原增值稅納稅人和試點增值稅納稅人都是增值稅納稅人,在發票使用方面應享受一樣權利,履行一樣義務,統一用票標準。
按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銷售不動產和個人出租不動產相關規定,自然人可以申請地稅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而原增值稅自然人是不可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
如此一來,這似乎對原增值稅自然納稅人形成一種稅收歧視。
在給予營改增試點納稅人開票優惠的同時,也要對原增值稅納稅人自然納稅人銷售其他可以抵扣的貨物,需要代開專用發票也明確應該允許,以便他們享受同樣的優惠。
另外,對原增值稅不足起征點小規模納稅人偶爾需要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問題,也應比照自然人允許代開。
四是服務兜底,千方百計解決納稅人困難。
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要樹立依法使用發票是納稅人的一項權利更是一項權益的觀念,不僅要
給予,更必須加以保障。
無論是自開票納稅人還是代開票納稅人,無論在任何時點,遇到用票困難,只要需求合法,在通過其他途徑得不到解決的情況下,稅務機關最后都應無條件解決,不能因為納稅人用不上發票而導致其他權益喪失。
篇3:村級工作目標考核計分辦法
村級工作目標考核計分辦法
1、招引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或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項目或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以上文化產業項目的。年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75%或以上的得10分,未達75%的按完成比例得分。
2、完成村莊規劃建設與管理任務,確保農地增減掛鉤工作順利推進得5分,未完成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3、完成村集體新增經營性收入5萬元的得滿分5分,未完成任務的,按完成比例得分。
4、未完成農田水利建設和綠化造林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5、未完成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6、未完成計劃生育各項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7、未完成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任務的,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8、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環保等工作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9、村級財務管理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10、五保對象入院集中供養、居民養老保險覆蓋、廣電村村通、征兵、合作醫療等民生實事工作按完成比例得分。
11、組織黨員正常開展活動,新發展黨員、文明村創建等工作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12、新農村服務中心七室兩超市一廣場建設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
13、班子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視其工作量和評議效果適當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