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議兩公開程序要求(范本)
“四議”程序
1、提議
凡是黨支部書記或村委主任認為需要開會討論決定的事情,首先應在村兩個主干之間相互提出來,兩主干之間達成共識后,再向支村兩委會上提議,其他兩委班子成員認為自己分管范圍內的某一項工作需要上會研究的,應直接向書記或村委主任提議,由兩個主干碰頭商定后再向支村兩委會上提議,未經兩主干碰頭商定的事情,書記和村委主任任何一方不準單獨向兩委會上提議。
2、商議
由黨支部書記組織并主持兩委班子成員商議事情的聯席會議,并由會前提議上會討論的班子成員向會議作出議題說明,然后安排足夠的時間讓與會人員對議題進行討論。討化時,實行“一把手”末位表態法,即黨支部書記在聽取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意見后再表明自己的態度,最后黨支部書記綜合各方面情況,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集體決定。
3、審議
通過支村兩委討論決定的事情,屬于重大事項的,首先要經過黨支部會議進行審議。審議形式為:(1)黨支部記向會議提出支村兩委討論的事項;(2)參會黨員以黨小組分開討論;(3)以黨小組匯報討論結果;(4)全體參會人員進行表決。
4、決議
通過黨支部會議表決通過的事情,再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決議,決議的程序為:(1)黨支部或村委主要領導向村民代表匯報黨支部所審議通過的事情;(2)村民代表充分發表各自的觀點;(3)就黨支部審議通過的事情進行表決。
5、要求
(1)召開支村兩委會議、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實參會人員必須達到應參會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方可開會;
(2)討論表決通過的事情必須經實到會人員半數以上人員通過方可有效;
(3)表決形式可選擇口頭、舉手、無記名投票三種形式中的任何一種。
(4)討論確定某個分管領導所提議的問題無特殊情況必須有其分管領導參會,否則,本次會議暫不確定。
兩“公開”要求
1、決策過程公開:經過“四議”所決定的工作在實施過程中,要將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工作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存在哪些問題,下階段如何發展,讓廣大群眾對該項工作有充分了解。
2、實施結果公開:每項工作結束后,要將該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和資金使用情況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情況全方位向公眾公開。
3、公開的形式為會議、公開欄、廣播、網絡、報刊等。
篇2:村黨支部四議兩公開制度
為了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一步提高全縣村級組織工作和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制定本制度:
1、村黨支部會提議。對村內重大事項,村黨支部首先充分征求黨員、村民代表及廣大村民意見,認真調查論證,提出初步意見和方案,報鄉鎮黨委批準、備案。在此基礎上,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召開支委會,充分討論并修改完善方案,形成決議意見。
2、村“兩委會”商議。根據村黨支部的初步意見,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召開村“兩委”會議,村“兩委”成員充分討論論證,修改補充完善方案,并采取口頭、舉手、無記名投票等方式進行表決,形成商議案。
3、黨員大會審議。對村“兩委”商定的重大事項,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召開黨員大會,村委會主任通報意見、方案,全體黨員討論、完善方案,并表決形成審議意見。召開黨員大會審議前3天,須把方案送交全體黨員,在黨員中充分醞釀并征求村民意見;黨員大會審議時,到會黨員人數須占黨員總數的2/3以上,審議事項經應到會黨員半數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表決;黨員大會審議后,村“兩委”要認真吸納黨員的意見、建議,對方案進行修訂完善。同時,組織黨員深入農戶做好方案的宣傳解釋工作。
4、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黨員大會通過的事項,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在村黨組織領導下,由村委會主任主持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通報決策事項和實施方案,接受代表質詢,并表決形成決議。參加會議人數必須符合法律規定,討論事項必須經全體村民代表或到會村民半數以上同意方可通過決議。
5、決議公開。經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通過的事項,一律在村級活動場所和村民小組村務公示欄公告,公告時間原則上不少于7天;公告期間,村“兩委”成員、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要主動深入群眾征求意見,并將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分析、調查,對決議事項做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如果發現公告內容有遺漏的、不真實的,應立即宣布決議無效,修改完善后重新進行“四議兩公開”決策。
6、實施結果公開。決議事項在村黨支部領導下由村委會組織實施,實施結果及時向全體村民公示。公示內容必須詳實、準確、全面;在公示時要設立意見箱,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和建議;對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必須在3日內由村委會予以答復;對村委會解釋、答復不滿意或村委會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由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大會審核;審核結果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表決,表決結果作為村級最終處理結果。
篇3:S社區四議兩公開制度
一、民-主選舉制度
1、黨支部成員實行“兩推一馴民-主選舉產生;即如開全體黨員會議,到會人數超過70%以上,推薦支部成員候選人;召開居民代表及黨外人士會議,推薦支部成員候選人;按被推薦人的得票多少,差額舉行產生支部委員。
2、社區主任、副主任及委員由居民直接選擇產生;采取選票直接送到選民手中,由選民直接填寫自己信任的人,最后通過公開唱票,當場計票公布結果。
3、按法定日公布社區內十八周歲以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選民名單,以及無選舉和被選舉權的名單。
4、在選舉社區委員前,先產生社區選舉委員會,由社區選舉委員會主持選舉工作,居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由居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
5、選舉居委會人員,由社區有選舉權的居民直接提名,按提名多少,公布候選人名單,最后按提名候選人的名額,進行差額選舉。
6、在選舉法定日,由選舉委員會安排,集中投票、集中唱票按得票多少,最后選出居委會成員。
7、居民有權依照法定程序,罷免居委會不稱職的人員。
8、各小組、居民代表直接由各組居民提名產生,最后按提名得票多少確定社區主任及代表。
二、民-主決策制度
1、居委會進行工作,由居委會成員商量討論決定,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
2、總支部、居委會如開會議商量有關社區事情,采取小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有不同看法、想法等可以保留個人意見。
3、涉及重大事項以及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首先召開黨員會議將有關事情向全體黨員通報,廣泛征求意見及解決辦法,然后再如開黨員、居民代表以上會議,廣泛聽取意見,通過會議表決的形式確定最終處理辦法。
4、對重大決策涉及的有關法律問題,應及時到社區法律中心咨詢,由中心所出具法律意見書。然后召開黨員會議討論。由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
三、民-主管理制度
1、居民會議由社區18周歲以上的居民組成,每年召開一次,如果有十分之一以上居民提議,應及時召開居民會議,并且就有關事情依法討論通過。
2、廣泛征求居民的意見,因地制宜,制訂章程,從實際出發,嚴格按照章程進行管理、執行。
3、保障居民行使民-主的權利,選舉社區居委會由居民直接提名產生比較信任的居委會成員。
4、社區配備治安巡邏隊員,開展定期不定期夜間巡邏,積極配合派出所實行群防群治,防止刑事案件的發生,積極排查調處民間糾紛,積極做好歸正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防止集體*,及群體性的事件發生。
5、居民遵紀守法,在民章程的基礎上自我約束,尊老愛幼,自覺實行計劃生育。
四、民-主監督制度
1、社區財務實行按月結算,并將有關收支情況公布上墻,接受監督,重大事情經居民代表會議通過后,實行公布制度。
2、對本社區的干部黨員進行民-主評議活動,對民-主評議中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剖析,尋找原因,糾正錯誤。
3、黨支部工作,年初出臺工作目標,年終實行總結報告制度,接受廣大黨員監督。
4、居民委員會對社區內重大事情以及難點、熱點問題,向居民代表會議報告,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盡量使居民滿意。
5、設立居務、財務公開監督小組,監督小組成員由居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財務帳目先由監督小組成員進行審核、查實,然后上墻公布。
五、辦事公開制度
實行辦事公開是增加居務活動透明度,監督社區班子公正、有效行使職權的措施之一,為了加強黨支部和居委會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把權力置于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之下,抑制不正之風和現象的產生,為群眾參政議政提供便利的渠道和陣地,從而贏得人民群眾對居務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調支干部、群眾參與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性,結合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辦事公開的原則:社區黨支部、居委會要本著服務人民群眾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增強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的服務意識,多做調查研究,提高辦事效率,做到辦事程序規范、合理清晰,便于接受群眾監督。
1、居務公開主要內容
(一)居民會議或居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事項的實施情況;(二)社區財務支出情況;(三)優撫、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情況;(四)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情況;(五)社區干部年度工作目標執行情況;(六)涉及本轄區居民利益,居民普遍關心的其它事項。
2、財務公開主要內容
(一)財務計劃及實施情況;(二)居民要求公開的其它財務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