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鎮中學教代會制度
鎮中學教代會制度
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在實行校長責任制的同時學校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教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建立學校教代會工作制度,有利于教代會工作的規范化,有利于保障教職員工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教代會制度既是加強和推進學校民主建設的需要,又是完善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
教代會制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調查研究制度。學校工會和教代會主席團對教代會涉及的有關問題,應進行廣泛的專題調查和研究,并及時寫出調研報告。
二、交流溝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教職工代表或教代會各小組組長與學校領導,就教職工普遍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學校的改革發展問題以及與教職工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直接進行交流溝通,以達成共識。
三、教代會報告制度。在召開每次教代會前兩周和閉會兩周內,分別向區教育工會填報召開教代會預報會和開會情況報告表。
四、代表培訓制度。對換屆當選的教職工代表,進行教代會及民主管理基本知識培訓,每次教代會開會前,結合主要議題,進行專題培訓。
五、立卷歸檔制度。教代會會議文件、會議資料等,按照文書檔案管理規范立卷歸檔,由學校檔案管理部門統一管理。
六、教代會評價制度。教代會的評價指標主要有下列內容:
1、學校黨政對教代會工作的重視程度。即黨政領導在思想認識上、制度建設上及物質條件上是否重視并支持教代會工作。
2、教代會四項職權的落實程度。這是教代會工作評價的重點內容。四項職權是指:對校長工作報告,學校發展、改革等重大工作的審議建議權;對學校內與教職工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改革方案(例如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原則和方法)以及規章制度的審議通過權;對教職工的福利、物質利益等具體工作的審議決定權;對學校領導干部的評議監督權。
3、教代會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實施程度。這是指教代會各項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教代會各項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會議期間是否充分民主,教代會在開會及閉會期間發揮作用的情況如何。
4、教代會工作機構的工作情況。這是指學校工會委員會承擔教代會工作機構各項任務的開展情況。
七、教代會的職權
①聽取校長的工作報告,審議學校的辦學方針、發展規劃和年度、學年計劃、重大教改方案及財務預決算方案等。
②審議通過校長提出的任期目標、崗位責任制方案及教育基金頒發事項。
③審議決定教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及其他有關教職工生活福利等問題。
④評議、監督學校領導干部,每年進行一次。向主管部門提出獎懲和任免的建議。
八、教代會的代表產生
由教職工直接選舉產生。代表人數是全校教職工總數的50%左右。
九、教代會的任期
教職工代表實行常任制,每三年改選一次,可以連選連任。
十、教代會每學年召開一次。每次大會均由本屆選舉產生的由包括黨、政、工的主要責任人和教師代表組成的主席團主持。閉會期間由學校工會委員會承擔教代會工作機構的任務,處理教代會交辦的其他有關事項。
篇2:教代會提案征集處理制度
做好提案征集和處理工作是提高教代會質量,調動廣大教工積極參與學校管理、促進學校全面工作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此,制定制度如下:
一、要做好提案征集動員工作。在教代會召開前半個月左右,由校工會或教代會籌備小組召開會議,向全體教工和教代會代表通告提案征集的有關注意事項,動員大家積極向大會提交提案。由教代會提案小組印發提案表,在教代會籌備工作開始時發給教職工代表。
二、提案內容應圍繞教代會中心議題及教職工最關心的問題。
三、提案一般應由一人或幾人(署名)提出,也可以由代表組集體提出。要根據一事一案的原則填寫提案征集表,每個提案應包括案由、處理辦法和整改(解決)措施等內容。
四、提案處理和落實:
(一)提案審議。由教代會提案小組(或工會)以提案表為依據,根據以下標準審議:一看有沒有實施價值和實施可能;二看是否正確體現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系;三看是否符合規定程序和提案要求,符合立案條件的提案都應立案。
(二)提案登記。立案的提案應分類登記,由提案小組轉給校長簽署意見后交承辦部門。承辦部門應定人、定時認真處理。
(三)承辦部門在接到提案后,應盡快解答提出處理意見。凡是有條件落實的提案,應邊征集邊處理,對涉及幾個部門聯辦的提案,須由主管部門負責與有關部門協商,予以妥善解決。要做到條條有答復,件件有著落。處理意見和落實情況應通過各種形式反饋給提案人,并認真聽取提案人對處理結果的意見。
五、提案小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承辦部門對提案處理(落實)的情況。
六、所有提案處理完畢之后,提案表及處理結果情況記錄應存檔備查。
七、提案小組應在下次教代會上,對立案提案的處理(落實)情況進行通報。
八、對沒有立案的提案(應該稱意見或建議),提案小組應向提案人說明不立案的理由。
篇3:Z實驗小學教代會工作制度
實驗小學教代會工作制度1、調查研究制度。學校工會和教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小組),對教代會涉及的有關問題,進行專題調查和研究。2、咨詢和溝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采用“座談會”、“懇談會”、“咨詢會”等形式,組織教職工代表或代表團(組)長與學校領導,就教職工和學校普遍關心的問題,直接進行溝通。3、代表檢查和視察制度。組織代表或專門工作委員會(小組)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對教代會決議的貫徹及提案的落實等情況,進行檢查、視察。4、民主管理接待制度。由學校工會或教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小組)負責人,接待教職工代表和教職工來訪,聽取教職工代表的意見。5、教代會報告制度。在召開教代會前兩周和閉會后兩周,分別向上一級填報召開教代會預報表和開會情況報告表。6、提案評選制度。學校工會和教代會提案專門工作委員會(小組),對一屆或每次教代會的提案進行評選。對評選出的優秀提案給予獎勵。7、代表培訓制度。對換屆新選出的教職工代表,進行教代會及民主管理基本知識培訓;每次教代會開會前,結合主要議題,進行專題培訓。8、立卷歸檔制度。教代會的文件、會議資料等,按照文書檔案管理規范立卷歸檔,由學校檔案管理部門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