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成品工段操作規程

成品工段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4763

一、正常操作要點

一般注意事項:

1.在送酸之前,必須認真地檢查有關管線,酸泵是否完好可用,檢查有關閥門是否開關無誤。

2.在送酸過程中如發現管道,閥門漏酸應立即通知班長,聯系維修人員及時處理。

3.在往計量罐送酸時,不得同時向外送酸。

4.向外單位送酸時,應聯系妥當后方可進行工作。

5.酸濃度不合格時,未經聯系妥當,不得往外送酸。

6.經常檢查各容器的液位計是否靈活好用,如失靈及時處理,保證計量的準確。

7.各酸管容量高度不能超過規定高度。

二、立式泵操作要點

1.檢查軸承處,使之保持有足夠的潤滑脂,以免軸承過熱。

2.盤動聯軸器,檢查泵內有無摩擦聲和雜物,以便消除。

3.關閉出口管路上的閥門,升啟密封冷卻水。

4.開起電動機,慢慢打開出口閥到所需要位置上,直至正常運轉。

運轉:

1.注意軸承蓋加油,軸承溫度不超過75℃。

2.如發現各種不正常現象,都應停車檢查,禁止空運轉。

停車:

1.慢慢關閉出口閥,停止電動機。

2.關閉密封處冷卻水。

3.長期停車時,將泵卸下,清理重裝,妥善保管。

三、使用汽車槽車、火車槽車灌酸操作要點

1.在灌酸前,封裝時,都要檢查容器有無破損。

2.在進行灌酸操作時,工作人員必須認真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

3.車輛開到指定位置后,要使車停穩,要使車輛在灌酸作業中不發生移動。

4.打開槽車灌裝孔蓋時,要將蓋子的螺栓慢慢松開,將槽內的氣體放出,使內壓與大氣壓力一致之后,再將蓋子取下,要定期檢查槽車內部余酸情況及設備是否完好無損。

5.灌酸時,先稍開灌酸閥,檢查有無漏酸,確認無漏酸后再開大閥門,正式灌酸,灌酸時應注意勿使有機物水及其他雜質混入槽車內,要按槽車容量進行灌裝,不能超載或數量不足。

6.灌酸結束,確認達到規定酸量之后,即可移去灌酸管,將灌裝孔蓋等開口部位完全封閉,用螺絲緊固防止運輸中發生松動和脫落。

7.正式啟動之前要檢查槽車各部位有無漏酸和漏氣,車身濺有酸的地方要用水沖洗干凈。

篇2:Z服裝品牌公司成品倉儲管理制度

某服裝品牌公司成品倉儲管理制度

總則

第一條目的

為使本公司成品的繳庫、保管、發運、銷貨退回及滯存品處理等事務流程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范圍

有關成品倉儲管理作業包括庫位規劃、收發貨作業及倉儲管理等事務,依本準則的規定辦理。

庫位規劃

第三條庫位規劃與配置

(一)倉庫應依成品出入庫情況、包裝、方式等規劃所需庫位及其面積,以使庫位空間有效利用。

(二)庫位配置原則應依下列規定:

1.配合倉庫內設備(例如手推車、消防設施、通風設備、電源等)及所使用的儲運工具規劃運輸通道。

2.依銷售類別、產品類別分區存放,同類產品中計劃產品與訂制產品應分區存放,以利管理。

3.收發頻繁的成品應配置于進出便捷的庫位。

4.將各項成品依品名、規格、劃定庫位,標明于"庫位配置圖"上,并隨時顯示庫存動態。

第四條成品堆放

配貨中心應會同商品部的質量管理人員,依成品包裝形態及質量要求設定成品堆放方式及堆積層數,以避免成品受擠壓而影響質量。

第五條庫位標示

(一)庫位編號依下列原則辦理,并于適當位置作明顯標示:

1.層次類別,依A、B、C順序由下而上逐層編訂,沒有時填"0"。

2.庫位流水編號。

3.通道類別,依A、B、C順序編訂。

4.倉庫類別,依A、B、C順序編訂。

(二)計劃產品應于每一庫位設置標示牌,標示其品名規格及單位包裝量。

(三)庫管依庫位配置情況繪制"庫位標示圖"懸掛于倉庫明顯處。

第六條庫位管理

(一)倉庫管理人員應掌握各庫位,各產品規格的進出動態,并依先進先出原則指定收貨及發貨單位。

(二)計劃產品每種規格原則上應配置兩個以上小庫位,以備輪流交替使用,以達先進先出的要求。

收貨管理

第七條成品繳庫方式

(一)入庫部門開立"入庫單",使用方法及流程前面已經講述過。

第八條收貨注意事項

物料管理科應就繳庫內容與成品繳庫單的內容確實核對,如發現入庫產品款號、品名、規格、產品數量、包裝或嘜頭等不符時,應即時通知入庫部門更正。

發貨管理

第九條發貨注意事項

(一)配貨中心接到"訂貨單"時,經辦人員應依產品規格及訂貨通知單編號順序列檔,內容不明確應即時反映業務部門確認。

(二)因客戶業務需要,收貨人非訂購客戶或收貨地點非其營業所在地的,依下列規定辦理:

1.經銷商的訂貨、交貨地點非其營業所在地,其"訂貨單"應經業務部主管核簽方可辦理發運。

2.收貨人非訂購客戶應有訂購客戶出具的收貨指定通知始可辦理發運。

(三)配貨中心接獲"訂(貨)單"才能發貨,但有指定交運日期的,依其指定日期發運。

(四)訂制品(計劃品)在客戶需要日期前入庫或"訂貨單"注明"不得提前發運"的,配貨中心若因庫位問題需提前交運時,應先聯絡業務人員轉知客戶同意,且收到業務部門的出貨通知后始得提前交運,若系緊急出貨時,應由業務部主管通知配貨中心主管先予發運,再補辦出貨通知手續。

(五)未經辦理入庫手續的成品不得發運,若需緊急交運時需于發運同時辦理入庫手續。

(六)訂制品發運前,配貨中心如接到業務部門的暫緩出貨通知時,應立即暫緩發運,等收到業務部門的出貨通知后再辦理發運。緊急時由業務部門主管先以電話通知配貨中心主管,但事后仍應立即補辦手續。

(七)"成品發運單"填立后,須于"訂貨通知單"上填注日期、"成品發運單"編號及數量等以了解發運情況,若已發運畢結案則依流水號順序整理歸檔。

第十條承運車輛調派與控制

(一)配貨中心應指定人員負責承運車輛與發貨人員的調派。

(二)配貨中心應于每日下午4點以前備妥第二天應發運的"成品發運單",并通知公司總務科調派車輛。

(三)如承運車輛可能于營業時間外抵達客戶交貨地址者,成品發運前,配貨中心應將預定抵達時間通知業務部門轉告客戶準備收貨。

第十一條客戶自運

(一)客戶要求自運時,配貨中心應先聯絡業務部門確認。

退貨品管理

第十二條運輸的聯絡

配貨中心接到業務部門送達的"成品退貨單"應先審查有無注明依據及處理說明,若沒有應將"成品退貨單"退回業務部讓補充,若有則依"成品退貨單"上的客戶名稱及承運地址聯絡承運商運回。

第十三條退貨品的驗收

(一)退貨品運回公司后,配貨中心應會同有關人員確認退回的成品異常原因是否正確,若確屬事實,應將實退數量填注于"成品退貨單"上,并經點收人員、質量管理人員簽章后,依據前面介紹的退貨單使用流程辦理退貨。

(二)配貨中心收到尚無"成品退貨單"的退貨品時,應立即聯絡業務部門主管確認無誤后暫予保管,等收到"成品退貨單"后再依前款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退貨的更正

(一)若退回成品與"退貨單"記載的退貨品不符時,配貨中心應暫予保管(不入庫),同時于"成品退貨單"填注實收情況后,報交業務部門。

(二)業務部門查驗退貨品確屬無誤時,應依實退情況更正"退貨單"送配貨中心辦理銷案。

第十五條盤點

(一)庫存成品應作定期或不定期的盤點,盤點時由會計部門將盤點項目依規格類別填具"成品盤點表"會同配貨中心盤點,并按實際盤點數量填入數量欄內。

(二)實施電腦化后,"成品盤點表"由電腦制表。

(三)會計部門將"成品盤點表"的盤點數量與帳面數量核對若有差異,即填具"盤點異常報告單",并計算其盤點盈虧數及金額,送配貨中心查明原因,再送銷售部主管研判,擬具改善措施呈總經理核決。

(四)盤盈虧數量經核決后,由配貨中心開立"調整單",第二聯送會計部門,第一聯配貨中心自存.

第十六條消防設備

倉庫內一律嚴禁煙火,配貨中心應于倉庫明顯處懸掛"嚴禁煙火"標志,并依工業安全衛生管理的規定設置消防設備,由總務科指定專人負責管理,每日至少檢查一次,如有故障或失效,應立即申請修護補充,并配合廠區消防訓練,以提高應對能力。

第十七條庫房管理應注意事項

(一)倉庫內應經常維持清潔,并隨時注意通風情況。

(二)易燃品、易爆品或違禁品不得攜入倉庫,配貨中心應隨時注意。

(三)倉庫內不得吸煙,若因工程需要燒焊時,應先報備,并有人專責允許后才可。

(四)配貨中心對所經管的成品庫存及倉運設備應負責安全使用之責,如果破損應立即反映主管并立即委托修護。

(五)未經配貨中心主管核準有關人員不得進入倉庫,搬運完畢后,亦不得在倉庫逗留。

(六)配貨中心人員于下班離開前,應巡視倉庫及電源、水源是否開閉,以確保倉庫的安全。

第十八條庫房抽查考核制度

(一)為了了解倉庫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進展,公司將不定期的對倉庫的生產與管理情況進行抽查;

(二)抽查內容包括倉庫的貨品陳列、人員考勤、場地衛生等;

(三)抽查人員的安排由公司指定或派遣;

(四)抽查時間將不提前通知,每月抽查次數為2-3次。

附則

第十九條實施與修訂

本管理準則呈總經理核準后實施,修改時亦同。

篇3:Z企業成品在庫管理規定

某企業成品在庫管理規定

1.定義:成品倉庫管理范圍包括:生產部門產成品、公司購入后直接銷售的產品、符合出(廠)貨條件的半成品(以下統稱成品)的存儲、進出、臺賬以及存儲區域的規劃和管理.

2.所有成品出廠(出貨)前,均須通過成品倉庫或物資部門指定的負責人,辦理出倉手續。成品按"先進倉、后出倉"的順序辦理進、出倉手續登記賬簿。(出貨特別急,允許先出貨再補辦進倉手續)

3.公司待出貨成品須存放于成品倉、或成品倉負責人指定的存放區域。正常情況下,除包裝部、成品倉庫、樣品室外,其它地方(包括業務部、辦公室(說明:樣品室由業務部門管理)都不應存放,特別是長時間存放成品。

4.進倉前,負責進倉人員應按要求詳細填寫"進倉單",告知倉管員。由倉管員負責安排、指定存放區域,將成品送到倉庫,按倉管員要求堆碼整齊。并與倉管員清點、交接。

5.成品在倉庫的存儲要按客戶(或供應商)、排產(或客戶)單號、產品型號、包裝尺寸等不同;分類分區堆放,一般每兩垛為一排,相鄰兩排之間留置通道。通道的寬度以便于盤點搬運和手動叉車作業為宜。成品應放置于托盤上.

倉管員對成品進倉碓碼的層數、通道的距離、堆放地點等方面進行指導。不可將成品倒置、橫放或堵塞通道。并使產品外包裝側嘜標識易于辨認和查找。

6.已入倉的產品因故需要維修、檢驗、返工時,涉及到公司(或供應商)裝配、業務、品質等部門;應先與倉庫取得聯系。需維修、返工的成品需要辦理領料出倉手續,維修好以后再重新進倉;需檢驗的產品檢驗完畢后,相關人員要按產品包裝要求,包裝封好放回原處。并告知倉管員.

7.無排產單的產品或生產過程中多出的成品,需要進倉庫存時,必須符合以下要求,方可辦理進倉:

(1)產品已經完成生產流程所有工序,并經檢驗品質合格。

(2)產品必須要有完整的內、外箱包裝。(陳列于樣品室的樣品除外)

(3)產品的主要信息如:產品形體、顏色、客戶型號、"Logo"、數量等內容詳細標識于產品包裝外箱側嘜和內盒底嘜上。

凡型號過多過雜,需要混合包裝的產品,倉管員需要在外箱側嘜右上角,并按進倉先后順序編寫箱號,以便于查找。

8.任何部門因故需要在倉庫施工作業時,應事先與成品倉管員溝通;協商并確定好工作區域。工作結束,施工作業人員負責將移動位置(或損壞)的產品恢復原位(狀),將施工區域清理干凈。

9.成品出倉以公司業務部、物流部門"出貨通知""裝柜單"為依據,倉庫核對產品客戶、數量、型號規格后,指導和監督貨物的搬運和裝車.填寫"送貨清單"和"出倉單"。"送貨清單"或由業務部填寫.要求客戶單位簽具回單。裝車完畢,倉管員將填寫核對好的"裝貨清單"、"出倉單"送業務部確認,交財務開具"放行條"。

10.樣品室、展廳屬于成品倉的一部份,樣品進出按照成品倉的要求管理。建立明細賬并編制"進出存"報表,以反映樣品的進出變動情況。因日常進出量較少,作為公司產品展示的窗口,業務部指定人員負責日常管理(兼)和進出登記工作。手續辦理與成品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