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A鄉鎮大學生村干部考核辦法

A鄉鎮大學生村干部考核辦法

2024-07-14 閱讀 8695

為了切實加強對我鄉大學生村干部的管理,激勵大學生村干部在農村建功立業,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鄉大學生村干部考核辦法》。本辦法根據考勤、政治學習、理論調研、農村工作、政劣績等方面,按照百分制進行考核,評定其工作實績。考核成績作為年終縣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干部考核的主要依據。

(一)考勤(30分)

1、大學生村干部應積極深入基層,每周到村不少于2天,全年不少于100天的記15分,缺1天扣0.5分。

2、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八點十分前,大學生村干部均須到鄉政府進行簽到,全勤記15分,缺勤一次扣0.5分。

3、凡是鄉召開的會議要求大學生村干部參加的,缺會一次扣1分,會議遲到或者早退一次扣0.5分。

(二)政治學習(10分)

大學生村干部要不斷學習*理論和“****”重要思想,學習黨在新農村建設方面的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各種科技知識,并寫出在理論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在縣鄉組織的學習活動評比中,第一至第三名的加3分,第四至第六名的加2分,第七至第十名加1分。

(三)理論調研(10分)

大學生村干部在工作過程中要認真學習,結合實際工作經歷,不定期寫出調研報告,定期寫出心得體會,每季度一小結,全年一總結,使自己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工作能力。在縣鄉組織的調研等工作評比中,第一至第三名的加3分,第四至第六名的加2分,第七至第十名加1分。

(四)農村工作(50分)

1、自覺接受鄉黨委政府和所在村兩委的組織領導,嚴守工作紀律,清正廉潔,謙虛謹慎,任勞任怨,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確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1-2件。(10分)

2、充分運用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村民進行培訓,幫助村民掌握致富技術,提高致富水平,增強村民法制意識、法律觀念,切實提升村民的素質。大學生村干部每年至少組織2次所在村干部群眾的學習培訓,并親自授課,有講稿、有記錄的記10分。

3、加強新農村建設,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出謀劃策,在村民中大力開展鄉風文明教育,倡樹和諧文明村風、民風。(10分)

4、協助村主要干部化解各項矛盾,力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維護本村社會穩定。(10分)

5、對村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細致分析,找準問題產生的根源,積極進行解決。(10分)

(五)政劣績考核

1、所任職村委出現一起縣個訪扣1分,出現一起市個訪或縣集體訪扣2分,出現一起省個訪或者市集體訪扣3分,出現一起京個訪或者集體訪的扣4分,京集體訪的扣5分。

2、所任職村委各項工作受到鄉通報表揚的加記1分,受到通報批評的扣1分。

3、鄉對所在辦、所工作通報表揚一次加記2分,通報批評一次的扣2分。

4、鄉對個人通報表揚一次加記3分,批評一次扣3分。

5、個人工作受到縣級各戰線工作表彰的加記4分,受到通報批評的扣4分。

6、個人工作受到縣委政府表彰的加記5分,受到通報批評的扣5分。

7、個人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的加記10分,批評的扣10分。

篇2:村干部績效考核制度

每一個村都有村干部,而村干部的工作就是帶領好本村村民做好經濟建設,發展富強等的工作。目前也較為推行對于村干部的工作進行績效考核,以下提供村干部績效考核制度,可供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規范和加強村級班子建設,促進村級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村干部,指由財政發放工資的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文書等村級工作人員,不包括市選派的掛(兼)職干部。本辦法適用于村干部年度考核。

第三條考核的原則:(一)客觀公正原則;(二)真實準確原則;(三)注重實績原則;(四)群眾公認原則;(五)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原則;(六)量化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原則;

第四條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村干部的考核由鎮黨委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對村委會班子考核情況進行備案管理。

第二章考核內容

第五條考核分平時工作考核和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

(一)平時工作考核。平時工作考核主要考核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對于鄉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階段性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由鄉黨委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平時工作考核辦法,并根據任務完成情況和平時掌握情況,以百分制進行量化考核。

(二)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目標責任制考核主要包括實績考核、民主測評、個別談話和民意調查等。民主測評、民意調查是指對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履行職責情況進行綜合調查、分析評價。

第六條村“兩委”班子的民主測評主要從思想政治建設、領導能力、工作作風、工作實績、廉潔自律等五個方面進行測評。

第七條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的民意調查指標為:依法辦事和黨務、村務、財務公開情況;服務群眾和辦事效率情況;公眾形象和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開展樹文明新風情況;扶貧幫困情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情況;群眾信訪處理情況等。

第三章考核程序

第八條成立考核機構。在對村級班子及村干部進行年終考核前,將成立專門機構,對考核工作做出專門安排組織考核人員認真學習,掌握考核及有關計分辦法。

第九條召開村級考核大會。村級考核大會由村黨支部負責人召集,鎮領導主持。參會人員包括聯系包村的鎮干部、村“兩委”班子成員、全體黨員、村民代表等。參加會議的人員必須達到應到會人數的80%以上。

第十條公開述職。先由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及其他村干部依次就履職情況進行個人述職。

第十一條民主測評。在總結工作、述職述廉的基礎上進行。

參會人員對村“兩委”班子按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對村干部按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分別進行無記名投票(不識字人員可根據本人意愿委托他人填寫),再由考核組計算民主測評得分。其計算公式為:村“兩委”班子民主評議得分=(“好”票數×1+“較好”票數×0.8+“一般”票數×0.6+“差”票數×0.4)/總票數×100;村干部民主評議得分=(“優秀”票數×1+“稱職”票數×0.8+“基本稱職”票數×0.6+“不稱職”票數×0.4)/總票數×100。棄權票不計入總票數。

第十二條個別談話。主要是深入了解村級班子建設情況和村干部德才素質及表現。

隨機確定部分參會代表進行個別談話,談話面不得低于參會人員數的30%,參會人數少于20人的,談話面要達到50%以上。個別談話的結果應作為考評組評分及最終村級班子和村干部評先評優的依據之一。

第十三條民意調查。在全村范圍內,隨機確定部分農戶進行入戶民意調查,了解村民對“兩委”班子和村干部履職情況的反映。一般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

接受民意調查的黨員群眾根據調查問卷所列項目,按照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不了解四個等次,對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履職情況進行評價。不識字人員可根據本人意愿委托他人填寫。民意調查得分的積分系數分別為1.0、0.8、0.2、0.5,其計算公式是:民意調查得分=(“滿意”票數×1+“較滿意”票數×0.8+“不滿意”票數×0.2+“不了解”票數×0.5)×100/調查人數。

第十四條目標責任考核。對照村“兩委”班子年初簽訂的工作責任書進行逐項考核。

第四章考核結果及運用

第十五條村“兩委”班子和村干部的年度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實行結構百分制量化考核,按平時考核占20%,民主測評得分占20%,民意調查得分占10%,目標責任制考核得分占40%,鄉領導評分占5%,考核組評分占5%的比例計算。

第十六條村級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等次按考核最后得分確定。綜合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為好班子或優秀村干部,70-89分(含70分)的為較好班子或稱職村干部,60-69分(含60分)的為一般班子或稱職村干部,60分以下的為差班子或不稱職村干部。村級班子優秀等次的比例不超過全鄉行政村總數的30%,村干部中優秀的比例不超過全鄉村干部總數的20%。

第十七條考核結果運用。考核等次作為村級班子和村干部評先評優、獎勵懲戒和組織調整的主要依據,并與村干部的年終考核和報酬待遇相掛鉤。村干部工資中獎勵工資部分,根據考核等次,按規定標準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