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工會組織制度(5)

學校工會組織制度(5)

2024-07-15 閱讀 7294

學校工會組織制度(五)

工會實行民主集中制,主要內容是:

(一)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

(二)工會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外,都由民主選舉產生。

(三)工會的最高領導機關,是工會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工會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工會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總工會委員會。

(四)工會各級委員會,向同級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接受會員監督。會員大會和會員代表大會有權撤換或者罷免其所選舉的代表和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

(五)工會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問題由委員會民主討論,作出決定,委員會成員根據集體的決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職責。

(六)工會各級領導機關,經常向下級組織通報情況,聽取下級組織和會員的意見,研究和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下級組織向上級組織請示報告工作。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市、縣(旗)建立地方總工會。地方總工會是當地地方工會組織和產業工會地方組織的領導機關。全國建立統一的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總工會是各地方總工會和各產業工會全國組織的領導機關。

(八)各級工會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同級經費審查委員會。上級經費審查委員會認為必要或在下一級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要求時,上級經費審查委員會可以對下級工會及其直屬企業、事業單位的經費收支和財產管理情況進行審查。

(九)各級工會建立女職工委員會,表達和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女職工委員會由同級工會委員會提名,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組成,在同級工會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

(十)成立或撤銷工會組織,必須經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并報上一級工會批準。

篇2:工會組織委員崗位工作職責

1、按照《工會章程》和《工會法》有關精神,向會員進行權利義務教育;發展好會員,做好會員的會藉轉移和接納工作,及時掌握會員的變動情況;

2、協助行政搞好勞動保護、安全生產工作,動員職工以主人翁態度對待勞動、遵守勞動紀律、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3、關心職工生活,協助行政搞好職工集體福利,做好有關職工勞動保險、休息休假、體檢等方面的工作,組織職工開展互助互濟活動,為困難職工排憂解難;

4、了解和掌握工會組織狀況,檢查和督促工會小組過好組織生活,注重抓好工會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組織開展好創建“職工之家”活動;

5、依照《工會法》的有關規定,收好工會經費,做好會員會藉的統計工作。

篇3:工會組織職業衛生工作職責

1.依法對職業衛生工作實行群眾監督,協助行政及有關部門貫徹執行國家職業衛生安全法律、法規。對違反職業衛生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行為,工會組織有權制止、申訴和控告。

2.參與討論本單位職業衛生工作。

3.定期檢查安全技術和工業衛生措施計劃的執行情況,督促行政部門有計劃地改善勞動條件。

4.監督有關部門及時提取和合理使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

5.參加職業衛生檢查和重大事故(事件)的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