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統計局下派駐村干部村建工作總結

統計局下派駐村干部村建工作總結

2024-07-13 閱讀 3030

  統計局下派駐村干部村建工作總結

  去年12月為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經我局黨組討論決定,我被選定為首批下鄉的干部,接受農村艱苦環境的挑戰和組織上的考驗,在第一線為我區貧困山區做服務。我牢記組織上的教誨,在aa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團結和依靠村兩委一班人,圍繞村級黨組織建設“五個好”目標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這一主線,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切實抓好扶貧項目和資金落實,在省市區鎮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扎實推進農村建設步伐,著力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全村經濟、社會逐步協調發展,達到第一年駐村工作預期目標。

  駐村一年來的酸甜苦辣,使我對農村基層工作與生活的現狀有了一個全新的感悟,也可以說是深有感觸。對駐村工作的探索和實踐有了些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下面就這一年的駐村工作,我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bb村的基本情況

  bb村位于cc的中部,村內面積較大,有五個自然村,村民戶數300戶,常住人口1460人,有特困家庭30戶(其中五保戶3人),村委會干部共有5名,其中:書記1名、主任1名(兼文書)、婦女主任1名、治保主任1名、民兵營長1名;村黨支部成員3名,設書記1名,副書記1名,委員1名,全村共有黨員39人,特困黨員4名;村民小組長10名。村委會班子成員年齡的為54歲,最小的為40歲,平均年齡為49歲。村里有小學一座,其中,教師、職工:12人,學生130人。全村共有水田650畝,旱地240畝,山地7000畝,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玉米、花生等。村委會年收入1萬元左右,主要靠財政撥款、上級支持和果場每年xx元的承包費。村的主要經濟項目是種竹,村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全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山林、山塘較多,適應發展種植元竹、單竹、柑桔、木材、玉米等經濟作物;對于養雞、養鴨、養魚等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具有較好的經濟發展潛力和天然條件。全社會風氣良好,村民待人熱情,民風純樸,該村沒有出現上訪和參與黃、賭、毒、xxxx功活動等違法犯罪行為;全村育齡婦女285名,計劃生育工作抓得較好,沒有發生過違反計劃生育的現象;村委會干部、村民小組長精神面貌良好,能起到模范帶頭和表率的作用。

  二、一年多來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年來,bb村扶貧工作在上級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在有關部門特別是在區財政局和統計局的大力關心支持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前提,以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為載體,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通過一年多的努力,bb村的面貌發生顯著變化:學校、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巨大進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明顯加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很大提高,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具體表現在:

  1、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滿足群眾發展經濟的基本需要。基礎設施嚴重滯后是制約aa鎮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一年多來的時間里,駐aa鎮的工作隊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好成效:一是于正式開通移動電話,工作隊在一進村期間,全體工作隊員就對村里大部分地區手機信號盲區問題向上級主管機關以及移動、聯通等電信公司提交報告,反映情況,經過一番的爭取和努力,目前在bb村已建起了移動的發射塔,投入了使用,解決了bb村及周邊村手機無信號的問題,大大方便了村民與外界的聯系。二是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清潔的飲用水。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大增強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

  2、完善bb村教育設施建設,全力支持教育事業。駐村一年以來,在駐村單位財政局的支持和幫助下,單位拿出了將近5萬元的資金,幫助學校建設學生公共廁所,教師浴室,學校籃球場,大大解決了小學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的不便,籃球場的建設,使得bb小學成為全鎮第三所擁有自己球場的小學,球場的建設帶動了村民們對運動的熱情,大大豐富了師生們的課余生活,使學校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3、千方百計發展經濟,增加村民收入。發展是硬道理。根據bb村的具體情況,bb村兩委和駐村單位領導制定了具體的發展生產措施和方案。根據bb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以及村干部們多年的經驗總結,決定在村里投資種植元竹是最合適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項目,經過干部和工作隊員認真的預算和籌劃工作的開展,順利的找到了村里一片150畝較為肥沃的土地,在6月份就種下了7000多棵的竹苗,通過村委會干部發動群眾共同努力,用了將近10天時間,把全部竹子種下,種的成活率在90%左右,總投資5萬多元,現在竹子在茁壯成長當中,相信到豐收期間定能大大增加村集體的經濟收入。

  4、切實加強村黨組織建設。黨的村級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領導核心。一年以來村黨支部在狠抓經濟工作的同時,從根本上制度上加強組織建設。一是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通過每季度一次的黨員大會,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和領導講話;通過每月一次以上的支部委員會,研究村黨支部工作和有關事宜;通過每半個月一次的黨小組會,組織黨內活動;通過每季度一次的黨課,加強對黨員的教育。“三會一課”制度的有效落實,加強了村黨支部的基本制度建設,健全了黨內生活,增強了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二是以爭當“五好”支部“五好”班子為載體加強支部班子建設。“五好”支部的標準是:領導班子配合好、黨員隊伍建設好、組織生活開展好、黨建制度完善好、堡壘作用發揮好;“五好”班子的標準是:團結合作好、勤政廉政好、為民服務好、開拓創新好、實干成果好;通過開展爭當“五好”支部“五好”班子活動,村黨支部班子形成團結高效務實的好作風,以只爭朝夕的態度來做好扶貧開發工作,不少老村干動情地說:“這樣的工作作風只在土改時才見過”,給予新班子很高的評價。三是加大培養年輕黨員和年輕干部力度。村黨支部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積極培養發展新黨員,至今年七月,全村已轉正一名黨員,將兩名同志納入了建黨對象。年輕新鮮力量的注入,村黨支部煥發了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5、推動村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bb村在狠抓經濟建設的同時,不忘抓緊精神文明建議和民主政治建設。駐村單位統計局出資1000元幫助建立村委會的宣傳欄和村委公開欄,在駐村干部和村干部的共同協商下,繼續完善了村里各項的規章制度,這些制度包括民主監督制度、民主決策制度、議事、管理、選舉、財務管理、黨風廉政、村民議事、村民代表會議、村務公開、村民會議、崗位職責、獎勵和責任追究、村規民約共11項,以成文的形式,打印裝框整理好,掛在了村委會的各個辦公室內,大家共同努力,相互監督,真正的體現出我村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進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積極搜索外界的先進農業技術文章和與農村生活息息相關的報道,貼出村委會的宣傳欄,以此渠道向村民們傳播信息和知識,讓人們更多的了解外界,從而得到啟發來發展和提高自己!

篇2:縣水利局下派駐村干部工作總結

  縣水利局下派駐村干部工作總結

  我是縣水利局下派駐村干部,現任大橋鎮沂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從xx年5月下派沂洋村工作已經近一年多的時間。現就一年多來我駐村工作情況,以及自己的一些工作思路和體會作簡要匯報。

  沂洋村位于古田翠屏湖東側,距大橋鎮政府4公里,古屏公路穿越境內,距古寧公路2公里。全村總戶數530戶,總人口2060人,轄兩個自然村,有22個村民小組,黨員總數53人,屬庫區移民重點村。全村土地總面積13309畝,其中耕地面積1336畝,林地面積7597畝,水果面積2800畝(包括油奈面積1800畝,桃、李等水果面積1000畝),水域面積1576畝。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528元,村委會擁有300畝的池塘和一個水果交易市場,村財收入5萬元。

  一、駐村工作基本情況:

  1、安心駐下來。駐村工作得到了縣局和家庭的大力支持,使我能安下心來做好駐村工作,每月駐村達20天以上。

  2、用心謀發展。做好規劃,聘請縣建設局技術人員,由鎮村建部協助沂洋村抓好新農村的規劃制定。抓好支部班子建設,明確目標任務,清晰思路,提高思想認識,密切組織,召開黨員大會,統一思想,步驟形成合力。

  3、誠心交朋友。

  4、真心辦實事。一年多來共投入資金98萬元,實施村人飲工程等5個基礎設施建設。在掛點幫扶單位支持下(共投入幫扶資金10萬元),投資50萬元建成規模為供水470噸/日的人飲工程,解決村民生活生產用水難問題。利用庫區資金投資28萬元新建水泥橋48米后坂橋工程,改善后坂近1000畝果園交通條件。投資18萬元完成村道2公里的硬化,改善了自然村的交通條件。投資2萬元建設小學籃球場,在縣文體局的幫助下,建成了村民休閑活動中心。投資3萬元多,進行了家園清潔行動,購置了垃圾桶、運輸車等,改善了村容村貌。

  5、細心做工作。村的計生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做到常抓不懈。抓好平安村建設,大力宣傳黨的法律、法規、組織村民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定期、不定期地辦好宣傳欄。村制定值班制度,兩委干部在節假日防汛期間晝夜值班,并組織黨員骨干、民兵義務巡邏,確保全村安全,杜絕了意外、事故的發生,評出平安戶260戶,先進戶35戶,中心戶長22個。我村屬于縣庫區移民村,總移民戶450戶,人口1838人,登記工作時間長、涉及面廣,我村兩委指定專人負責,經過調查走訪認真完成任務,全村沒有一人上訪,受到上級領導的好評。搞好防洪防臺搶險救災工作,制定應急預案。xx年“圣帕”臺風來臨,組織人員加強巡邏,排查險情,確保了無人員傷亡。在“寧古路”拆拆遷安置工作中,織引導沂洋村黨員干部認真學習上級精神,帶動沂洋村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在最短的時間內,啃下這塊最難的“骨頭”,有效的促進了工程進度。

  二、駐村工作一些體會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感到下派干部不但要成為黨的“宣傳隊”,也要充當黨的“播種機”。一年左右駐村的時間,我真切地感到,選派黨員干部駐村任職,是創新駐村工作機制的重要內容,是解決“三農”突出問題、加快駐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創新駐村基層組織工作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培養鍛煉干部、保持和實踐******員先進性的有效途徑。在一年多的駐村任職工作期間,我基本熟悉了全村情況,駐村工作起了個好步,開了好局。對我個人而言,也感覺受益匪淺,不僅豐富了駐村、鄉鎮基層工作經驗,也積累了協調開展群眾工作的方法,增強了把握全局工作的能力。我深深感到,駐村任職工作一定要堅持做到:一是要滿腔熱情;二要腳踏實地。所謂“滿腔熱情”,就是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對駐村和農民要有深厚的感情,要把農民當作兄弟和朋友,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經常性與農民談心交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呼聲,把農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看。所謂“腳踏實地”,就是工作要切合實際,要根據村情謀求發展,不能盲目許愿,也不能許過多的愿。這也是駐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工作中不能好高騖遠,不能心浮氣燥,不能急于求成。辦不到的事不要去做,還沒辦到的事不要宣傳。

  總結自己一年多來的駐村任職工作,我用6個字概括,就是“體驗、磨練、服務”(體驗就是我很好地體驗到了駐村、基層的生活;磨練就是駐村生活鍛煉了自己,也磨練了自己的品格和意志;服務就是用我的工作服務了農民群眾,為他們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事情)。而對于自己以前及今后駐村任職的感想,也可以用8個字來表達,那就是“選擇無悔、充滿信心”。我相信,在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關心幫助下,我一定會繼續舉起保保持******員先進性的旗幟,與村兩委以及黨員群眾一道不懈努力,多出實效,讓農民滿意,也使自己的人生旅途多一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