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市醫院財產損失賠償制度
市醫院財產損失賠償制度
一、為促進各部門、各科室充分發揮現有資產的效能,合理利用并盡可能延長各類實物資產的使用壽命,切實管理好醫院的財產,根據有關法規制度,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二、財產損失的概念及分類。財產損失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各類財產毀損、滅失、丟失、變質,或提前報廢等不能完成其預定的目標任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財產損失分為正常損失和非正常損失。正常損失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合理損耗以及由于科技進步所引起的不可預見的技術淘汰而導致的經濟損失;非正常損失是指由于使用和保管(管理)不善造成的資產毀損、滅失、丟失、變質、失效等所產生的經濟損失。
本制度所指的財產損失及賠償就是指非正常損失情況的責任賠償。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損失都應當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由責任人員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故意破壞造成財產損失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各類資產被盜需報告保衛科或公安機關,并應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對造成資產損失負有責任的有關人員,視其責任大小和情節輕重追究經濟責任或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財產損失數額的確定。
流動資產(指貨幣資金、因公借(匯)款項、藥品、衛生材料、加工材料等)損失按全額計算;低值易耗品損失根據原值和新舊度確定;固定資產按凈值(凈值=原投資總額-已提折舊,按會計核算口徑計算)計算。
無論是流動資產損失還是固定資產損失,若有保險賠償或殘價收入的均可扣除。
四、各類資產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一)流動資產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1、現金:現金流動性最強,需由專職人員管理。現金經管員由于管理不善(未按規定保管現金)造成現金損失的,由經管現金的人員全額賠償。
若發現貪污、挪用或長期占用現金不還者,數額較大、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掛號處方等有價票據視為現金管理。
2、因公借、匯款項損失。因各種采購(訂購)業務需要借、匯款的一律由借款人(請匯人)負責辦妥相關手續,所購物資發到我院并經驗收入庫,方可憑對方出具的有效票據,按規定審批程序批準后核銷所借款項。借、匯款項發生損失(如被騙、對方因故不能發貨等),借款人需承擔賠償責任。
審批程序為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內的由分管院領導組織人員確定賠償比例(最低不得小于30%);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由分管院領導提交院黨政班子會議討論決定賠償比例。
3、藥品及材料(含血制品,下同)損失。對于藥品、衛生耗材、后勤物資等應加強對進、銷、存整個環節的管理。對盤盈、盤虧的藥品及衛生材料要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進行處理。屬正常損失的由經管人員寫出書面報告,科主任簽署意見后報財務科審核,按審批程序審批后進行核銷。正常損失主要指政策性調價損失、規定的損耗率以內的損失。對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藥品或材料物資過期失效、霉損變質等非正常損失的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非正常損失的審批程序為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內的由分管院領導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確定賠償比例(最低不得小于30%);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由分管院領導提交院黨政班子會議討論決定賠償比例。
(二)低值易耗品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低值易耗品由于流動性較大、價值低,容易損耗,在日常管理中極易被忽視。丟失、損壞的機率較高,是資產管理的難點。各部門、各科室或個人對因使用不當和保管(管理)不善造成低值易耗品丟失、毀損的,責任人必須要作出合理的賠償。賠償數額按造成損失所負責任的大小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新舊程度確定。具體賠償比例由分管院領導組織設備科、財務科等相關人員確定,但最低賠償比例不得小于實際損失價值的50%。
(三)固定資產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我院固定資產約占醫院資產總額的79%,是醫院賴于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固定資產損失按以下規定賠償:
1、因管理不善,造成資產丟失、毀壞者,經管人員或相關責任人需承擔賠償責任,賠償比例20%-50%,科主任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若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違反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造成設備器械損壞的,視情節賠償,賠償比例為10%-30%。
3、因管理不善,造成圖書丟失、毀壞者,經管人員或相關責任人需承擔賠償責任,最低賠償比例不得小于100%。
4、固定資產的正常報廢或非正常損耗報廢,均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設備科或其他資產管理科室會同財務科討論確認。零星的或數額較小的報院領導批準處理;成批的或數額較大的需經衛生主管部門、財政機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才能核銷。
固定資產變價收入一律上交財務科入帳。
五、財產損失賠償總額原則上不超過責任人本人6個月的"應發工資"總額(指工資表上的"應發合計"數)。
六、本制度從20**年1月1日起施行。
篇2:H市醫院財產損失賠償制度
市醫院財產損失賠償制度
一、為促進各部門、各科室充分發揮現有資產的效能,合理利用并盡可能延長各類實物資產的使用壽命,切實管理好醫院的財產,根據有關法規制度,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二、財產損失的概念及分類。財產損失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各類財產毀損、滅失、丟失、變質,或提前報廢等不能完成其預定的目標任務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財產損失分為正常損失和非正常損失。正常損失指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合理損耗以及由于科技進步所引起的不可預見的技術淘汰而導致的經濟損失;非正常損失是指由于使用和保管(管理)不善造成的資產毀損、滅失、丟失、變質、失效等所產生的經濟損失。
本制度所指的財產損失及賠償就是指非正常損失情況的責任賠償。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損失都應當查明原因,分清責任,由責任人員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故意破壞造成財產損失的按有關法律法規追究。各類資產被盜需報告保衛科或公安機關,并應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對造成資產損失負有責任的有關人員,視其責任大小和情節輕重追究經濟責任或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財產損失數額的確定。
流動資產(指貨幣資金、因公借(匯)款項、藥品、衛生材料、加工材料等)損失按全額計算;低值易耗品損失根據原值和新舊度確定;固定資產按凈值(凈值=原投資總額-已提折舊,按會計核算口徑計算)計算。
無論是流動資產損失還是固定資產損失,若有保險賠償或殘價收入的均可扣除。
四、各類資產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一)流動資產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1、現金:現金流動性最強,需由專職人員管理。現金經管員由于管理不善(未按規定保管現金)造成現金損失的,由經管現金的人員全額賠償。
若發現貪污、挪用或長期占用現金不還者,數額較大、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掛號處方等有價票據視為現金管理。
2、因公借、匯款項損失。因各種采購(訂購)業務需要借、匯款的一律由借款人(請匯人)負責辦妥相關手續,所購物資發到我院并經驗收入庫,方可憑對方出具的有效票據,按規定審批程序批準后核銷所借款項。借、匯款項發生損失(如被騙、對方因故不能發貨等),借款人需承擔賠償責任。
審批程序為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內的由分管院領導組織人員確定賠償比例(最低不得小于30%);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由分管院領導提交院黨政班子會議討論決定賠償比例。
3、藥品及材料(含血制品,下同)損失。對于藥品、衛生耗材、后勤物資等應加強對進、銷、存整個環節的管理。對盤盈、盤虧的藥品及衛生材料要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進行處理。屬正常損失的由經管人員寫出書面報告,科主任簽署意見后報財務科審核,按審批程序審批后進行核銷。正常損失主要指政策性調價損失、規定的損耗率以內的損失。對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藥品或材料物資過期失效、霉損變質等非正常損失的應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非正常損失的審批程序為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內的由分管院領導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確定賠償比例(最低不得小于30%);損失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由分管院領導提交院黨政班子會議討論決定賠償比例。
(二)低值易耗品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低值易耗品由于流動性較大、價值低,容易損耗,在日常管理中極易被忽視。丟失、損壞的機率較高,是資產管理的難點。各部門、各科室或個人對因使用不當和保管(管理)不善造成低值易耗品丟失、毀損的,責任人必須要作出合理的賠償。賠償數額按造成損失所負責任的大小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新舊程度確定。具體賠償比例由分管院領導組織設備科、財務科等相關人員確定,但最低賠償比例不得小于實際損失價值的50%。
(三)固定資產損失賠償規定及審批程序:
我院固定資產約占醫院資產總額的79%,是醫院賴于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條件。固定資產損失按以下規定賠償:
1、因管理不善,造成資產丟失、毀壞者,經管人員或相關責任人需承擔賠償責任,賠償比例20%-50%,科主任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若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違反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造成設備器械損壞的,視情節賠償,賠償比例為10%-30%。
3、因管理不善,造成圖書丟失、毀壞者,經管人員或相關責任人需承擔賠償責任,最低賠償比例不得小于100%。
4、固定資產的正常報廢或非正常損耗報廢,均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請,設備科或其他資產管理科室會同財務科討論確認。零星的或數額較小的報院領導批準處理;成批的或數額較大的需經衛生主管部門、財政機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才能核銷。
固定資產變價收入一律上交財務科入帳。
五、財產損失賠償總額原則上不超過責任人本人6個月的"應發工資"總額(指工資表上的"應發合計"數)。
六、本制度從20**年1月1日起施行。
篇3:意外傷害賠償協議書
意外傷害賠償協議書
甲方: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甲、乙雙方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基礎上,乙方本著人道主義和和諧社會等原則,雙方自愿達成如下協議:
一、本協議簽訂后______日內,乙方同意一次性支付甲方醫療費、殘疾賠償金、二次手術費等其他各類費用共計人民幣______元,甲方須簽寫收條。之后乙方不再負有任何其他經濟或法律責任。甲方同意放棄其他任何權利主張。
二、甲方今后出現任何問題均與乙方無關。
三、甲方今后不得再因此事向乙方主張任何權利,包括不得訴訟,并不得做任何有損或影響乙方形象或利益的行為。
四、本協議的.簽訂并不直接或間接的表示乙方認可對甲方此事負有過錯或法律責任。
五、甲方如違反本協議,則乙方有權要求甲方返還全部費用并賠償其他損失。
六、本協議書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自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簽字):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