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常規管理細則(2)
幼兒園小班常規管理細則(二)
一、來園活動
1.能衣著整潔、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能向老師問早、問好,能與家長說再見。
2.能接受晨檢。
3.不帶危險品、零食入園。能將外衣、帽子等放在固定地方。
4.學習雙手輕拿輕放小椅子,愿意進區游戲。
5.玩桌面游戲時,能保持安靜,不隨意走動,不影響別人。
6.小型體育活動: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不玩危險游戲。樂意與同伴一起玩,不爭搶玩具,互相謙讓。
7.教幼兒正確使用活動器械,不爭搶,安全地玩,活動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將玩具歸類收放整齊。
8.聽到音樂迅速排好隊,認真做操。做操時精神飽滿,眼睛看老師示范,耳朵聽音樂節奏,動作到位。
9.活動結束能按老師的指令排隊回班級,不逗留,提醒幼兒上下樓梯靠右走,不互相推擠,注意安全。
10.要求在戶外不吵鬧、不推擠,有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二、盥洗活動
1.能按老師的要求有序進入盥洗室,不推不擠,排隊入廁、洗手。
2.逐漸掌握洗手、洗臉、漱口的正確方法。
3.飯前、便后、手臟時能主動洗手。
4.大小便能基本自理,有困難的能及時跟老師說出大小便的要求。
5..盥洗時不把水灑在地上,能保持地面干爽、清潔。
三、飲食、飲水活動:
1.餐前能先輕輕轉好小椅子后洗手,小手開花,安靜入座。
2.正確使用勺子,能正確舀起飯菜,送入口中。
3.進餐時不講話,細嚼慢咽,專心吃完自己的飯菜,不挑食,不剩飯菜。
4.注意桌面、地面整潔,注意衣服整潔。
5.吃完后能按要求把碗和勺子放在指定的地方。
6.餐后用小餐巾擦嘴、倒溫開水漱口。
7.自己取水喝水,學會排隊等待。
8.吃好午餐能按要求進行安靜游戲,不亂走亂跑,不做有危險的動作。
四、睡眠活動:
1.保持寢室安靜,自己在床鋪前有序穿脫衣褲、鞋襪。整理好自己的衣物等,放在指定位置。
2.安靜入睡,保持正確睡姿,不蒙頭睡,不趴著睡,不玩物品,不和別人講話,不影響別人。
3.起床時,在教師的幫助下穿好衣服、鞋襪。
4.起床后安靜到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隨意到戶外玩耍。
五、游戲活動
1.輕拿輕放玩具材料。
2.游戲中注意自身安全,不傷害伙伴。
3.學習物歸原處。
六、戶外活動
1.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2.遵守戶外活動紀律,在指定范圍活動;
3.能按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不亂跑、不推擠、不做危險動作,不傷害自己和別人。
4.鍛煉前后及進行中,能在老師的提醒下增減衣服。
七、教育活動:
1.坐姿自然、端正,閱讀姿勢、握筆姿勢正確。
坐的常規:
(1)會輕輕搬動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輕拿輕放,轉椅子時要拿起椅子擺好再坐下。放椅子時不能有聲音。知道愛護桌椅。
(2)上課坐姿:雙腳自然并攏平放。雙手平放在膝蓋上,長時間坐著可以輕輕靠在椅背上。
(3)繪畫、寫字坐姿:上身與桌子保持適當距離,雙腳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離適當。
(4)避免不正確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時翹腳;駝背坐等。
2.能集中注意力參與活動,愿意開動腦筋舉手發言。
3.說話、唱歌不大聲喊叫,說話前先舉手。
4.能安靜傾聽同伴講話,不亂動,不影響別人。
5.不把學習用品等放入口中。
八、社會實踐活動:
1.在教師帶領下,排隊走路、遵守規則。
2.外出活動能注意安全(乘車安全、走路安全、在指定范圍活動,不亂走動等)。
3.按要求統一行動,不遠離集體,不單獨活動。
4.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
九、離園活動:
1.收拾好玩具,能將脫下的衣帽帶回家。
2.能等成人來接,走時能跟老師和同伴說再見,不獨自離園。
3.在家長來接后能及時離園,不在園玩耍逗留。
4.不亂吃小攤販上的東西,不亂扔垃圾,講究衛生。
篇2:幼兒園幼兒常規工作要求標準
幼兒園幼兒常規工作要求標準
上班:
1、聽到上課鈴聲后將椅子輕輕轉向黑板,安靜地坐在椅子上,兩手放在小腿上,面向黑板坐好。
2、對幼兒按老師要求,將上課所需要物品整齊地放在指定地方,未經許可,對桌上的任何教學用品不能隨意擺弄。
3、上課時注意力集中,不做與上課無關的事,不亂喊亂叫,不亂接老師的話,養成遵守課堂紀律,積極舉手發言的習慣和主動參與性。
4、課前上廁所,避免上課時入廁(特殊情況例外),未經老師許可,不能隨便下座位。
5、正確使用各種文具,安靜、認真、獨立、按時完成各項作業。
入廁:
按先女孩后男孩順序入廁,或男女分廁進行,入廁時不擁擠、不推拉、不逗留,便后立即返回教室主動洗手,不在廁所內外追逐打鬧。
喝水:
1、按規定次數和時間用自己的口杯喝水,其它時間喝水應和老師打招呼。
2、要求幼兒分組排隊打水,不擁擠、不插隊,打完水后輕輕走到座位上喝,喝完后清洗口杯,不在水池逗留、玩水,口杯放回原處,返回座位,學前班可根據情況站立喝水。
洗手:
按正確洗手方法用肥皂分組洗手,洗手時互相謙讓,不擠、不推、不玩水,會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并立即返回自己的座位。
午睡:
1、睡前必須凈手,凈嘴,排尿后方可入臥室將鞋整齊地放在床下,秋冬季脫去外衣疊好放在腳下或床頭。
2、知道正確的睡眠姿勢是平躺或右側睡,睡前或醒來不說話、不咬、不撕床上物品,不吮手指頭,上廁所要輕手輕腳,不影響他人。
3、按時起床,大班幼兒學會自己穿衣,系鞋帶;中班學習穿衣,系鞋帶;小班學習正確穿鞋,扣扣子。
進餐:
1、餐前分組洗手后,教師組織安靜活動,盛飯時小手一律放在后面,未經許可不能動碗,當集體回答“謝謝老師”后方可吃飯。
2、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正確使用餐具,安靜進餐、舉手添飯。
游戲、戶外活動:
1、室內游戲要按老師分配的內容和物品進行,游戲時不亂跑、不亂喊,不搶拿別人玩具,養成互相謙讓、商量互換玩具的良好習慣,愛惜玩具,做到不抓、不咬、不撕、不搶,形成融洽和諧的游戲場所,游戲結束后,按要求整理好物品放回原處。
2、戶外游戲要遵守規則,學習自我保護能力,按老師要求在指定范圍內游戲,不調皮搗亂,不擠、拉、推別人,不擅自離開集體。
安全:
1、養成離開座位將椅子輕輕放回桌子下面的習慣,學習正確搬椅子方法,不到門口站立,更不能隨便關閉門窗玩耍,以免出現意外受傷。
2、上下樓梯、上下架子床、入廁不擁擠、不推拉、扶著欄桿慢慢上下,懂得玩大型玩具一定按老師要求去做,否則會出現危險或受傷。
3、不帶小刀、剪子、彈球、釘子、別針等危險品,不帶有殼的食物,正確使用鉛筆,不可用鉛筆扎人。
4、在老師的教育指導下,讓幼兒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自我保護的能力。
游戲及戶外游戲:
1、要合理的將游戲列入周計劃,每天必須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游戲,決不能“放羊”,更不能聚堆閑聊。(戶外可組織跳繩、沙包、大型玩具等)
2、下午游戲要做到室內外結合,動靜結合。
視力:
1、教師要真正重視幼兒的視力保護工作,經常不斷地對幼兒進行視力保護的常識教育,要及時提醒幼兒按保護視力的正確方法操作。
2、學前班每天下午4點10分做眼保健操,日常生活中不得無故增加幼兒繪畫、書寫、讀書時間。
3、每學期進行兩次視力測試(3月、6月、9月、12月),并記錄對比。
散步:
中午11點35分晚班老師(保育員)帶領幼兒散步或有秩序的做輕微活動,11點50分組織幼兒按次序入廁,11點55分入臥室就寢。
視力:
書寫、讀書、繪畫時要做到身體垂直,頭正,兩臂伏案,眼睛距書和作業本距離為1尺,身體距離沿一拳頭;握筆位置與筆尖一寸園,雙手捧書朗讀時,書的傾斜度為60度。
文具、玩具:
1、在老師的教育指導下,懂得書包、文具盒、課本都是我們的學習用具,愛惜并正確使用它們。
2、養成不上課不動書包,用完的文具、課本立即放回書包的習慣,不在書包里放其他物品及危險品。
3、不破壞自己和他人的學習用品,不亂、亂畫、亂扔、亂撕學習用品。
篇3: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安全常規細節
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安全與常規細節
(一)入園及晨間活動
1、堅持“一看二問三摸四檢查”的晨檢制度,幼兒入園時家長應主動讓孩子接受保健人員的晨間檢查,尤其應主動報告身體已經存在的不適。保健醫對幼兒進行觀察,主要是觀察幼兒的精神是否活潑、面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眼結膜充血、流淚、流鼻涕等癥狀。注意皮膚、面頸、耳后是否有皮疹等,防止幼兒將傳染病帶到園內。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包括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情況及有無咳嗽等疾病癥狀。對易感兒進行重點檢查,對可疑幼兒及時發現、及時隔離。
2.家長將幼兒送入幼兒大門后方可離開,需要服藥的幼兒,家長要有醫院病例,在老師處詳細登記幼兒姓名,藥品名稱,用量及用法,服藥時間等。
3.教師進行二次晨檢,幼兒到了班上,由各班老師陸續對幼兒進行晨檢,保教人員既要做到仔細觀察每個孩子,還要做到勤摸和勤查:用手摸幼兒頸部,檢查幼兒是否患有腮腺炎;摘掉女孩的頭飾,檢查幼兒衣袋,不能裝有不安全物品。
4、注意對幼兒禮貌的培養。
5、飲用水溫度要合適。
(二)早餐餐前洗手、進餐:
1、科學的六步洗手法是在平時日常生活中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
2、分組洗手、入廁時一名教師可組織剩余幼兒進行手指游戲等,另一名教師站在廁所與洗漱時相連接的地方,同時照顧到洗手及入廁幼兒,全體結束后及時擦干地面,防止滑到。
3.進餐環節要少盛多添,需要添飯時幼兒舉手市意,比如想添豆漿舉手掌;想要面包舉拳頭。教師選則最適合的位置,能看到每一名幼兒。
4、防燙傷,教師提飯上下樓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三)教育活動
1、大班幼兒注意寫字的正確姿勢,鉛筆不能對著別人,橡皮等小物品保管好。
2、室內活動時使用玩具的安全。
(四)戶外活動
1、上下樓梯防止踩踏事故,靠右側上下樓,帶隊的教師在前面,一名教師在最后。
2.活動前鏹調游戲規則,教師對大型玩具進行檢查。
3、活動時兩名教師分散站,將所有幼兒納入視線。
4、活動結束后清點人數,檢查幼兒衣袋,防止將小物品帶入教室。
(五)午睡:由午班老師進行午檢。
1、幼兒脫外衣,張開嘴,伸出手,教師檢查褲兜。
2、建議服藥幼兒安排在一起方便老師觀察照顧。
3、30分鐘巡視一次,矯正幼兒不良睡姿,幫幼兒蓋好被子。
4、如有入廁幼兒教師最好一同去,防止摔傷。
(六)離園:嚴格確認孩子的家長。
1.各班老師分工合作,將本班門口用桌子或繩子擋住,防止幼兒走失。一位負責組織好幼兒,另一位接待家長。不管是哪一位老師,都要時刻留意每一個孩子的動態,預計其將要產生的行為,從而將危險源徹底切斷。
2.接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和老師溝通情況的,請在幼兒都接走的情況下進行,可以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園內玩一會兒。
3、離園時可以將幼兒組織好,進行一些建構、繪畫、泥工、看書等活動,以便能在門口逐一接待家長,對每個幼兒的情況都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