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三氯氧磷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三氯氧磷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3429

一、生產前準備

檢查落實水、電、氣源是否正常。

檢查落實各部位管道、閥門、儀表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所有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

U型壓力計應處于在0-0狀態。

所有一切檢查落實好后,開啟真空泵,準備放三氯化磷。

二、操作程序

打開氧磷車間三樓三氯化磷計量罐上的進料閥→打開計量罐上的尾氣閥→打開三氯化磷罐區三氯化磷泵進泵閥→打開泵上的出口閥,觀察有無滴漏,如無滴漏,開泵向三氯化磷計量罐返三氯化磷,并通知操作人員觀察液位(按計量罐容積的70%--80%打料),停止三氯化磷打料泵,并關閉泵進口與出口閥門。

放三氯化磷,通知操作人員開真空泵→及放三氯化磷閥→打開反應釜上的尾氣閥→打開計量罐下部放三氯化磷閥,通知操作人員打開三氯化磷切斷閥,按計量放完三氯化磷后關閉所有的各個閥門。

液氯閥門儲罐開啟方法:打開減壓裝置前后閥門→打開液體排放閥(A-13)→打開增壓器入口閥A3和A11,氧儲罐壓力保持5kg,減壓器出口壓力3kg,緩沖罐壓力保持3kg。不得超壓。

三、通氧反應

打開反應釜進水閥門,開降溫水泵。

通氧:打開反應釜上的余氧閥門→打開流量計上的閥門→打開流量計下的閥門,通知操作人員開啟氧氣調節閥(注意只打開一點,有少量氧氣通過即可),再打開反應釜下通氧分配器閥門,觀察反應釜內是否有氣泡,在釜內壓力和溫度上升后,逐漸加大氧氣流量,注意觀察試鏡是否有液體流動,如有應減少通氧量。通氧開始4-5小時溫度升到75度,并始終保持75-80度,不得超過規定溫度,正常生產時嚴禁反應釜壓力忽高忽低,應保持平穩,否則影響產品質量。如果正常反應溫度下降,這時就要增加1-2個氧氣流量,如果溫度上升,則繼續通氧反應,如果溫度繼續下降,應逐漸減少通氧量,觀察余氧閥門上端玻璃管試鏡是否有液體流動(規定有微量液體流量)。如果液體量多,應減少通氧量。在降溫后6-8小時或溫度不再下降,應停止通氧,取樣化驗。

四、取樣的操作:

在停止通氧前應先把反應釜底板氧氣分配閥門關閉后,在通知操作人員關閉氧氣調節閥,觀察釜內是否有氣泡,如果釜內有氣泡,說明閥門沒關到位,重新關好后,打開反應釜上的尾氣閥,然后關閉反應釜上余氧閥門,觀察壓力計,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慢慢打開取樣閥,取完樣后光打開余氧閥門,關閉尾氣閥門,按通氧程序慢慢通氧。觀察釜內有氣泡即可,等化驗合格后停止通氧。

五、開泵翻三氯化磷成品的方法

把成品罐上的進料閥打開,再把成品泵的進出口閥門打開,然后把反應釜下邊的出料閥打開,通知操作人員打開釜下切斷閥,觀察無滴漏后開泵,如果產品有微黃或渾濁現象出現,應把料翻至蒸餾釜內蒸餾,在操作程序同上,只是把蒸餾釜南上側上成品罐區的閥門關閉,再打開蒸餾釜進料閥即可開泵。

六、吸收釜和低沸釜翻料方法

在A1或A2沒有料的情況下,打開吸收釜或低沸釜上的尾氣閥→打開A1釜或A2釜的尾氣閥和半成品閥,關閉A1釜或A2釜的余氣閥→打開半成品泵的進出口閥→打開吸收釜或低沸釜下的出料閥,觀察無滴料后開泵,翻拌成品。翻完后按順序關閉以上所有閥門。

七、三氯氧磷精餾操作方法

打開冷凝器降溫水閥和收前餾閥門,再通知操作人員開蒸汽調節閥,升溫時釜內壓力不得超過0.5kpa,上料后按每2小時加0.5kpa的壓力,釜內壓力不得超過4kpa的壓力,溫度不得超過130℃。當溫度升到度時開始收成品,先把成品閥打開,再把蒸餾閥關閉即可。

篇2:包裝三氯氧磷安全操作規程

一、包裝三氯氧磷作業人員,應具備熟練的操作經驗,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在操作前必須先檢查,確保包裝安全有序進行。

二、包裝作業現場嚴禁煙火,更不準有明火出現,操作人員在操作前,應穿戴必要的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用品,備有應急器材和防護物品(防毒面具、黃砂、鐵锨等)。

三、包裝前應檢查桶(罐)內是否存在其他介質,含水珠等,如存在,必須清理干凈,用干布擦凈,涼干,嚴禁桶(罐)內有潮氣,否則,不準包裝。

四、包裝前要設專人負責,確定要所包裝哪個儲罐的料,應先開真空泵,打開排空閥,然后再打開下部放料閥,如發現異常現象,要及時關閉放料總閥。

五、在包裝過程中要安排專人掌握物料開關,嚴禁超裝,防止外溢,裝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范圍允許的最大裝料量,包裝完畢,應先關閉放料總閥,然后放盡管內積存的余料,以防滴料。

六、包裝中不得短斤少兩,嚴禁跑、冒、滴、漏,把蓋封嚴擰緊,防止松動,搬運時做到輕搬輕放,裝車或入庫安排放整齊留有足夠的裝運通道。

七、凡已包裝入庫的物料,每天必須有專人或當班人員負責關閉門窗,需要通風排潮時,再安排專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