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區房屋管理規定
物業轄區房屋管理規定
為保持轄區物業的完好美觀、安全使用,使業主、住用人享有寧靜舒適的生活環境,特制定本規定。
一、不得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外貌、設計用途、功能和布局等。
二、不得擅自占用或損壞樓梯、通道、走廊、屋面、平臺等共用部位。
三、不得在轄區內存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等物品和排放有毒、有害、危險物質等。
四、不得影響物業環境或市容觀瞻的亂搭、亂貼、亂掛、設立廣告牌。
五、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區域內的道路、場地等。
六、不得在房屋外立面安裝雨蓬、花架、晾衣架等及擅自鉆孔。
七、不得影響房屋建筑結構和使用安全及違反裝飾裝修相關法規規章、《住宅使用說明書》等有關規定。
篇2:房屋裝修結構安全管理規定
1、擅自拆除承重墻或拆除房屋的柱、梁、板等,危及主體結構安全功能;
2、擅自超過設計承載力,在樓板上砌筑墻體;
3、擅自在建成房屋下建造地下室或開挖房屋基礎;
4、不經穿管直接埋設電線;
5、擅自訴改廚房、廁所的防水層;
6、其他危及房屋結構安全和他人利益的行為。
第十條從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經過批準,可以進行下列裝修行為:
(一)搭建建筑物、構筑物;
(二)改變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墻上開門、窗;
(三)拆改供暖管道和設施;
(四)拆改燃氣管道和設施。
本條所列第(一)項、第(二)項行為,應當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第(三)項行為,應當經供暖管理單位批準;第(四)項行為應當經燃氣管理單位批準。
第十一條裝飾裝修企業應按照下列施工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裝飾裝修:
(一)改動衛生間、廚房間防水層的,應當按照防水標準制訂施工方案,并做閉水試驗;
(二)裝飾裝修企業必須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其他技術規范、技術標準施工,不得偷工減料,確保裝飾裝修工程質量。
(三)裝飾裝修企業從事房屋裝飾裝修活動,應當遵守施工安全操作規程,按照規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和消防措施,不得擅自用明火和焊接作業,保證作業人員和周圍房屋和財產的安全。
(四)房屋裝飾裝修工程使用的材料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有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和有中文標識的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生產廠廠名、廠址等。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和設備。
(五)裝飾裝修工程竣工后,室內空氣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第十二條房屋裝飾裝修時,裝修人和裝飾裝修企業必須遵守下列注意事項:
(一)裝修人對房屋進行裝飾裝修前,應當告知鄰里。
(二)裝修人和裝飾裝修企業從事房屋裝飾裝修活動,不得侵占公共空間,不得損害公共部位和設施。
(三)房屋裝飾裝修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固體、可燃液體等廢物,應當按照規定的位置、方式和時間堆放和清運。嚴禁違反規定將各種固體、可燃液體等廢物堆放于樓道或者其他地方。
第十三條物業管理單位應當按照房屋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實施管理,發現裝修人或裝修企業有未經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擅自改變房屋主體結構或明顯加大荷載的,或擅自從事第十條規定的裝修行為的,應當立即制止,并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同時應追究其違反房屋裝飾裝修服務協議約定的違約責任。
第十四條因房屋裝飾裝修活動造成相鄰房屋的管道堵塞、滲漏水、停水停電、物品毀壞等,裝修人應當負責修復和賠償;屬于裝飾裝修企業責任的,裝修人可以向裝飾裝修企業追償。
裝修人擅自訴改供暖、燃氣管道和設施,侵占公共部位,對公共部位和公共設施造成損失的,由裝修人負責賠償。
裝飾裝修企業自行采購或者向裝修人推薦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裝飾裝修材料,造成空氣污染超標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五條房屋裝修人或裝飾裝修企業違反本規定,具有下列行為的,由房產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罰:
(一)裝修人擅自訴改房屋主體結構和承重結構的,責令恢復原狀,并可處50000元以上
100000元以下的罰款;明顯加大荷載的,對裝修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二)裝修人未按第七條規定申報登記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的,責令改正,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三)裝修人將裝修工程委托給不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企業,責令改正,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四)將沒有防水要求的房間或者陽臺改為廚房間、衛生間的,或者拆除連接陽臺的磚、混凝土墻體的,對裝修人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對裝飾裝修企業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五)損壞房屋原有節能設施或者降低節能效果的,對裝修裝飾企業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篇3:房屋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規范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安全監督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施工安全監督,是指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對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及人員(以下簡稱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等情況實施抽查并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處理的行政執法活動。
第三條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將施工安全監督工作委托所屬的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具體實施。
第四條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施工安全監督機構建設,建立施工安全監督工作考核制度。
第五條施工安全監督機構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具有完整的組織體系,崗位職責明確;
(二)具有符合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施工安全監督人員,人員數量滿足監督工作需要且專業結構合理,其中監督人員應當占監督機構總人數的75%以上;
(三)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配備滿足監督工作需要的儀器、設備、工具及安全防護用品;
(四)有健全的施工安全監督工作制度,具備與監督工作相適應的信息化管理條件。
第六條施工安全監督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工程類相關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初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二)具有兩年及以上施工安全管理經驗;
(三)熟悉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標準規范;
(四)經業務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相關執法證書;
(五)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其所屬的施工安全監督機構(以下合稱監督機構)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已辦理施工安全監督手續并取得施工許可證的工程項目實施施工安全監督。
第八條施工安全監督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抽查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履行安全生產職責情況;
(二)抽查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執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情況;
(三)抽查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開展情況;
(四)組織或參與工程項目施工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五)依法對工程建設責任主體違法違規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六)依法處理與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相關的投訴、舉報。
第九條監督機構實施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監督,應當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受理建設單位申請并辦理工程項目安全監督手續;
(二)制定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監督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實施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監督抽查并形成監督記錄;
(四)評定工程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并辦理終止施工安全監督手續;
(五)整理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監督資料并立卷歸檔。
第十條監督機構實施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監督,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工程建設責任主體提供有關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文件和資料;
(二)進入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督抽查;
(三)發現安全隱患,責令整改或暫時停止施工;
(四)發現違法違規行為,按權限實施行政處罰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五)向社會公布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安全生產不良信息。
第十一條工程項目因故中止施工的,監督機構對工程項目中止施工安全監督。
工程項目經建設、監理、施工單位確認施工結束的,監督機構對工程項目終止施工安全監督。
第十二條施工安全監督人員有下列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情形之一,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現施工安全違法違規行為不予查處的;
(二)在監督過程中,索取或者接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三)對涉及施工安全的舉報、投訴不處理的。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督機構和施工安全監督人員不承擔責任:
(一)工程項目中止施工安全監督期間或者施工安全監督終止后,發生安全事故的;
(二)對發現的施工安全違法行為和安全隱患已經依法查處,工程建設責任主體拒不執行安全監管指令發生安全事故的;
(三)現行法規標準尚無規定或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弄虛作假,致使無法作出正確執法行為的;
(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導致安全事故的;
(五)按照工程項目監督工作計劃已經履行監督職責的。
第十四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十五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導則》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