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患者身份核實制度(范本)

患者身份核實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4058

為貫徹實施中國醫院協會《20**年患者安全目標》,提高醫務人員對患者身份識別的準確性,確保所執行的診療活動過程準確、無誤,保障患者的安全,制定如下患者身份核實制度。

一、實施者在實施任何診療活動前,應親自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作為最后確認手段,以確保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

二、在標本采集、給藥、輸血、處置等各類診療活動前,必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應至少同時使用兩種患者識別方法,如姓名、床號等(禁止僅以房間或床號作為識別的唯一依據)。

三、實施診療過程中,對患者準確身份的識別要有具體措施、交接程序和相關文件記錄。

四、對實施手術、昏迷、神志不清、無自主能力的重癥患者在診療活動中使用“腕帶”作為操作前、用藥前、輸血前等診療活動時辨別患者的一種必備手段。

五、在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急診搶救室、新生兒等科室使用“腕帶”,作為操作前、用藥前、輸血前等診療活動時辨識患者身份的一種必備的手段。

篇2:特種設備人員考核實施細則

受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以下簡稱“特設局”)的委托,我協會承擔自治區各發電企業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考核工作,為了規范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復審的程序,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復審的管理,特制定了如下考核實施細則:

一、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實施依據

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09年1月24日國務院第549號令)第三十八條

2、《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實施辦法(試行)》(2003年6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國質檢鍋[2003]172號)

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2011年5月3日國家質檢總局第140號令)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作業種類與項目》(質檢總局2011年第95號公告)

5、《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規則》(TSGZ6001-2013)

6、《鍋爐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考核大綱》(TSGG6001-2009)

7、《鍋爐水(介)處理檢測人員考核規則》(TSGG8001-2011)

8、《鍋爐水處理作業人員考核大綱》(TSGG6003-2008)

9、《壓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考核大綱》(TSGR6001-2011)

10、《醫用氧艙維護管理人員考核大綱》(TSGR6002-2006)

11、《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帶壓密封作業人員考核大綱》(TSGR6003-2006)

12、《氣瓶充裝人員考核大綱》(TSGR6004-2006)

13、《壓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考核大綱》(TSGD6001-2006)

14、《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考核大綱》(TSGT6001-2007)

15、《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考核大綱》(TSGQ6001-2009)

16、《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考核大綱》(TSGY6001-2008)

17、《客運索道安全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考核大綱》(TSGS6001-2008)

18、《安全閥維修人員考核大綱》(TSGZF002-2005)

19、《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作業人員考核大綱》(試行)

20、《特種設備質量管理負責人考核大綱》(試行)

2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負責人考核大綱》(試行)

22、《鍋爐能效測試作業人員考核大綱》(試行)

23、《DL612-1996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

24、《DL647-2004電站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

25、《SHS08004-2004電站鍋爐維護檢修規程》

二、考試機構條件和職責

㈠、根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規則》第九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機構應滿足下列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質,有常設的組織管理部門和固定的辦公場所,專職人員不少于3人;

2、具備滿足考試需要的基地,根據實際需要在一定地區范圍內設立的分考點,也必須與基地相應項目條件一致;

3、建立考試質量保證體系和考場紀律、監考考評人員守則、保密、考試管理、檔案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等規章制度,并且能有效實施;

4、根據相應考核大綱,制訂考試作業指導書,明確理論考試的范圍和實際操作技能考試的具體項目(科目)以及合格指標;

5、按照理論知識考試“機考化”的原則配置資源和考試軟件,并且滿足相應考核大綱所要求的場所、設備設施條件和能力;考核大綱要求實際操作技能考試采取實物化(模擬化)的,應當具備考試實物化(模擬化)的條件;

6、具有滿足考試需要的專、兼職的監考、考評人員,配備考試機構技術負責人和各個分項的責任人,技術負責人和責任人應當由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工程師(或者高級技師)及以上職稱的人員擔任,考評人員應當由具有大專以上(含大專)學歷、從事本專業5年以上(含5年)、具有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并且熟悉考核程序、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內容及評分細則的人員擔任。

㈡、考試機構的主要職責

1、公布考試程序、考試作業人員種類、報考具體條件、收費依據和標準、考試機構名稱及地點、考試計劃等事項,并且告知審批發證程序;

2、公布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的具體范圍、項目和合格標準;

3、審查作業人員考試申請材料;

4、按照考核大綱的要求進行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試;

5、公布、通知和上報考試結果;

6、建立作業人員考試管理檔案;

7、根據申請《作業人員證》的人員(以下簡稱申請人)的委托,向發證部門統一提交申請,協助辦理《作業人員證》發放事宜;

8、根據申請人的委托,向發證部門統一申請辦理《作業人員證》的復審;

9、向本考試機構的指定部門和發證部門提交年度工作總結及與考試相關的統計報表;

10、考試機構不得強制要求申請人參加本考試機構組織的培訓。禁止培訓、輔導人員參與培訓、輔導對象的命題和監考工作。

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及發證程序

㈠、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程序:

考試程序包括考試報名、申請資料審查、考試、考試成績評定與通知;審批發證程序,包括領證申請、受理、審核和發證。

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發證程序

1、領證申請:考試合格的人員由我協會向特設局統一申請辦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2、受理:特設局接到申請資料后,進行資料審查,符合規定要求的,予以正式受理。不予受理的,告知申請人20個工作日補正申請材料。

3、審核:對同意受理的申請,特設局在20個工作日完成審核批準手續。

4、發證:準予發證的,特設局在10個工作日向申請人頒發證書。不予發證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5、復審:對同意受理的復審申請,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辦理復審。合格的在《作業人員證》上簽章;不合格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四、申請

㈠、擬申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取證或復審的電力企業(以下簡稱“申請單位”)應向特設局提交《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復審)申請書》(見附件一),其中申請考核作業種類、申請考核作業項目嚴格按附件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作業種類與項目》的明細填寫,并應注明設備類別和作業級別。同時,申請單位還應將擬取證(復審人員)匯總填寫并上報《特種設備從業人員登記表》(見附件三),相關表格及填寫注意事項可從我協會網站下載(網址:)。

㈡、申請單位提交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復審)申請書》由特設局受理后,申請單位應按每人一份向我協會提交《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申請表》(見附件四,初試人員填寫)或《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復審申請表》(見附件五,復審人員填寫),并按申請表中要求把相關材料粘貼在申請表后。申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的人員條件應當符合《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檢總局第140號令)第十條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規則》第十四條的有關規定。

㈢、申請人除在申請表上粘貼一張2吋正面免冠照片外,另需每人提供一張2吋正面免冠照片,申請單位按申請表的順序將照片粘貼在照片粘貼單(樣式見附件六)上或用曲別針附在申請表上隨同申請表一并報我協會。

㈣、復審人員在提供申請表和復審資料時,須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原件一并交回,申請表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排列順序應保持一致。

㈤、申請表中“是否委托考試機構辦理取證手續”、“是否委托考試機構辦理復審手續”處請選“是”;

㈥、填寫《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申請表》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復審申請表》應完整準確、字跡清晰,最好能夠打印填寫,以免影響發證。

五、培訓

㈠、培訓采取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申請單位自行組織或自行委托相關單位進行培訓,另一種是由我協會組織相關專業的教師進行培訓。如申請單位自行組織,應擬定培訓計劃及課程表(注明授課教師、專業、職稱)后報我協會。

㈡、培訓的內容按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相關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大綱(見本細則第一條)等安全技術規范執行;

㈢、670T/h/以上鍋爐運行操作人員需經過仿真機模擬培訓,應持有仿真機考核結業證;

㈣、理論培訓時間至少應保證48學時以上;

㈤、培訓工作完成后,培訓單位應擬定復習題題庫,具體要求為:鍋爐、熱工、化學、金屬四個基礎專業每個專業是非、選擇和問答每種題型各出10道題,共120道題;標準規程(含事故預案)部分每種題型各出20道題,共60道題;總計180道題。

六、考試

㈠、考核內容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各類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考核大綱和我協會制定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運行操作人員考核大綱》(見附件七)確定,考試試題由培訓單位提供的復習題題庫中抽取80%,協會總題庫中抽取20%組成。

㈡考核形式:

1、仿真機考核采取查驗相關培訓的結業證書(原件)或現場考核(如申請單位具備仿真機考核條件)的方式;

2、理論考試為閉卷筆試形式,合格分數為60分。

㈢、考試題型:一般為是非題、選擇題和問答題(或填空題)三種。

㈣、申請單位經組織相關培訓具備考試條件后,應向我協會提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約請(約請函格式見附件八),我協會收到申請單位約請函確定考試日期后,在約請函上簽署意見并返回申請單位一份。

㈤、考試試卷的評判由協會培訓部組織進行,評判過程遵循公正、公平、保密的原則,每種題型的評分人必須簽字,分數核定前任何人不得拆開裝訂線,合分人核定分數后,由協會培訓部主管培訓人員拆封并登記成績。

㈥、考試結束后,我協會在20個工作日內將考試結果告知申請單位。

七、復審

㈠、申請復審時,申請單位應當提交持證人員以下材料:

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復審申請表》(見附件B,1份);

2、《作業人員證》(原件);

3、持證期間用人單位或者專業培訓等機構出具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證明(內容和學時要求符合安全技術規范,1份);

4、醫院出具的本年度的體檢報告(考核大綱對身體狀況有特殊要求時,1份);

5、持證期間用人單位出具的中斷所從事持證項目的作業時間未超過1年的證明(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6、持證期間用人單位出具的沒有違章作業等不良記錄證明(1份);

㈡、滿足下列所有要求的,準予復審合格:

1、復審申請提交的資料齊全、真實的;

2、年齡60周歲以下(含60周歲);

3、在持證期間內中斷所從事持證項目的作業時間未超過1年的(有關安全技術規范中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4、無違章作業等不良記錄、未造成事故的;

5、符合有關安全技術規范規定條件的;

6、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要求參加考試,考試成績合格的。

㈢、跨發證部門地區從業的作業人員,可向原發證部門申請復審,也可向其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發證部門申請復審。

㈣、復審不合格的持證人員可以重新申請取證。逾期未申請復審或者復審不合格的,其《作業人員證》中的該項目失效,不得繼續從事該項目作業。

七、證書發放

㈠、考試合格的人員,由協會憑成績單和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向特設局申請辦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發證程序和發證時限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至第十七條規定執行;

㈡、《作業人員證》分為作業人員通用證和安全管理人員專用證兩種格式,證書印制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規定。采用機打方式填寫。

八、收費

㈠、我協會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參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收費標準,按照內蒙古政府第159號令、內價費字[1995]41號、內發改費字[2012]2996號、內發改費函[2013]304號等文件精神,經研究制定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考核收費標準》。

㈡、我協會收費許可證號為B00-4088;

㈢、費用收取方式采用現金、支票、電匯等形式,費用收取后,由我協會向付款單位開具《內蒙古自治區地方稅務局通用機打發票》。我協會收款賬戶如下:

賬號:

開戶行:呼和浩特市工商銀行海西路支行

九、我協會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聯系人:

楊桂森(培訓部主任),聯系電話:0471-6518262,。

王曉棟,聯系電話:0471-6518262,。

十、本細則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其他未盡事宜由申請單位和我協會相關人員協商解決。

篇3:公證處公證承辦核實取證規定

公證處公證承辦、核實取證若干規定

為規范公證承辦人員辦證中的審查、核實取證、公證書證詞制作、呈批、出證等活動,制定本規定。

一、公證承辦

(一)公證承辦:是指承辦人員對承辦的公證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實質性的核實、查證,據此作出是否出證的結論。

(二)承辦人員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司法部《辦證程序規則》和司法部、司法廳的有關辦法和規定審核所承辦的公證事項,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

(三)承辦人員應嚴格執行本處規定的特急件、急件、普件的承諾期限。承辦人員承辦公證的時間為自收到公證卷宗時起:

1、特急件為半個工作日;

2、急件為一個半工作日:

3、普件為三個工作日。

遇重大、疑難、復雜的公證事項需要延長辦證時間的,必須在收到公證卷宗后的一個工作日內報經分管領導批準,并及時將延期的原因通知當事人。承辦中發現公證事項有疑問或出證的依據不足,尚需當事人補充材料,且可能導致辦證期限延期的,應在發現問題之時通知當事人,并做好通知記錄,以備查對。

(四)承辦人員未按上述規定的工作日上報公證審批的,每逾期一次扣5元,累計逾期三次以上的扣lOO元。未經分管領導批準,且因承辦人員的過錯導致對外承諾期限不能兌現一次,經批評教育仍不改正的,作待崗或解聘處理。

(五)承辦人員辦理國內、涉外經濟公證,辦理涉外繼承、贈與、收養、委托、聲明、監護、索賠等涉及人身關系、財產關系的公證事項,應當制作談話筆錄。其他公證事項承辦人員可酌情制作談話筆錄。應當制作談話筆錄,而未制作的發現一份扣5元,累計三份扣lOO元。

(六)承辦人員與當事人談話時應當履行告知義務,告知內容應當在卷宗內載明。

二、核實取證

(一)承辦人員認為當事人提供的材料不完備或有疑義的,可以要求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也可以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核實取證,并制作核實筆錄。核實筆錄應交被核實人核對并簽名或蓋章。被核實人拒絕簽字或蓋章的,承辦人員應做好記錄并附卷。

(二)承辦人員從有關單位摘抄的檔案或其他書面證據材料,應交提供材料的單位核對蓋章。

(三)承辦人員外出核實,應當由兩人進行。特殊情況只能由一人進行的,應有一名見證人在場并在核實筆錄上簽名。

三、公證書證詞制作

公證書證詞應當按司法部規定或批準的格式制作,凡規定按要素式公證書格式制作的公證書必須按照要素式公證書格式制作。制作的公證書證詞必須準確、無誤。審批時發現公證書證詞因承辦人員的差錯而退改的,每退一次扣5元。公證書已出具,造成當事人損失,并引起索賠的按處制定的錯證索賠及責任追究制度處處理。

四、呈批與出證

(一)主辦公證員以外的承辦人員對公證事項審核完畢后,應及時呈報市批人員審批。

(二)承辦人員對已經審批的呈批報告不得作任何涂改或修改。

(三)涉外公證當事人有外文名的,承辦人員應負責將外文名書面提供給翻譯人員翻譯。

本規定適用全處公證承辦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