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質量管理制度(范例)

質量管理制度(范例)

2024-07-15 閱讀 3704

產品質量管理制度

(一)卷則第一條目的產品的質量決定了產品的生命力,一個公司的質量管理水平決定了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為保證本公司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并能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處理,以確保及提高產品質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場的需要,特制訂本制度。第二條范圍1.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2.各項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3.儀糟管理;4.原材料質量管理;5.制造前后質量復查;6.制造過程質量管理;7.產成品質量管理;8.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9.產成品出廠前的質量檢驗;10.產品質量確認;11.質量異常分析改善。第三條組織機與工作職責本公司質量管理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見《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規定》。(二)各項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第四條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范圍規范包括:1.原材料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2.在制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3.產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第五條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制訂1.質量標準總經理辦公室生產管理組會同質量管理部、制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依據“操作規范”,并參考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國外標準、客戶需求、本身制造能力以及原材料供應商水準,分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填制“質量標準檢驗及規范制(修)訂表”一式兩份,報總經理批準后,質量管理部一份,研發部一份,并交有關單位憑此執行。2.質量檢驗規范總經理辦公室生產管理組合同質量管理部、制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分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將檢查項目規格、質量標準、檢驗頻率、檢驗方法及使用儀器設備等填注于“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制(修)訂表”內,交有關部門主管核簽并且經總經理核準后分發有關部門憑此執行。第六條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修訂1.各項質量標準、檢驗規范若因機械設備更新、技術改進、制造過程改善、市場需要以及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時,可予以修訂。2.總經理辦公室生產管理組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參照以往質量實績會同有關部門檢查各規格的標準及規范的合理性,予以修訂。3.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辦公室生產管理組應填“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制(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并交有關部門主管核簽,報總經理批示后,方可憑此執行。(三)儀器管理第七條儀器校正、維護計劃1.周期設定儀器使用部門應依儀器購人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擬訂及執行的依據。2.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儀器使用部門應于每年年底依據所設訂的校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作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第八條校正計劃的實施1.儀器校正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進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工作,井將校正結果記錄于“儀器校正卡”內,一式一份存于使用部門。2.儀器外部協作校正:有關精密儀器每年應定期由使用單位通過質量管理部或研發部申請委托校正,并填寫“外部協作請修單”以確保儀器的精確度。第九條儀器使用與保養1.儀器使用(1)儀器使用人進行各項檢驗時,應依“檢驗規范”內的操作步驟操作,檢驗后應妥善保管與保養。(2)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指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經主管核準者例外)。(3)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核各使用者的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如有不當使用與操作應予以糾正。(4)各生產單位使用的儀器設備(如量規)由使用部門自行校正與保養,由質量管理組不定期抽檢。2.儀器保養(1)儀器保養人員應依據“年度維護計劃”進行保養工作井將結果記引于“儀器維護卡”內。(2)儀器外部協作修理:儀器故障,保養人員基于設備、技術能力不足時,保養人員應填立“外協請修申請單”并呈主管核準后辦理外部協作修理。(四)原材料質量管理第十條原材料質量檢驗1.原材料購人時,倉庫管理部門應依據《原材料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收料,對需用儀器檢驗的原材料,開立“材料驗收單(基板)”、“材料驗收單(鉆頭)”及“材料驗收單(一般)”,通知質量管理工程人員檢驗,質量管理工程人員應于接到單據三日內,依原材料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完成檢驗。2.“材料驗收單”(一般)、(基板)、(鉆頭)各一式四聯。檢驗完成后,第一聯送采購部門,核對無誤后送會計部門整理付款,第二聯會計部門存,第三聯倉庫留存,第四聯送質量管理組。每次把檢驗結果記錄于“供應廠商質量記錄卡”上,并每月將原材料品名、規格、類別的統計結果送采購部門,作為選擇供應廠商的參考資料。(五)制造前質量條件復查第十一條制造通知單的審核質量管理部主管收到“制造通知單”后,應于一日內完成審核。1.“制造通知單”的審核(1)訂制規格類別的是否符合公司制造規范。(2)質量要求是否明確,是否符合本公司的質量規范,如有特殊質量要求是否可接受,是否需要先確認再確定產量。(3)包裝方式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包裝規范,客戶要求特殊包裝方式可召接受,外銷訂單的運貨標志及側面標志是否明確表示。(4)是否使用特殊的原材料。2.制造通知單審核后的處理(1)新開發產品、“試制通知單”及特殊物理、化學性質或尺寸外觀要求的通知單應轉交研發部,并告知現有生產條件,研發部若確認其質量要求超出制造能力時,應述明原因后將“制造通知單”送回制造部辦理退單,由營業部向客戶說明。(2)新開發產品若質量標準尚未制定時,應將“制造通知單”交研發部擬定加工條件及暫行質量標準,由研發部記錄于“制造規范”上,作為制造部門生產及質量管理依據。第十二條生產前制造及質量標準復核1.制造部門接到研發部送來的“制造規范”后,須由主任或組長先核查確認下列事項后方可進行生產:(1)該制品是否訂有“產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作為質量標準判定的依據。(2)是否訂有“標準操作規范”及“加工方法”。2.制造部門確認無誤后于“制造規范”上簽認,作為生產的依據。(六)制造過程質量管理第十三條制造過程質量檢驗1.質檢部門對制造過程的在制品均應依“在制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問題,迅速處理,確保在制品質量。2.在制品質量檢驗依制造過程區分,由質量管理部pQC負責檢驗,檢驗包括:(1)鉆孔一pQC鉆孔日報表。(2)修一一針對線路印刷檢修后分15條以下及15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于mQC修一日報表。(3)修二一針對鍍銅錨后分15條以下及15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于pQC修二日報表。(4)鍍金一pQC鍍金日報表。(5)底片制造完成于正式鉆孔前,由質量管理工程室檢驗并記錄于“底片檢查項目”。3.質量管理工程室在制造過程中配合在制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1)鉆頭研磨后依“規范檢驗”并記錄于“鉆頭研磨檢驗報告”上。(2)切片檢驗分Pm、一次銅、二次銅及噴錫蝕銅分別依檢驗規范檢驗并記錄于檢驗報告。4.各部門在制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應立即追查原因,處理后就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后送質量管理部,責任判定后送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辦公室復核。5.質檢人員于抽驗中發現異常時,應報部門主管處理并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核簽后送有關部門處理。6.各生產部門自主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質量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所發生者應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7.制造過程中間半成品移轉,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第十四條制造過程自主檢查1.制造過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均應對所生產的制品實施自主檢查,遇質量異常時應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主任或組長,并開立“異常處理單”,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質量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后,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辦公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2.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部屬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各制造過程的質量,一旦發現質量異常時應立即處畫,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以確保產品質量,降低異常重復發生。3.制造過程自主檢查的規定依《制造過程自主檢查施行辦法》實施。(七)產成品質量管理第十五條產成品質量檢驗產成品檢驗人員應依“產成品質量標準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迅速處理以確保產成品質量。第十六條出貨檢驗每批產品出貨前,質檢部門應依出貨檢驗標示的規定進行檢驗,并將質量與包裝檢驗結果填報“出貨檢驗記錄表”報主管批示是否出貨。(八)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第十七條原材料質量異常及反應1.原材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在說明欄內加以說明,并依據“材料管理辦法”的規定處理。2.對于檢驗異常的原材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質量管理部應依異常項目開立“異常處理單”送制造部經理辦公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并由現場主管填報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報總經理批示后送采購部門與供應廠商交涉。第十八條在制品與產成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1.在制品與產成品在各項質量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并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質量異常情況,以便迅速采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質量。2.制造部門在制造過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程序追查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絕不良品流人下一制造過程。第十九條制造過程質量異常反應收料部門組長在制造過程自主檢查中發現供料部門供應在制品質量不合格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詳述異常原因,連同樣品,經報告主任后送經理室績效組登記(列入追蹤)后,送經理室質保組,由質保組人員召集收料部門及供料部門人員共同檢查料品異常項目、數量并擬定處理對策及追查責任歸屬部門(或個人)并報經理批示后,第一聯送總經理辦公室催辦及督促料品處理及異常改善結果,第二聯送生產管理組(質量管理部)做生產安排及調度,第三聯送收料部門(會簽部門)依批示辦理,第四聯送回供料部門。(九)產成品出廠前的質量檢查第二十條產成品繳庫管理1.質量管理部門主管對預定繳庫的批號,應逐項依“制造流程卡”、“QAI進料抽驗報告”及有關資料審核確認后始可進行繳庫工作。2.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對于繳庫前的產成品應抽檢,若有質量不合格的批號,超過管理范圍時,應填立“異常處理單”詳述異常情況并附樣和擬定料品處理方式,報經理批示后,交有關部門處理及改善。3.質量管理人員對復檢不合格的批號,如經理無法裁決時,將“異常處理單”報總經理批示。第二十一條檢驗報告申請工作1.客戶要求提供產品檢驗報告者,營業人員應填報“檢驗報告申請單”一式一聯說明理由、檢驗項目及質量要求后送總經理室產銷組。2.總經理辦公室產銷組人員收到“檢驗報告申請單”時,應轉送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質量要求超出公司產成品質量標準者,須交研發部)研究判斷是否出具“檢驗報告”,呈經理核簽后將“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辦公室產銷組,轉送質量管理部。3.質量管理部收到“檢驗報告申請單”后,于制造后取樣做產成品物理性質實驗,并依檢驗項目要求檢驗后將檢驗結果填人“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后,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室產銷組,第二聯自存憑。4.特殊物理、化學性質的檢驗,質量管理部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后,會同研發部于制造后取樣檢驗,質量管理部人員將檢驗結果轉填于“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表”送產銷組,第二聯自存。5.產銷組人員在收到質量管理部人員送來的“檢驗報告表”第一聯及“檢驗報告申請單”后,應依“檢驗報告表”資料及參考“檢驗報告申請單”的客戶要求,復印一份呈主管核簽,并蓋上產品檢驗專用章后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十)產品質量確認.第二十二條質量確認時機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在安排“生產進度表”或“制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制作規范”或經理批示送質量管理部門,由質量管理部人員取樣確認并將供確認項目及內容填立于“質量確認表”。1.批量生產前的質量確認。2.客戶要求的質量確認。3.客戶附樣與制品材質不同者。4.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與公司要求不同者。5.生產或質量異常致使產品發生規格、物理性質或其他差異者。第二十三條確認樣品的生產、取樣與制作1.確認樣品的生產(1)若客戶要求確認底片者由研發部制作供確認。(2)若客戶要求確認印刷線路、傳送效果者,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同意少量制作以供確認。2.確認樣品的取樣質量管理部人員應取樣二份,一份存質量管理部,另一份連同“質量確認表”交由業務部門送客戶確認。第二十四條質量確認書的開立作業1.質量確認書的開立質量管理部人員在取樣后應立即填寫“質量確認表”一式兩份,編號后連同樣品呈經理核簽并于“質量確認表”上加蓋“質量確認專用章”轉交研發部及生產管理人員,且在“生產進度表”上注明確認日期然后轉交業務部門。2.客戶進廠確認的作業方式客戶進廠確認須開立“質量確認表”,質量管理部人員應要求客戶于確認書上簽認,并呈經理核簽后通知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客戶確認不合格拒收時,由質量管理部人員填報“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批示,并依批示辦理。第二十五條質量確認處理期限及追蹤1.處理期限營業部門收到質量管理部或研發部送來確認的樣品,應于二日內轉送客戶,質量確認時間規定:國內客戶五日,國外客戶十日,但客戶如須裝配試驗始可確認者,其確認日數為五至十日,設定時間以出廠日為基準。2.質量確認追蹤質量管理部人員對于未如期完成確認,且已逾2天以上者時,應以便函反映到營業部門,以掌握確認動態及訂單生產。3.質量確認的結案質量管理部人員收到營業部門送回經客戶確認的“質量確認表”后,應立即會同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于“生產進度表”上注明確認完成并安排生產,如客戶確認不合格時應檢查是否補(試)制。(十一)質量異常分析改善第二十六條制造過程質量異常改善“異常處理單”經經理批示列入改善者,由經理室質保組登記交由改善執行部門依“異常處理單”所擬的改善對策切實執行,并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第二十七條質量異常統計分析1.質量管理部每日依pQC抽查記錄統計異常規格、項目及數量匯總、編制“不良分析日報表”送經理核準后,送制造部以使了解每日質量異常情況,擬訂改善措施。2.質量管理部每周依據每日抽檢編制的“不良分析日報表”將異常項目匯總、編制“抽檢異常周報”送總經理室、制造質保組并由制造室召集各班組針對主要異常項目進行檢查,查明發生原因,擬訂改善措施。3.生產中發生擬報廢異常的Pc板的,應填報“產成品報廢單”會同質量管理部確認后始可報廢,且每月五日前由質量管理部匯總填報“制造過程報廢原因統計表”送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第二十八條質量管理小組活動為培養基層管理人員的領導能力以促進自我管理,提高員工的工作士氣及質量意識,以團隊精神促使產品質量的改善,公司各部門應組成質量管理小組。其他的人還看過下面的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權健獎金制度績效考核制度

篇2:車輛維修質量管理制度

為提高車輛的維修質量,加強全廠職工的質量意識,杜絕質量事故的發生,制定如下制度。

一、質量管理機構

本部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吳明負責。具體質量管理工作由常保國負責。

二、質量機構職責

全面負責質量管理工作,貫徹執行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有關《汽車維護工藝規范》、交通部《汽車維修質量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貫徹執行有關汽車維修質量的規章制度,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對維修車輛進行監督、檢查、考核,對維修技術、質量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方案。

(1)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加強質量檢驗,進行質量分析。

(2)收集汽車維修技術資料及工藝文件,確保完整有效,及時更新。

(3)制定維修工藝和操作規程。

(4)負責車輛檔案管理工作。

(5)負責標準計量工作。

(6)負責設備管理維修工作。

(7)負責汽車的檢驗工作。提高汽車維修質量。

(8)負責質量糾紛的質量分析工作。

三、對維修車輛一律進行三級檢驗,嚴格進行汽維護前檢驗、過程檢驗、竣工檢驗,嚴格執行竣工出廠技術標準,未達標準不準出廠,認真執行汽車維修質量的抽查監督制度。

四、材料倉庫應嚴把配件質量關,嚴格做好采購配件的入庫驗收工作。

五、嚴禁偷漏作業項目。一經發現,即嚴肅查處。

篇3:精品客運服務質量管理制度

為了更好的服務廣大乘客,提高服務質量,公司按照《道路運輸客運人員服務質量監督試行辦法》制定了服務考核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做到“全面服務、重點照顧”。對旅客不同需求提供相應服務,對重點旅客做到“三知三有”(知坐席、知到站、知困難,有登記、有服務、有交接)。

2.對旅客做到“三要、四心、五主動”(接待旅客要文明禮貌,糾正違章要態度和藹,處理問題要實事求是;接待旅客熱心,解答問事耐心,接受意見虛心,工作認真細心;主動迎送旅客,主動扶老攜幼,主動解決旅客困難,主動介紹旅客須知,主動征求旅客意見)。

(二)儀容儀表

1.著裝統一規范,整潔大方,佩戴職務標志。胸章佩戴在上衣左胸口袋上方正中,上衣左胸無口袋時,佩戴在相應位置;臂章佩戴在上衣左袖肩下四指處。

2.精神飽滿,儀容整潔,舉止大方,表情自然。女客運人員可淡妝上崗。

3.挺胸、收腹,兩腳跟并攏,腳尖略分開,雙手自然垂直。

4.不赤足穿鞋,不穿高跟鞋、釘子鞋、拖鞋,不戴首飾,不留長指甲,不染彩色指甲、頭發,男不留胡須、長發,女發不過肩。

5.行走站立姿勢端正。不背手、插腰、抱膀、插兜,不高聲喧嘩、嬉笑打鬧、勾肩搭背,不在旅客面前吃食物、吸煙、剔牙齒和出現其他不文明、不禮貌的動作。

(三)服務語言

1.使用普通話,服務語言表達規范、準確,口齒清晰。運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用語。

2.對旅客、貨主稱呼得體。統一稱呼時為“各位旅客、貨主”;個別稱呼時為“同志”、“小朋友,,、“先生”、“女士”等。

(四)服務禮貌

1.對不同種族、國籍、民族的旅客、貨主應一視同仁。尊重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

2.在旅客、貨主多的地方行走要先打招呼,不搶道;旅客、貨主問話時應面向旅客、貨主站立回答。

3.在工作中,對旅客、貨主的配合和支持應表示謝意;遇有工作失誤之處,應向旅客、貨主表示歉意。

4.給旅客、貨主造成損失或發生旅客意外傷害,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公正、誠實、守信的原則,按規定及時妥善處理。

5.晚點要及時通告,超過五分鐘時,向旅客、貨主道歉,并積極做好服務工作。

(五)職業道德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企業規章制度,維護旅客、貨主的合法權益。

2.客運職工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