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場作業方法管理實踐

現場作業方法管理實踐

2024-07-10 閱讀 8941

現場管理實踐:作業方法管理

1、工時真的不能再降了嗎:作業工時越短,付出的人事成本越低,但是標準工時的確立,并不是以最快的某個人為基準,需要綜合考慮。

2、試做就是找問題:通過試做可以設定最佳組合的生產要素;可以為重大決策指明方向,但是天天都在試做的產品,其品質八成不穩定。

3、寫好標準書:實際作業與標準書的要求必須完全一致,寫好標準書,對企業來說就像制定一部“國家法律”一樣重要。

4、出廠號碼是“天線”:出廠號碼里濃縮了大量有關制造條件的信息,通過它可查出該產品的來龍去脈,為及時、準確地向客戶提供服務打下基礎。

5、不良品發生先別慌:斬除不良品,原本就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經歷的越多,經驗越能得到積累;管理能力越能得到提升。

6、運用QC七手法:優良的品質是靠科學的方法管理出來的QC七手法正是現場品質管理最常用的科學工具之一。QC七手法---排列圖、因果圖、散布圖、直方圖、檢查表、層別法、管制圖。

7、工序診斷看看病:就象一年一次的身體健康檢查一樣,通過診斷可以發現工序上潛在的“病因”,使問題消除在初級階段。

8、識別沒做好,東西真難找:生產要素的識別做不好,要么就你一個人知道,別人都不知道;要么別人都知道,就你一個人不知道。人員識別;設備、夾具識別;材料識別;作業方法識別;作業環境識別。

9、推進5S活動:5S活動不僅能夠改善作業環境,還能作業效率、品質、士氣,牽一而動百,是其它管理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石之一。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U)、清潔(SEIKETU)、修養(SHITUKE);再加上2S---堅持、習慣。

10、文件歸檔要好找:任何人有需要的時候,在固定的地方,都能夠找到最新的文件,這才是文件歸檔的目的所在。

篇2:現場作業監護管理規定

危險作業的現場監護管理應根據危險作業的特點來制定,應使作業程序規范化、設備與工具使用規范化、作業(施工)現場規范化,確保作業按操作規程進行和安全措施的落實。

(1)作業程序規范化

危險作業程序包括申請、審批、作業、監督、總結等過程,整個程序一定嚴格、規范。對于危險性大的危險作業(如動火作業),應嚴格執行作業證制度。需要進行危險作業的部門應首先提出申請,說明要求作業的理由、時間、地點、規模和作業內容。申請一般應逐級進行,即班組向車間,車間向廠提出申請。

作業審批,根據作業的危險等級由車間級或廠級進行審批。審批應主要由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或人員負責進行,并按安全檢查表進行。作業審批合格后,發給作業證,明確作業時間,參加作業人員,作業分工以及指定作業負責人和作業監護人。

在開始作業前,應做好作業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準備工作包括:作業前的培訓,熟悉作業標準,掌握安全要點和異常情況的對策等;作業現場的清理整頓;工具設備準備;服裝護具準備;確定并熟悉作業中的指揮、聯絡方式等。作業前的檢查包括:自檢、領導檢查和安技人員檢查。檢查合格后才能開始作業,作業中,指揮人員和作業人員均應嚴格按預定方案要求進行;監護人員應在作業現場進行監督檢查,以確保作業安全。

(2)設備與工具使用的規范化

作業中使用的設備與工具應嚴格按施工設計要求配備,并嚴格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設備、工具完好情況、作業場所清理整頓情況、作業環境中的危險因素情況、安全防護裝置、安全標志配備情況等。

(3)施工(作業)組織設計的規范化

施工(作業)組織設計是整個施工或作業中的指導性文件,也是危險性作業開工前必須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應嚴格按有關規程要求進行,并做好技術交底。

(4)作業(施工)現場的規范化

危險性作業很多帶有臨時性,其作業(施工)現場的布設、安全防護、作業過程等,通常不像固定地點的重復性作業那樣規范,這也是造成危險性作業事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應加強對作業(施工)現場的管理,使之規范化。作業環境布置及防護要規范化,應根據作業內容,合理確定各種設備、構件等大件吊裝的走向路線;作業中需臨時拆卸的欄桿、扶梯和翻移開的格欄板等部位,應及時拉上警示欄繩,鋪墊行走跳板;作業中的各種工藝孔、洞必需加防護蓋或圍欄;使用的電焊機、廢物箱等設備或物體,必須放在現場安全員指定位置,不得影響施工人員的安全通道;對所有使用的高壓線應懸掛明顯警示標志,對氧氣、乙炔氣膠管應架空,防止破損造成事故隱患;高空作業下部應設置警戒區域,拉好防護欄繩。

作業(施工)現場監護管理要規范化,專職安全員應負責施工作業現場的安全監護管理、監督、檢查,對于立體交叉作業負責下部人員的監護。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必須符合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規定的要求,作業人員必須按規范配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必須戴好保險帶等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高處向下拋物。吊裝作業專職人員應對索具等部件進行檢查。

篇3:施工現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施工車輛必須服從指揮、聽從調度,在指定地點作業,在指定路段行駛,未經許可不得將車輛駛出施工區域。

第二條施工車輛不得亂停亂放,盡量避免妨礙施工現場通行。

第三條超重、超長、超寬、超高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瞻前顧后、兼顧左右、謹慎行駛,最好指揮車在前開道。

第四條未經指揮長批準,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不得隔斷或挖斷。

第五條起重車起吊、挖土車作業時周圍應設安全距離并有防護圍欄和警告標志。

第六條施工車輛脫離施工現場行駛時,應注意文明整潔,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

第七條違章作業或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或經濟損失由車方負責。

第八條工程施工,要求各施工單位盡量使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在確有困難情況下需雇請社會車輛時,應嚴格查看車方的牌照、執照、行駛證、年審年檢、車輛保險等各種證件及相關手續,確認齊全合格后方可雇用。

第九條凡違反道路行駛規定的,每車次處罰用車單位500-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