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池充電安全技術規程

電池充電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4 閱讀 9346

1.在進行調酸、倒酸時,應穿膠鞋、戴圍裙、膠皮手套等耐酸防護用品。

2.不準勉強搬運較重的酸性物品和蓄電池,多人一起工作時,動作必須一致,使用的掛鉤等工具必須牢固可靠。

3.酸和堿液溢出時,需用水清洗,嚴禁用手或用布擦。

4.調酸溶液時,必須使用耐酸耐溫容器,將酸倒入水內,嚴禁把水倒入酸內,加酸時必須緩慢加入。

5.充電時,禁止在充電室內開、關帶有火花的開關。

6.已充好電的蓄電池,禁止焊接或熔化瀝青,必要時,將酸液倒出方可進行。

7.在搬運電瓶或倒酸時,應避免酸液外溢或碰壞電瓶外殼,嚴禁把導電物放在蓄電池上。

8.如遇皮膚或眼睛被酸灼傷時,應立即用清水清洗,并到保健站診治。

9.存放蓄電池的處所,嚴禁煙火。如果蓄電池附近發生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和供電線路,并使用避電的滅火設備撲救。

10.充電工作注意事項:

(1)充是時,必須把電瓶卡子卡牢。合閘以前,必須把電阻調到最大值,合閘后,慢慢減小電阻,增加電流。

(2)在充電過程中,發現極性接觸時,必須停電幾分鐘后,才能進行連接,以防因氫氣與火接觸發生爆炸。

11.化瀝青時,應在室外適當地點進行,并備好滅火設備。

12.使用氣焊時,必須認真執行氣焊安全技術規程。

13.配電室的電氣操作,應按電氣安全技術規程進行。

篇2:電瓶車充電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交接班制度,嚴格操作規程,遵守各項管理規定,對當班本崗位安全負責。

二、每次充電完畢后,必須測量中心區電池液溫度和比重,檢測漏電電流,確保一切正常。

三、投入運行前,必須檢查箱蓋與箱體的連鎖是否可靠,裝在機車上是否與機車牢固鎖緊。清理箱體、箱蓋,確保通風槽通風良好。

四、每周對電池連線、護套、工作栓、電池封口、電池間固定件、箱體耐酸絕緣覆蓋層以及插銷連接器、防爆面和熔斷器等部件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每月檢測一次電池極柱溫度,并調整電解液比重達到要求。蓄電池使用滿半年時,必須進行一次檢修,使其保持完好狀態。

六、熟知電瓶車的構造、內部結構,了解充電機工作原理、結構性能、使用要求及操作要領。

七、保持充電室清潔衛生、配件整齊有序。

八、積極參加安全學習,提高自身保安能力。遵章作業,無“三違”行為。

篇3: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規定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含電動三輪車)的管理,給廣大員工電動自行車的充電提供方便,確保電動車的充電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綜合辦公室負責電動自行車充電處的管理,門衛負責日常監管。

二、本充電處只限本公司上下班路途在十公里以外和在公司住宿的內部員工使用。特殊情況須報告當班領導,由當班領導同意方可使用。充電人員對充電器雙相插頭至連接車體線路、車體本身,和充電過程負全責。

三、本充電處只限電動自行車充電。未經允許不得私自更改線路、插座、和開關,嚴禁一座多充現象。

四、電動自行車按秩序停放充電,充電時長不得超過4小時。不充電或充電完畢的自行車不得停于此處,應退回到指定的停車場地,以方便下一輛自行車充電。

五、充電處的供電時間為正常工作日的早08:00分至當日下午17:00分,共9小時,因充電時間過長,充電器、電瓶、線路陳舊老化、電動車傾倒等原因而引起的火災及其他傷害,造成公司及他人人身傷害及經濟損失的由車輛所屬員工負責。

六、充電方法:充電時應先將充電器三項插頭與車體插孔連接,然后再將充電器另一端雙向插頭連接于充電處的插座上。如果反方向操作,接口處可能打火,絕緣體燒焦后可能造成短路,引發火災及人身傷害事故。

七、員工每天對充電電動車進行安全狀態確認,對充電器、插座、插頭、線路進行檢查,堅持做到多聞、多看、防止線路過熱引發事故。門衛負責充電處合閘、拉閘、充電員工登記和日常安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當即處理,處理不好的及時向領導匯報。

八、嚴禁雨雪、大霧、潮濕天氣充電,充電器應放置在遠離火源處,禁止將衣物、護膝等可燃物放置在電車上。

九、充電處配備的專用消防器材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挪動。

十、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和完善本規定,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實施。

北京首航科學技術開發公司通州分部

二〇**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