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企業規章制度制定程序規范

企業規章制度制定程序規范

2024-07-15 閱讀 4649

企業規章制度制定程序

鑒于勞動關系中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從屬關系,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在勞動糾紛中可以起到類似于法律的效力。尤其是在公司辭退員工、處罰員工等糾紛中,由于國家法律法規對此類問題一般缺乏十分詳盡的規定,因而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在此起到了補充法律規定的作用。公司如何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起到維護經營秩序的作用?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司法實踐中的一些習慣做法,向公司提出幾點參考意見:

一、公司規章制度的法律效力及產生效力的必要條件

(一)公司規章制度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并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這條規定實際上賦予合法的公司規章制度以類似于法律的效力。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勞動部相關規章都對公司的規章制度賦予類似的效力。如:《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公司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7條規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中的“重大損害”,應由公司內部規章來規定。

(二)公司規章制度生效的必要條件

但并非公司制定的所有規章都能產生上述效力。根據上述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有效的公司規章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經過民主程序制定;2內容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3已向勞動者公示。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嘉定區法律顧問律師,勞動糾紛專業代理律師

二、制訂公司規章制度的合法程序

(一)規章的制訂程序

按照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在制訂公司規章制度中應通過“民主程序”。但怎樣操作,才算是“民主程序”,法律法規對此并無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一般認為,以下程序,可以視為“民主程序”:1召開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通過;2由公司工會參與制訂;3如果既未召開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也未設立工會,則應通過適當方式,在制訂規章過程中使員工有提出意見、建議的權利,并且員工的建議和意見應充分反映在規章制訂過程中。

值得注意的,公司在采取上述方式制訂規章制度的過程中,應注意保留職工大會、工會或者員工參與制訂規章的證據。

(二)規章的公示

公司規章制度公示中最應注意的問題是:保留已經公示的證據。通常,以下方法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1將規章交由每個員工閱讀,并且在閱讀后簽字確認。閱讀規章的簽字確認,可以通過制作表格進行登記,也可以制作單頁的聲明由員工簽字,內容包括員工確認“已經閱讀”并且承諾“遵守”。

2在廠區將規章內容公告,并且將公告的現場進行拍照、錄像等方式的記錄備案,并可由廠區的治安、物業管理等人員見證。

3召開職工大會公示,并以適當方式保留證據。

4委托工會公示,并保留證據。

(三)規章向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應當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備案的規定。但應當注意的是,公司規章制度生效及生效時間應以是否符合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的三個條件為準,是否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備案,并不影響規章的效力;遇到勞動糾紛需要適用公司規章時,如果證明規章生效的三個條件存在一定困難,那么,經過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和備案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證明和使規章合法化的作用。

重慶市尚無相關規定。如果今后公司所在地的勞動行政部門對公司規章提供審查和備案服務,建議公司在規章制訂后送交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和備案。

三、公司規章的合法內容

(一)公司規章不得有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內容

公司規章如果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無效的。如:某公司自行在規章中規定實行一星期六天工作制,自行規定低于勞動法規定標準的加班費支付標準,這樣的內容是無效的。

(二)公司規章應有罰則內容

公司規章旨在維護公司的正常經營秩序,規范員工的行為,因此,除有規范性的規定外,必須有相應的處罰規定。否則,規章就形同虛設,起不到實際效果。公司規章中可以規定的對于員工的處罰方式通常有:書面警告、記過、扣工資或獎金、降級或降職、降薪、停工、辭退,等等。

(三)公司規章對于辭退員工的規定

《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明確規定,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該條第(三)項規定,勞動者嚴重失職,造成用人單位利益重大損害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根據勞動部的相關解釋,這兩種情況下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同時,勞動法律法規對是否屬“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或者是否屬“重大利益損害”,并無明確規定,應由公司規章加以規定。

公司規章制度對于上述辭退條件的具體規定,可視勞動者行為的具體情節,分若干種情形加以規定:

1單個嚴重違紀行為即可辭退。如規定:“員工不服從管理,毆打或者謾罵管理人員的,即予以辭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2重復行為累計加重。如規定:“員工不服從合理工作分配,予以嚴重警告;再犯的,予以辭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3一段時期內同類違紀行為合并加重。如規定:“員工遲到或早退半小時以內予以書面警告;一個月內累計遲到或者早退達10次以上者,予以辭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4一段時間內多次處罰累計加重。如規定:“員工一個月內累計受到書面警告以上處罰3次以上的,予以辭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四)錄用員工過程中招錄條件的規定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規定,員工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公司援引這條規定辭退員工時,應當舉證證明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因此,事先制作、公布及在事后保留“錄用條件”就顯得十分重要。這方面比較妥當的做法通常有:

1通過媒體等公布招錄信息的,同時公布招錄條件,并予以保存;

2通過中介招錄員工的,由中介組織在招錄條件上蓋章或者簽字確認,保留證據;

3自行招聘的,制作詳細的招錄條件,由被招錄員工閱讀并簽字確認;

4在雙方訂立的勞動合同中明確錄用條件。

篇2:燒結廠制定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管理,及時評審和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適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燒結廠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評審和修訂。

3引用法規、標準

《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天津市安全生產條例》等。

4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制訂

4.1相關部門組織有關專業制訂廠級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送達相關專業和人員進行會簽,征求修改意見。

4.2相關部門根據會簽提出的修改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審核,形成審批稿。

4.3審批稿經廠級領導審批后,發布實施。

5評審與修訂

5.1安全生產制度的評審

5.1.1評審的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隨時組織評審。

a)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發生變化;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安全生產相關的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

d)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發生重大變化時;

5.1.2評審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評審,本著制訂部門組織進行評審的原則。

5.1.3評審內容

a)與法律、法規符合性;

b)與企業發展總體水平的相適應性;

c)與工藝流程和裝置變化的相適應性;

d)安全管理制度之間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5.1.4評審輸出

5.1.4.1評審結果作為安全生產制度修訂的主要依據之一。

5.2安全生產制度修訂

5.2.1修訂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修訂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可隨時組織修訂。

a)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發生變化,現行安全規章制度與之出現沖突,或不能充分滿足法律、法規要求;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新裝置、新產品投產,現行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覆蓋其安全管理;

d)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產職責;

e)各級人員素質發生較大變化,規章制度的要求已經充分轉變員工的自覺行動;

5.2.2修訂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修訂,本著制訂部門組織修訂的原則,當制訂部門發生職能變化時,由該職能的后續承接部門組織。必要時,需了解該制度制訂的原始背景。

5.2.3修訂依據:

5.2.3.1國家行業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

5.2.3.2安全生產制度評審結果。

5.2.3.3制度執行過程中,員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議。

5.2.4修訂后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要履行會簽手續,最后由廠級領導審批后,修訂版發布實施。

5.2.4安全生產制度終止執行

因特殊原因,終止執行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按原審批程序申請批準終止。

篇3:房地產集團公司規章制度制定程序管理規定

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規章制度制定程序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使*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有據可依,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中的規章制度,是指由公司制定的、在公司內普遍適用的、具有約束力和強制力的規范性文件。

第三條綜合管理部負責組織起草并審核公司各類規章制度草案,負責組織修訂各類規章制度;各職能部門負責與本部門職能相關的管理制度草案的起草。

第四條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必須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并結合公司實際,不得與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相抵觸。

第五條本公司適用于公司本部,控股項目公司、專業公司遵照執行,參股項目公司、專業公司參照執行。

第二章制度計劃的編制

第六條公司制定規章制度應編制《年度規章制度訂立計劃》。對于條件尚未成熟而又需要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規范的事項,可列入制定規章制度的調研計劃。

第七條公司各職能部門因工作需要制定制度的,應在每年年末訂立計劃并提交綜合管理部。綜合管理部對各部門上報的計劃進行匯總,編制年度規章制度制定計劃的草案,逐級上報,經公司領導審定后實施。

第八條承擔制度起草任務的公司各職能部門必須按照年度計劃要求完成起草任務,因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完成的,必須向綜合管理部作出書面說明。

第九條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年度計劃的,由綜合管理部在報經公司分管領導審定后組織落實。

第三章制度草案的起草

第十條規章制度的草案應當由提出計劃的相關部門負責起草;內容涉及兩個以上部門的,應當由提出計劃的部門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共同起草;綜合性的制度由綜合管理部組織有關部門起草。

第十一條規章制度的起草可以組織專門小組,也可指定專人。綜合管理部法務人員對起草工作及時進行指導。

第十二條各部門起草規章制度,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起草的規章制度不得與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章程》相抵觸;

(二)起草的規章制度必須符合公司實際和發展情況,切實可行;

(三)起草的規章制度應結構規范、條文清晰、邏輯嚴密、概念準確、語言精練。

第十三條制度起草過程中,起草部門應當充分征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做好溝通協調工作,對意見分歧較大的內容,應在上報制度草案時予以說明。

第十四條制度草案擬定后,各起草部門應寫出草案的起草說明。起草說明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一)制定的必要性。主要說明某方面的管理現狀、存在問題,制定這方面管理規范所要達到的目的。

(二)制定的依據。主要說明所依據的法律、法規、政策及公司現行的相關制度、規范等。

(三)起草的過程。主要說明起草過程中征求意見、調查研究和溝通協調的情況。

(四)主要內容說明。

(五)相關部門意見。

第十五條各職能部門所起草的制度草案,須經本部門分管領導審閱后,交綜合管理部統一審核。

第三章制度草案的送審

第十六條綜合管理部收到制度草案后,應及時審核、修改并征求有關部門和領導的意見;對不符合本規定要求的制度草案應予以退回,并要求其按規定重新起草。

第十七條對在意見征詢中無原則性分歧意見的制度草案,綜合管理部經審核修改后,報請公司制度評審小組(參見《評審會議管理制度》);對存在原則性分歧意見,協調后仍未能取得一致意見的,綜合管理部應提出審核意見的說明,報請制度評審小組審議。

第四章制度草案的評審

第十八條制度草案須經公司制度評審小組會議評審,會議評審時,由起草部門負責人或起草人員作起草說明;由綜合管理部經理或審核人員作審核意見的說明。

第十九條經評審小組會議原則通過,尚需做進一步修改的,由起草人與審核人按會議提出的要求進行修改。

第二十條制度草案經修改后逐級上報,屬公司基本管理制度類的(與董事會職權相對應的管理制度),須報公司董事會審議,董事長簽發;其他制度由總經理簽發。

第五章發與生效制度的印

第二十一條經評審小組會議通過,并經董事長或總經理簽發的規章制度,須由綜合管理部印發。

第二十二條制度文本應根據制度的適用范圍隨公司通知性文件印發至年相關單位和人員,文件的領導簽發之日即為制度的正式印發之日。

第二十三條尚待進一步補充、完善的規章制度,可采用“暫行”或“試行”方式印發,其效力與其他制度等同。

第二十四條制度的生效日期應在制度附則中予以明確。

第六章制度修訂與廢止

第二十五條制度印發后,負責起草并組織實施的部門應當每年依照法

律、法規、政策以及公司實際情況進行一次清理,如與現行的規定不符,應提出修改或廢止的意見并報綜合管理部。

第二十六條“暫行”或“試行”制度印發后,負責起草并組織實施的部門應根據制度實際運行情況,適時進行修訂。

第二十七條規章制度的修訂或廢止應按制度制定程序辦理;綜合管理部應每年一次對公司增訂和修訂的規章制度進行匯編。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規定由綜合管理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九條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