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充電安全技術規程
電池充電安全技術規程
1.在進行調酸、倒酸時,應穿膠鞋、戴圍裙、膠皮手套等耐酸防護用品。
2.不準委曲搬運較重的酸性物品和蓄電池,多人一起工作時,動作必須一致,使用的掛鉤等工具必須牢固可靠。
3.酸和堿液溢出時,需用水清洗,嚴禁用手或用布擦。
4.調酸溶液時,必須使用耐酸耐溫容器,將酸倒進水內,嚴禁把水倒進酸內,加酸時必須緩慢加進。
5.充電時,禁止在充電室內開、關帶有火花的開關。
6.已充好電的蓄電池,禁止焊接或熔化瀝青,必要時,將酸液倒出方可進行。
7.在搬運電瓶或倒酸時,應避免酸液外溢或碰壞電瓶外殼,嚴禁把導電物放在蓄電池上。
8.如遇皮膚或眼睛被酸灼傷時,應立即用凈水清洗,并到保健站診治。
9.存放蓄電池的處所,嚴禁煙火。假如蓄電池四周發生火災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和供電線路,并使用避電的滅火設備撲救。
10.充電工作留意事項:
(1)充是時,必須把電瓶卡子卡牢。合閘以前,必須把電阻調到最大值,合閘后,慢慢減小電阻,增加電流。
(2)在充電過程中,發現極性接觸時,必須停電幾分鐘后,才能進行連接,以防因氫氣與火接觸發生爆炸。
11.化瀝青時,應在室外適當地點進行,并備好滅火設備。
12.使用氣焊時,必須認真執行氣焊安全技術規程。
13.配電室的電氣操縱,應按電氣安全技術規程進行。
篇2:蓄電池機車充電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充電工必須在井下現場向區調度打電話進行交接班,做到上班不來,下班不走。
各點班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充電職責,認真檢查電瓶的電液配比、電池電壓、充電電流等情況,并認真做好充電記錄。
認真檢修機車,做到出車無影響、完好,無失爆出車。
充電工必須認真督促司機和跟車工按時換瓶,以保證每個電瓶都有充電時間,一般應不低于6小時,有事必須及時向調度匯報并做好記錄。
認真按電液配比濃度要求配比酸水,比重一般要求初充前為1。22±1°,充電后達1。26±1°嚴禁超過此標準對電瓶進行充電。
配比酸水時,應按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戴上護目鏡,防酸水套等,將硫酸徐徐倒入蒸餾水中,并不斷攪拌,嚴禁向硫酸內直接加水。
充電工必須由持有充電工合格證者擔任,并堅持持證上崗。
篇3: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電池充電工
1.工作前,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并檢查充電機、電門開關,插銷是否完好。
2.檢查電瓶有無漏水、裂紋等損壞現象,發現后應立即更換。
3.充電前應補充足夠電解液后,再進行充電。
4.開閉電源開關時,要戴膠皮手套,以防觸電或發生灼傷事故,聯接正負線時,正負線不要接錯,兩線不準碰在一起。確認接線無錯誤時才可送電。
5.在充電中,每隔半小時檢查一次,按需要進行調整,經常檢查電門開關與充電機,溫度不得超過45℃。
6.搬運電瓶時,要平穩緩慢,輕拿輕放,防止碰壞電瓶和傷人。
7.凡配電間、充電間及材料儲存室和其它有關地方嚴禁一切煙火,照明燈具應使用12——36伏的安全行燈。
8.在直流電源設備工作時,應注意避免造成短路,防止觸電。
9.工作中絕對禁止將水倒入濃硫酸中,以免發生爆炸。
10.室內外應掛有“嚴禁煙火”字樣,無關人員嚴禁入內。
11.蓄電池室不得存放硫酸,備用硫酸應放在其它專用的房間內,搬運硫酸時,容器要密閉,不得濺出。
12.不能用手直接接觸氧化鋁,工作完畢,及時清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