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項目防臺風防暴雨防雷暴三防預案

物業項目防臺風防暴雨防雷暴三防預案

2024-07-14 閱讀 1922

物業項目防臺風、防暴雨、防雷暴三防預案

一、應急準備與組織管理

1.制定三防預案的目的:

(1)在接到預警信號時,及時落實相應的防范行動;

(2)惡劣天氣過后,及時排除險情、發現隱患、檢查損失情況、進行反饋改進。

2.緊急處理領導小組及職責:

職務

職責

組長(總經理)

1.組建領導小組;

2.組建義務消防隊;

3.批準應急準備方案;

4.全面負責緊急事件處理決策;

5.組織檢查監控。

副組長(副總經理)

1按批準的應急準備方案,落實有關設施、物資并組織實施;

2.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培訓,必要時組織演練;

3.組織保安部、工程部、保潔部、綠化部、公共事務部編制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并審核。

4.檢查預案落實情況,執行組長交付其他工作。

副組長(各管理處主任)

1.按經批準的應急準備預案對作業現場的要求組織實施;

2.負責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的培訓;

3.全面負責所屬管理范圍內的應急處理;

4.執行組長交付其他工作。

副組長(總經辦)

1.負責各項預案中有關設備、物資的準備;

2.負責對物資管理有關人員進行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的培訓;

3.負責按經批準的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對辦公、生活區的要求組織實施;

4.負責對辦公及后勤管理有關人員進行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的培訓;

5.執行組長交付其他工作。

(架構、名單及聯系電話見附件1)

3.應急救援隊(各管理處確定,并呈公司一份)

4.緊急情況處理的通用要求

①公司各管理處至少備置一只銅鑼,用于出現緊急情況時通過敲打銅鑼的方式通知業主、住戶;

②公司各管理處負責人及公司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正副總經理應當在每年的4月至次年的11月開通天氣預報手機(含小靈通)短訊功能。

②緊急事故發生時,項目負責人必須立即組織采取應急措施處理,當事故嚴重,自身難于處理時,必須首先聯絡緊急救援或醫療單位,并同時向上級領導報告;

③當緊急事故威脅到人身安全時,必須首先確保人身安全,項目負責人負責組織人員迅速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再采取應急措施以盡可能地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防止伴隨的重大環境事故;

④對緊急情況和緊急事故發生后,項目經理應保護好現場,在事故處理結束后應恢復正常;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項目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提交緊急事故處理報告,緊急事故處理報告一式二份,一份報公司備案,一份自留;

⑤緊急情況發生后,項目負責人應召集有關人員確定緊急情況發生的原因,評審確保緊急情況不再發生措施的需求,制定、實施、驗正糾正措施。

二、相關知識、定義

1.臺風警報

(1)廣東省臺風預警信號及含義:

(一)白色臺風信號。其含義為:熱帶氣旋48小時內可能影響本地。

(二)綠色臺風信號。其含義為:本地未來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7級(39~61千米/小時);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

(三)黃色臺風信號。其含義為:本地未來12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62~74千米/小時)以上;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62~88千米/小時)。

(四)紅色臺風信號。其含義為:本地受熱帶氣旋影響,未來12小時內平均風力可達10級(89~102千米/小時)以上;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89~117千米/小時)。

(五)黑色臺風信號。其含義為:熱帶氣旋將在未來12小時內在本地或附近登陸,平均風力12級(118~133千米/小時)或以上;或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12級或以上

(2)深圳地區臺風預警信號及含義:

標示和含義與廣東省相同,標志上的"白、綠、黃、紅、黑"分別改為"1、2、3、4、5",即直接標明幾號風球。

(3)香港天文臺發出的臺風警報

香港警報系統分為5個級別,如下:

1號風球:熱帶氣旋位于香港800公里范圍內,稍后可能會影響香港。

3號風球:維多利亞港內吹強風或將有強風,持續風速每小時41-62公里,陣風可能超過每小時110公里。

8號風球:維多利來亞港內風速已達或將達到每小時63-117公里之烈風或暴風,而陣風可能超過每小時180公里。

9號風球:烈風或暴風風力現正或將會顯著增強或現場10米高度實測風速10分鐘均值達到27米/秒或以上。

10號風球:風速已達或將達颶風程度,即持續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而陣風可能超過每小時229公里。

2.暴雨警報

暴雨預警信號分為黃、紅、黑3個級別,如下所示:

(一)黃色暴雨信號。其含義為:六小時內,本地將可能有暴雨發生。

(二)紅色暴雨信號。其含義為:在剛過去的3小時內,本地部分地區降雨量已達50毫米以上,且雨勢可能持續。

(三)黑色暴雨信號。其含義為:在剛過去的3小時內,本地部分地區降雨量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雨勢可能持續。

3.雷暴警報

目前沒有專門的雷暴預警信號。一般當出現頻繁且離本地較近的雷擊情況時,可認為是強雷暴天氣。

三、風險識別

1.在三種(雷暴、暴雨、臺風)惡劣天氣下存在典型的風險有:

(1)雷暴風險:

-雷擊造成設備損壞

-雷擊造成戶外作業人員觸電

-雷擊造成輸配電系統損壞

-雷擊造成山林火災

(2)暴雨風險:

-水淹(排水不暢)

-坍塌(如圍墻、護坡、路基等)

-道路濕滑或沖毀,

-室外設備/物料進入損壞

-室內進水等造成的損失

(

3)臺風風險:

-上述暴雨的各項風險

-戶外高大設備倒塌(吊車、標語牌、線桿)

-松散物飛揚造成的設備損害或人員傷害

-輸配電系統損壞

四、行動指引

1.雷暴防御指引

-在5月之前完成所有防雷接地的檢查。

-雷暴期間,停止戶外活動

-雷暴后,搶修或檢查損失情況。

2.暴雨防御指引

(1)黃色信號時的行動:檢查排水設施或通道的可用性,檢查應急排水設備的可用性,檢查門/窗/天臺等易進雨的設施,收蓋露天存放的物品,疏散低洼易浸地區物資,要注意廣播、電視有關暴雨信息的最新廣播。發現險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組織搶險。雨后組織檢查,排除險情和隱患。

(2)紅色信號時的行動:暫停在空礦地方的戶外作業;外出應考慮天氣和道路情況是否許可;檢查戶外電氣設備/臨時電氣設備的抗風/抗雨措施;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發現險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組織搶險。雨后組織檢查,排除險情和隱患。其它同黃色暴雨信號。

(3)黑色信號時的行動:員工留在室內,如在位置可能出現嚴重水淹,則報警,組織救援,到安全地方暫避;停止戶外作業;停止非事故搶險的交通運輸活動;如"黑"色信號在上班前發出,雇主不應要求雇員上班,除非有關暴雨時的工作安排已有事先協定并采取了安全措施;發現險情,在采取了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組織搶險。雨后組織檢查,排除險情和隱患。其他同紅色暴雨信號。

3.臺風防御指引

(1)臺風預報與信息發布的行動:

a.公司相關人員從下列途徑獲得警報信息:

-廣州中心氣象臺網站

-香港天文臺網站/電視臺

-運營公司應急科

b.總包安全環保部發送信息資料:

--內容:基本信息和路徑圖,包括臺風名稱,中心位置、移動方向和速度、預警信號級別、預計登陸地點和時間等。

--方式:傳真到指定傳真機、網絡傳送、張貼到指定地點(8號風球時不再向外部建筑張貼)、電話通知等。

c.各單位接口人收錄和通知相關部門采取響應行動

1號風球時的行動:進入抗臺戒備狀態,待召的應急指揮即為全面負責落實防臺行動指揮,其他應急組的組長即為防臺、抗臺行動的協調人;檢查待招人員的通訊是否暢通;檢查各類廠房的門、窗、百頁窗等完整可靠;檢查所管戶外的松散物;蓋好所有戶外的蓋板;將臺風期間仍存放在戶外的設備、物件、起重機械等固定牢;檢查戶外電氣設備/臨時電氣設備的抗風/抗雨措施;檢查所管區域地面、地下的排水系統暢通;檢查應急設備、如泵、水帶等隨時可用;注意收聽、收看有關媒體的報道或通過氣象咨詢電話等氣象信息傳播渠道了解的最新情況,以決定或修改有關計劃。

2號風球時的行動:中止戶外一切高空作業;檢查、保證消防設備及系統的可用性;通知各單位/住戶關閉門、窗戶,并檢查關閉是否牢固;將露于陽臺的花盆及其他可能被風吹走的物品移入室內;檢查、保證戶外設備通道的安全性、即無阻塞、無松散物、無漏油;檢查、保證工作人員的交接安排;做好保安設備和保安亭的防護,必要時安排臨時出入口控制措施;進一步清理松散物的,加固戶外堆放物件;檢查蓋好孔洞蓋板,確保蓋實穩固;檢查、優化臺風期間的工作計劃,根據氣象條件取舍工作項目;檢查、保證應急抽水泵到預設現場;檢查電梯房/施工電梯或卷揚機防雨措施良好;檢查停車場和停放車輛,將停車場的高架照明燈降下,確保各停放車輛的車窗關閉;注意收聽廣播和電視隨播、增播、報道熱帶氣旋的最新消息和有關抗風通知。

3號風球時的行動:在大風到達前終止一切戶外施工活動;關緊門窗;不要在迎風的窗戶旁站立;移走在風口位的家具及貴重物品;危險地帶和危房人員應到避險場所避風;切斷霓虹燈招牌及危險的室外電源;嚴密監視臺風對設備/設施的影響,出現險情時及時撤離;再次檢查應急組織人員的到崗情況。

4號/5號風球時的行動:掛出4號及以上風球時或現場10米高度實測風速10分鐘均值達到27米/秒時。除值班人員堅守崗位外,其他所有人員在原地待命,不得外出,遠離迎風門窗;當門窗被風損毀時,應待風力沒有威脅時再行安裝;當臺風中心經過當地時,風力會減到很小或靜止一段時間,切記強風將會轉向突然吹襲,應繼續留在安全處避風。

篇2:住宅區雷電雷暴應急預案

住宅區雷電(雷暴)應急預案

(三)預防雷電(雷暴)可能帶來的火災或人身傷害事故。主要責任部門:

物業工程部、秩序維護部

落實負責人:工程部負責人、秩序維護隊長(平日工作時間)工程部值班員/秩序維護班長(夜間及節假日等非辦公時間)重點范圍:樓宇避雷設施。

1、防雷裝置的檢查

(1)項目秩序維護部應注意提示工程部,在每年雷雨季節以前作定期檢查。如有特殊情況,還要進行臨時性的檢查。特別是避雷針、避雷器要進行定期校驗。

(2)當防雷裝置各部分導體出現因腐蝕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折斷、銹蝕達30%以上時,必須進行更換。

(3)檢查是否由于維修建筑物或建筑物本身形狀有變動,使防雷裝置的保護范圍出現缺口。

(4)檢查接閃器有無被雷擊后而發生熔化和折斷,避雷器瓷套有無裂紋、碰傷等情況,井應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

(5)檢查明裝引下線有無在驗收后又裝設了交*或平行電氣線路;檢查避雷裝置有無接觸不良情況和木結構的接閃器支桿有無腐朽現象;并檢查接地裝置周圍的土壤有無沉陷現象等。

(6)測量全部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安全要求。若發現接地電阻值有很大變化時,應對接地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必要時可補打電極。

(7)檢查有無因挖土、敷設其他管道或種植樹木、植被而挖斷接地裝置等。

(8)獨立的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不得設在行人經常通過或堆放易燃物的地方。對裝有避雷針或避雷帶的構架,不準裝設低壓線或通訊線等。避雷針、避雷帶與引下線應采用焊接方法。

2、預防雷暴災害的措施

(1)項目秩序維護部應確保項目所有員工均接受過防雷常識的培訓,并留有培訓記錄。

(2)要求項目各部門注意雷電天氣切實保護戶外工作員工的安全,必要時應要求戶外崗位的員工暫時撤入室內或在安全地點躲避。

(3)雷電天氣應禁止員工登高作業,帶電作業或在空曠地點工作。(如進行外壁作業、在樓頂工作、攀爬燈桿等)

(4)要求員工遇雷電天氣,不得在樹木、煙囪、廣告牌、旗桿等高大、孤立結構、物體附近活動。不得接近高壓輸配電設施。3、雷暴天氣暫避場所的選擇

發生雷暴時,除非不得已,不可走出大門或留在戶外。應當尋找能提供防雷保護的建筑物、車輛或者其他構筑物、場所暫避。

(1)下列場所可供人們躲避雷電。

①采取防雷保護措施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

②地下掩蔽場所,諸如地鐵、隧道和洞穴;

③大型金屬或金屬框架建筑物;

④具有金屬車頂和車身封閉的汽車、大型客車以及其他車輛;(2)如果處于暴露區域,孤立無援,一籌莫展,而且你感到自己的頭發根根豎起,預示即將遭到雷擊,則應立即跪下,身子前向彎曲,并將手放在膝蓋上。切勿躺在地上,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