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寄宿制某小學班級心理咨詢制度

寄宿制某小學班級心理咨詢制度

2024-07-15 閱讀 9287

寄宿制小學班級心理咨詢制度

1、咨詢環境符合要求,創設和保持一種和諧、溫馨、安全的環境氛圍。

2、有固定的面談電話(班主任手機)咨詢時間,每次咨詢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

3、學生送來的咨詢信件保證第二天及時回復,同時做好存檔。

4、心理輔導教師(班主任)必須經過相關培訓后才可上崗。

5、咨詢時間輔導教師(班主任)按時到崗,確保咨詢工作正常進行。

6、尊重學生人格,保護學生隱私,切實履行保密原則,對有嚴重心理障礙的必要時可通知家長,取得支持和配合。

7、對學生堅持正面引導,采取啟發、誘導,杜絕強硬說教或強加于人。咨詢過程中不帶個人情緒和自己的價值觀。

(本制度從20**年9月起執行)

篇2:Y學校心理咨詢室隱私保密制度

【學校心理咨詢室隱私保密制度】

1、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保護學生的隱私,為學生保守秘密。

2、妥善處理學生的咨詢來信,特別是學生的隱私信件。

3、保管好咨詢記錄,不得借人翻閱。

3、不得向外人透露學生的智力、情感糾紛等隱私情況。

4、不得將學生的隱私作為教育案例,在教育學生的場合公開傳播。

5、不得將學生心理的某些缺陷作為笑話或起外號。

6、不得將學生的家庭經濟、父母婚姻感情等隱私情況透露給任何人。

8、不能隨意在文章中引用學生的隱私,確需要時必須隱去真實姓名。

篇3:學校心理咨詢管理制度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務

1、通過多種途徑,積極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2、定期對在校學生,特別是“留守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檢測,建立集體心理健康檔案。

3、及時提供學生心理健康信息,供學校相關決策、改革時參考。

4、幫助學生解決發展特長、改善交往等現實指向問題。

5、對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個別或團體咨詢,提高其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矯正心理偏差,培養健全個性。

6、初步鑒別中、重度心理障礙學生,及時轉介到高一級咨詢、治療機構去。

二、心理咨詢員工作職責

1、學校心理咨詢員應具備規定的資質,并經過專門培訓,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詢技能。

2、熱愛心理咨詢、輔導工作,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3、咨詢人員應接受其專業范圍內的個案,并在輔導時嚴守自己資格的限制。

4、咨詢人員在充分尊重來訪者的前提下,全面收集有關當事人心理問題的資料,作為咨詢、輔導工作的依據。

5、咨詢人員應定期參加培訓,經常接受上級咨詢師的指導和咨詢,不斷提高自身的咨詢水平,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

6、嚴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經當事人許可,不泄露有關當事人秘密的信息。

三、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

1、發展性原則

學校心理咨詢中的發展性原則是指心理咨詢的目標不應只局限于消除來訪學生的心理失調和障礙,更應為促進全體學生發展服務,幫助其提高適應能力,建立起內外協調的良性發展機制。

2、教育性原則

學校心理咨詢工作必須符合學校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根本目標。

3、啟發性原則

咨詢工作中必須充分調動來訪者的主觀能動性,啟發主動思考,促進自我成長,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4、整體性原則

心理咨詢工作必須充分考慮心理活動的有機聯系,把具體問題同整個心理活動整體聯系起來,抓住主要矛盾,全面分析問題。

5、協調性原則

心理咨詢工作必須與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協調配合,共同開展心理指導矯正工作。

6、鞏固性原則

心理咨詢工作必須及時鞏固咨詢成效,避免出現反復。

7、保密性原則

要求咨詢人員必須保守來訪者的秘密,尊重來訪者的合理要求。

四、心理咨詢保密制度

1、心理咨詢員有責任向來訪者說明咨詢工作的保密原則,以及應用這一原則的限度。

2、心理咨詢工作中的有關信息,包括個案紀錄、測驗資料、信件和其他資料,應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作為檔案,妥善保管。

3、除了心理咨詢員和檔案管理員以外,學校任何其他人員包括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等,都無權查看心理檔案室檔案材料。

4、在心理咨詢工作中,一旦發現來訪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況,必須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發生(必要時應通知有關部門或家屬),但應將有關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