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機硐室吊掛電纜使用便攜式充電電錘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況:為提高21采區破碎機硐室文明面貌,需對該區域電纜進行標準化整治,在施工過程中需使用便攜充電式便攜充電式電錘打孔;為保證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二、施工地點:21采區破碎機硐室三、施工時間:2015年7月28,8:30-11:00四、施工內容:便攜充電式電錘打孔,吊掛電纜五、施工人員及職責現場施工負責人:王峰安檢員:(安監科指派)現場作業人員:鄧軍、王振平、張雪峰1.現場負責人,負責施工人員組織、安全、質量及措施的監督、確認。2.便攜充電式電錘操作工,負責便攜充電式電錘的準備,施工材料的安全檢查,按照施工措施和本工種操作規程要求進行安全作業,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3.灑水工,負責準備施工現場消防設施,施工時對施工點灑水、降溫。4.安檢員,負責施工現場安全設施檢查、安全操作檢查、消防設施檢查及措施執行情況監督、確認。六、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施工前,本措施必須經礦領導組織及有關部門審批,經同意后方可實施。2.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指揮統一行動。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仔細檢查施工地點及沿線的安全情況,并嚴格執行不安全不施工,發現不安全隱患應及時處理。3.必須提前準備好所需工器具,對便攜充電式電錘等工具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電錘電池電量充足,確認試用正常后方可入井。4.施工前,清理作業現場附近雜物。作業地點20m范圍內,不能有液壓油、機油、棉紗等易燃易爆物品。5.電錘使用前,先由瓦檢員檢查作業環境瓦斯濃度,當測得施工地點周圍20米范圍內的瓦斯濃度達到0.5%時嚴禁使用電錘。施工地點設置便攜儀,實時監測瓦斯濃度,如果瓦斯濃度達到0.5%時,立即停止作業。6.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消防安全知識,能熟練使用消防滅火器材。施工時,作業地點必須配備2個8KG滅火器,施工人員必須會使用滅火器,并應有灑水水源,安排專人負責噴水。7.使用電錘作業前,利用清水對作業地點20米內煤塵、浮煤進行沖洗清理。8.各種材料、工具提前檢查合格,不合格嚴禁使用,使用時拿穩扶牢,防止失手傷人。9.便攜充電式電錘作業時應使用側柄,雙手操作,防止堵轉時反作用力扭傷胳膊。便攜充電式電錘啟動后,應空載運轉,應檢查并確認便攜充電式電錘聯動靈活無阻。作業時,加力應平穩,不得用力過猛。嚴禁超載使用。作業中應注意聲響及溫升,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在作業時間過長,機具溫升燙手時,應停機,自然冷卻后再行作業。便攜充電式電錘轉動時,不得撒手不管。10.使用便攜充電式電錘打孔時,施工人員要將便攜充電式電錘拿穩,鉆頭與巖面垂直。鉆孔與膨脹螺絲規格相符。便攜充電式電錘長時間作業后鉆頭處在灼熱狀態,在更換時應注意防止灼傷肌膚。11.便攜充電式電錘使用工作完畢,工作地點應再次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發現異狀應立即處理。12.整改、吊掛電纜時,嚴禁帶電作業,必須將電纜控制開關“停電、閉鎖”,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設專人看管。13.作業時,安監員、瓦檢員在現場監督檢查。瓦檢員每隔30分鐘測一次風流中瓦斯濃度,風流中瓦斯濃度接近或達到0.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用水迅速將熔渣冷卻。14.膨脹螺絲、倒正絲、小油繩、繩卡安裝符合標準規定,緊固可靠。電纜吊掛平直,符合機電完好標準。15.施工完畢后相關設備、工具、材料等不得存放在施工現場,必須全部清點、回收。作業期間使用的便攜充電式電錘必須同作業人員同時出井。禁止存放在井下。七、風險預控任務序號危險源工作范圍風險類型風險等級防范措施1作業前未檢查瓦斯濃度,造成瓦斯事故便攜充電式電錘使用前人重大作業前檢查瓦斯濃度在0.5%以下方可作業,作業現場配備足夠的便攜儀,安排專人觀察2未佩戴合格的防護用品,人員夾傷施工作業人一般施工前認真檢查防護用品是否完好,如有破損情況不得使用3工具使用未拿穩傷人,作業時發生人員碰傷施工時人重大按照措施要求執行,注意周圍環境,及時排除隱患4皮帶運轉傷人施工人重大皮帶運轉時人員嚴禁靠近,嚴禁在皮帶運轉1米范圍內施工;皮帶運轉時,人員嚴禁進入皮帶里側。5施工地點狹窄,作業時工具傷人施工人重大作業時注意觀察周圍安全情況,防止工具傷人7便攜充電式電錘堵轉時反作用力扭傷胳膊施工人重大便攜充電式電錘作業時應使用側柄,雙手操作,防止堵轉時反作用力扭傷胳膊。8鉆頭灼傷人員施工人一般便攜充電式電錘長時間作業后鉆頭處在灼熱狀態,在更換時應注意防止灼傷肌膚。9便攜充電式電錘作業傷人便攜充電式電錘作業施工人重大便攜充電式電錘作業由專職人員操作,使用合格的便攜充電式電錘和防護用品。
篇2:電纜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第1條機運科負責全礦電纜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種臺帳,深入現場準確掌握電纜使用情況,辦理電纜的轉帳手續,做到帳目清,責任明。
第2條所有入礦電纜必須由機運科驗收,做到證件齊全,建立電纜臺帳,各單位領用電纜一律通過機運科辦理審批手續并負責發放。
第3條各單位設專人負責本單位所使用電纜的計劃、驗收、使用、回收管理。使用單位具體負責電纜現場使用維護工作,明確責任人。
第4條各單位要強化電纜的現場管理,每月對使用中的電纜進行絕緣搖測檢查,并把檢查記錄交機運科。
第5條電纜的接線和懸掛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嚴禁出現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電纜懸掛合格率不得低于98%。掘進和巷修噴漿巷道噴漿后,要及時清除電纜上殘存水泥余料。
第6條各單位嚴禁私自截、割、剝電纜,必要時經機運科同意,監督辦理,現場發現電纜絕緣壞不能應急處理的必須更換。
第7條各工區嚴禁私存電纜,所有撤下閑置電纜,工區要及時安排上井交電纜庫。
第8條單位間電纜交接必須通過機運科辦理轉帳手續,并要三方簽字,否則無效。井下電纜嚴禁私自調轉。
第9條不能修復的電纜由單位提出書面報廢申請,機運科組織經管科驗證后,報礦領導審批記入報廢臺帳,其他單位無權報廢。
篇3:井下監控通訊信號電纜使用維護管理規定
公司各單位: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礦安全監控系統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確保監控設施的穩定、可靠運行,降低事故率。特編制安全監控系統設施使用管理補充規定,望各部門及單位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
1、井下各隊組跟班隊干為現場監控設施負責人,各隊組要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并實行交接班制度。
2、各隊組在正常延伸/回撤信號電纜時應用力適度,避免拽脫線和損傷電纜。電纜要上鉤整掛平直,距底板高度大于1.8米,不得與動力電纜、水管、風管等管線交叉。嚴禁單體住、鉆機、鉆桿、錨桿或其他金屬重物斜靠在傳感器信號電纜上。移動傳感器過程中,不得強拉硬拽傳感器信號電纜、連接線及接線盒。炮掘工作面傳感器在放炮前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傳感器、信號電纜不受損傷。否則發現一次處罰責任人200元,責任單位500元。造成傳感器信號電纜破損或斷線的,處罰責任人1000元,處罰責任單位5000元。重復出現加倍處罰。
3、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風流傳感器的移動必須在現場瓦檢員指導、安全員監督下由當班監控設施負責人進行操作。傳感器懸掛不到位,工作面不得進行生產作業。因責任心不強或現場監督不到位造成傳感器吊掛不規范,每發現一次處罰當班監控設施負責人300元,處罰瓦檢員、安全員各200元。
4、傳感器必須要選擇不受水淋、噴霧、碰撞等威脅的地點垂直懸掛,移動傳感器過程中,不得將傳感器放到地上和有鉆孔的地方。
5、瓦檢員在每次檢查瓦斯并用便攜式瓦檢儀和光學式瓦檢儀與甲烷傳感器數值進行對照時,要認真檢查瓦斯傳感器是否受到水淋威脅,發現異常時及時通知責任隊組將傳感器移動到巷道頂板無淋水、不受噴霧碰撞等威脅的地點。因責任心不強未認真檢查或發現問題未立即處理、隱瞞不報,造成傳感器受水淋,每發現一次處罰瓦檢員200元。造成信號誤傳、誤報警的事故的,參照公司相關規定對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本條款同樣適用于地面選煤廠)
6、監測監控維護人員在每次更換探頭時,要對探頭連接線、連接線保護架、航空插口、接線盒等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探頭連接線無破損和接觸不良現象、航空插頭連接緊固可靠、連接線保護罩和連接線固定喇叭嘴完好、接線盒接線松動等現象。因責任心不強未認真檢查或發現問題未立即處理、隱瞞不報,每發現一次處罰責任人300元。造成信號誤傳、誤報警的事故的,參照公司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7、隊組在灑水,沖洗巷道及安裝噴霧時,應避開監控設備。出現一次傳感器被水沖、碰撞,處罰責任人1000元,處罰責任單位5000元。造成信號誤傳、誤報警的事故的,參照公司相關規定對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本條款同樣適用于地面選煤廠)
?自動化部
?2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