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花園小區公眾管理制度
某花園小區公眾管理制度
㈠、禁止亂張貼、亂涂畫、亂擺賣的規定
為維護小區環境的整潔美觀及公共場所的良好秩序,管理處根據《南京市公共衛生管理條例》及《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制訂此規定。
1、未經管理處批準,禁止在小區任何公共場所,包括房屋外墻、公共走道樓梯間、庭苑、門店等處張貼任何標語、廣告、海報、涂寫任何字句。
2、除經管理處批準在規定的時間及規定的地點進行產品展銷外,禁止在小區任何公共場所擺攤設點。
3、違反本規定的單位和個人,除應承擔"三亂"行為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外,還應清除洗所亂張貼、亂涂畫之處,亂擺賣者將移交工商部門處理。
4、本區保安員、管理員應加強各自責任區巡視,杜絕"三亂"行為的發生,區內用戶應教育家人愛護小區環境,不亂涂亂畫。
㈡、公共場地及共用部位管理規定
為維護用戶利益,保障公共場地及共用部位規范、合理使用,特規定如下:
1、本規定所稱公共場地是指小區內所有的空坪、綠地、道路、停車場、等場地;共用部位是指樓梯、走道、消防通道、外墻面、天面、天臺等。
2、公共場地和共用部位以及附屬的公共設施為全體用戶所共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占有或占用。
3、樓梯、通道必須保持整潔、明凈、暢通,通道或樓梯不得隨意隔阻挪作它用,不得隨意安裝防盜門或其他隔離欄,保持通道暢通;通道及樓梯內禁止任何用戶隨便占用,如堆放物品,安裝灶臺或其他用途。
4、外墻面必須保持外觀完好、整潔和美觀,無滲水、無污漬;陽臺門窗、防盜網及空調安裝、外墻裝飾應與整體墻面相一致,裝修標書應報管理處審批。
5、天面門由管理處統一閉鎖,天面門鑰匙由管理處與本單元用戶共同掌管;天面不得進行鑿、拆、搭、占等違章改建。不得在天面上亂拋垃圾、雜物;不得在天面上玩游戲、嬉鬧、喧嘩、乘涼。
6、所有用戶有責任自覺維護公共場地的整潔與美觀,愛護公共設施。
⑴、不允許向公共場地拋撒垃圾、雜物;
⑵、不允許向公共場地吐痰、口香糖和其他物品;
⑶、禁止隨地大小便;
⑷、不得損壞公共場地與公共設施;
⑸、不得損毀花草樹木;
⑹、在公共場所放養寵物必須遵守南京市有關規定;不得喂養大型寵物如狼犬等;犬、貓類動物必須拴上頸鏈(長度以不超過兩米為宜),禁止寵物隨地大小便。
7、管理處每天負責對公共場地和共用部位進行巡查,對違反公共場地和共用部位管理的行為,管理處發出《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
8、在用戶有特殊情況需要臨時占用公共場地時,用戶應寫出書面申請,在不違反消防安全和其他規定的前提下,根據"有償使用"原則,與管理處簽訂臨時占用空地協議書。
9、管理處有權對侵占、占用公共場地和共用部位的行為進行制止、糾正,并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㈢、戶外廣告管理規定
1、本區內戶外廣告的設置由管理處實施現場監督和管理。
2、凡紅線區、道路兩側、建筑物上或未開發的空地上,設置廣告牌或其它招牌的企事業單位、個人,須先向管理處申報。經主任審核并征得相關業主同意后,再根據廣告的形式、設置地點等向有關部門申報。嚴格控制在綠化帶上設置廣告,未經批準一律不予審批。為維護多家業主的切身利益,凡在建筑物上設置廣告須經各家業主的同意,并按廣告總造價的10%向管理處交納公共建設維護基金,此基金用于該物業的公共維修。
3、申請設置廣告的報批手續齊全后,用戶持批準的文件復印件,送管理處備案,并辦理施工手續,簽訂臨時占地協議,繳納土地占用費。同時,還須交納保證金,用作廣告設置期滿后自行拆除,并恢復所占地原貌的保證。
4、小區內商業網點或用戶需要在本區內發布戶外廣告的,須委托有戶外廣告經營權的單位,按已批準的內容規格、地點和時限制作。
5、戶外廣告經營者在制作發布廣告時,一定要注意作好以下事項:
⑴、戶外廣告必須真實、合法,不得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損害社會公眾利益。
⑵、戶外廣告設置、安裝應當牢固、安全、美觀,不能妨礙交通、消防,破壞附屬園林和綠化帶。
⑶、戶外廣告必須保持完整,使用規范文字,對殘缺不全、不亮的霓虹燈廣告和脫色、破損、陳舊、過期、閑置的戶外廣告,應當及時維修、翻新或者拆除,不得影響區貌觀瞻。
⑷、戶外廣告設施倒塌、脫落造成他人人身傷殘、死亡或財產損失的,廣告經營者要承擔民事責任。因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廣告經營者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者要承擔民事責任。
6、各類招貼廣告經營者須經主管部門審查,并張貼在區內(經市有關部門批準)指定的社會招貼廣告專欄內,不得在其它地方張貼社會廣告。
㈣、環境衛生管理規定
為保持區內干凈整潔,使用戶享有優雅、舒適的生活環境,結合本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1、各用戶須使用垃圾袋,于早上八點、中午二點前投入垃圾桶內,請勿把垃圾長時間擺放在門口、走廓或樓梯間。
2、嚴禁任何人員在區內隨地亂吐痰,亂丟紙屑、煙頭、果皮、瓜皮及瓜殼。
3、不準亂倒垃圾、雜物、污水和隨地大小便。
4、禁止把垃圾、紙屑、膠袋等雜物投入廁所或下水道,如因使用不當導致堵塞或損壞,用戶應負全部修理費用。
5、小區內任何公共地方,均不得亂涂亂畫亂貼,豎指路牌、廣告牌等,違者負責清除粉刷和拆除費用。
6、飼養寵物須經市政府有關部門批復,報管理處備案。
7、用戶裝修完畢,應立即清掃,不得將廢物棄于走廊、樓梯道或公共場所。
8、小區內商業網點不得在公共場所、走廊堆放物品或占用公共場所擴大營業場地,應在適當地方放置垃圾桶,不得造成蚊蠅孳生地。
9、用戶不得向室外(即窗外或陽臺外)傾倒污水、拋紙屑、煙頭、雜物等。
10、凡違反以上規定者,管理處有權根據有關衛生管理規定給予處罰,或在公共場所張榜公布其行為。
㈤、暫住人員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對暫住人員的管理,保持居住環境安全優雅,確保業主利益,特制訂如下規定:
1、暫住人員必須持有效合法證件,并到派出所申報暫用戶口。
2、投靠親友的外來人員,
居住時間超過三天以上,須到派出所申報臨時戶口:
⑴、在本市工作的暫住人員,須持有本轄區派出所簽發的暫住證。
⑵、在本市工作的港、澳、臺和外國人,須持有居住證。
3、暫住人員必須遵守本小區的有關規定。
4、暫住人員不得在本小區內從事非法活動,違者從嚴處罰。
㈥、飼養家畜、家禽及寵物的管理規定
為美化凈化小區居住環境,防止病疫傳播,保障用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特制訂本規定。
1、禁止飼養雞、鵝、豬、貓、肉鴿等以食用為目的的家畜、家禽。
2、飼養觀賞鳥、信鴿,不得占用樓道、樓梯間、天臺等共用部位,不得在外墻和防盜網外部掛放鳥籠,不得妨礙他人休息和生活,不得污染環境。
3、養犬須嚴格按照南京市限制養犬相關規定辦理"養犬許可證"、"犬類免疫證"及號牌,嚴禁無證無牌及違反規定養犬,無證無牌犬不得進入本小區。
4、個人攜帶犬只到戶外活動,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⑴、為犬只佩帶城管部門制作的號牌;
⑵、為犬只帶防護口罩;
⑶、佩束犬鏈并由成人牽領、看管;
⑷、即時清除犬只排除的糞便。
5、禁止攜帶犬只進入餐廳、商店、菜市場、學校、幼兒園、廣場及庭院等共公場所。
6、用戶養犬不得妨害他人,犬只影響他人正常生活或休息時,個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以制止。
7、犬只咬傷人時,飼養人應當立即帶傷者去附近衛生防疫部門留醫觀察。受傷人的有關醫療費、交通費及誤工費由飼養人承擔。
8、飼養人對病犬、傷犬、死犬要妥善處置,禁止隨意遺棄或埋在區內。
9、區內的所有人均應遵守上述規定,歡迎用戶向管理處及有關部門舉報。
㈦、違章占地及違章亂搭亂建管理規定
為了進一步搞好管理工作,維護本區樓房及公共配套設施的整體規劃和外貌完好,堅決制止違章占地、違章亂搭亂建及破壞本區總體規劃的違章行為,現根據有關法令和規章,制定本規定。
1、凡屬下列行為之一者,由屬違章占地和違章亂搭亂建:
⑴、占用的土地未經市規劃局(或被授權機關)批準,未領取土地使用許可證或臨時用地許可證的。
⑵、擅自改變用地位置或擴大用地范圍的。如占用公用場所作為私家庭院、花園,擴建車庫、游泳池、堆衣雜物等。
⑶、轉讓、交換、買賣、租賃或變相買賣、租賃場地的。如買賣公共綠化地、公共走廊等營建私人物業等。
⑷、臨時占地逾期不交還的。
⑸、未經市規劃局(或授權機關)批準,未領取建筑許可證而擅自施工的。
⑹、擅自改變批準的設計施工圖紙施工的。
⑺、擅自改變建筑物的規模或建筑物使用性質的。如在天面、陽臺加設鐵籠、窗檐、雨蓬各種附屬物等。
⑻、臨時性建筑物逾期不拆除的。
2、違章的處理辦法
⑴、經檢查確認屬違章占地或違章亂搭亂建按規劃、城管部門的通知處理。對不服從處理者,由物業管理處停止供水供電。繼續違章搭建的,要加重處理,對情節惡劣造成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損失者,則由司法部門依法追究責任。
⑵、凡違章用地,一律限期退出,并給予罰款,建筑物給予沒收或拆除。罰款并沒收其轉讓、買賣、租賃或變相買賣、租賃土地的全部違章所得。
⑶、不改變房產用途、外貌、不損害房屋結構,有利于業主、用戶生活,可以申請室內裝飾,如未經批準,擅自改變房屋用途、外貌或進行擴建、拆建,有損房屋結構,影響環境整體規劃的,除責令停止或恢復原貌外,并視其情節輕重,處以罰款。逾期不交納罰款者,每天加收百分之一的滯納金。
⑷、經審定限期拆除,逾期不拆者,應強行拆除,以料抵工。如不能以料抵工者,拆除的全部勞務費由違章者負擔。
⑸、對參與違章設計、施工的單位,違章占地的單位或建設單位的負責人,按市府有關規定處理。
篇2:公眾聚集場所消防監督管理制度
一、總則
為進一步改善全市消防安全環境,切實加強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安全生產法》、《省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以預防和遏制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人員傷亡為目標,消除各種火災隱患,防止各種火災事故的發生,建立消防安全管理規范化長效機制,特制訂本制度。
二、組織機構
市政府決定成立市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全市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全市消防安全工作全面展開,形成“綜合治理、標本兼職、齊抓共管”的格局,保障消防工作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組長: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
成員:市工商局副局長、市安監局副局長、市文化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辦公地點設在市消防支隊。
三、主要職責
(一)市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1.市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工作職責:組織全市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日常工作。根據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辦法,定期組織人員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檢查,定期召開會議、研究并解決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各縣區建立健全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監管責任制,負責督查、指導縣區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審查等工作,推動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工作深入開展。
2.縣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職責:貫徹上級有關方針、政策,督促、指導鄉鎮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研究制定鄉鎮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工作計劃,建立日常監督管理制度、工作臺帳、工作檔案,協調、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履行對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審查、監督、宣傳的職責,組織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事故預防及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3.鄉鎮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職責:在縣區人民政府的統籌下,按照市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的工作部署,管理轄區內公眾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實行場所包干到戶等措施,對管轄范圍內的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實行動態管理,督促各單位全面落實日常巡查、消防宣傳、消防安全條件初步審查等制度,認真履行職能部門交辦的任務。
(二)市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公安部門
重點加強對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的管理,對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公眾聚集場所依法查處、督促整改。做好公眾聚集場所的日常監管工作。并依法對公眾聚集場所管理中發生的違法行為進行處罰。認真貫徹消防法律、法規,加強消防監督檢查,嚴格公正執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查處消防違法違規行為,指導各有關部門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領導小組的助手和參謀,及時將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提交給市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并提出措施和建議,以供決策參考。根據《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消防法律法規,監督、指導、協調全市開展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市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領導交辦的工作,負責有關消防整治標準及專項規劃編制的制定解釋和答復,對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整改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對各縣區落實責任制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做好消防基礎設施達標建設工作,組織開展對各縣區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監管工作績效的考核評比。
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組織協調、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積極參與消防安全工作,將消防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職能范圍,積極配合公安消防機構及相關部門開展安全檢查工作,落實有關規定、標準;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等市場準入證照時,將消防安全作為審查辦證的前置條件;督促管理單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排查火災隱患,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反饋工作信息。負責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公眾聚集場所依法進行查處,發現問題要及時給予糾正。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將消防安全工作納入工商行政管理的日常檢查工作范圍,嚴把市場準入關和日常監督檢查關,辦理《營業執照》和年度審驗將消防安全作為審查內容和前置條件;在日常工商行政檢查中,將消防安全列入檢查內容;對己投入使用但消防安全狀況達不到規定要求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按有關規定吊銷其營業執照;督促其所屬單位履行消防法定職責,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反饋工作信息。負責牽頭組織、協調有關職能部門對無證照經營的“三小”場所進行全面的清理整治。依法查處無須取得許可證應當取得營業執照或取得許可證但未依法領取執照、擅自從事經營活動的行為。依法嚴把公眾聚集場所的市場準入關,對法律、法規規定需要前置許可的,在未取得許可的前提下,不予以核發營業執照。對不符合安全、被前置許可部門吊銷或撤銷許可的,由許可部門通知市工商管理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文化部門
調查掌握公眾聚集場所的底數和消防安全狀況,督促文化市場、公共娛樂場所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嚴格準入制度,將消防安全作為文化經營場所行政審批的前置條件;組織開展寓教于樂,群眾喜聞樂見的消防宣傳活動,普及消防法律知識,消防常識;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反饋工作信息。
四、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一)屬地管理制度
根據屬地管理的原則,把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任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所屬地區,做好與其它部門溝通,全面落實各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徹底解決責任模糊和工作死角等問題,形成分工負責與齊抓共管、日常巡查與終端監控、執法檢查與技術監管、業主自律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摸式。
(二)績效考評制度
市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負責研究制定考核方案,報市政府同意后對各縣(市、區)、開發區監管情況進行考核,考核評分納入縣區領導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中。并將不定時抽查各縣區消防監管的情況作為縣區消防安全工作考核的依據之一。市政府將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工作納入到縣區領導班子年度工作量化考核中,每年對消防安全工作突出、成績顯著的縣區和有關部門進行表彰獎勵,對整治工作進展不力或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的縣區,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縣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領導小組可參照此方式對村鄉鎮一級工作進行考核檢查。
(三)宣傳教育制度
各級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制定宣傳培訓工作計劃,認真組織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工作。著力通過媒體報道、公益宣傳以及舉辦消防宣傳普及活動等形式,大力宣傳消防知識,逐步提高全民的防火意識和逃生自救技能。各鎮(街)重點落實五類人員(工廠從業員、企業經營者、法人、學校學生、農民工)的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并將培訓任務落實到專門部門。
(四)社會監督制度
建立社會監督制度,要向社會公開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實行舉報獎勵制度,充分發揮群眾對公眾聚集場所火災隱患的監督作用。
(五)資金保障制度
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將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經費納入縣區年度財政預算,鄉鎮一級也要做好經費預算安排,確保消防安全隱患整治辦公室、服務隊所需經費的落實。
(六)聯席會議制度
各級消防安全隱患整治領導小組原則上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或根據需要臨時召開,聽取各成員單位的情況匯報,總結分析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形勢,研究解決在整治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提出具體的工作意見建議。
(七)掛牌督促整改制度
在檢查中發現不符合整治標準的公眾聚集場所,應督促其法人代表整改火災隱患,落實安全責任。凡連續兩次在月份檢查中不合格且未整改完畢的公眾聚集場所,由各縣區印制“消防隱患場所”牌匾并懸掛于該場所顯要位置,直至整改完畢。
(八)監督聯動制度
健全職能部門聯動監管制度,強化鄉鎮一級管理,加強對法人代表、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監督,規范單位和企業處理事務的程序和時限要求,實行信息反饋,跟蹤監管,構筑職能部門監督,多方監督的新局面。
五、組織實施
(一)市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總體協調和組織工作,督促并檢查各縣區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縣區消防安全領導小組、各職能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本轄區、本系統的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履行消防工作職責。每季向市消防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上報本系統行業消防安全工作動態,對出現的重大火災隱患和重特大火災事故及時專題上報市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市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每半年召開一次成員單位消防安全聯席會議,及時掌握各地區消防安全情況和動態,每季度對全市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考評。
(四)市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每年將對縣區鎮貫徹落實《消防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進行驗收和考評。成績突出的給予相應的物質精神獎勵;對開展消防安全工作差的、重大隱患隱瞞不整改的,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的,除通報批評外,還將按火災損失的實際情況追究其相應的行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