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新進人員行評培訓材料格式

醫院新進人員行評培訓材料格式

2024-07-15 閱讀 5565

醫院新進人員行評培訓材料

一、行風評議的概況

現階段開展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主要在教育衛生行業。從4月-11月進行,可以簡稱“行評”;目前處于自評自查階段。

二、行風評議的目的

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良好的政風行風。

三、行風評議的意義

圍繞貫徹國務院、中紀委、省、市衛生局政風行風評議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衛生改革與發展的工作任務,樹立良好的政風行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構建和諧社會關系,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促進衛生事業建設。

四、行風評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做好這項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客觀要求,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建設和諧廣東的重要途徑,是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是樹立衛生行業良好形象的重要舉措。

五、行風評議的工作時間(4月-11月,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4月-5月)

第二階段:自查自評階段(6月-7月)

第三階段:接受評議階段(8月-9月)

第四階段:落實整改階段(10月-11月)

六、評議方法

采取患者問卷調查、明查暗訪問、公開評議和組織考核四種形式進行,堅持全年評、評全年,結果公開透明。

七、我院目前已開展的工作

1、舉行集體簽名活動

2、行風評議結合醫療質量檢查

3、醫院領導下科室督查

4、舉行患者、家屬座談會

5、舉行院外監督員座談會

6、進行本院滿意度調查

7、進行行評問卷調查活動

8、各科室組織學習,寫心得體會

9、送醫送藥到z敬老院

10、組織黨員參觀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學習東縱精神。

八、要求

任何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更好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良好的政風行風。目前醫療任務繁重,希望各位醫務人員借行風評議的契機提高服務水平,改善服務態度,每個科室都有行風評議的相關資料,希望各位醫務人員加強學習,不讓行評工作流于形式。

z醫院民主評議政風行風辦公室

篇2:某企業新進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企業新進人員培訓管理制度

第1章總則

第1條新進人員培訓的宗旨是使新進人員了解企業的概況和規章制度,能更快地勝任新工作。

第2條每位新進入企業的員工必須參加企業的入職培訓,接受熟悉企業整體情況的培訓和部門基本技能訓練,從而了解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及企業的整體運作,了解本部門職責、工作程序及方法,從而使新員工盡快適應工作環境。

第3條新進人員培訓包括新員工崗前培訓、在職員工調崗培訓,還包括復職人員、臨時職工和兼職人員的培訓。

第2章培訓計劃

第4條入職培訓應按人力資源部門的招聘計劃和新員工入職情況來制定。

第5條凡新進人員必須接受7~10天(至少7天)的崗位培訓。

第6條崗前培訓需要幫助新進人員介紹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解說《員工手冊》。

(2)說明工作崗位職責、要求,安排并介紹培訓期間的指導人員。

(3)參觀各部門,了解各部門情況,介紹負責人和同事。

第7條崗前培訓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五大方面

(1)企業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2)企業當前的業務、具體工作流程。

(3)企業的組織機構及部門職責。

(4)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及一些約定俗成的內容。

(5)工作崗位介紹、業務知識及技能技巧培訓。

第8條按企業發展狀況、工作環境及程序,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分為企業整體培訓、部門工作引導和實地培訓三個階段。

第9條整體培訓最重要的是傳授各種知識,并使新員工重點了解下列五大內容

(1)企業狀況:發展歷史、經營現狀、經營項目、生產經營目的、歷史使命及行業地位。

(2)企業組織機構,各部門的工作職責、業務范圍。

(3)產品的性能、包裝及價格,產品銷售情況,市場上同類產品信息及其生產廠家的情況。

(4)新員工未來的工作崗位要求及特征,與其他部門互相配合的事項。

(5)企業規章制度、紀律、道德規范及禮儀規范要求。

第10條接受整體培訓后,應對受訓新員工的優勢、劣勢做出評價,提供給該員工未來的技術技能培訓、實地培訓的負責人,以便他們針對各個員工的弱點開展有側重的培訓。

第11條部門工作引導重點在于讓新員工學習未來實際工作需要的技能,應在以下五方面加強新員工培訓

(1)工作態度與服務理念。

(2)掌握未來工作的崗位職責及具體內容,每天的例行工作和其他相關工作。

(3)未來工作可能會用到的工作方法、時間管理技巧及人際關系溝通技巧等。

(4)與其他同事的協調、配合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

(5)介紹與本部門工作相關的部門成員、該部門的主要職能、本部門與該部門在工作上的合作事項及未來部門間的工作配合要求等。

第12條實地培訓即為在實習期,讓新員工在一位資深員工的指導下開始承擔工作。指導人員僅在一旁示范和協助,盡量讓新員工自己去操作練習,待新員工完成后再告之其應改進的地方。這種培訓方式有利于加深印象、加快進步的速度。

第13條分支機構的培訓可與實地培訓有機結合進行。

第14條部門培訓的負責人必須是新員工未來的主管和實地培訓的負責人,必須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規范的技術水準。

第15條實地培訓的指導人員應本著負責的態度,將新員工錄用后的績效與部門績效掛鉤。為提高實地培訓指導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企業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擔任人員一定的獎勵。

第16條對調崗人員、復職人員、臨時職工、兼職人員的培訓,包括工作崗位職責、職業精神、信念、規章守則、職業操守教育和勵志類教育等培訓。應側重于工作崗位職責方面的培訓,使其適當了解企業組織概況、經營方針以及有關的人事管理規定等相關內容。

第17條凡指定需要接受培訓的人員,除有特殊情況經審核被給予準假或免訓者外,一律不準不參加培訓。

第3章培訓實施

第18條培訓計劃編制和組織實施由人力資源部門和培訓部門全權負責。企業主要領導須參與新員工入職培訓,并負責部分內容的培訓工作。企業全體員工尤其是相關部門的骨干都有責任協助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工作。

第19條關于入職培訓時間的規定

(1)入職培訓的整個過程一般要持續三個月,可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延長或縮短。

(2)集中培訓的時間應安排合理,提前計劃并告知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受訓人員。

(3)實地培訓時間應與企業的作息時間一致。

(4)參觀培訓的時間視具體情況而定,確定后應提前一天告知人力資源部或后勤部門。

第20條關于培訓方法的規定

(1)理論知識培訓主要采取集中授課、普通講座的方式。

(2)專業技能培訓采取實地培訓的方式,到實習工廠、車間、部門實際操作和練習。

(3)企業認知培訓可采取實地參觀的方式,受訓員工根據講師和培訓組織者的安排實地參觀考察,并在參觀后提交《參觀感想》或《參觀報告》。

(4)在入職培訓過程中,盡量讓新員工多接觸工作中的實踐知識,多提供參考資料和視聽教材,多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受訓員工要將培訓的感想和認識做出記錄,提高他們的觀察、記錄和公文寫作能力。

第21條關于培訓內容的規定。

(1)對企業的組織機構設置、生產經營管理系統要重點介紹。

(2)對各部門的職責、權利、工作內容等要做詳細介紹。

(3)要對企業的政策、法規及規章制度進行仔細說明,包括以下具體內容:發薪方法及日期,晉升制度,休假及請假規定,員工福利制度,作息時間及輪班制度,遲到、早退、曠工處分辦法,勞動合同協議,聘用、解雇規定,在職員工行為準則等。

(4)要保證新員工清楚地掌握了工作性質、責任,真正掌握了業務知識。

(5)要對新員工的責任心、效率、效能意識重點加強培訓。

(6)要訓練新員工的禮儀修養,養成禮貌待人的良好習慣。

(7)要讓剛畢業的新員工意識到校園生活與企業生活的差別,認識到自己的責任。

(8)要培養新員工尊重知識、尊重時間、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9)注意培養新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利益優先的意識。

第22條為了讓新員

工從多個角度了解企業的職能部門,在入職培訓期間,可把新員工安排到不同的部門去實習,考察其能力和能適應的部門,并為員工正式定崗提供依據。

第23條結合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對新員工提供必要的生產安全指導培訓。其應達到的目標包括:

(1)新員工對自己的福利及生命安全放心,從而能安心工作;

(2)建立了安全生產和善意合作的基礎;

(3)可以防止在工作程序上的浪費,避免發生意外事件;

(4)可減少因員工受傷補償的費用和醫療服務費用的支出;

(5)有利于企業建立良好的信譽。

第24條安全培訓還包括企業商業機密、信息安全保密培訓。在入職培訓過程中,對新員工要灌輸保守企業機密的意識,并把《企業商業機密保密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同新員工簽訂。

第4章培訓評估

第25條每開展一項培訓項目,應及時檢查新員工的培訓效果,由培訓指導員或講師負責。檢查方法包括測試、現場操作等。

第26條培訓講師于培訓結束后一周內,評定出新員工的測試成績,并登記在《新員工入職培訓測試成績表》上。培訓測試成績作為新員工試用期考核及正式錄用的參考依據。

第27條因故未能參加測試者,事后一律補考,否則不予以轉正。

第28條每項培訓結束后,培訓部根據實際需要開展新員工培訓意見調查,要求學員填寫《新員工入職培訓調查表》與測試試卷一并收回,作為培訓效果評估的參考依據。

第29條人力資源部應定期調查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效果,分發調查表,由用人部門主管或相關人員填寫后收回,作為評估長期效果的參考依據。

第30條將以上評估的內容及結果形成書面的報告,呈報用人部門主管、人力資源部經理及相關企業領導,作為新員工錄用轉正的參考依據。

第5章培訓檔案管理

第31條自新員工進入企業后,人力資源部專員應為每一位新員工建立相應的培訓檔案,記錄每一次受訓人員的具體情況和培訓效果。

第32條將每次開展的培訓用錄像記錄存檔,并將與培訓相關的資料存檔,建立培訓工作檔案,其內容包括新員工培訓需求分析、新員工培訓計劃、新員工培訓方案、實施過程、效果評估和考核記錄等各方面的內容。

第33條建立新員工培訓講師檔案,這有利于日后選擇培訓講師。培訓講師檔案主要包括培訓講師姓名、基本簡歷、培訓經驗和培訓業績等各方面的內容。

第6章附則

第34條新員工入職培訓所花的費用由培訓項目負責人申請,報財務經理和總經理審核。在培訓結束后憑各種財務憑證到財務部報銷,多退少補。

第35條本制度呈報總經理審批后頒布實施。其中未盡事宜,可隨時進行修改和增補,并呈報總經理審核批準后生效。

第36條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監督執行,最終解釋權歸人力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