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預防管理制度

X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預防管理制度

2024-07-15 閱讀 9354

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及預防管理制度

一、目的

針對現存的不合格,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并對潛在的不合格,采取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校內部對現存或潛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三、職責

1.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各年級科室負責人負責對本部門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進行評審。

3.校領導或各部門的負責人批準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四、工作程序

1.糾正措施的制定。

(1)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

(2)各部門對工作中出現的重大的不合格(包括學生、家長投訴),或對教學服務過程中重復出現的類似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考慮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3)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各年級科室識別需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4)校長辦公室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需制訂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進行識別。

2.各年級科室在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的基礎上,確定不合格的原因,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或避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方案。

3.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批準。

(1)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校領導批準糾正和預防措施。

(2)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批準其糾正和預防措施。

(3)其他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教導處、總務處或各科室負責人批準。

4.各科室負責對經批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組織實施,并將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結果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及相關記錄由糾正措施的實施科室保存,必要時送校長辦公室。

5.糾正措施的評審。

(1)校長辦公室負責對針對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校辦、教導處、總務處針對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3)針對其他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相關科室進行評審。

6.對評審中發現糾正和預防措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按步驟重新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7.每年管理評審前,各年級科室將所有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提交給管理評審組織者,以供評價。

篇2:窗臺板有翹曲高低有偏差防治措施

窗臺板有翹曲、高低有偏差的防治措施

(一)現象

1.窗臺板挑出墻面尺寸不一致,兩端伸出窗框長度不一致。

2.窗臺板兩端高低偏差。

3.窗臺板有翹曲。

(二)原因

1.窗框抹灰厚度不一致。安裝窗臺板時未找平。

2.安裝窗臺板時未按中心線分均,導致兩端伸出不一致。

3.安裝的窗框的存在與墻面的安裝偏差,兩端離墻寬度不一。

4.窗臺板所用木材含水量水率高。

(三)措施

1.窗臺板應選擇干燥木材,厚度不小于20毫米。寬度大于150毫米的窗臺板拼合時應穿暗帶,防止翹曲。

2.窗框安裝必須位置準確,離墻尺寸一致,兩側抹灰一致。

3.窗臺板安裝應用水平尺打平,不允許有倒泛水。兩端高低差應小于2毫米。

4.同一房間內,應按相同標高安裝窗臺板,并各自保持水平。兩端伸出窗洞的長度一致

篇3:X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預防管理制度

鎮小學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及預防管理制度

一、目的

針對現存的不合格,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并對潛在的不合格,采取預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發生。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校內部對現存或潛在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三、職責

1.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對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各年級科室負責人負責對本部門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制定、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并進行評審。

3.校領導或各部門的負責人批準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四、工作程序

1.糾正措施的制定。

(1)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

(2)各部門對工作中出現的重大的不合格(包括學生、家長投訴),或對教學服務過程中重復出現的類似的不合格,或潛在的不合格,考慮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3)校辦、教導處、總務處負責組織各年級科室識別需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并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

(4)校長辦公室負責組織對管理評審和內部審核中的需制訂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進行識別。

2.各年級科室在需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的不合格的識別的基礎上,確定不合格的原因,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或避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并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方案。

3.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批準。

(1)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校領導批準糾正和預防措施。

(2)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或潛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批準其糾正和預防措施。

(3)其他不合格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教導處、總務處或各科室負責人批準。

4.各科室負責對經批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組織實施,并將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結果記錄在《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中,《糾正和預防措施記錄》及相關記錄由糾正措施的實施科室保存,必要時送校長辦公室。

5.糾正措施的評審。

(1)校長辦公室負責對針對管理評審中提出的不合格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2)校辦、教導處、總務處針對內部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進行評審。

(3)針對其他不合格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由相關科室進行評審。

6.對評審中發現糾正和預防措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按步驟重新制定和實施糾正和預防措施。

7.每年管理評審前,各年級科室將所有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提交給管理評審組織者,以供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