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服務公司創新品種獎勵規定
飲食服務公司關于創新品種獎勵有關規定
為調動廣大炊管人員的積極性,勇于開拓飲食工作新局面,激勵員工積極向上,想辦法不斷開拓新品種,以滿足進餐者的需要,特制定本規定。
1、創新品種是指不論在副食還是主食方面,餐廳過去從未加工和銷售過的品種,是在鞏固提高、餐廳現有品種的基礎上,大膽引進和開拓適銷對路、受就餐者歡迎的新品種。創新品種的特點是:選料講究、加工精細、質好量足、經濟實惠、營養衛生、食用率高,色味香形俱佳的各種酒席菜肴、家常菜以及湯菜、煲類、素菜類、豆制品和各種面食風味小吃類等品種。以上新品種投入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銷,能得到大多數顧客的好評和認可,經公司評議后方可確認為創新品種。
2、創新品種從產生之日起,餐廳必須掛牌公布于眾,接受就餐者的檢驗,在保證質量和一定數量的前提下,能堅持一個月,深受就餐者歡迎的,即有資格參加評選。若一月內出現三次質量問題,或數量不足,則取消評獎資格。
3、創新品種(其品種不限)均由各餐廳以書面形式向公司進行申報,申報要求必須寫明創新品種品名、選用的原料、主副料投入比例、生重、熟重、加工制作方法、菜肴或成品的特點、成本核算、銷售價格、創新品種設計人、操作人、申報時間等,同一品種在五天內幾個餐廳同時申報均有效,超過五天,后申報的單位無效。
4、凡已申報的創新品種,公司分類建檔,定期或不定期地逐個進行認真評議,在評議工作中,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在一定范圍內公司將組織餐廳主任、廚師長對創新品種進行評議鑒定,在創新品種確認后,公司在適當時間內舉辦一次創新品種展銷活動,廣泛聽取就餐者意見。對滿意率高的創新品種,公司將給予重獎以資鼓勵。
5、在評議工作中,對創新品種在一個月以上時間里,做到質量優、銷售量大、評價高、效益明顯的品種,給每一個品種獎勵200---400元,其中設計人員獎勵40%、具體操作人員獎勵50%、管理人員獎勵10%。
6、創新品種一月評議一次,評選結果作為年終評選先進餐廳和先進個人條件之一。
篇2:機械行業安全工作創新獎勵辦法
一、目的:為進一步規范現場管理工作,鼓勵各車間創造性地開展安全生產工作,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二、獎勵范圍:主要針對安全生產實踐應用創新,包括在安全操作、現場標識、吊裝運卸、物品存放、貨件碼放等方面有高標準、精細化、規范化的做法,取得明顯效果,可以在全廠推廣學習應用。
三、獎勵流程。
1.車間等基層單位有創新點的項目,可對該項目進行詳細的描述后,填寫申報材料并報到安全管理部;廠領導或部室領導下現場檢查時發現的安全創新點項目,由安全管理部負責對創新點項目進行描述,形成文字材料。
2.安全管理部負責對申報項目進行初步評級,并由廠領導及相關部門進行最終評審,確定項目級別,分發獎金。
3.獲得獎勵的項目材料由安全管理部進行分類歸檔,作為個人或部門年度考核和評優的一項標準。
4.對評定后的項目采取有途徑進行宣傳推廣,重大項目可由安全管理部結合生產技術部等部門設立項目推廣小組進行推廣。
5.在全廠進行推廣后,效果突出的安全工作創新點可由項目發起部門自行組織材料向集團公司進行推廣或申報獎項。
6.安全工作創新點每月統計一次,由安全管理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驗收。
四、獎勵標準。
根據驗收結果和推廣應用情況,以安全性、可操作性、可推廣度三項指標作為評定依據,分別給予1000元-3000元的獎勵。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篇3:科技創新獎獎勵辦法范本
科技創新獎獎勵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獎勵在***范圍內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方面做出一定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科技創新獎勵暫行辦法和***省廣播電視局科技創新獎獎勵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內的集體和個人。
第三條本辦法獎勵的范圍包括:廣播電視技術領域內科技創新成果及與廣播電視事業有關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推廣及轉化等。
第四條申報總臺科技創新獎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應用與廣播電視事業有關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等)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省內首創的;
2、本行業先進的;
3、經實踐證明具有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二)在推廣、轉化已有的科技成果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并同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三)在工程建設、設備研制和技術改進中,采用新技術,并同時取得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四)在廣播電視技術運行、維護、管理中,編制科學的、先進的規范、規程、標準,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第五條申報科技創新獎的項目,必須應用于實踐一年以上,證明其功能和性能可靠,并持有使用單位、部門出具的證明。
第六條擬申報科技創新獎一等獎的項目,應經過有關部門鑒定。
第七條對成果有明顯爭議的項目,在爭議未解決前,不得申報總臺科技創新獎。
第二章獎勵標準及辦法
第八條總臺科技創新獎按其所獎勵項目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技術難度,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三個等級:
一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省內先進水平,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作用很大,并取得重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二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省內領先水平,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作用顯著,并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三等獎項目在技術上有創新,有一定的技術難度,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應達到或接近同類項目的臺內先進水平,推動科技進步的作用較大,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第九條獲得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獎的項目,由***授予獎狀、證書和獎金。獎金如下:
一等獎:8000元
二等獎:6000元
三等獎:4000元
第十條獲得一等獎的項目由總臺擇優推薦申報省局科學技術進步獎。
第十一條廣播電視科技創新獎獲得者,其業績記入本人檔案,作為業績考核、職務晉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重要依據之一。
第三章申報和評審程序
第十二條申報科技創新獎,由總臺內各部門按照本辦法規定擇優申報;總臺下達或委托的項目可直接申報。申報單位每年于7月1日至7月31日向總臺技術管理部申報本年度科技創新獎項目,逾期不予受理。
第十三條凡申報總臺科技創新獎的項目,須打印填寫《***技術創新獎申報書》(見附件),報齊應有附件,同時以電子文檔格式儲存于軟盤中。技術管理部審查合格后予以受理。
第十四條幾個單位共同完成的項目,由第一完成單位組織聯合申報。
第十五條總臺科技創新獎由技術管理部歸口管理。評審委員會由主管臺長、技術管理部主任和各專業評審小組組成,評審委員會主任由主管臺長擔任,技術管理部主任任評審委員會秘書長。
第十六條評審工作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將所有項目分類為廣播中心、電視中心、無線發射與傳輸、網絡傳輸四個專業。
(二)在總臺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庫中按專業抽取5―7人組成評審小組,組長由評審委員會主任指定。
(三)評審小組組長向評審小組成員介紹情況,若需要項目完成人代表應到會答辯。
(四)評審小組應根據項目的水平和取得的社會經濟效益寫出評審意見及建議等次,報評審委員會評定。
(五)技術管理部對評審結果復核后行文上報主管臺長批準。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六條經評審委員會評定和主管臺長批準的擬授獎項目即在總臺內予以公告,項目異議受理期為自公告之日起五個工作日。若無異議,即行授獎。
第十七條獲獎項目,如發現有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者,經查明屬實,即撤消其獎勵,追回其獎金,并建議有關單位、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總臺技術管理部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