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醫院應急管理工作制度
第四人民醫院應急管理工作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醫院對院內外突發事件和災害事故的應急反應能力和保障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努力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安全的救援服務,切實保障患者、公眾和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結合醫院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醫院突發事件定義
醫院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及醫院公眾健康、環境安全及正常醫療秩序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醫院感染爆發流行、核素泄漏、重大醫療事故、水、電、醫療設施等的質量事故、水災、火災、臺風、地震、戰爭、*、恐怖事件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環境安全及正常醫療秩序的事件。
二、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領導小組
醫院成立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醫務科,高強同志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另下設醫療救護、通訊聯絡、信息發布、后勤保障、維修搶險、安全保衛六個專業處置小組,具體成員見各預案。
三、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負責對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院長是實施“醫院的災害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的責任者,院領導班子是組織決策層。
(二)不定期召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會議,對醫院應急管理工作進行監督與指導,并提出改進建議。
(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工作實行規范管理,做到常備不懈,及時有效。
(四)對事發現場傷亡情況和事態發展作出快速、準確的評估,及時了解掌握事故的原因、特征、規律、醫療救援資源、地理交通狀況等信息。
(五)在事發現場或臨時指定地點設立臨時指揮部,組長(總指揮)負責組織、部署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工作。組長不在時,根據突發事件原因由副總指揮或分管院領導擔任總指揮,領導小組成員按各自分工協助總指揮負責所分管部門的應急和醫療救援工作,指揮、調遣院內各科室醫療救援力量和應急處置、搶險維修人員。各部門科室負責人承擔具體貫徹實施的職責,各級各類人員是執行者。
(六)向當地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領導小組或上一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匯報有關情況并接受其指令和任務,統一口徑對外發布有關信息,會同有關部門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損失進行調查、評估,并將調查結果及時報告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等。
四、醫院突發事件各專業處置小組職責
(一)醫療救援組:(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醫院感染管理科組織)
醫務人員應盡力保護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障急、危、重病人及時準確的救治和快速撤離出危險區域,安撫病人及家屬,組織和發動家屬或輕病人開展自救互助,接受指揮部指令,涉及到全院的突發事件,科主任、護士長必須到位。
(二)通訊聯絡組:(院辦、信息科組織)
建立醫院各級各類人員通訊網絡,及時維護醫院通訊網絡的完整性和準確性,中層以上干部和特殊工種崗位工作人員的通訊工具必須保持良好的運作狀態,保證信息聯絡暢通。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負責呼叫有關人員到場,及時將指揮部指令傳達到位。
(三)后勤保障組:(總務科、設備科、藥劑科、司機班組織)
建立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生活保障體系,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負責供水、供糧,提供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所必需的生活用品和工具雜品等,保證參加救援者有較強的戰斗力。合理調度車輛,保證指揮者、專家、救援人員及特殊用途的用車。
(四)維修搶險組;(設備科、總務科組織)
完善對醫院現有設備的使用、維修建檔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負責醫療儀器設備及其他生活或輔助類設備的維修搶險工作,組織設備、后勤等部門人員積極采取措施,排查故障,不能及時修復時提供備用設備,盡快恢復被破壞的交通、通信、供水、供電、供氣,以保證臨床開展醫療救援工作和事故發生區域人群的生活所需。
(五)安全保衛組:(保衛科組織)
建立醫院安全保衛制度,在突發事件發生以后,負責院內事故發生區域或全院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合理調配人力,維護秩序,保護現場,預防和打擊各種犯罪活動。
(六)各主管職能部門負責本組與指揮部的聯絡工作,隨時接受指令和任務,反饋應急救援現場進展情況。
五、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各職能后勤部門職責
(一)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各分管院領導要督促所分管部門制訂切實可行的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醫務科負責制訂公共衛生類突發事件應急救治、醫院診療過程中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類預案;護理部負責制訂護理工作中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制訂醫院感染爆發緊急處置預案;保衛科負責安全、消防類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總務科負責制訂食品衛生、水、電故障應急處置預案類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信息科負責制訂信息網絡系統突發故障應急預案;設備科負責醫療設備故障及突發輻射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應急辦公室負責各類預案的匯總、整理工作。以上范圍外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根據職能由主要分管部門負責牽頭制訂。
(二)各預案制訂部門負責預案的演練工作,包括制定計劃、人員與物資的準備、演練總結等。
(三)各部門及時總結預案演練與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預案進行修訂,并做好修訂記錄交應急辦。
(四)各職能部門就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向分管院長匯報,必要時交醫院應急管理領導小組討論。
六、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工作各級各類人員職責
(一)當得知本地區有重、特大事件發生,各級各類醫務人員(包括醫、護、醫技、行政、職能、后勤人員)均應主動趕赴醫院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救援工作。
(二)院內發生突發事件后,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凡在醫院或接到呼叫的醫務人員都應主動及時到達現場,中層以上干部到現場后應當立即向現場指揮部報到,并接受其統一指揮和調遣,其他人員向本科室主任或護士長報到,積極組織起來,參加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援工作(各部門、科室主任、護士長組織)。
七、醫院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原則
(一)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應遵循依法管理、預防為主、強化培訓、適時演練、平戰結合、常備不懈
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及時應對、快速反應、措施果斷、科學處置、協調合作的原則。
(二)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過程中,有不負責任、不履行崗位職責、不服從指揮調度、散布謠言、擾亂醫療秩序、危害公眾健康等行為者,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醫院有關規定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醫院各有關部門應根據各自的職責開展防治突發事件相關的科學研究,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調查、現場救護、傳染源隔離、衛生防護、監測檢驗、監督檢查等工作所需物資、設備、設施、技術與人才資源的儲備,做到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二
篇2:醫院藥事不良事件應急管理體系
醫院藥事不良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
1.藥事質量事件指在醫院藥事活動中發生的與藥品質量或藥事工作質量有關的事件。
2.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具體包括:
2.1不同種藥品或同種而批號不同的藥品混合而不能分揀的,異物混入藥品的,超量服藥或服法錯誤的,不合理使用藥品的,藥品過期失效、發霉、變質、錯購假冒偽劣藥品而已經發出的,發出差錯,分裝藥品差錯,制劑、配制及包裝差錯等,其性質嚴重,以致可能或已經威脅藥品使用者的安全或造成醫療事故的事件。
2.2涉及在藥品、制劑、試劑的驗收、養護、銷售、銷后退回等藥品供應流程中發現的不合格藥品,在抽檢中發現不合格的藥品,或藥品行政主管部門在藥品質量、生產質量、經營質量監督檢查中發現不合格或明令禁止銷售的藥品的事件。
2.3涉及毒性、麻醉、精神、放射類藥品的事件。
2.4導致訴訟的事件。
2.5由于發生藥事質量事故,一次造成3000元(含,不計工時)以上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事件。
3.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必須按規定報告。
4.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部門領導在必要時有義務保護現場、保全證據,以利于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5.質量管理員在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參與事件的處理,負責事件的調查,按規定報告,歸集資料留檔備查。
6.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部門領導必須立即采取最為妥善的方法著手處理。
7.發現或可疑藥品、制劑、試劑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藥品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和報告。
8.涉及藥品質量的,應立即將造成藥事質量事件或高度可疑的藥品報送有關藥品檢驗單位,進行質量檢驗。
9.藥事管理小組應召開有當事人或責任人、相關部門領導參加的質量會議,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事件原因及責任者,責成責任部門認真總結教訓,制定和落實糾正措施。依據調查結果做出最終處理決定,并簽署意見。
10.藥房負責人向醫院藥品質量監督小組組長和有關部門報告,或按規定向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11.藥事質量事件處理實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直接責任者應按照醫院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12.事后必須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防止事故再發生的改進措施,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13.發生重大藥事質量事件而不按照本制度規定報告的,按照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處理,可以與其他處罰一并執行。
篇3:附三醫院藥事不良事件應急管理制度
第三醫院藥事不良事件應急管理制度
1.藥事質量事件指在醫院藥事活動中發生的與藥品質量或藥事工作質量有關的事件。
2.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具體包括:
2.1不同種藥品或同種而批號不同的藥品混合而不能分揀的,異物混入藥品的,超量服藥或服法錯誤的,不合理使用藥品的,藥品過期失效、發霉、變質、錯購假冒偽劣藥品而已經發出的,發出差錯,分裝藥品差錯,其性質嚴重,以致可能或已經威脅藥品使用者的安全或造成醫療事故的事件。
2.2涉及在藥品、試劑的驗收、養護、銷售、銷后退回等藥品供應流程中發現的不合格藥品,在抽檢中發現不合格的藥品,或藥品行政主管部門在藥品質量、生產質量、經營質量監督檢查中發現不合格或明令禁止銷售的藥品的事件。
2.3涉及毒性、麻醉、精神、放射類藥品的事件。
2.4導致訴訟的事件。
2.5由于發生藥事質量事故,一次造成3000元(含,不計工時)以上造成較大經濟損失的事件。
3.重大藥事質量事件必須按規定報告。
4.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科室主任、護士長在必要時有義務保護現場、保全證據,以利于事件的調查和處理。
5.質量管理員在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參與事件的處理,負責事件的調查,按規定報告,歸集資料留檔備查。
6.發生或發現重大藥事質量事件的科室主任、護士長必須立即采取最為妥善的方法著手處理。
7.發現或可疑藥品、試劑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藥品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和報告。
8.涉及藥品質量的,應立即將造成藥事質量事件或高度可疑的藥品報送有關藥品檢驗單位,進行質量檢驗。
9.藥事管理小組應召開有當事人或責任人、相關科室主任、護士長參加的質量會議,對事件進行深入分析,確定事件原因及責任者,責成責任科室認真總結教訓,制定和落實糾正措施。依據調查結果做出最終處理決定,并簽署意見。
10.藥房負責人向醫院藥品質量監督小組組長和有關部門報告,或按規定向國家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11.藥事質量事件處理實行"三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直接責任者應按照醫院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12.事后必須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措施,防止事故再發生的改進措施,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13.發生重大藥事質量事件而不按照本制度規定報告的,按照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處理,可以與其他處罰一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