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暑期支教大學生實踐團隊管理制度

暑期支教大學生實踐團隊管理制度

2024-07-13 閱讀 8974

一、各部門職責劃分

團長:全面主持本支教團工作,總體統籌管理支教團各項業務,代表本支教團與其他機構、組織進行溝通交流,統籌各部門的工作,決定本支教團團長助理和主管的聘任,聽取廣大隊員的意見建議,授權部長代行團長部分職權。

團長助理:協調部門開展各項工作,編寫和管理團隊資料,做好團內統計、記錄工作,增進團內和諧,及時溝通與交流并時常歸納建議,及時傳達任務與通知。

宣傳部:務必做好本團各類活動的網絡宣傳。做好網絡招募的宣傳,在各社交網上應有積極互動。制作活動宣傳海報,支教視頻,相冊,收集并發表支教日記(可與教務部合作),以及其他力所能及的宣傳方式。

人事部:負責團隊支教的志愿者招募及選拔,保障支教活動人員充足,招募策劃可與團長助理協同完成,在qq群上的招募工作已經專門劃分給人事部,為了使你們對志愿者有更直接和全面的認識。

教務部:負責團隊支教活動的人員分配工作,協作討論形成實地支教計劃,組織進行支教前人員培訓,記錄支教生活,每次支教每個支教點最少要有兩篇支教生活記錄、感悟或實踐報告。

二、各部門工作細則

(一)、團長

1.團長在進入招募期后,應與時刻與支教點主要負責人保持聯系,認真選好地點,盡可能保證整個團隊支教地點的安全。

2.團長要定期和團長助理,各部門主管、成員開會,及時了解團內活動進程,安排部署,統籌規劃。

3.團長負責監督團內所有事務活動的展開,并及時督促。

(二)、團長助理

1.團長助理應時刻與團長保持聯系,以便把要傳達的消息及時告訴所有成員。

2.團長助理應加強對基本軟件的學習,主要是word和e*cel。

3.團長助理要努力協調各部門之間有交叉的工作,比如支教記錄感悟和實踐報告的發表,照片視頻素材的收集。

(三)、宣傳部

1.宣傳部在支教活動前應積極宣傳已有的支教資料,有效安排自己部門的人員,確保在網絡平臺上與志愿者的互動。

2.支教宣傳素材的收集,可在活動進行前,與志愿進行溝通協商,自行安排志愿者提供素材。

3.每次支教都要有支教活動的展示,每次支教每個支教點最少要有一個視頻合集,其他形式不限,并將展示的網址、日期做成記錄表,活動結束后整理發給團長助理。

4.在進行招募宣傳時,應積極與人事部進行溝通和合作。

(四)、人事部

1.人事部要確保支教招募群中有專門人員與志愿者互動,活躍群里的氛圍,留心成員的日常表現,從中可見一斑。本團所有成員均有義務協助此項任務,具體辦法可由人事部自行商議。

2.可積極進行招募辦法的改良,并及時與團長溝通。

3.選拔過程要確保正式,工作人員進行面試時應注意言辭和著裝的得體。

4.及時將選拔結果整理好,發給團長助理和教務部,做好與教務部的交接工作,確保支教前期工作順利完成。

5.支教人員確定后,要注意有沒有臨時退出的,并及時安排彌補或替換。

(五)、教務部

1.在確認好支教人員之后,應做好支教前工作的安排,如隊服,保險的購買。積極與人事部溝通,分好隊伍定好人員職責,如有人退出,及時與人事部聯系。將最終隊員信息上交團長助理。

2.組織好支教前注意事項和教學基本知識的培訓,并注意保存培訓記錄上交團長助理。

3.教務部應對支教期間各隊的教學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3.支教活動之前應安排好一些志愿者上交支教記錄,如感悟,日記,視頻,照片等,可與宣傳部進行溝通和合作,確保活動結束后,我們有足夠的素材進行下一次支教的宣傳。每次支教每個支教點最少要有兩篇支教生活記錄、感悟或實踐報告。

三、各部門管理辦法

為防止人浮于事,結構冗雜,現明確各部門管理辦法。

團長、主管直接對燭火支教團負責。團長助理對團長負責,完成團長布置的各項任務。各部門主管由團長任命,每個部設一個主管,主管可自主招收干事,名額根據各自所需,建議不超過3個,主管干事直接對主管負責,完成主管所布置的任務。以上人員均屬于燭火支教團。

團長助理由團長直接招募,若退出可直接與團長溝通。

主管若要退出,需要提前自行推薦接班人,確保真才實干,然后可直接與團長溝通。考察期為一個月,通過考察期的交接后,可正式退出。

主管干事若要退出,由主管自行定奪。

團長和主管招收助理和干事,可上報人事部發布招募信息。人員的變動最終要將詳細人員信息資料交給團長助理。

篇2: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安全應急預案范本

為保證**學院公共管理學系社會實踐團隊順利、安全地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使實踐隊內所有資源能及時協調自救,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此應急預案。

一.總則

1.實踐團隊必須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充分預見到學生中可能突發的各種事件以及在處置上存在的某些困難,從而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一旦發生情況,有關人員必須無條件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方式做好處置工作。

2.實踐團隊所有實踐隊隊員及相關人員有義務詳細掌握本預案中規定的所有緊急情況處置方法,并在緊急情況發生時執行。

3.本《預案》對**學院公共管理學系社會實踐團隊適用。

二.突發事件分類

社會實踐團隊在實踐過程當中可能發生影響團隊人員安全的突發事件有以下4類:

1.嚴重人身安全事件,指酗酒鬧事、偷盜、流氓行為、交通、溺水、火災等。

2.常見疾病及意外傷害,指中暑、發燒、意外損傷等。

3.語言風俗文化差異,指當地群眾與社會實踐團隊人員因風俗文化差異引起的溝通障礙等。

4.天氣狀況變化,指由于天氣狀況影響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對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處理

1.嚴重人身安全事件預防與處理:

(1)團隊人員跟隨老師集體行動,不準擅自離隊(特別是女生),莽撞行事,如必須離隊先向帶隊老師請示并隨時保持聯絡,遇到突發事件可方便相互照應。

(2)實踐團隊要通過與當地政府、派出所取得聯系,得到他們的應允與大力支持,明確相關固定的活動地點和當地醫院的地址以便可迅速應對突發事件。

(3)凡危及團隊人員生命和健康的,以爭分奪秒搶救為處理原則,有條件的立即實施現場救護,必須送上級醫院的須及時轉送。

2.常見疾病與意外傷害預防與處理:

(1)因為天氣炎熱而且多變,容易引起感冒、中暑等疾病,在天氣特別炎熱時候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降低患病幾率。

(2)注意飲食與個人衛生,避免水土不服以及預防流行性感冒。

(3)實踐團隊必須貯備了充分的藥物來應對常見的疾病或意外傷害。

(4)一旦出現流感樣癥狀(發熱、咳嗽、流涕等),應盡早服藥對癥治療,嚴重者應盡快就醫,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會。

3.語言風俗文化差異:

(1)實踐團隊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在與當地人民溝通方面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

(2)實踐團隊已經通過查閱資料以及多次向教師請教,對當地有充分的了解,實踐團隊會充分尊重當地龍川縣人民的風俗習慣。

(3)所在實踐地方龍川縣人民基本能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實踐團隊人員能熟練運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基本不存在語言障礙。

4.天氣狀況變化:

(1)團隊若在調研中遇高溫天氣時,適當調整日程安排,另外選擇合適時間開展工作;

(2)事先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團隊若在進行戶外活動時遇暴雨天氣時可請相關部門幫助團隊解決因天氣變化引起的交通、意外傷害等問題。

四.臨時處置

1.一般突發事件由帶隊教師處理,如有嚴重事件可經請示學院領導后可由相關領導與老師成立臨時應急小組,還須與當地公安部門聯系,以便采取進一步的措施,切實作好外圍工作,穩定周圍團隊人員的情緒,必要時可與團隊人員家長聯系,以取得配合。

2.本《預案》未涉及的突發事件由帶隊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臨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