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汽化冷卻崗位操作規程

汽化冷卻崗位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9375

崗位職責:

負責轉爐汽化冷卻煙道等設備的運行監控、操作與維護、保養、排污等;負責汽包、蓄熱器的水位情況以及蒸汽的回收與外送等工作。負責填寫本崗位報表、記錄。負責本崗位責任區域衛生。嚴格執行安全規程。

1、開爐前的準備工作

1.1了解上班設備運行情況,安排本班安全注意事項及工作重點。

1.2檢查汽包、蓄熱器的水位計、安全閥、壓力表示值準確,動作可靠,監控電視畫面清晰。

1.3檢查進水管路及蒸汽管道上的閥門開關是否靈活,位置正確無誤。

1.4檢查汽包放散閥是否處于放散位置。

1.5檢查水位計顯示的水位是否明確醒目,各種儀表及聲光信號必須靈活可靠。照明應有足夠的亮度。

1.6檢查上升、下降管路各法蘭、汽包封頭、各段煙道排污閥無漏水現象。

2、補水操作

2.1注意監視汽包水位,當汽包實際水位降至500mm時,啟動軟水泵開始補水。

2.2打開汽包與溢流管道之間的主流閥和放散閥及汽包壓力閥前的手動閘閥,閥門全部打開到位。

2.3關閉所有排污閥,閥門關閉到位。

2.4打開放散閥,閥門全開。

2.5關閉汽包水位調節閥,閥門關閉到位。

2.6啟動軟水泵,向汽包補水至750±150㎜。

2.7汽包補好水后,停掉軟水泵,關好補水閥,再將回水閥打開,待啟用。

2.8通知調度具備煉鋼條件。

3、運行操作

3.1汽包操作

3.1.1汽包水位保持在750±150㎜,壓力保持在0.8--1.2MPA。

3..12汽包安全閥起跳壓力設定為1.5MPA。

3.1.3汽包每班至少進行一次排污,每次排污不得超過30秒,壓力控制在0.4--1.0MPM。

3.1.4每班對汽包水位計進行反沖洗一次。

3.1.5汽包壓力超標時,必須點動放散閥進行放散。

3.2蓄熱器的操作

3.2.1蓄熱器安全閥啟跳壓力設定為1.5MPA,壓力保持在0.5--1.0MPA。

3.2.2蓄熱器水位保持在100--500㎜。

3.2.3蓄熱器排污每班至少一次,每次不得超過30秒。

3.2.4水位計每班反沖洗一次。

3.3煙道的操作

3.3.1各段二次排污閥處于全關狀態,一次排污閥處于全開狀態。

3.3.2每班每段排污至少一次,每次排污不得超過30秒。

3.3.3煙道清灰每周進行一次

3.4軟水泵的操作:

3.4.1軟水泵進出口閥門處于全開狀態。

3.4.2軟水泵、冷卻水必須常開,低進高出。

3.4.3根據汽包水位,從微機畫面上啟停軟水泵。

3.4.4軟水泵壓力0.8--1.5MPA、流量>46m3/h。

3.4.5軟水泵體電機地腳螺絲及各部位聯接螺絲應緊固可靠,防護罩應牢固無摩擦。

3.4.6水泵、電機有無異常振動或雜音,電機溫度要在60度以下,否則要立即匯報。

3.4.7軟水箱保持滿水,不足時及時向水箱內補水。

4、蒸汽外送操作:

4.1調節電動外網薄膜閥,控制外網壓力在0.2--0.4MPA。

4.2蓄熱器壓力低于0.2MPA時,關閉外網薄膜調節閥。

5、設備的點檢與維護:

5.1各段煙道無漏現象、排污閥開啟靈活關閉到位。

5.2各水泵、電機、運行平穩、無雜音聯軸器螺栓齊全、緊固,填料漏水控制在20滴/分鐘,無汽化現象,冷卻水暢通。

5.3各閥門動作靈活,無漏水漏氣現象。

6、注意事項:

6.1汽包壓力超過設定值時,安全閥未起跳,必須通知轉爐停止吹煉,手動拉開安全閥放散。

6.2汽包水位報警時,經確認有水位時,方可進行補水操作,若無水必須通知轉爐停止吹煉,待煙道自然冷卻后,方可補水。

6.3汽包、水位超標時,先停止補水,再打開放散閥,轉爐可一直吹煉。

6.4加壓泵報警時,立即打開電動閥,確認全開后,再現場手動關閉進出口閥門。

6.5中壓循環泵報警時,通知爐前停止吹煉,到現場啟動備用泵。

6.6軟水泵從微機上無法啟動時,可從操作臺上直接啟動。

6.7設備無超壓運行。電動閥開關及信號如失靈,立即改為手動操作并及時匯報處理。

6.8點檢時,攜帶CO報警儀。

6.9操作各類蒸汽閥門要戴好手套,以防燙傷。

篇2:汽化冷卻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工作前要認真檢查設備,安全閥,儀表等。發現問題,立即找有關人員處理。

2.堅守崗位保證水位正常和規定的壓力。

3.安全閥必須靈活可靠,堅持經常檢查,安全閥失靈不準開爐生產。

4.開汽閥門時,身子在側面慢慢開動,嚴禁用錘子敲閥門。閥門開后,不要開最大位置,應回2扣。

5.分汽缸在送氣前,先放水,避免汽水混合造成事故。

6.排污前將水位調到高水位,排污時嚴格監視水位計,防止排污過量,造成欠水事故。

7.汽包欠水應及時調整處理,汽包無水(干鍋)時,絕對禁止補水,以防爆炸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