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D小學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
鄉小學防食物中毒安全管理制度
富昌中心小學為了加強校內衛生、安全管理,防止食物中毒及其它衛生、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預防校園食物中毒,確保全校學生與職工飲食衛生、健康。建立預防校園食物中毒安全責任制度如下:
一、預防校園食物中毒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二、食品的準入、驗收、加工、經營規范
1.嚴把食品采購進貨關。學校對食堂所購進米、面、油、肉、家禽、調味品進行監督管理,建立食品采購定點、索證、驗收、登記制度、對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材料生活部有權拒收,并追究采購人員責任。食堂、服務部部在采購時必須向提供貨方索要食品衛生許可證、產品出場質量檢驗報告及禽畜產品檢疫章及肉品準消證。
2.學校要嚴格把好飲食品的采購、操作、保管和出售“四關”。學校從業人員都必須持衛生健康證從業。要提高飲食安全、衛生的責任意識與自覺性。
3.嚴禁生產和經營違反衛生法規的下列飲食品:
(1).腐爛變質、霉變、生蟲、有害、污穢不潔、混有異物、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飲食品。
(2).有毒、有害物質或有毒、有污染的飲食品。容器包裝污穢不潔,嚴重損害、遭各種病毒污染的運輸工具裝載的各種飲食品。
(3).有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含量超過國家限定標準。未經衛生檢疫或檢驗不合格的肉類及制品。
(4).摻假、摻雜、偽造、超過保質期限,影響營養、衛生的飲食品。用非食品原料加工,添加禁用或超量的化學物質的飲食品。
(5).無商標、無食品衛生許可證、無出廠日期、無保質期的商品。為防病需要,或政府專門規定禁止出售的飲食品。
三、食品的監督、檢查規范
1.學校后勤管理人員每天安排人員對食堂飯菜質量,以及與食堂飲食有關的服務檢查。凡檢查出違法飲食品實行沒收及銷毀處理。
2.學校負責做好防病宣傳工作。及時解決學生中疑難問題。負責檢查、落實全校衛生防疫工作。做好飲用水,食品的衛生抽檢工作。
3.學校與后勤處簽訂責任狀,后勤從業人員都必須服從學校衛生防疫的管理、檢查與監督,必須承擔衛生、安全等方面應負的責任。
4.要求食堂、服務部必須辦理衛生許可證,要求所有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辦理健康證后方可上崗工作。
5.預防校園食物中毒領導小組將每月二次對所采購、加工、經營的食品進行抽查。
四、發生食物中毒施救、報告、調查、處理程序
1.學校專設"總值班室"24小時值班,處理學校工作的突發情況。當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立即責令停止營業,同時報告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
2.第一時間救治中毒人員,保護生命安全。
3.保護好現場,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等。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采樣、取證并如實匯報情況,及早查明原因,并嚴肅處理事故責任者。
篇2: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分析預防制度
酒店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分析及預防
風險區域:
餐廳、廚房等。
風險因素:
食物所含農藥超標、食物過期、受污染。
風險預防:
1、采購部要嚴格把關,對采購的食品要定期抽檢,發現有不合格的食品,要立即終止與供貨商簽訂的合同。
2、食品倉庫工作人員要分類放置食品,做好防鼠、防蟲、防腐工作,對過期的食品要及時清理。
3、酒店主管人員要加強對食品的監督管理,防止食品受污染。
風險案例:
2000年10月25日報道,昨日上午10時許,廣州某酒家發生集體食物中毒,50多名員工不同程度中毒,其中20多名中毒員工被送至位于廣州市赤崗的一七七醫院搶救。據悉,中毒患者中沒有顧客,全部是酒家的員工。至記者發稿時止,8名中毒嚴重的患者還在搶救之中。據最早出現病情、中毒較嚴重的劉小姐說,早上6時左右醒來時,感到肚子痛,后來又出現腹瀉、四肢麻木。剛開始還以為是感冒了,后來聽說很多同事都有了與自己一樣的癥狀,大家才感覺不妙,懷疑是食物中毒了。據患者回憶,昨晚5時左右,酒家200多員工同時吃了酒家準備的集體晚餐,晚餐時吃了酸菜魚等菜,后來就再也沒有吃過別的東西,早上就出現中毒癥狀,中毒的原因可能與晚餐有關。中毒非常嚴重的5女3男中,大多是來自四川、湖南、湖北的20幾歲的姑娘和小伙子。上午10時左右,酒家分批將中毒員工送至一七七醫院搶救。據該酒家的員工介紹,中毒員工有50多人,只是有的員工中毒較輕,沒有到醫院治療,嚴重的20多人都得到及時搶救。據悉,為了搶救這批中毒員工,一七七醫院的內科醫生放棄了休息。據一七七醫院的黎醫生介紹,中毒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吃了剛施過農藥不久的蔬菜,發生了有機磷農藥中毒。
篇3:(食館)飯店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飯店(食館)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一、為及時處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根據衛生部《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的食物中毒,是指在本店進餐后引起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
三、食物中毒實行首接報告制度,衛生主管問責制,法人代表負責制。
1、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接聽電話或接待報告人的員工為首接人員,應問清中毒的單位、地址、時間、中毒人數、可疑食物等有關內容,并立即報告衛生主管領導。
2、衛生主管領導在調查核實后,將情況報告法人代表,并按中毒人數超過30人的,6小時內報告陜西省衛生監督所;中毒人數超過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中毒事故發生在學校、地區性或全國性重要活動期間的,應當立即上報陜西省衛生廳、陜西省衛生監督所及同級人民政府,并啟動食物中毒緊急預案。
中毒30人以下的,基本查明原因后24小時內報陜西省衛生廳及陜西省衛生監督所。
四、在法人的授權下,衛生主管領導應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協助衛生機構救助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材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4、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安全措施。
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的報告,更不得隱瞞、緩報、慌報。
六、按照獎懲制度的規定,對食物中毒報告、處理有功人員,給予獎勵,對延誤或者處理不當造成失誤的人員、領導分別給予一定的處罰,嚴重者移交有關部門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