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格式
根據《關于印發平魯分局火災隱患排查安全整治專項行動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晉引平字〔2010〕173號)精神及我部繼續深化安全生產的要求,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治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著眼于建立火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機制,及時發現與消除安全隱患,重點從設備、生產、安全設施等方面進行火災隱患排查治理,提高我部安全管理水平,確保項目的生產安全。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火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進我部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創新工作舉措,提升安全工作水平,減少和控制火災事故的發生。
三、工作部署
1、成立領導小組
項目部成立“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潘瑞強
副組長:張光榮王丹龍
成員:連貽源張長城陳文雄黃印噸黃印愿袁丹丹
“火災隱患排查專項治理”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質環科,張長城任辦公室主任。
2、加強宣傳教育
進入秋冬季節,天干物燥,是火災高發的傳統季節。對此,我們要加強用火用電的安全宣傳教育,做到人離火滅,人走電斷。晚上睡覺時,將取暖器置放在安全位置,附近無易燃物。
3、加強安全巡視及例行檢查
施工現場配有專人24小時值班巡視,如發現火災隱患或火災早期火苗,及時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隱患并及時上報主管領導。同時專職安全員每周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主要檢查施工現場和生活營地用電線路是否亂搭亂接、電線是否老化破損、用電設備是否超負荷,模板、木方等易燃物品存放區是否防火隔斷等。爭取將火災隱患消除于未然。
4、開展一次火災隱患大排查活動。計劃于十月底,由項目經理帶隊,項目部主要領導干部組成一個檢查小組,并邀請消防專家開展一直全面的火災隱患大排查專項檢查。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要一一落實整改措施,及時完成整改。
5、滅火器材和急救物質的儲備
消防器材和火災急救物質要儲備充足。干粉滅火器及黃沙箱等分布于各施工部位及生活營地。其他救火物質如手電筒、鐵揪、消防桶、口哨、喊話筒等,統一存放在倉庫,倉庫保管員24小時值班。損耗性救火物質使用后,要及時補充。
6.提高員工應急救援能力。根據我部預先制定的《火災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習。在火災發生時,救援隊員能熟練使用相關的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將損失降到最低。
四、工作要求
火患猛于虎,火患的防治關系我部全體員工生命財產安全等切身利益,為此我部各崗位員工務必履行好自己在火災隱患排查治理活動中的職責,對檢查中發現的各類隱患,要及時進行整改。確保我部安全生產,做到零火災事故。
篇2: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
(一)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1.防火巡查頻次、部位和人員。
(1)在工作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日一次;
(2)防火巡查可由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實施,或結合實際,由有關工作崗位人員實施;
(3)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
(4)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2.防火巡查內容。
(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二)組織撲救初起火災。
1.單位應當制訂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按照預案,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
2.員工發現火災應當立即呼救并報“119”火警,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按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或電話通知消防值班人員;
(2)立即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滅火,開啟送風閥、排煙閥等消防設施。
3.火災確認后,值班人員應當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志愿消防隊應當按照預案分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通信聯絡,向單位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指令下達有關人員;
(2)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
(三)引導人員疏散逃生。
1.應當在每個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負責組織引導人員疏散。
2.發生火災時,疏散引導員應當立即通過喊話、廣播等方式,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知、引導火場人員正確逃生。
3.火災無法控制時,單位火場指揮員應當命令所有參加火災處置人員撤離。
(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1.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張貼圖畫、廣播等向員工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
2.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3.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員工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規;
(2)掌握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掌握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4)掌握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方法;
(5)掌握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引導在場人員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篇3:火災隱患排查抄告整改驗收制度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
二、各部門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三、防火巡查、檢查人員對下列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行為,應當責成有關人員當場改正并督促落實:
1、違章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
2、違章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等違反禁令的;
3、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響疏散通道暢通的;
4、消火栓、滅火器材被遮擋影響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7、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
8、其他可以當場改正的行為。
違反上述規定的情況以及改正情況應當有記錄并存檔備查。
四、防火巡查、檢查人員發現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識損壞或缺失;防火門配件(閉門器、順位器)損壞或缺失;滅火器壓力不足或罐體損壞;室內消火栓配件(水槍、水帶、閥門把手等)損壞或缺失;自動消防設施損壞等不能立即整改的火災隱患,發現人應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檢查部門負責人將隱患問題抄告相關部門,接到隱患抄告單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配合消防安全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時限、部門和責任人,報消防安全責任人審批。
在火災隱患未消除之前,各部門應當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確保消防安全,隨時可能引發火災或者一旦發生火災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將危險部位上報公司進行停產停業整改。
五、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在火災隱患抄告單上,由監察部門負責人和隱患整改部門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記錄應當記明檢查的人員、時間、部位、內容、發現的火災隱患以及處理措施等。
六、對于涉及其他共用消防設施、部位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相關部門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并上報公司協調解決。
七、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單位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寫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