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范例
醫院安全用藥管理制度范例
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保障醫療質量,特制定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一、藥庫
1、藥庫應設普通藥品庫、毒麻藥品庫、冷藏藥品庫、易串味藥品庫。并設專人負責,建立賬本。藥品入庫前保管員應按《藥品質量驗收管理制度》仔細驗收,檢查品種、規格、批號、效期、供貨商、生產商、數量是否與要求相符,如有不符應報采購員進一步核實情況,必要是應立即退貨處理。以保證藥庫中無假、劣藥品、失效藥品及有質量問題的藥品。
2、藥庫要保證室內“溫濕度”達規定要求,以防藥物變質和自燃。
3、特殊藥品、危險藥品建立嚴格的采購、領取、使用審批手續,專人管理,確保安全。
4、易燃易爆藥品及化學試劑與一般藥品不得混放,由專人管理。
二、制劑室
1、制劑室使用的大量乙醇等易燃品應分類儲存,并注意遠離熱源。
2、嚴格執行各種設備的操作規程。
3、化學試劑專人保管,經常檢查,發現滲漏及其他問題應及時處理。
4、生產設備、檢驗設備必須保持清潔干凈,定期維修保養,做好記錄。
5、醫院自制制劑嚴格按《醫療機構制劑配制質量管理規范》和本院制劑相關制度生產,嚴格按國家認定的標準檢驗,全檢合格方能進入臨床,以保障臨床用藥的安全。
三、藥房
1、根據《藥品儲存管理制度》,應將,藥物規范化擺放(按劑型或藥理作用),貨柜(架)上應懸掛醒目標示;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松馳劑及細胞毒化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存放在專門區域或專用藥柜(架),并在該區域或該藥柜(架)醒目位置懸掛標示牌;一般按劑型分區存放的藥品用“綠底白字”標示劑型,高危藥品區用“黑底白字”標明“高危藥品”。
2、毒性藥品應執行國家《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應嚴格按照《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執行。
3、對所有藥品應嚴格按照《藥品效期管理制度》加強效期管理,做到先進先出;落實近效期掛牌警示制度。各藥房、藥品庫房及各病房在發放藥品時,應將效期較近的藥品放在易于拿取的外側;每個月至少兩次檢查所有在庫或在架藥品的效期,各藥房效期在三個月內的、庫房效期在六個月內的應掛“近效期”警示牌,并記錄;庫房內存貨效期在三個月內的藥品,應視藥品使用情況安排退貨事宜;因特殊原因造成藥品到期,應及時上報主管院長,經同意后進行報廢處理,并做好銷毀記錄。
4、落實《藥品養護的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藥品存放條件,嚴格按國家批準的藥品說明書所列貯存條件存放,嚴防藥品破損、霉變、失效。藥品庫房、各藥房及時查看溫濕度表,并記錄,如超出規定水平應進行調整;藥品存放區域不得存放其它無關物品
5.藥房藥師應在充分尊重醫師的處方權的前提下,重視并堅持合理行使藥師的審方權。各藥房應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院藥品調配使用管理制度》等相關法規、制度,嚴格執行“四查十對”,力爭準確率達100%,出門差錯<0.01‰。
⑴.配方人員收到處方后應先查看患科別、姓名、年齡、臨床診斷及核對醫師簽名,內容不全、表述不清、醫師簽名不可辯認及其它不規范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處方應退回;
⑵.藥師應當對處方用藥適宜性進行審核。包括下列內容:
1)對規定必須做皮試的藥物,處方醫師是否注明過敏試驗及結果的判定;
2)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的相符性;
3)劑量、用法;
4)劑型與給藥途徑;
5)是否有重復給藥現象;
6)是否有潛在臨床意義的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經處方審核后,認為存在用藥安全問題時,應告知處方醫師,請其確認或重新開具處方,并記錄在處方調劑問題專用記錄表上,經辦藥師應當簽名,同時注明時間。藥師發現藥品濫用和用藥失誤,應拒絕調劑,并及時告知處方醫師,但不得擅自更改或者配發代用藥品。嚴格執行特殊藥品專用處方制度,非專用處方不得調配,并與醫師聯系請其使用專用處方紙重新處方。
⑶.發放藥品前應查對藥品的名稱、規格、數量與處方是否一致,檢查藥品外觀性狀、標簽,看有無變質,是否過效期;發出的藥品應注明患者姓名和藥品名稱、用法、用量。
⑷.配方、核方人員均應在處方上簽字。
⑸.根據《指導合理用藥工作制度》,藥師應及時向患者及醫師提供準確的藥物使用幫助,保障用藥安全。
1).門診、急診藥房窗口藥師在發放藥品時應清晰、簡要地,按藥品說明書或處方醫囑,向患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用藥交待與指導,包括每種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并保證自己的語氣、語調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屬接受。
2).門診藥房常設臨床藥師一至二名,根據我院《藥物咨詢窗口管理制度》,解答醫師、患者及其家屬用藥咨詢、提供藥品信息。
四、臨床科室
1.各科護士長應指定專人負責本科室藥品管理及養護事宜:保持藥品存放區干燥、潔凈、溫度適宜。藥品存放區域不得存放其它無關物品。藥品(特別是大輸液)存放條件要適宜,大輸液與其他藥物要分區存放、不同品種輸液不可混放、取用大輸液時藥做到先進先出。
2.醫師開具處方選藥要合理,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并按藥品說明書的適應癥和用法用量給藥。
3.臨床各科室要嚴格執行“液操作規范與輸液安全管理制度”、“輸注藥物配伍禁忌管理制度”、“用藥后觀察制度”等:要保持配藥間(室)環境的整潔,嚴把藥物及輸液器具質量關,嚴格輸液操作規程,遵守無菌操作原則,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以確保患者用藥安全,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患者用藥過程中如有不適或發生藥品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用藥,及時報告當班醫生,進行相應處理。患者發生藥品不良反應時,臨床醫師和護士要及時上報和通知臨床藥學科。
五、臨床藥學科
1.臨床藥師應定期深入病房,參與查房,查看患者病歷和用藥記錄,一旦發現不合理用藥,及時與臨床醫師溝通,修改用藥方案,減少藥療損害;同時接受臨床醫師用藥咨詢、必要時參與制定藥療方案;檢查我院處方、運行病歷,發現問題及時告知臨床醫師;以保障用藥合理、安全、有效、經濟。
2.做好我院臨床科室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監測工作,對所發生的藥品不良反應進行登記,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并及時向上級單位及“全國不良反應監測網站”報告。并將不良反應發生的原因及相關信息反饋至臨床一線,以減少或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篇2:基地統防統治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山東省農藥管理規定》以及市縣農藥使用管理的相關規定和辦法,按照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要求,根據基地實際種植情況,特制定《基地安全用藥管理制度》。基地所有種植戶必須嚴格遵守本制度的相關規定,規范蔬菜基地的農藥使用。
第一條、本制度所指農藥包括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調解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第二條、基地辦公室為基地農藥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部門,負責本制度的實施。
第三條、種植使用的農藥必須條例本制度的規定,嚴禁使用違禁藥物;施用過高毒、高殘留農藥的田塊在農藥殘效期內不得用于種植蔬菜。不得使用國家禁止在蔬菜水果上使用的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品種。
第四條、基地設立專用農藥倉庫,指定農藥管理員,建立農藥的購進、領用登記制度和農藥安全使用規章制度。
第五條、基地采購的農藥必須有注冊登記的直供店(中心)采購,購買的農藥必須具有完整的標簽,載明如下內容:
1、農藥名稱(以醒目大字表示)、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能用名稱、劑型;
2、農藥登記號、產品標準號、生產許可證號;
3、凈重(g,kg)或凈容量(ml,l);
4、生產廠(公司)、地址、電話、電掛、郵編等;
5、農藥類別(按用途分)標志條;除草劑-綠色;殺蟲劑--紅色;殺菌劑-黑色;殺鼠劑-藍色;生長調節劑-深黃色;
6、使用說明:○1按登記作物及防治對象簡述使用時間、用藥量和施藥方法。○2限用范圍;○3與其他農藥或物質混用禁忌;
7、毒性標志及注意事項:○1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并按規定畫出標志;○2中毒癥狀及急救措施;○3安全警句;○4安全間隔期;○5儲存的特殊要求;○6生產日期及批號。
不得在基地內使用標簽內容不齊全或鑒別不清、包裝破損及過期農藥。
第六條、基地必須配備專職植保員,農藥由基地植保員領取后按照農藥使用標準規范和稀釋表比例進行配制,并監督農藥噴灑及器具清洗。
第七條、農藥使用時必須遵守農藥的安全,合理使用的有關規定,按照標簽及說明書的內容正確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不得增加藥濃度和數量。
第八條、農藥使用時應妥善保管農藥并做好標記,不得與農副產品或其他食品混載混放。
第九條、農藥噴灑完畢后,有基地植保員負責將剩余農藥返回農藥倉庫,統一廢棄,并做好記錄。
篇3:南三醫院用藥咨詢合理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第三醫院用藥咨詢與合理安全用藥管理制度
1.門診、藥房窗口藥師在發放藥品時應清晰、簡要地按藥品說明書或處方醫囑,向患者或其家屬進行相應的用藥交待與指導,包括每種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并保證自己的語氣、語調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屬接受。
2.門診藥房常設咨詢窗口,解答醫師、患者及其家屬用藥咨詢、提供藥品信息。
3.病區臨床藥師應定期深入病房,查看患者病歷和用藥記錄,一旦發現不合理用藥,及時與臨床醫師溝通,修改用藥方案,減少藥療損害;同時接受臨床醫師用藥咨詢、必要時參與制定藥療方案,保障用藥合理、安全、有效。
4.作好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協助臨床醫師及時發現和上報藥物不良反應,并將相關信息實時反饋至臨床一線,確保用藥安全。
5.對藥物在臨床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配合臨床及時查找原因,分析總結,并上報上級部門。讓用藥者承受最小的治療風險,得到最大的治療效果。
6.對新引進的藥物配合臨床進行臨床觀察總結,做出論證,不定期淘汰臨床療效差及毒副作用大的藥品。
7.對引進的新藥物的藥物作用、用途、劑量、劑型、注意事項進行宣傳,使臨床醫師及時掌握,合理應用,對藥物的有效性做出準確的判斷。