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人員管理制度(范本)
學科教師研究型團隊建設是強化教研基礎,構建多元開放教研新機制的需要。為了貫徹執行區教師進修學校小教部關于建立研究型團隊的相關要求,逐步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倡導平等對話的合作伙伴關系;建立推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校本教研的實效性,特制定新華中心小學研究型團隊管理制度。
一、統一機構,發揮整合作用
為了便于管理,便于暢通,我們對研究型團隊的組建提出如下原則性意見:
學校按學科成立語文、數學、研究團隊各一個。由我校教學副校長負責主抓全面工作。
二、確保活動時間,規范活動內容
要保證團隊活動的質量,確保活動時間、規范活動內容是前提。雖然學校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教學工作不能松懈。
研究型團隊的活動每學期應不少于2次,每次活動時間應不少于1.5小時。有條件的學科可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活動的時間,加強研究的力度。
研究型團隊的活動內容以學科的專題研究為主。圍繞研究的專題,組織必要的理論學習、專題研討課、崗位練兵等,及時上傳相關資源信息。
集體備課組活動的內容以相關年級的教材教法研究為主。圍繞所教的教材,組織教師按時開展集體備課。
研究型團隊和集體備課組活動的內容應各有所側重,但也應做到相互滲透。
三、重視課題研究,提高活動質量
目前教研活動的質量普遍不很高,突出的問題是課題研究的意識還不強,缺乏“研”字上下功夫。因此,建議研究型團隊工作要重視課題的研究,以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與研究的層次。研究的課題,應該突出學科的特點。課題的確立,必須在認真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找到與學科改革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根據學校的實際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課題研究要注重它的價值,方向要把得準,內容要選得實,過程要擬得細,成果要體現新。課題研究要理論聯系實際,切實解決教學中的實踐問題,把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作為宗旨。
四、注重網上工作室的建立,推進跨校聯合體活動
網上工作室是一種既經濟又實效的校本培訓形式。它不以考核考評為目的,側重于教師專業發展,以能夠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宗旨。在論壇中可以充分的交流切磋,相互取長補短,探求相互促進的策略和方法,從而有效地改進了課堂教學,而且可以開展跨校交流,實現各校優勢互補和擴大優勢學校的教育影響。
五、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
學校要加強研究型團隊的建設,要健全管理制度,管理要注重過程。對研究型團隊的活動計劃要把好質量關,如在內容上是否恰當、具體、充實;在專題研究上是否有明確的課題,有較詳細的研究計劃。教導處要深入參加活動,了解活動情況,給以正確的導向。要督促各團隊做好活動的記錄,記錄盡可能詳細,積累好有關的資料。要重視團隊組長的選用和培養工作,有計劃地召開組長例會,交流活動情況,總結工作經驗,指導組長有效地開展工作。把學校研究型團隊的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相關推薦:
煙草專賣局滅火減災預案
汽車公司招聘管理制度
新公司員工守則
辦公室行政管理制度范本
人事管理制度范本
篇2:社區衛生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團隊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團隊制度
1.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預防保健人員組成社區衛生服務健康管理團隊,按照所轄區域、常住人口、服務功能與任務等情況,分片包干,落實管理責任制。
2.積極開展社區衛生診斷,確定社區主要健康問題及影響因素,采取干預措施,并對干預效果進行評價。社區衛生診斷至少每三年進行一次。
3.與社區居民簽訂《社區家庭健康服務合同》、建立家庭及個人健康檔案,履行合同條款,開展分類、分層的連續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動上門服務、追蹤隨訪。
4.健康管理團隊應實行五個統一:文明用語、著裝胸卡、服務流程、服務要求、出診裝備(出診箱和出診車)統一。
5.在所轄社區居委會向社區居民公示健康管理團隊人員的姓名、服務項目、服務時間、聯系方式等,接受監督,并應保證團隊進入家庭實行健康管理的服務時間。
6.對健康管理團隊工作進行定期考核,結合管理戶數、管理質量以及管理對象的滿意度進行綜合測評,考核結果與績效考核掛鉤。
篇3:班團隊會制度規范
t1、班主任要上好每周一次的班會或團隊會,不準把班會課時間挪作他用或干脆上自習課。
2、班、團、隊會應圍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圍繞法制和安全,圍繞學習指導,圍繞環保節能,圍繞行為規范養成等專題展開系列教育。
3、開展班、團、隊會活動時,應注意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寓教于樂,應注意教育目的明確和教育手段的巧妙結合。
4、開展班、團、隊會活動時,應遵循教育規律,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進行設計。
5、開展班、團、隊會活動時,必須注意形式多樣,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來贏得學生的歡迎,調動學生參與活動,接受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開展班、團、隊會活動時,學生應是班級活動的主體,班主任起指導作用。
7、班主任要和少先隊、共青團組織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本班團隊組織的作用。
8、開展班、團、隊活動,要有整體觀念,要有重點,要安排好重大紀念日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