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制度匯篇文件

制度匯篇文件

2024-07-14 閱讀 9545

目錄

一、基本組織制度類

1、黨總支民主議事決策制度

2、民主生活會制度

3、黨員學習制度

4、“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制度

二、黨組織工作類

5、發展黨員工作制度

6、黨員政治生日談話制度

7、黨員教育培訓制度

8、民主評議黨員制度

9、黨費收繳制度

三、作風建設類

10、黨組織服務聯系機關黨員制度

11、黨員聯系群眾和服務群眾制度

四、民主管理類

12、黨務政務公開制度

13、黨內情況通報制度

五、黨風廉政建設類

14、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

15、黨內監督制度

16、誡勉談話制度

17、述職述廉制度

六、考核評價類

18、崗位工作目標管理制度

19、黨建工作責任制度

七、群團組織工作類

20、工會工作制度

21、共青團工作制度

22、婦委會工作制度

黨總支民主議事決策制度

一、黨總支會議一般每月召開一次,如遇重要情況可隨時召開,黨總支會議由書記召集主持,書記不參加會議時,可委托副書記召集并主持。

二、會議的議題由書記確定,或由書記委托副書記確定,會議召開的時間、議題,一般應在會議召開兩天前通知到各委員,會議有關材料一般應同時送達,凡未列入會議議題的不研究討論,不搞臨時性動議。

三、議事范圍:

①貫徹執行中央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指示和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的決議,解決實施中的重大問題,保證上級黨委、政府指示的貫徹實施。

②對機關黨的建設、中心工作等方面的重要問題作出決策。

③研究分析班子成員的思想作風建設情況和機關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狀況,指導群團組織工作。

④討論決定干部任免、獎懲、調動。

⑤需要會議決定的其它事宜。

四、黨總支會議必須有半數以上委員到會方能舉行,討論干部問題時,應在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到會方能舉行。

委員因故不能參本文來自文秘114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加會議,應在會前請假,其意見可用書面形式表達。

根據工作需要,黨總支會議主持人可確定有關人員列席黨總支會議。

五、會議進行表決時,贊成票超過應到會委員人數的半數為通過,未到會委員的書面意見不能計入票數。

會議決定每個事項的,應逐項表決,推薦、提升干部和決定干部的任免、獎懲事項,應逐個表決,表決可根據討論事項的不同內容,分別采取口頭、舉手、無記名投票或記名投票方式。

六、會議應有專人記錄,并將記錄存檔作為依據。

經會議討論通過的,以黨總支名義上報或者下發的文件,由書記或書記委托副書記簽發。

七、對重大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來不及召開黨總支會的,書記或副書記、委員可臨機處置,事后應及時向黨總支會報告。

八、黨總支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必須實行民主、科學的決策。

一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方案,有的問題應提出兩個以上可供比較的方案。

二是方案提出后應廣泛征求意見。

三是召開黨總支會要充分討論,進行表決。

民主生活會制度

為使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化、規范化,依據《中國共產章程程》和《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根據黨支部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難職工幫扶,一、民主生活會應遵循的原則:

1、參加會議的人員要敞開思想,各抒己見,溝通思想;

2、堅持實事求是,與人為善,真心誠意幫助同志的態度;

3、正確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

4、虛心接受他人意見,從而增強團結,改進工作。

二、民主生活會應緊密圍繞議題,交流思想認識,總結經驗教訓。

要本著“團結――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的方針,充分發揚民主,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增強政治性和原則性,達到統一思想、增強團結、互相監督、改進工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不能把民主生活會開成匯報工作或研究部署工作的會議。

三、召開時間:黨內民主生活會一般每年召開一次,根據實際需要,也可隨時召開,具體時間應根據實際工作情況確定,一般應安排在8至10月份。

遇有特殊情況需延期召開的,必須報告上級黨組織同意。

四、民主生活會的內容:1、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情況;2、加強領導班子和黨支部自身建設,實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3、艱苦奮斗,清正廉潔,遵紀守法的情況;4、堅持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系群眾的情況;5、上級指定的內容及其他重要問題。

P}Y

篇2:安全文件管理制度

一、編制目的

通過對項目部制定的、與安全生產、安全標準化有關的管理文件、技術文件的控制,保證文件的適用性、系統性、協調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對項目部安全標準化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崗位安全技術規程、應急預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的管理。

三、工作職責

1.項目經理負責本項目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生產目標、安全標準化文件、應急預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方案的批準和發布。

2.分管安全副經理負責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審核。

3.安全科負責組織編寫安全標準化文件。

4.各職能部門負責組織本部門歸口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編寫與審核。

5.安全科負責組織標準化文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修改、修訂。

四、工作程序

(一)文件的制定

1.安全科根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要求,結合本項目實際,組織制定項目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安全生產目標及安全標準化文件,經分管安全副經理審核、項目經理批準后發布、實施。

2.各職能部門根據《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要求,根據本公司實際,制定符合法律、法規的、本部門歸口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分管安全副經理審批后發布、實施。

(二)發放管理

1.文件在發放前,安全科確定發放范圍。

2.安全科按確定的發放范圍進行發放,填寫《文件發放(回收)登記表》,領取人簽字。

3.當文件破損或字跡不清影響使用時,領取科室、施工隊應寫明原因,經科室、施工隊負責人審核、分管安全副經理審批后,到安全科辦理更換手續,交舊領新,文件使用原發放號。

4.文件丟失,當事人應寫明原因,經科室、施工隊負責人審核、分管安全副經理審核批準后,到安全科辦理補發手續,新文件給予新發放號,并注明原號作廢。必要時,安全科將作廢文件發放號通知各相關部門,防止誤用。

(三)文件的修改與修訂

1.文件出現下列情況時,需進行修改或修訂:

1.1文件編制本身重大失誤;

1.2安全標準化運行過程中出現變動;

1.3與上級有關規定、法令、法規相悖;

1.4其它情況。

2.安全生產管理文件需修改或修訂時,必須向分管安全副經理提出書面申請,項目經理批準后,才能進行修改或修訂。

3.安全生產管理文件的修改均采用換頁的方式進行修改或修訂。

4.安全科將需修改或修訂的安全生產管理文件收回。

5.安全科對修改或修訂后的文件進行文件狀態登記。

(四)文件的評審

1.安全科每年組織一次文件的評審工作,對文件的符合性進行評價。

2.任何人不得在文件上亂涂亂畫,確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識別和檢索。

(五)文件的借閱

1.文件屬于保密級的,不可私自向外來單位提供、借閱。

2.外來人員需借閱時,必須經項目經理審批后方可向用戶提供。

(六)廢止和回收

新版本文件發布時,舊版本文件同時廢止或失效,安全科文件按發放臺賬全部收回并銷毀。

篇3:安全生產文件檔案管理制度

為規范和加強站內的安全檔案的管理,實行制度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安全生產檔案必須由專人管理安全生產檔案。

1、安全生產檔案內容:

(1)安全生產管理管理人員任命書及變動情況記錄。

(2)從業人員檔案(包括安全運行、培訓教育、獎懲等信息)。

(3)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名單。

(4)特種設備清單及有關檔案。

(5)危險源管理清單。

(6)監測資料(設備運行狀況、巡檢記錄、交接班記錄等)。

(7)職工健康檔案及職業病檔案資料。

(8)安全生產整改情況記錄。

(9)安全例會及安全日、月活動記錄。

(10)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方案、平安交通實施方案等各種方案及落實情況;

(11)事故記錄和統計資料。

(12)傷亡登記表存檔情況。

(13)崗位作業操作規程。

(14)安全措施經費及使用情況。

(15)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實施記錄。

2、要編寫詳細的目錄并分檔存放,以形成標準化、規范化。

3、按期上報給各有關部門,定期向職工公布檔案管理情況。

4、主要領導要檢查檢查檔案管理情況,使之完善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